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民国了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4 03:05: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民国了读后感10篇

  《民国了》是一本由杨早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4,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了》读后感(一):命重要啊

  每个朝代都会修前朝史,一般来讲都是比较不客观的,因为要为本朝的政权的合法性服务,另外还牵涉一些敏感问题,必须在较长时间后才能恢复客观,但是却都美其名曰借鉴经验教训。所以说呢这个北洋政府修清史,没完成后来因战争及政权动荡停滞,但是民国史在解放后却一直没修,没人研究吗?不完全是。当时很多学者和资料都跑台湾去了,另外过去的民国人认为民国还在继续.并没有灭...只是分裂为了共和国和新民国2个部分......但是起点却还是比较没有争议的,所以也该看看下了! 有个感概就是 当时出过很多牛人,不管是政界军界还是文化界,虽然社会很混乱,但站队还是很重要的;另一点就是命重要啊,死了 就没人记得了,很多名字以前没听过的,现在才知道是牛人。

  《民国了》读后感(二):读《民国了》

  读《民国了》

  1

  在读《民国了》。

  书作者杨早,以讲故事的方式,再现了宣统三年辛亥革命发生前后的一些细枝末节。按书封面上所写则是:“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逊位,主流历史忽略、遮蔽、摒弃的各种细节。”

  2

  起意买这本书,冲的并不是历史,而是某些或可说是与文学有关的东西。

  在博库书库,偶然翻阅,即为其中的文字和叙述的方式所吸引。引言《哪一根稻草压垮了骆驼》,开篇即描述发生在同治六年六月二十日的一个场景,是为两江总督曾国藩与其幕僚赵列文之间的一场著名的对话。赵列文在对话中预言大清朝不出五十年将遭遇颠覆性的动荡与变革。这样的开场颇有些戏剧的味道,且单刀直入,干脆利落,令人耳目皆新。

  引言快结尾时则先引用了了鲁迅《无声的中国》里的一些话:“中国人的性情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再然后便说:“辛亥年的举义,逊位,民国,或许就是开一扇窗的过程。”这样的表达,亦是颇令人玩味。

  ……

  很多时候,讲什么故事或许并不太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去讲。至少在我,翻开一本书后,往往会更多地因为后者决定是否继续往下翻。这般说法,似有形式主义之嫌。可所谓文学,从某个角度来说,不就是用一种特别的方式去讲故事吗?其实这世上一切的历史也好意义也罢,都是原本就存在的,只是需要有人去挖掘呈现。而对某一部分人群来说,往往会对如何呈现这样一种艺术给予特别的关注。(当然,也必须承认,即使如此,呈现艺术的魅力依然无法脱离所呈现的内容。)就比如《左传》,虽然它首先是作为一本经传而存在,可在不少人眼里,基经亦或史的意义似可退居次要地位,而文学作品的意义则显得更为重要。

  如此绕舌,只是想说明,买《民国了》这本书,并不是因为特别地想要了解民国这段历史,而是乍一眼看,便觉这本书的写法别有味道。

  3

  书买回后细读,果然没有失望。

  第一章节《三位北京客的辛亥年》。分为新年、春和、夏闰、秋凉、冬寒五个小节娓娓道来。起笔“宣统三年辛亥,正月初四。”廖廖数字,便将读者带至那个注定要成为历史界碑、当时却亦觉平常的年份。翰林院侍读学士恽毓鼎,入京赶考清华学堂的外省少年吴宓,仕途正热的前广西边防督办郑孝胥,三个身份各殊、轨迹迥异的北京客,在那样一个特殊年份里的所思所虑所行分三条脉络徐徐展开。

  就在这样于细微处工笔细描的文字中,立宪风潮,黄花岗起义,保路运动,武昌起义,民国成立,清帝退位,袁世凯出山,诸多重大历史事件隐隐透出,构成了一幅长长画卷的底色。

  应该说,这是一种与宏大叙事全然不同的书写。就好象用镜头去描摩一座城,看惯了广场高楼,却更易为市井里弄而动容。或可说,那些曲折幽深,细碎家常,才是一座城市最贴近本质的容颜和血肉。又仿佛是一条河,河面流淌着落英缤纷,亦倒映着云影天光,别样的角度和风景。

