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是一本由[法] 贝尔当·桑帝尼 文 / [法] 贝尔当·哥地尼 图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3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一):因为他长大了
小的时候,简单的家就是城堡,雨天也觉得灿烂明媚,看到别人玩就觉得自己也不孤单,零星的私藏小物是巨大的财富,认定自己聪明又漂亮。
因为他是小孩啊,未被开垦,满足的容易,分不清很多事情,自己的世界保存完好。
大了以后,站在领奖台上,他觉得自己特别愚蠢;牵着新娘的手,他明白“我愿意”只是一句敷衍,建立在思想上的东西怎么可能永恒;很多的钱不能让他感受富足;点头哈腰让他丑陋不堪;左拥右抱的都不是爱情;应酬的喧闹里他没有朋友;坐在很大的房子里,他知道自己庸俗而虚荣。
他就是这样毁了他的一生,还好,他知道。
但这些是不可避免的啊,我们不能总是拿童年的单纯美好来反衬现在。
把美好放在心里,然后继续XX的生活。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二):以最初的心 做永远的事
我们似乎一直都,不太满足。
满满一橱柜的衣服,总觉得还是缺一件。
你背起包,旅游过一个又一个的城市,却依旧觉得 生活在别处。
你通过了各种考试,拿到一个又一个的学位,你却愈发觉得自己愚钝无比。
你参加各样应酬,你八面玲珑,巧舌如簧,左右逢源。安静的片刻,你却觉得心虚空乏。
你讲流利的英文,说得体的笑话,唱欢愉的歌。但你面对心爱的人时,却一个字都 说不出。
你在格子间和写字楼里,忙碌着别人的事业,规划着自己的前程。你月薪十几万、几十万,却依然觉得自己一贫如洗。
你精明,却茫然;你美丽,却庸俗; 你英俊,却世故。你站在千人之上,脚下是片片被你征服的废墟。你哑然失笑,你不知道自己是谁,你望不见来时的路。
那些年少时的向往,都不知所踪。
时钟滴滴答答,回到当初的某个时候,那个当你的心尚且鲜红饱满,可以为着最细微的美好而颤动的时刻。
那时,
天永远是蓝的,即使经常阴雨绵绵。
你每天充满了期待,即使只是为了一把玩具手枪、一本小人书或者为了过年时的新衣服。
你觉得自己就住在“世界上”,即使只是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村子。
你觉得自己那么的富有,即使你只能买得起5毛钱的冰棍,只能玩别人丢弃的娃娃。
你从不觉得孤单,即使你并不太讨人喜欢,因为你有小狗朋友,蚂蚱朋友还有小乌龟朋友。
你快乐、满足,直到你渐渐长大的那一天。
如果,历经沧桑,依然可以怀揣着那颗最初的心,是不是可以过的更单纯美好一点?
房子小一些,有爱就温暖。
朋友无多,皆良人知己。
我不巧言,却真实;我不美丽,但特别;我不精明,但坦荡;我不富有,但从容。
爱自己爱的人,被爱自己的人所爱,自食其力,不贪婪,不过度,不妄求。存着孩子的心,留着清澈的盼望,过着体面的生活。
如果有人问我的梦想是什么,我可以坚定的、缓缓的说: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缘故,变得有那么一点不一样,哪怕 只是一点点。
我想,只要存着最初的心,就可以做 这一件 永远的事。
读《How I Ruined my life》后记。要永远记得,你是谁。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三):原来只有这几页。
翻着翻着就没了。
好短。
物质也好,精神也罢,也许在江湖中我们都不能全身而退问心无愧。
金钱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现实主义做后盾,用着千百个事实试图将你的精神世界的摧残与亵渎。
真的会被摧残吗?因人而异。
也许奋力抗争后的希望,可以留给即将到来的失望。
这本书赤裸裸的讽刺。也是我们的一颗强心剂自省针。
只是自省之人,原则虽然苦了自己,却换来一辈子的值得和超脱。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四):直到有一天……也可能是渐渐地
一切都好像很完美„„直到有一天,我长大了。
小时候,我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
城堡坐落在一片奇妙的森林中,
每一天都是阳光明媚。
我从来不会感到孤独,
我有数不清的宝贝。
我很英俊。
我很聪明。
可是有一天,我长大了„„
我变得愚蠢,
说谎,
虚荣,
庸俗,
我一贫如洗,
丑陋不堪,
没有人爱,
没有朋友。
我就是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五):“我是怎样毁了我的一生。”
“毁灭”这个话题固来严肃;而且事关“一生”,便更其揪心。一本薄薄的绘本却要承担如此沉重的话题,这怎不让人好奇?
