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天香》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2-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天香》的读后感10篇

  《天香》是一本由王安忆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40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香》读后感(一):慕古归慕古,生性其实还是世间

  题目借用了书中评价希昭的一句话,我觉得很符合本书气质

  读《天香》,有时有种读《红楼梦》的感觉,虽然我没有读过《红楼梦》(这里没有任何亵渎红楼梦的意思)。有时又有种读《大唐李白》的感觉,就像一些评论所说的,是风物志。一会要操心国计民生,一会又要仗剑走天涯,一会又陷入家长里短的斗争。格局宏大不失细节,这大概来源于女大师得天独厚条件

  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王安忆老师感情细腻了!不仅仅是男女之情,还包括兄弟之情、妯娌间的姐妹情、叔侄之情、婆媳之情等等。这点早在《长恨歌》就见识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如何泛起微妙变化,其实全靠沟通。从疏到亲,是因为沟通的增加;从亲到疏,是因为沟通的减淡。两个原本可能老死不相往来的人,由于有了中间人的沟通架起了桥梁

  再就是这本书的历史设定,是在明朝的上海。我在上海求学7年,读到明朝的七宝、肇嘉浜,简直好像看到了上海的前世,这无疑是一种情怀。明朝资本主义有了发展,上海也渐渐兴起,虽然积淀不足,但有生龙活虎的新气象,已成上海滩的气派,就好比今天的深圳。而书中所设定的年份,从嘉靖年间一直写到清军入关,申府的盛衰没能逃过明朝的大势所趋,家运几乎与国运同势,令人扼腕。作者从海瑞写到徐光启到乔一琦,历史人物穿插在几代人的故事间,若隐若现,还原时代感。

  作者的设定并非任性为之。本书是有原型的,这可以从封面说起。我一开始以为封面是两幅书画,有一天禁不住好奇,问了度娘,才知道这是以书画入绣的经典作品特别是下半部这幅图,《东山图卷》,网上能找到这幅图的局部放大图,看图中那两位女眷可不就是“衣袂飘飘”?这才知道作者书中所写天香园绣的生动诚不我欺。封面这两幅书画入绣都是顾绣作品。又问了度娘,原来顾绣就是天香园绣的原型。明朝年间,上海有顾氏建露香园。顾绣的代表人物,有缪氏、希孟、玉兰等人。咦,等等……怎么和闵氏、希昭、蕙兰那么像?

  于是我更佩服作者了。历史上原就有这一大家子,但有关他们的记载却只关乎绣艺。作者却给了他们身世、脾性、气度,又让他们不得不有些这样或那样的因缘际会,一个个形象跃然纸上。我读本书最遗憾的是,每个人物的故事都有些意犹未尽,特别是希昭。毕竟这算是一本没有主角的书吧。

  风物志其实不仅仅写物,很多时候作者夹带很多“私货”,这也是读起来非常让人回味之处。以下摘抄几段:

  【关于做官】

  “要说花絮真没什么可说的,做官是百业中最无味的一种。官中又数京官无味,地方上做官还有些风土可以见闻,那京师与蒙古人地方只隔一道长城,实已到边塞了。”【活脱脱的地图炮】

  “想想少时苦读,一心求功名,不曾想功名是用来做如此无滋无味的事,可不无聊的很。”

  ——“读书倒不全为仕途,自有一番人生乐趣。”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这话正是对不读书人说的。不读书人哪里晓得这世上草草木木、风风云云,皆有情义呢!”

  ——“不读书人即便张眼望万物不过山是山,水是水,读过书了,便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这才是书里乾坤!”

  【关于市井】

  有一日,店堂里有可人击筑,高渐离听见燕赵之音,百感交集,恳请店主准他出场演奏,店主首肯;他换燕时衣,妆燕时容,取深藏多年的自家筑,俨然上堂,四座皆惊——这便是市井中人!你以为市井中的凡夫俗子从哪里来?不就是一代盛世王朝的遗子遗孙?有为王的前身,有为臣的前身,亦有为仆为奴的前身,能延续到今日,必是有极深的根基,无论是孽是缘,都不可小视!

  【关于志向】

  “人都道‘青衿之志’,其实无非是晋官晋禄,一旦不成,便怒气冲天,怪世道不均,君王不智,将自己比作菊啦,兰啦,梅啦,还有就是竹,总之,专找那些时令偏的草木作比,方才气平。其实,每一样草木都自有繁荣热闹,就说竹子,那竹根在地下盘桓交错,都能掀起一幢楼阁,哪是那么洁身自好性子!”