  其余各章节,诸如《让子弹飞》、《天下未乱蜀先乱》、《一锅夹生饭》、《大清了,民国了》,等等,均是这样的风格。此外,书中所写皆为真实人物,体现人物内心活动的那些文字多数来自其本人的日记。如此看来,个人或许不经意的记录,却也象一滴水,可以折射时代的风云。而无数滴水的汇聚,或可帮助我们最大限度地抵达历史的真实。

  4

  读此书的另一收获,是与几位“旧相识”的重逢。

  白雅雨,天津共和会负责人,北洋法政学堂兼女子师范学堂地理学教授。在书中乍一读到此名,便有似曾熟悉之感。再读到“他是江苏南通人”时,旋即想起,去年九月在南通狼山曾见到他的墓,并曾听导游介绍,白雅雨是李大钊的老师,辛亥滦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后因起义失败被俘,英勇就义。此书则更详细地介绍了他的革命事迹和牺牲经过,他响应革命时的毅然决然,临刑之时的慷慨从容,还有他的那首壮怀激烈的《绝命诗》。因了之前的“相遇”,再次读到他的事迹,肃然起敬中,又更添了一份亲切。白雅雨之名,当不会再忘。

  在书的第十一章,以描写辛亥年上海光复为主要内容的《一锅夹生饭》中读到陈其美。书中说陈其美是湖州人,便有些疑惑。印象中,湖州已有一个陈姓名人与辛亥革命有关,即“二次革命”失败后被袁世凯派人刺杀于沪上的辛亥烈士陈英士。多年前的某个清明,曾与同事一起去湖州市南郊祭扫过他的墓。而西子湖畔的孤山之麓,也立有他扬臂跃马、英姿飒爽的戎装雕像。此番才知原来陈其美就是陈英士,前者是名,后者是字。读后恍然发现,对陈其美的评价远非一句“辛亥烈士”那么简单。其革命功绩自不必言,曾被孙中山赞誉“生为人杰,死为鬼雄”,但他曾经的那些劣迹却也是如此得令人不齿:曾为争沪军都督之位派人行刺救过其命的同盟会元老李燮和,非法枪决了革命军参谋长陶骏葆,还暗杀了光复会领袖陶成章……其中种种,甚至还牵扯到光复会与同盟会诸多重量级人物,实在非三言两语可以道清。毁也好,誉也罢,唯有深深感叹人性之曲折复杂。

  竟然还在书中“遇”到了叶圣陶与沈从文。

  辛亥那年,十七岁的苏州少年叶圣陶,正上中学五年级,喜读《民立报》,家中很清苦,却有着一腔忧国忧民、向往革命之热血。他不仅热切关注各地的革命形势,更是在苏州光复后,夜夜参加学团活动,“列队出巡,维持地方治安”;中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小学教员,与顾颉刚等朋友一起加了中国社会党;后来,成为新政府的热烈拥护者;再后来,后辛亥革命时期的种种乱象令他极度地失望与愤恨:“触我目入我耳者,无非此不情世界之恶消息。余本热心人,仍欲作厌世观矣。”

  那时候,沈从文还不叫沈从文,而叫沈岳焕,辛亥年他刚好九岁。在他的故乡,那个后来因为他的文字而让无数读者无限神往的美丽边城,也发生了革命,只是那场革命给他幼小心灵留下的印象竟然是视人命如草芥般的杀戮。多年后,他终于离开故乡,改名从文,决心要用笔“抗击世间枉杀的愚蠢与残忍”。

  ……

  5

  此外,在这场大变革中,孙中山、黄兴、秋瑾、徐锡麟、章太炎、袁世凯、黎元洪等等诸多人物,无疑属于主演乃至主角之类,书中自然是为他们费了不少笔墨。还有陈独秀、蒋介石、阎锡山等不少堪称著名的人物,也于此书中读到许多他们在这一历史大剧中更见细节的戏份,颇有些意思。