让我们来翻翻看吧。书很薄,三下两下就翻完了,就像一些人抱怨的:真有人愿意花29.8买这样一本只有几行字的书吗?
——可是请注意,这是绘本呐。
卢浮宫大师的杰作,在出口处商店最便宜的影印复制本也要数十欧。相比起来,一本绘本难道只有“字很少”的意义?早知如此,索性不加字岂非更好?
不禁想起许多人对待绘本的偏见。字数的多少绝非一本绘本值得购买或者不值得购买的评判标准,而真正的好处,则在于图文形式恰如其分的结合。满目繁华或衰败,若能以一行字准确地评点注解,而结合得足够精妙,恰如这本《我是怎样毁了我的一生》,便到达了应有的艺术高度,值得收入袋中。
我喜欢里面的反讽,很高级。
“一切都好象很完美⋯⋯直到有一天,我长大了。”
1
第一幅画的左边:“小时候,我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
——右边画面却明白地告诉我们:所谓的巨大城堡,只是一所破破烂烂的房子。因为这城堡的定义,我们可以想象里面蜗居生活的窘迫,然而自有其温馨和亲情所在。
2
这“城堡”坐落于“一片奇妙的森林中”:
——森林的真相,不过只是烟囱林立、上空浓烟滚滚的工厂丛林。好吧我们明白了主人公出身贫民窟和工业厂区,但这又如何?人生尚未开始,一切的可能性尚未展开。在那时节,”我“也许还有幸福起来的可能。
3
“每一天都是阳光明媚”:
——图画中,“我”在一个橡皮游泳池里打着伞,和水面上孤零零的一只橡皮鸭共处。整个城市都在下雨,每天每天。而橡皮鸭子是“我”唯一的朋友,和玩伴。
4
“我从来不会感到孤独。”
——因为在所有孩子兴高采烈地一起玩闹时,我可以一个人藏在学校的柱子背后观望,静静地。
5
“我有数不清的宝贝。”
——比如废纸团、线球、落叶和破网球。图画中的“我”如获至宝地看着的那个破网球,让我们微笑地想起,想起曾经有过的物质匮乏精神世界却丰富的童年。
6
“我很英俊。”
——堆满了破烂杂碎的阁楼上,牙齿不整齐的“我”呆呆地凝视着镜子。镜子里的那个人是谁?
7
“我很聪明。”
——黑板上的2加上2,“我”认为等于22。很聪明的答案,不是吗?
讲台下的一片哄笑声似乎都听得到,以及老师气急败坏地大喊:滚下去!而我们的主人公,身处骚乱的中心,却仍笑眯眯地看着自己给出的答案。
8
“可是有一天,我长大了。”
——站在光秃秃的山顶上,命运第一次预备向“我”展开它的真相。有一只红颜色的兔子仓皇地跑开了。
9
“我变得愚蠢。”
——“我”得到了博士学位。
10
“说谎。”
——此刻“我”手中正握着一个穿婚纱的女人的手,她即将成为“我”的新娘;牧师在神圣的教堂要“我”发誓:而今而后,不论境遇好坏,家境贫富,生病与否,誓言相亲相爱,至死不分离。
11
“虚荣。”
——这一天,“我”抱着健康的新生儿和太太照相,笑得相当得体。
12
“庸俗。”
——“我”有最大最新的平板电视机。顶穹很高的豪宅。水晶茶几。富丽堂皇的客厅中央铺着一张巨大的熊皮。
13
“我一贫如洗。”
——“我”所持有的股票市值直线上升。所有人都在庆祝我的成功,香槟,彩带,和欢呼声。
14
“丑陋不堪。”
——“我”终于在高级诊所里做整形手术,换掉了“我”不整齐的牙。医生向我道贺,“我”的笑容如此闪闪发光。
15
“没有人爱。”
——沙滩的棕榈树下,比基尼女郎却簇拥在我的身边。
16
“没有朋友。”
——金碧辉煌的水晶灯下面,酒会上所有衣冠楚楚者都是“我”的朋友。
17
“我就是这样毁掉了我的一生。”
——“我”老了。