  “那屈大夫,让楚怀王贬黜了,没法子,不惜用兰啊,蕙啊,芰荷,芙蓉,装点自己,其实草木花树另有志向,未必就是他所用的那个意思,结果倒是曲解了人家!”

  “就是这种志向害了他们,自以为顶天立地,四海为家,连阿潜这样的都要去云游!”

  读到这,不禁为某诗中的凌霄花抱屈,人家攀援藤本植物的生存方式招你人类惹你人类了~

  《天香》读后感(二):变幻是永恒

  书桌前有两朵栀子,放在盛满清水瓶子。瓶子里的水是摘这两朵花的时候盛进去的,八日前。之后再没有加过水,此时的水被栀子吸取一大口的样子,他们折断处的根茎仍然深入水面之下。此时的花朵变成枯黄了,垂下来。只是叶子仍然绿油油,好像塑料做成一般,有坚硬的质地。想到狠心摘下他们的时候,还是骨朵,被绿色筋脉一样的纹络包裹;然后开放,这一处的空间散布他们散发的清香,每次从远处回来,凑到跟前嗅,一股浓艳香味扑鼻而来;终至衰败,先是蜡黄,及至此时干枯的模样。可以说,这两朵栀子,映衬着读《天香》的这些日子,而《天香》也陪我度过这一小段泥淖一样粘稠的日子。

  翻开《天香》开头,第一卷《造园》,对白玉兰的议论:白玉兰开花时确实盛大美好,但谢落也是大块大块地凋敝,触目惊心。我就坐在那两朵栀子的对面,觉得刚刚摘下的他们,真的应景呢。也是从这开头,喜欢上这部小说的调子,觉得在这炎夏,可以读下去。也是从这开头,这句话,王安忆已然告知了小说的结尾,这繁盛的天香园,终归是大块地凋敝。

  对王安忆的作品,向来是望而却步的意思。有些害怕。高中时读《长恨歌》,因开头大段对弄堂的描写让我觉得冗长,没有继续下去,现在仍没拾起。她的细腻,已近偏执,好坏自有观者来说,一时一地,彼时彼地,会产生不同体验。《天香》里面,对风物的描写,已入风魔。有时候会产生错觉,觉得这些风物才是小说的主角。因它们总被浓墨重彩描画,而人物往往素笔勾勒。所以若是沉不住性子,是会觉到乏味冗长。所以说在这炎夏,能一股气读完它,是幸运的。

  《天香》所写人与事,大体不外婚丧嫁娶,一轮又一轮的。是与《红楼梦》类似繁华靡丽。所以并无连贯情节推进。之所以能如此吸引着人读下去,还要归于小说的气韵,是迷人的。这部小说里的人们,没有坏人也就罢了,且每一个都是叫人喜欢的。在并没有大波大澜的叙述中,他们都叫人牵肠挂肚,终至产生一种萦绕不去的哀伤男人们有非同凡人的才气,却最终归于凡人的碌碌与恒常;女人们是凡人,确硬是生出不凡的执拗,终至传奇一般。这一次,女性仍是王安忆的主角,一如她的大部分作品。她们活得华丽又哀伤。小绸,因她爱的丈夫偶然纳了妾,竟一辈子没再与他说过一句话。惠兰,生子不久丈夫去世,接着家道中落,靠着卓越的绣艺维持一家生计。还有很多人物,各有各的性情,却都是通透的,执拗的。总是美丽的。

  读《天香》下来,觉得这是近来在叙述上最有难度的一部。古代的题材,必须有严谨的考察积累,逼真还原那样一个生活图景。日常的生活,看似平常,如何叙述下去才不累赘干瘪,这最关键。然后那些明贤的纵横议论,也只有作者自己对各种文化开阔视野独到见解,方能付诸笔下的人物之口。读《天香》,时常会想到这些方块字背后的王安忆,像她笔下的女人们,如此执拗,如此自信,气定神闲。总是叫人敬佩的。

