文章吧手机版
围棋少女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围棋少女经典读后感10篇

  《围棋少女》是一本由山飒著作,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6.00元,页数:265,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围棋少女》读后感(一):书评:所有关于对立的东西都可以成为标题

  这是一本让人身处冰火的小说。前不久看村上的《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已经让人在奇数章节和偶数章节的两个世界中不断穿插。所以《围棋少女》的某篇布局已经不算新鲜文章布局和棋盘布局的关系本是小说可大大渲染的一部分,只可惜真正着墨于棋局本身的文字太少,也许因为闫妮并不太懂围棋。其实我也不懂,只是深感其中蕴含太极八卦的奥秘,蕴含了我们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许人对自己不懂的东西总是敬畏有嘉的,一旦开始慢慢懂了,反而失去了那种意味。就像原始人的宗教一样,所以我安于做原始人。

  扯远了。看完小说,只能说作者选了一种很冒险的写法:直接切入两个主人公内心世界;要不完美诠释,要不溃不成军。这本小说一半一半,起码对我来说。

  女主人公,奇数章节的心理描述对象,知道最后我才知道她叫夜歌(一个比“夜珠”脱俗太多的名字,不知道父母为何总是如此偏心)。她的内心变化让我觉得真实。她和陆表兄的关系是让对这本书产生兴趣原因所在朦胧的少女情感,即使是用心理描写的笔法都不忍让它一览无遗的展示,读完之后还是那么朦胧。就像很多时候我们都很难解释自己在想什么。

  “让他望穿双眼吧!我不会祈求他忘记这盘棋的,这会鼓励他的蠢行。他伤了我的心,只能是俯首赎罪了。过些日子,当他猬琐的欲望失败者卑微取代后,我会写信给他,我们的友情会重新开始。”

  少女们总是责怪要好的男生对自己产生了不干净的、亵渎了他们纯洁友情感情,但奇怪的她们并不会因为发现感情的变质而放弃这段感情

  “表兄没法理解我。他希望我在成人的世界中和他结合。却不知道,我心中对这个悲哀浮华社会充满恐惧

  她们总抱着单纯幻想以为时间会净化一切。其实只是自己难以正视这个真实的世界而已。但逐渐她会发现,”梦想增加了我的哀愁“,她会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扭捏的小社会“,总是带着那么一点愤世嫉俗的情感。直到从大风大浪里的过来人拿着一杯酒对她说“喝一点吧。否则你永远是个局外人。”

  但一次感情,尤其是一次失败的感情,让这个女人成长速度惊人的快:永远不要对你在他心中的位置有过高的期望。(虽然你排第一位的情况确实可能发生,当然,算你走运。)

  ”陆表兄用新恋情埋葬旧恋情,重新找回幸福,算他走运。对他而言,恋爱同对弈都是一场儿戏。男人们不是为情感而生存。他们天生就会出没情场风波,总能死里逃生。敏辉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们生命

  中有比爱更重要追求。“

  -------------------------

  至于男主角的描写,抱歉我只能记起那段对于妓女意义的描写:

  ”残酷的游击战将我变成一头野兽。小妓女使我找回了在林海雪原中迷失人性。“

  也许山飒有个日本老兵的邻居,所以得以一窥他们的内心世界吧。但性别差异、文化的差异、年代的差异……我只能对本书的偶数章节无可适从,只能从非常偶尔非常有限只言片语中捕捉一些认同。

  所以,很好奇男生对这本书的看法说不定是大大批驳奇数章,大大赞扬偶数章?不过可能不会,看推荐此书者博客评价此书为女性主义视角。看来男性话语已经完全被忽略不计了。。

  《围棋少女》读后感(二):最爱时赴死还是慢慢老去

  很多人为结局的双双殉情感动唏嘘,可放在那样的乱世、那样的对立身份,这也许是二人最好的结局了。

  忍不住联系起《两小无猜》里最后决定将最绚烂爱情凝固在水泥里的苏菲和于连,他们没有《围棋少女》里的乱世、敌对身份,却也做出了殉情的决定,是怕时光慢慢磨损了炽烈的爱情,而选择荆棘鸟一般的壮烈赴死吧。

  突然理解了那些选择殉情的人,他们选择死亡,是为了让最美好的瞬间永恒

  设想一下,贾宝玉和林黛玉如果在一起了,宝玉真的能一直忍受婚后生活琐碎、黛玉的小儿性子吗?《围棋少女》里的姐姐选择嫁给了自己爱的人,却为他的移情出轨而痛苦憔悴母亲终日为父亲整理译稿而视力退化,看似相濡以沫,背地里同样拿出所有体己钱打发父亲的外遇带着私生子远走高飞。不是说婚姻一定有背叛出轨,但当热恋时炽热的情感一点一点被琐碎磨掉,有些人会选择拒绝接受。

  于我而言,我宁愿不要轰轰烈烈的如玫瑰般夺目又刺人的热情,而选择一起慢慢变老的细水长流。人各有志,选择不同,得到的亦不同。

  《围棋少女》读后感(三):突兀的结局

  突兀的结局往往可以使落入俗套的故事起死回生,在终了时令人回味。但除掉结局,全文读后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不过就是一本言情小说的格局。没有表达出口的爱,也并没有令人印象特别深刻之处。