  在书中还读到了更多的、几乎很难计数的人物,或伟大,或卑劣,或壮烈,或无辜,甚或兼而有之难以言说,无法一一提及。

  还想说的是,关于这场巨变,其历史意义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其意义之外的更为丰繁复杂的一面,正如书中各章节的标题如“绅士与会党”、“汪兆铭与袁世凯”、“湖南的人头”、“休言女子非英物”、“列强围观下的战争”等所呈现的那般。如果说那些意义之类是一座森林远观之轮廓,那这本书中描述的细树末节则可说在某种程度上带我走入了森林深处。我于是看到了许多一棵棵的具体的树,看到了阳光透入林中后的那些光亮和阴影,看到了数不清的叶子,甚至树叶上隐隐的纹络,甚至树叶在风中微微的颤动……

  如果要对这场巨变进行描述,我想要端出一大堆的词,包括:起义,失事,独立,密谋,喋血,火并,光复,共和,白旗,绅士,党人,都督,革命,行刺,缉凶,惨烈,悲愤,无畏,等等等等,再把它们糅汇在一起。从这样一锅大杂烩的滋味中,或可让人揣想描摹那乱世激变中的动荡与乱象,以及多少可以慰籍人心的幽微的光茫。

  《民国了》读后感(三):浅说几句

  文如书名,走入民国,是一段革命的过程。在这一段血腥的历程里,正反两派的行动、思想如何?是否就是正义到底与顽固致死的对抗?辛亥革命的继续到底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此书给了不一样的视角,一个不甚主流却更似真实的角度,鲜活的描述了一个个我们说熟知或不知的人物的命运、思想。读下去,有如品阅故事,却又真实得不忍轻笑,那是一段思想开放、命运沉浮的时代,任何一个抉择都攸关生命与理念,更甚的是致死都不知为何的陪葬品——底层民众。

  通读全书,一个个人物勾画了革命的全程,构建了革命成果最终落入袁世凯的路线图。想要更详细了解清末那场轰轰烈烈的运动,推荐这本书!

  《民国了》读后感(四):一本很难读下去的书,了无生趣,了无头绪

  在微博上看到@出版人周筠大力的推荐,讲本书如何如何的好,特地买来一读。

  拿到书的时候,看封面很有点情调,符合我的审美。

  可是内容呢,读了两章后,完全是忍耐着把书翻了一遍,注意是翻了一遍,而不是读。为什么,看不下去呀。

  在我看来,杨早作为年轻学者,至少应该有点现代表达思维,把严肃的历史问题通俗化,应该和《明朝那些事儿》基本持平吧。可是恰恰相反,《民国了》采用了比较文言的表达方式,流于书面化而已。

  上面一点其实仅仅是表达形式的问题,最核心的是内容,民国的建立阶段,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特别纷乱,一本书怎么着也应该有一个自己表达的主线,给读者讲明白清朝末年的乱像本源、历史的发展脉络、民国的起始和自身的局限等等。

  这些,好像都没有看到,整本书就是在历史事件中挑了几个小点,做了前言不搭后语的描述,甚至很多人物我都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怎么就做了一堆事呢。

  以上。

  《民国了》读后感(五):我们知道民国,但我们不了解民国

  最早知道这本书和它的作者杨早,是从《知乎周刊-读书这件小事》里。出于对知乎的信赖,我记下了这本书和这个作者的名字,当然也因为作者的名字好记。

  真正等到看这本书的时候,恰恰赶上我跟民国有时空交错的时段。这段日子,去南京和台北各玩了三天,感受了一下中华民国的过去和现在,再往前几天,在新加坡赶上了北京人艺的话剧《天下第一楼》,讲的也是清末民国初的故事。抬头看风景,低头看故事。虽然比不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豪迈,但于我自己而言,也是出游和读书两个层面上的全新体验。