  似乎,王安忆的长篇里,时间异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天香》里面,十年,几十年,倏然而过。柯海此时还是青年,娶妻生子,意气风发。然后下一个章节,他已三十,再一回,又四十,五十。终至小说尾部,久未出场已然退出小说叙述的他,死亡只是一笔:“申柯海早在阿施出事前,天启三年便谢世,享年八十,这也是他的福分,免去多少世事干扰。”读的时候是心有不忍的,怎么可以这样华丽地来,黯然地走?心有不甘与遗憾,却也尽是无可奈何花落去。还有最后的结尾:“同年,明崇祯改清顺治。次年,武陵绣史卒;闵女儿早在天启年,与小绸同年卒。惠兰卒于顺治九年,享寿七十。”这部小说中如此浓墨重彩故事的四个女子,归于寂灭一笔就写尽。但就是这两行字,让我在这小说的尾声,眼泪潸然落下。好像与她们一起看过万紫千红,看见时间划过黑夜,划过指缝间上与下的绣针。好像与她们一起参透了一点世事无常,生活及生命,从来都是这样。就像词人所说,世事无常,变幻是永恒。

  今日下午时光,读完这部小说。白天太阳暴晒,傍晚阵阵好风。一日光景,也都有如此天壤。离翻开《天香》的那一日,已有八日之遥。短暂的时光,竟有沧海桑田之感。这一段泥淖一样粘稠的时光,我也算挣扎度过。也怪自己,作茧自缚一般。苦行僧。明日要在另一地居住一段时光。收拾东西离开这间陪我过了不久的房间。是留恋的。书桌的两朵栀子,绿叶静静地守,花静静地去。谢谢这些。岁月静好。

  二零一一年七月三日

  《天香》读后感(三):惊呆了!不敢苟同。

  俺承认俺没文化,王安忆的大作《天香》里面的词儿俺真的是不敢苟同:如:“别看他们申家富,造得起园子,娶得起三妻六妾……”

  ——古代一夫一妻多妾制,被老百姓误称“三妻四妾”已经很没文化了,您竟然来个“三妻六妾”!没听说过,误导当下,想不到老人家也是个语死早!

  再如:“小物只一生一,二生二;大物则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请问什么是一生一?小物和大物的界线在哪里?俺们只知道《道德经》:“道生一,……”说的是从无到有宇宙生命真相,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实证结果的,您老人家的“一生一”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无性繁殖,好么?只有四圣法界里的生命才是无性繁殖(雌雄同体)。不是,您老人家真看过华严么?

  又如:“他喜欢唐寅,多少因为唐子畏信义上没有诟病,也喜欢他的人性风流倜傥……”

  ——首先“诟病”不是一种“病”,也不是指道德上有缺陷,而是被侮辱、被谩骂、被指摘的意思。对于唐寅这个人有什么信义不信义的非议?又不是郭敬明、宋之问、怀橘陆郎之流,唐寅这个人道德上自古没有任何非议。世人对他只有同情感慨,抱屈喊冤,同情他命运多舛,生不逢时罢了!至于“风流倜傥”并非唐寅历史上的真性情,宁王宸濠威逼之下,他装疯卖傻,醉酒谩诞,那是多么辛酸经历,何谈风流倜傥?您老人家是不是看周星驰版的《唐伯虎点秋香》看多了?

  最后:大家请看这一段“上古时候,天地混沌一团,自盘古开天地,各归其位,各司其职,方才有了五行,金、木、水、火、土!希昭亦很兴奋:然而五行相生,五行相克,终为一体;又好比春秋战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蕙兰忽又冷静下来:如此说,发绣是在五行之外?希昭再是一怔,方才明白的事理,猝然间又被说乱,斥道:怎么又扯上发绣不发绣的,正在说世间万物呢!蕙兰坚执要问:发绣究竟该算在哪一门里?希昭说:哪一门都不算,歪门邪道!蕙兰道:你说的?希昭道:我说的!两人撕扯缠磨的劲头,又回到从前。”

  ——俺真的是给您搞晕菜了。扯到盘古开天辟地,才有五行的说法去了,这到可以,总得看看您扯那么大那么远的道理何在吧,于是继续看下去,好么,看到后面您来个“(发绣)哪一门都不算,邪门歪道”!俺真的觉得看了您的这部书《天香》,仿佛走入邪门歪道,快要走火入魔,必须背几遍佛经,调理身心了。阿弥陀佛!