  可是在人物的心理刻画上,倒是可圈可点。比如描写日本军官在战争中借声色寻求慰籍,作者写:“妓女的魅力短暂,好似清晨玫瑰花上的露水,转瞬即逝。她们看破红尘,感情平淡,但可以抚慰军人脆弱的心。而军人也是被判了刑的死囚,我们的心灵相通,在人海沉沦中相互扶持。我们的性关系中有一种宗教的纯洁。”

  中国少女的恋情很复杂,贵在坦率,作者写:“我曾喜欢的是一个双面英雄。没有了敏辉,晶崎一文不值。一个幸存者的爱太沉重。”

  文字上的好处,弥补了故事本身的不足

  所谓“征服野心、侵略压迫、民族仇恨展布成一场生死棋局,从四方包围着这场恋情”,我看是评价得有点过了。甚至也许应该这样理解,在战争中敌对国的男女,是不存在真正的爱情的,他们之间的感情不过是另一种痛苦而已。

  《围棋少女》读后感(四):围棋少女

  值得一读的小说,写得不错。知道这个作家和这本书是因为刘亦菲,看完之后还是对刘亦菲的眼光表示赞叹。

  豆瓣上面说的“因为这场恋情,日本军官反省自已从小被教育的军国主义的价值,而女围棋手则更认识了自己母文化下妇女处境。”

  什么鬼。

  一篇文章内涵可深可浅,如果往深里说,作者在前言里说的也挺有道理

  “《围棋少女》是一场梦,希望梦中的沉沦与爱情能带来现实清醒,能让人们对幸福对未来有一种特别的追求和信心

  它触动了现代人生存、感情的危机。美国“9.11”事件后,西方社会在痛苦地寻找各种新的定义:比如,什么是黑,什么是白,什么是犯罪,什么是惩戒,什么是忠诚,什么是背叛,等等;然而,《围棋少女》却讲述了在两种非常状态的敌对文化中,男性与女性在对立中相爱、探讨乃至达到升华的可能。”

  可能对于动荡和苦难会有一种下意识的淡化和逃避,对于战乱并不是很喜欢回顾。而这本小说的背景即是九一八那个时候。

  小说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双线结构,男女主角一章一次分别以第一人视角出现。开始还没弄清楚具体情况。

  两人的经历都很丰富,女主角生命中出现四个男性,先是喜欢自己但自己不喜欢表哥,再是恋人敏辉,女主角和他欢爱并且献出了身体,并且在后来怀孕堕胎。但是敏辉其实是革命的,有些东西比爱情更重要,革命失败后被杀,并且和与自己一同革命的女性结婚背叛了女主角。

  第三个是晶琦,他和敏辉是好友两人一起组织革命,他喜欢女主角,在被抓的时候背叛了自己的朋友从而苟且偷生,在东北沦陷的时候劝服女主角和他一起逃亡北平。后来两人矛盾不断激化,女主角逃离了他想要重回东北,在找她的时候晶琦被炸身亡。

  而最重要的日本军官,是在全书40%左右两人才因为围棋而有交集。女主角在逃离东北之前曾经问过他是否愿意带他走,但是得到了否定的回复。在最后逃亡东北的时候被日本抓住,而军官正是在里面。

  全书在这里是最戏剧性的一处,很有感染力。我不经想,这本书意蕴深厚,如果拍成电影会怎样。

  我把中国少女紧拥入怀。她朝我肩膀狠狠咬了一口。我顾不得疼痛,与她贴面相依。眼泪在不知不觉中留了下来。我对她小声说:

  “对不起,对不起....”

  她用歇斯底里的狂呼作答。

  “杀了我吧,求求你杀了我吧!别让我活下去了。”

  “别担心。我会随你同去的。我会在黑暗保护你的。”

  她睁开眼睛

  “我叫夜歌。”

  《围棋少女》读后感(五):千风情缘

  《围棋少女》的故事背景取自中国20世纪30年代,东三省沦陷时期的某个城市,一个日本年青军官与一个中国少女,在“千风广场”刻有棋盘的石桌前相遇,对于围棋的痴迷使他们互相产生兴趣。围棋成为一种文化与和平象征性代码,在彼此的心灵深处相通相融,继而激发起朦胧的爱欲。但超越了种族、阶级与政治的爱情,却仍被无法超越的战争障碍所阻。在小说结尾,日本男子为了让少女免遭日本兵的侮辱,亲手杀死了少女而后自杀。这一从未得到过表达的爱情,最终只能以死亡的方式得以实现

  阎妮笔下的爱情带有凄婉而绝望品质,整部小说的人物与语言,始终被置于一种冷峻严酷残忍氛围之中,流畅的文字却留下沉重的阅读痛感。单纯的故事中穿插着战争时期的女性生活状态、年青的抗日分子的地下活动和悲壮的牺牲。由于日本间谍和中国少女这两个完全“对立”的人物关系,便赋予了“棋逢对手”另一种含义。小说从“围棋”这个极小的平台,描述并折射出那个时代以及人类终极悲哀。如此奇巧精美的构思和感人至深的叙述,可谓女性写作之上品。