  我个人还蛮喜欢杨早的叙事方式,特别是这种看似漫不经心得从一个故事里引出一个我们都知道的人或事,这样的手法,与我很是受用。摘抄几段如下。

  “说到此,我们不禁很期待这位十三岁的大鸾,生长于‘东南第一州’,官宦之家,素爱诗书,而且有一位与同盟会走得很近的表舅,他会怎样观看辛亥光复这幕大剧在运河岸边上演? 很遗憾,大鸾在1910年春天去了东北投亲,他的一位堂伯父在奉天省银州,就是今天的大城市铁岭。秋天又搬到了奉天(沈阳)一位伯父家,入新建的奉天第六两等小学堂读书。辛亥年武昌事变后,大鸾剪去了辫子,并在一次修身课回答老师’读书为何’的提问时,说出了那句名言:‘为了中华之崛起。’

  ”数年之后,大概也只有白雅雨的学生,才会经过滦州时想起他们吧? 这位记得白雅雨的学生,名叫李钊。我们现在习惯叫他李大钊。“

  书中讲到山西王阎锡山。”阎锡山确实是能屈能伸、利用各方矛盾从中取利的高手,他反对过几乎每一个当政者,却又随时可以与他们互通款曲,袁世凯、段祺瑞、曹锟、冯玉祥、蒋介石……他自己则成了山西的不倒翁,一直到中日战争爆发,太原失守,阎锡山都是’山西王’。“ 去台北的时候,打印了一份穷游的台北锦囊,上面提到位于阳明山上的阎锡山墓,那里也是阎锡山赴台后一直居住的地方。锦囊上说前阵子有人看见阎的墓前放了两瓶山西的陈醋,还是近期生产的,怕是有山西的游人来凭吊了。可惜我的行程太紧,否则真的应该亲自去看一眼这位山西王。

  书中讲到了山西的革命,自然绕不开清朝最后一任山西巡抚 - 陆钟琦,当今著名网红矮大紧老师的外婆的爷爷。高晓松在他的《鱼羊野史》也提及到自己的这位先人,”当时我外婆的爷爷也要宣布独立,然而被军人抢了先。为了显示革命和与过去的旧制度、旧时代彻底划清界限,作为革命的军人第一件事就是要推翻自己的统治者,也就是最直接的上层。所以,我外婆一家一下子被当时的革命军人灭了门,导致我外婆成了孤儿。“ 跟本书的故事情节对比,灭门的事情对上了,但陆钟琦当时有没有想宣布独立,这个就成了“一个中国各自表述”了。说句实话,我倾向于本书里的表述,尽管矮大紧老师是我的偶像。

  其实清朝的官员里,即使是满人,也未必都是无能之辈,比如书中讲到了满人端方,领导了近现代中国的很多第一次,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现代幼儿园是他在湖北创办的,他在湖北、湖南、江苏,均是首创电话、无线电、图书馆、运动会。 他在南京、苏州、上海大力提倡全民种树,并用军功与刑罚诱使官员、军队普遍种树。 他把电影放映机带进了中国,也第一次向中国人介绍了西方牲畜屠宰与肉类检验的制度,希望中国仿效。 他创设了市民公园和现代监狱,又在中国官员中头一个实行了公费女子留学。 江苏的第一次公开民意代表选举是他主持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工商博览会也是他筹划的。”

  书中摘录的关于谣言的定义也非常准确,值得让人回味。

  美国心理学者奥尔波特将谣言定义为“一种通常以口头形式在人群中传播,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的特殊陈述”,注意,它只是“目前没有可靠证明标准”,并不见得最终不可实现——谣言的另一个特质是“在人群中传播”,能够传播,说明什么?传播之后,造成什么?另一位美国学者桑斯坦在《谣言》一书中指出:“谣言想要发生迅速的传播并产生破坏力,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听到谣言的人要生活在困境与不安中”,“人们是否会相信一则谣言,取决于他们在听到谣言前既有的想法”。

  《民国了》读后感(六):切入性读物:一段碎的历史

  http://kiwima.diandian.com/post/2014-07-10/40062178435

  【看小书】民国了

  遥想历次农民起义,秦末汉末明末,政权颠覆总是有个主角揭竿而起,继而四方云翳影从,最后角色越打越少,只留几个狠的。最后龙登大位。模式基本如此。如秦末,自陈胜吴广起,项羽刘邦止;如汉末黄巾起,三国归晋止;如明末“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起,陈友谅朱元璋止。总有一个拿话筒的人,场面虽然鼓噪,总是喇叭的声音响,终于线路清晰,直至强人收拾分崩的局面。