  好了,买了这本书的,各位就好好看吧,出事儿可别说俺没告诉你们啊。

  《天香》读后感(四):惟有如莲佳字,而非遍地莲开

  王安忆的书,只读过《长恨歌》一本, 不喜。这次再读新书《天香》,是带了点妄图了解为何王安忆受到那么多人追捧的原因阅读过程没有起伏,像一路繁花似锦走过,美但乏味。

  《天香》的本意是为顾绣立传,出发点是极好的,像我之前就只朦胧听过顾绣,想必不在江浙地带的人士更是一无所知。明清年代的风貌,一本红楼概之,王安忆的文字也颇具古意,阅读近二十页,申家大兴土木,嫁娶来去,倒是有点红楼的影子,格局也似乎不小。而后的阅读却是一路失望,大抵以下几点:

  1 人物

  想想《红楼梦》单是金陵十三钗就能让人们津津乐道至今,一本《天香》主要女性人物就是小绸、希昭与蕙兰,却是一个也不讨喜。小绸作者用了多处笔墨明说她的贤良淑德,为人大度,而描写种种事端,只体现出她的小肚鸡肠与不可理喻。作者陷入了王婆卖瓜的尴尬境地,且不自知,实在好笑。

  再来说希昭,英气逼人,与小绸的性格分不开,一对婆媳,似上辈子轮回,顶多没有小绸那般讨人嫌的狭窄气量,而其让人眼前一亮的个性,仅凭对服饰绣艺等细节描写并不能表现出来。

  相较前两位,蕙兰更是面目模糊,是作者不喜欢这个人物呢,还是笔力不足。

  2 情节

  从主内的女人视角出发展现家族兴衰史的小说并不少见,细碎中别有洞天,但终究所指仍然是一个大的格局。直接体现申家败落的,我只记得了反复强调的成片桃林被扦了枝,而后一年不如一年,这样的暗喻不是不恰当,但缺乏力度。何时盛?缘何衰?与人物刻画如出一辙,也是作者反复吆喝盛兮衰兮,由此而来的长吁短叹也显得做作。

  3 史实的嵌入

  书里出现徐光启、利玛窦、香光居士和归有光等历史人物,也有关于顾绣的一些史实描写,我不是学历史的也没有去严抠史实,只是微微有种硬塞的感觉,历史人物出来的目的仅仅是让本书显得比较有史料感?个人以为若是完全架空也未必没有好的效果。

  吐槽完毕,确实不是一本合格的小说,但如果是本着对顾绣的兴趣与对美文的喜好,也是阅读乐事。本文的两段阿潜听曲的细节描写印象尤为深刻,笔端流转仿佛看到当年语文课本节选的《王小玉唱戏》那般生动。

  《天香》读后感(五):印象天香

  知道王安忆是从那部动静很大的《长恨歌》,无奈被电影腻住了胃口,一直没去看书。真正开始细细读,《天香》是第一本。

  有人把天香比作红楼,同样是家族兴衰,女人大戏。但也有人说,作者笔力不到,主要人物面目模糊,线索交代不清,不如红楼草蛇灰线。

  先放下两位作者身份经历不谈。无论从自我表达还是自我实现的目的,相信作者都无意让《天香》成为红楼第二。红楼就像一部金漆描绘的工笔,工整大气;而《天香》更像是梵高或者莫奈的印象派画作,大片大片的色块晕染,然而某些细节却又不失精妙。如果非要以“每个人物立体饱满”为评价标准,那毕加索的侧面人脸可就真的没有立足之地了。

  “千江有水千江月”。从无数看似零零落落的碎片里面,我闻到了水蜜桃甜腻的芳香,脸上似乎感到了江南氤氲的水汽,眼前浮现出鱼米富庶之地的市井风情,冰凉艳丽的绣品似乎触手可及。。。

  每次看书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适可而止”不要纠结进度,只随着心情和意趣,否则便如牛嚼牡丹,既糟蹋了东西,又糟蹋了闲情。

  《天香》读后感(六):余香恼人最苦

  申家的男子大抵恍惚的甚至有些委屈的活着。世明没有得到天然的荞麦而屈就了世俗的小桃;柯海一心巴望着小绸的回馈却阴差阳错的得到了闵;好歹有个阿潜配了希昭可他毕竟是绫罗丝线堆里长大的。申家的女人性子烈,小绸刚烈决绝,闵女柔中带着倔,希昭天性高傲。天香园的男人女人们就在理想与现实,委曲求全着,不食人间烟火的混沌着。