  山飒善用场景行为与心理刻画人物,精致而洗练的短章、诗化的语言、人物的叙述角度不断切换的二元结构,宛若电影镜头一组组交叉连接,具有弹性节奏黑白分明的棋子,在故事中已不仅仅是道具,而是一种意象:中国少女与日本军官,各自每走的一步棋,都曾试图将对方围困。但双方都没能走赢那盘棋,被围困的最终却是没有出路的爱情。焦虑的男子与神秘的少女,孰黑孰白?孰是孰非?棋错半步、落子不悔——山飒将围棋的棋道棋理演化成一次小说的文体实验,细细品味真是妙趣横生。小说中的人物,如同对立又依存的棋子一般,只在棋盘上狡黠地无声地移动,让人明白感受爱情和表达爱情都不需要语言。

  最后要说,山飒在该书中成功地塑造了那个复杂的青年日本间谍,他在军国主义教育下,满脑子狂热的报国理想,但内心又充满柔情与怜悯、对和平生本能渴望。爱情既能滋生仇恨也能化解仇恨——爱情的表述在山飒笔下抵达了人性的深度。正是由于这种纵横交错的双视角,而非单一的女性视角,山飒的小说让我们看到女性写作的宽广前景。

  《围棋少女》读后感(六):一本文胜于质的书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有两种方法可以打动读者。一种是文笔,一种是内容。其中文笔又可以分为很多方面,文辞的优美,结构和写作手法的运用,都可以给人带来感染和震撼。而内容则更多的体现在人物和情节上。最好的小说自然是文笔和内容皆是上品,如《红楼梦》。但感人的内容即使是用朴实的笔法下来依然能感人肺腑,如余华的《活着》。可仅仅是文笔好,那么这篇小说最好是当作散文来阅读。可是很遗憾,在我看来,《围棋少女》就是这样一本文胜于质的小说。

  不可否认的是山飒对语言的感悟力。据说此书是用法语写成,虽然是经人译成汉语,但依然能感受到原作语言的魅力。我不知道那些古色古香的词句怎样用法语表达出来,可是书中语言的思维明显是东方式的,中国式的。精炼的短句和男女主人公蒙太奇式的主观叙述,营造出阴郁而又压抑的氛围——更似那一局棋。生在没落贵族家庭的早熟少女,残忍却又怀有纯真的日本士兵,两个隐没在时代荒流里的孤独之人,纠缠在黑白交错的世界里,不断的被包围,又包围着别人,生死只在一念之间。整部书就像一局棋——她和他分别交错着叙述着各自的世界,像各自下出的棋子,布局,中盘,收官,他和她看到的世界不一样,关注地方不一样,可始终纠结在棋盘中,无法脱身,并在最后,生死相见。

  这是我见过的能将围棋的氛围描写到极致,而且是遍布在整部书里的小说。可是这种氛围只是通过文字表述出来。山飒在序言中强调的,能冲破东西文化隔膜的爱情,却没能打动我。可是我觉得,这本是可以打动我的。

  20世纪30年代。中国少女和日本士兵,本来是两条无关的线。正如在棋盘的两个对角布局的棋子。中国少女拒绝了青梅竹马的表兄的求爱,陷入与两个热血抗日青年的感情纠葛中。日本士兵满怀军国主义的狂热,梦想杀身报国,内心却又有无法舍去的柔情。终于他们在东北的一个棋盘上相遇。连日累月的下棋。并在棋局的交错中产生了感情。

  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大纲。可是,只是大纲而已。如此有魅力的文字和如此精巧的构思,却无法将这样一个故事触及到人最深的内心。

  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山飒忽视了对对局的描写。尽管她不懂围棋,但我并不认为这是借口。如果她能用大段的篇幅至少是十个来回的叙述(即男女主人公各自叙述五次)来描写一盘棋,我想效果会更加不同。二人的感情的产生始终没有点明,至少在日本士兵在山岭上注视中国少女的安睡前,没有任何萌芽的迹象。我想起了日本的漫画《棋魂》。进藤光和塔矢亮的感情,便是在一局局棋中慢慢体现,没有一个人觉得突兀,依然被感动。那时候,我同样不懂围棋。

  我在阅读时停下来,用漫画或是电影的场景想像书中那些情节时,我曾经被感动了。但是单纯的阅读下去,却是漠然。她还可以更深入的写下去的。我这么认为。

  此外作为一个男性读者,对于女主角的冷漠,对于她无视甚至是玩弄其他几个男性角色的感情的行为甚为反感,而又自然难以对日本侵华士兵产生好感。如果对一段爱情的男女双方都没有好感的话,我想是难以被这段爱情所感动的。

  据说这本书在法国被改编成了电影。有点期待。自己甚至有点想把它改编成漫画,可惜功力不足。只好作罢。

  http://www.pkblogs.com/foxqu/2007/03/blog-post_4349.html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围棋少女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