  读这本《民国了》之前之后,都慨然清末的紊乱。则如花开遍地各表一直。慨然者有三:

  其一,领导者远在天边。读完这个书我更不解了:为什么一个从没出现在革命现场,哪怕是策划现场的孙中山,却是革命最终的仲裁者、新民国的总统?如书“休言女子非英物”节,两革命女战士,拍着胡汉民的桌子说:

  我们拼了命,你们享现成!有的做总统的,有的做秘书长,有的做部长,有的做都督!这样不平的事,怎么说的过去?

  其二,各省只有其革命的手段。湖北靠新军,四川有袍哥,江苏摇身一变,上海也就子弹飞了一会儿。再说,人名至繁多,如膳肉边上的蚂蚁一般。这个是茫茫然了。

  其三,政权覆灭前后,原当政者还是当政者。清政府的巡抚摇身一变为革命政府的都督。有义军公推的,如床底下拉出来的新军协统黎元洪。也有革命党欣然服膺的,如用木杆子挑落青瓦以示革命成功的江苏巡抚程德全。正如书中青年叶圣陶一般感觉,革命就是这样吗?连热闹一下都没有,真让人气馁。

  说回这书吧。这本书果然是个文学博士所著,因为我很多词语,只觉得美,虽然不懂什么意思。看第二遍时候需要查查,记下,居家旅行出门谈判提升逼格必备之良药。

  这本书可以作为想了解清末民初事迹的切入性读物。毕竟书中的人都是历史时刻的亲历者,对后世的影响也颇巨。书中有很多引用,也可窥见他们之间的恩怨。书中故事还是琐碎的,毕竟那段历史本身就是琐碎的。在历史的翻覆倾轧的大格局里,历史人物,如涌动的河水,搅动起沉淀的泥沙,在历史的大潮中翻滚!

  最后,放出《清帝逊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

  《民国了》读后感(七):一本琐碎的流水账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到,写书评的时候一定要慎重,不读个两三遍就去写书评是对作者的不尊重,是有些道理。但是有一种书读完一遍就觉着后悔,浪费了自己大把的光阴,怎么还有可能去读第二遍。本书在我看来,实在算不上好书,可以化为浪费光阴的书籍。

  为什么算不得好书?一是作者根据史料自我演艺的过多,丧失了历史的严肃性。二是作者笔下的人物无甚特色,在清末民初的革命大潮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怎么可能千人一面呢?三是全书没有中心,有一个个相似的故事堆砌而成。

  作者描写了辛亥革命中中国各地区的革命历程,各省重点选取描述一个人物,就组成了本书的全部内容。每个故事都很薄弱,人物也没有什么鲜明特色,让我想起了自己中学时写作文的经历,当时要求必须写满800字,实在无话可说了怎么办呢?就举例子,例子多了,也就凑够字数了。重复的例子多了,也就无趣了。作者举了那么多例子,无外乎说革命举事仓促,革命过程混乱,革命缺乏有效组织,清廷腐败不堪。士绅阶级力量庞大等等。如果数十个章节都说这些现象,那么我看一个章节就行了,剩下的就别浪费时间了。

  全书中唯一的亮点是作者写的造谣和留言的题外话,堪称全书的唯一出彩的地方。

  《民国了》读后感(八):这一天

  “这一天,有三种算法。在那些北京或天津卫的本分商民口里,帐簿中,皇历上,今天还是宣统三年辛亥十一月十二日,那些剪掉了辫子的留学生,那些潜伏在租界里的革命党,他们更喜欢将今天写成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二日,不过,他们应当也收到了南方的决定,这是西历的1911年12月31日,是中华民国成立的前一天,是满清入主中国的最后一日。”

  清末危机四伏,其根本在于统治阶层越来不能满足绅商群体的社会诉求,逐渐丧失对国家的控制力,同时政府在处理外交事务上的无能以及汉人排满的民族情绪都激化了这一矛盾。

  偌大个革命,有斯

  强横如陈其美

  义气如王金发

  激烈如徐锡麟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民国了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