  看书的人,也恍惚起来。世明造园子的时候,自己踌躇满志,见到荞麦时也爱慕她的天然;柯海娶闵女的时候,也心中忐忑担心着小绸;终于等到阿潜对希昭表白的时候才放下心来。

  王安忆的作品总是这样让你牵肠挂肚的溶进去

  《天香》读后感(七):历史中的顾绣

  很久没读长篇小说了,因为一个“绣”字的契机,让我开始了《天香》的阅读。虽然一开始并没有刺绣,只是从一个园子慢慢铺成开来,书里的地名都是上海老地名,加之历史上的名人 - 徐光启的加入,感觉就像听长辈聊家常,说些祖上的故事一样那样津津乐道,虽然中间停了有十来天,但是并不妨碍故事的连续性,后半段一口气的读完了,最后引出了那个“字字如莲”的绣品,意犹未尽中结束了,但也让读者浮想联翩,不禁在网上搜查《董其昌行书昼锦堂记屏》。

  不搜不知道,一搜就这样连环着搜出来,原来《天香》中的“天香园绣”取自明代既有的“顾绣”。 一直觉得故乡上海除了海派,没有多长的历史沉淀,谁知四大名绣都是出自“顾绣”,而现在顾绣已经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因为一本《天香》却让我找到了许多许多,就像一扇窗,为我打开了另一个豁朗的世界。

  《天香》读后感(八):想当女汉子的小女人

  无论是看内容,还是通过内容揣度王安忆本人,我都有一种感觉——小女人想当女汉子。可惜小女人就是小女人,无论是刻意,还是装作无意,都成不了真正的女汉子。

  书中的几个女主角都属于“女强人”,不屈服于男权,追求真爱,追求个性,甚至有自己的“职业理想”;但生活中却都是娇俏敏感的小女人,在各种人际关系中挣扎,或为自我个性所累,白白走弯路。又传统又进步,总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徘徊,成不了大气候。看到有人说,不理解小绸为什么不原谅柯海,我的理解是,小绸就是个心高气傲的小女人而已,和柯海也只是两个情窦初开的小孩子玩得好,放在现在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早恋,对方如果出轨了,我们就赌气从此不理,面子比那点点感情要重要得多。两个人根本没经历过多少事,没有真正的爱情,做出这样“中二”的事情,我觉得还挺正常的。

  而王安忆么,努力想营造大气象,可是整本书看下来,觉得书是散的,前后几块都是独立的,甚至都有点不像个小说。工于细节,单独看每个事件是享受,但整体并不流畅。这也给人一种小女人的感觉,所以她笔下的女人还是没能跳出她自己啊,都是差不多的人。

  不过我看书都来者不拒的,只要有好的地方就行。这本书里面,让我觉得好的,主要就是王安忆对细节的描写吧。举几个例子:

  1.“菜系总是外一路的,热荤用的卤很特别,味很重,又有一股凛冽的药味;热菜里多用十三香,与本地做派不同,也是味重,尤其一道豆腐,小半块砖样大,一口咬进去,芯子里滚烫,舌头去一层皮;那四腮鲈鱼有半臂长,七八条埋在寸二长的野韭菜里,用豆酱炖,香气扑鼻。申家兄弟这就知道,章师傅家的菜讲的不是“鲜”,而是“香”。主食不是米饭,而是高桩馒头,章师傅那样做活的手合抱起来,才有馒头大,也不是精白,是蜜色,麦香腾地上了房梁。喝的简直就是酒母,斟在大碗里,酒意荡漾,就是不醉呢!醺然中,主客双方话都稠起来。”

  这段是前面对木匠家中土宴的描写,大概是书里第一处让我看了好几遍的地方吧。舌头去一层皮、麦香腾地上了房梁、话都稠起来……这些形容还蛮喜欢的。

  2.小娥为小绸和闵氏搭桥那两页我也特别喜欢。先前小绸与小娥交好就觉得十分美好,因为一开始我就一厢情愿地把小绸当黛玉,小娥当宝钗,黛玉和宝钗终于惺惺相惜,啧啧。这边,小娥又怜惜闵氏与小绸,到闵氏楼上去,更让我觉得感动。这是种大爱啊,完全摆脱了小气。所以看到后面,也就这个角色让人特别喜欢,其他几个女主角实际上都是差不多的人。

  而这几页的描写也十分精巧。第一处,写闵氏接待小娥的慌张,“站起来带倒椅子,倒茶失手浇了客人的裙子,抹桌子又将茶盅扫到地上碎个八瓣”,三个错误快速连续发生,用来描绘她的慌张无措,实在太好了。而之后,小娥却“按住她的手”,并不多言语,又更显出小娥的体贴、善意、温柔。第二处,两人去看双胞胎,小娥指出小孩也不能过于保暖,闵氏疑惑不解,小娥平和地教她。这个小画面则写出闵氏的天真幼稚,毫无经验的小孩样子,更添一分可怜,也更显出小娥的成熟、细致、耐心。第三处,闵氏将绣品交到小娥手上。不论绣品如何精致,仅听她说“睡是睡了,只是把桃姨娘的活儿耽搁了”,就从这对比中一下子看出她“向小绸求好的心”,又见小娥的敏锐智慧,干什么都能把握目的。这三处我最有感触。两页纸将闵氏的形象从之前的模模糊糊描摹得楚楚动人起来。为闵氏感到可怜,又为小娥而感动,且有小绸的反应留作悬念。

  3.描写莲庵花事的那段特别美,自然之中也有工笔,细巧,例如“纵深处各样的花挤成一团,嘁嘁喳喳,说着花语。”觉得王安忆的描写特别适合拿来给中小学生看,里面各种精巧的修辞很适合教学,能说出很多东西。但也就是这样的作文式笔法限制了她啊。

  4.有一处对蕙兰做针绣的描写让我感触良多:

  “辟成的丝披在花棚上方横架,风一吹,波光粼粼。然后就引线开绣了。一拈上针,做姑娘的岁月就好像回来了,耳朵边是燕子的呢喃和人声嘁喳,是在绣阁里呢!池子里的荷花几乎映在窗棂,知了在柳条上荡秋千。身前身后则是织锦和彩绣,细细密密,层层叠叠,丝丝缕缕,婆婆娑娑。那岁月好比珠帘,揭开一重,又有一重;揭开一重,又有一重,叮铃作响,就是看不到头,分明是镜中月,水中花。再又一重放下,闭上一重;一重放下,闭上一重,眼前一阵缭乱,好一时方才风平浪静,眼前又是一张绣绷。”

  想了想,大概是先前,蕙兰好不容易到了婆家,经历一些人情冷暖,又见了娘家的败象。虽然没有直接抒写蕙兰的心绪,却让我在替蕙兰忆起从前,那少女时光与申家的光彩都不再了,感到一阵酸楚。

  并且很让人有同感。我想到从前上学的时光,那时候单纯而活泼,什么都不怕,整天只知道沉迷于书本以及闺蜜间的交际。在教室里做过多少小女孩的游戏:精心挑一本好看的本子,在上面一笔一划地抄下心爱的歌词;用毛线绕着笔芯打结,一圈一圈的形成紧实的笔套;收集各色橡皮,用钢尺或小刀切碎,搭配着颜色,充当“药粉”……连学习中也能找到乐趣,安静地看书、做题,挑战一份份卷子,心里暗暗立下大大小小的目标,再多的学习任务也不会把人压垮。

  现在呢,也说不清有什么改变了,只是无法再在简单的小事中获得那么大的乐趣,也不得不为未来而愁苦。想到一个不是很亲的表妹,家里出了变故,之前买奢侈品如买菜的大小姐,如今独自在异国留学,艰难地补着落下的功课,要以空虚的学习基础去博取奖学金,也着实不易。

  一年前我还在焦虑,自己要是永远嘻嘻哈哈地长不大,该怎么结婚生子?现在却心里发慌,怕长大——因为已经感到自己像一棵植物一样,枝条比起从前拔高了许多,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时光永远不会为谁停留,都有长大的一天。

  5.“临走前,张陞期期艾艾流露出点意思,亲家那边有心招张陞入赘,与大舅子一同经营豆米行。夫人硬压着性子,声音都哑了:你和我说没用,去和你父亲说。手一指里厢房:你父亲就在床上躺着呢!张陞再不敢出声,赶紧跨出门,门外的轿子里,等着他媳妇,晓得没办成事,揭起来的轿帘一摔,打在张陞脸上。”

  这段也好,很有画面感。

  这些好的段落都能挑出来,特别明显,就觉得王安忆特擅长细节描写,其他的起承转合啊、轻重缓急啊都不太到位,还是没有一气呵成的大本事。

  《天香》读后感(九):〈天香〉观后感

  初读,有些红楼梦的痕迹,却又不尽相同。但细想时,仍能察觉出模仿的迹象。一个大观园,一个天香园;两个园子都透着雍容而非大气;两个园子的物件都精致奢华;两个园子中都有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爱“厮混”于女人间的角色;两个园子中女性的地位都不可动摇。

  明末,世事动荡。天香园就像一个世外清明桃园,一园子天真善良的、不问世事的人。园子中顶坏顶坏的人,也就数阿奎了,而他还不是坏透了,只是愚蠢罢了。善良是园子中每一个人的底色,融合着其他美好的颜色。

  其实,小绸和希昭,这嫁入申家的两代人性格有些重合,善良中带着聪慧和倔强。有才情的她们都以绣寄情。小绸的绣以画取胜,其中一针一线绣出了她对爱情的怅然和对已逝妯娌的思念;而希昭的绣则是在余裕后寻找自我,所以更胜一筹。相较而言,希昭少一些倔强,多一些宽容,阿潜离家出走数年归来后,两人依旧幸福;这幸福来源于生活的富裕、阿潜的尊重,更来自于她不为夫是尊,拥有自我和独立。小绸的倔强中带着刚烈,柯海纳妾后,便至死也没有和柯海再说一句话。柯海悔了一辈子,她倔了一辈子。在两败俱伤中爱情消逝了。尽管她后来移情于绣,被始乱终弃的伤口却无法治愈。原因在于丈夫对她就是全部,她的自我融化在丈夫的认可和重视中。

  小绸的妯娌计氏,善良中带着温暖。在一家人都不理小绸时,她主动用热脸去贴冷屁股。在经历过生死后,她和小绸互换乳名,成为闺蜜。每日一起做些不打紧的事情——这或许就是菁菁所谓的“情感上”喜欢——互相喜欢信任并友谊深厚。

  闵女儿——柯海的小妾,是我一直很难理解的一位女子。与小绸共侍一夫的她却全无竞争精神。小绸不理她,她却一心想着“假如姐姐愿意和我和好,我便和姐姐和好”。看惯了妻妾争宠的宫廷或者大院戏,这份“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患难之情如此稀缺而宝贵。

  蕙兰,是天香园绣最后一位有才思的继承人。她的善良中透着乐观和坚贞。彼时,国破家败,夫死孩幼。她没有改嫁,没有逃避,在素净的字绣和佛绣中担当起了那个时代应该由男人来承担的责任。

  《天香》的很多细节其实经不起推敲,人物刻画不够丰满,上海的风土人情也难以引起共鸣,很多信息是被告诉而非被观察到的。但初读时仍觉不错,大约因为作者细腻的笔法和心理分析勾画出一个个如花儿般美丽的知性女子。常常想,真的会有这样的女子么?

  《天香》读后感(十):《天香》:追寻上海的历史风韵

  《天香》:追寻上海的历史风韵

  《天香》是读不快的,但慢慢品读的过程让人很享受。目睹着天香园从兴建到衰败,目睹着一个个颇具灵性的人物渐渐凋零,目睹着天香园绣从园里走向园外,让人唏嘘感叹、怅惘不已。《天香》是一部古色古香的小说,深藏着作者王安忆对上海历史风韵的追溯。

  在《天香》里,作者并未刻意强调天香园绣与上海的关系,但可以发现,天香园的兴起、繁华和衰落,天香园绣的产生,都与上海这个新兴城市息息相关。在天香园兴建之初,上海的发展还不成规模,故其中人物经常把它与杭州相比,杭州是古都,有南宋遗留的王气,而上海没有什么积淀,市民之气较重。因为没有积淀,也便没有负担,上海的士风便有了与正统观念截然相反的神韵。正如小说中所说,“上海城里,多是居着赋闲的官宦人家,或悬车,或隐退,或丁内外忧。说起来也奇怪,此地士风兴盛,熏染之下,学子们纷纷应试,络络绎绎,一旦中式做官,兴兴头地去了,不过三五年,又悻悻然而归,就算完成了功业。余下的便是游冶玩乐,久而久之,酿成一股南朝风气。……总体来说,上海的士子,都不太适于做官。莺飞草长的江南,格外滋养闲情逸致。”上海的独特的社会环境、士人风气,加上兴起的市场经济的萌芽,营造了天香园绣产生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里,申家女性相聚园中的绣品,通过没有这么多腐儒思想负担的家人之手,让闺内绣品流传到园外,名声大噪,成就了天香园绣的产生。

  申家人每日只知消费,不求功业,没有太多治国平天下的思想负担,偶尔有几个追求功业的,如柯海、阿潜,也只是一时意气,过后便“移了性情”。“移性”在《天香》中是特指信佛,作者在镇海决定放弃俗世繁华立志出家的时候用了这个词。全家人虽感到痛心,但也并未责备,而是用非常理解和尊敬的方式对待,甚至还为他专门修葺佛堂,并请了一尊青石大佛。书中也常用“移了性情”,让人想起《红楼梦》中薛宝钗和林黛玉的那段经典对白,黛玉因读了《西厢记》,宝钗便劝黛玉别移了性情——《天香》中可以说写的全是移情之人,记录的全是移情之事,他们无邪、无忧、无虑,志趣优雅,仿佛魏晋人士,让人神往。天香园中的男士都不是主流的儒林人物,不是钻故纸堆的。柯海的“一夜莲花”、“设市买卖”、制墨,阿昉在闹市开“亨菽”卖豆腐;阿潜跟随唱戏班到处游走——他们的向往追求很可爱,充分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天香园中的女士性情高洁,品味高雅,均无薛宝钗式的功名意识。申家里每一代里都有性灵之人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序列,男的大致为:申明世——柯海——阿潜;女的大致为:小绸、闵女儿——希昭——蕙兰,天香园绣也便在这些性灵之人手中产生和发扬光大。

  女子又是《天香》舞台的中心,几乎占了一多半篇幅。她们把整个故事串连起来,是天香园绣产生、发扬光大的关键。天香园绣里饱含了女儿心事,复杂有趣,作者写的细致入微。闵女儿初嫁入申家,四处受冷落,在孤寂中拈起绣针;小绸因恨柯海纳妾,寄情书画,多亏镇海媳妇从中穿针引线暗通款曲,用绣将二人连接起来,小绸和闵女儿终于相知相会,这才有了天香园绣的产生。希昭初嫁入天香园,小绸存着心思让希昭习绣,可自谓“武陵女史”的希昭偏不,而要向外人学画,让小绸甚是失望。正满心期待着,“武陵女史”悄然变成了“武陵秀史”,希昭终不失豪放之情,小绸和希昭之间的“高手过招”一波三折,细腻动人、合情合理。

  《天香》的出现,对当代长篇小说的创作技巧、对读者的阅读习惯也是一个大挑战,它在写法上是一次成功的冒险。全书篇幅32万多字,写了申家六代人物,其中有详有略,略的只提一句,有可说的便写上一段;重点还是在写可爱之人、可爱之事,如申儒世、申明世一代,儒世写得少,明世则是申家主流,着墨最多;申明世的两子柯海、镇海,镇海性喜静,着墨少,柯海性子随父亲,多有“荒唐”事,着墨偏多。但面对这么一大家子人,作者没有落掉一个,而且写到的每个都让人感觉栩栩如生、历历在目。甚至,出身底层的章师傅、鉴赏字画的赵伙计也让人印象深刻。

  小说里在不同地方屡次提到震川先生(归有光)、徐光启、香光居士(董其昌),在第一章便提到了徐光启、香光居士的出生,震川先生设堂讲学;在天香园里,还曾为震川先生、徐光启中举都曾经大举设宴。之后在叙述主要故事的同时,也不忘用两三句提一下他们的情况。他们和天香园的关系至关重要,香光居士的画风影响了希昭,才有了以书画入绣的进步;到天香园逐渐没落,申家人逐渐走向务实,蕙兰以绣艺支撑家用,与素有务实之风的徐光启正相契合。除此之外,似还有一处作用:相对于天香园绣,归有光、徐光启、董其昌更为今人所知,而在天香园繁华之时,徐光启只不过是天香园里邀请客人带来的小人物——作者如此写法,或许是想以徐光启等著名人物为坐标,更加立体地呈现天香园的真实面目吧。尤其是用了许多文字来写意大利传教士仰凰,很难想象,在明朝年间,天主教已经在上海盖了教堂、办了学校,虽然信仰者还不是很多,但也给上海独特的文化增添了新鲜色彩,它与上海的市民文化一起成为多少有些异质的风景线。

  历史已经过去,几经风雨后,上海的传统神韵是否依然清晰?我们或许在《天香》中能找到答案。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天香》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