我坐在董事长的座椅上,圆桌一圈都是发誓效忠追随我的树下。我轻轻咳嗽一声,所有人都为之颤栗。我站起身来,他们都争先恐后地搀扶。“我”的喜好被所有人尊重。“我”的话语所有人都服从。
18
最后一张图没有文字。
——年老衰败不堪的“我”回到曾经的山顶,温柔地抚摸着了那只曾经仓皇离去的红色兔子。
它象征了“我”曾经可以拥有的,更真诚,更朴实,也更安静的一切,但在最初命运的十字路口,我就迅速地失去了它。它看上去如此微小而不起眼,很容易地,就被错过了。
——“我”就是这样地,毁掉了我的一生。
十八幅精美的黑白图片,足够将一则简练的人生寓言说得无比深刻。
所有黑白画面里,唯一彩色的是那只红色的兔子。
而兔子究竟是什么?
只有我们那一步步、一天天、一点点被毁灭掉的人生知道。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六):玩味成功,品味人生~
冬日,三九第六天,暖阳照进来,洒在我的藤椅上,诱惑着我过去,斜倚着软垫,翻开这本书。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
封面上一个长得酷似小屁孩的男孩子,正伴着初升的、喷薄而出的大太阳,一脸兴奋地向上跳跃。
这本书用了40页,讲述了一个男人的一生。
一开始,这个男人,不,小时候,他还只是个孩子。
这个小男孩生活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 ,对应的另一页图上,是一所在整齐的别墅群里破旧不堪的房子。
他从不孤独,拥有数不清的宝贝;
他很英俊,又很聪明;
对应的每一页图上,都是与字面意思相反的图画。
不孤独,是的,他虽然没有混在小伙伴之间,但有他宝贵的布兔子陪伴。
他的宝贝是数不清的带刺的栗子果,等着他一颗颗打开,去发现里面饱满的栗子;
恩... 他确实看起来算不上英俊,当然也不能说聪明,因为他认为:2+2=22。
我的心里有一缕一缕的疑惑升起,袅袅,萦绕,挥之不去。 谁的小时候不是收集了一堆“宝贝”,却被大人视作或脏或乱或没用的东西被丢弃? 谁小时候不认为自己就是英俊王子或者漂亮公主?就算是考试没有排在前面,依然认为自己怎么那么聪明,天天有无数的新点子冒出来......
我搞不清,是否应该把小时候的我从身体深处搬出来,和现在的我一起来看这本书?
来不及困惑,或者搬出小时候的我。书,这里有了起伏。
事情如同过山车一般,飞转,顺畅,如瀑布般扑面而来。
直到有一天,这个小男孩长大了。
开始了求学、结婚、生子、赚钱、大房子、公司...... 俨然一个成功人士的人生片段。是否书名搞错了?
看看这一张张成为“MAN”后的图片所配文字吧~~
婚礼下面有 说谎 两个字;(看到这里,我笑得咯咯的... 想起刚刚看过的非2,坚持追求真实也会被人看做矫情)
大house里面拥有大屏幕,大沙发,抽象画,无限大的熊皮地毯,旁边配有 庸俗 两字;
股票行情一路领涨,文字却是 一贫如洗;
美女左拥右抱时,文字是 没有人爱;
与满大厅的朋友推杯换盏,画外音是 没有朋友;
最后的成就达到顶峰,圆圈会议桌旁有十几位下属,美女秘书,大大的头像被挂在穹顶。画外音再次响起:我就是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还不等你唏嘘或者是羡慕又或是疑惑时,最后一个镜头定格在一棵老树墩旁,一个老人捧起失散了多年的绒布小兔子。
此时音乐响起... 是贝多芬的《悲怆》还是 教堂的《欢乐颂》?
人生,是个费解的哲学题目。没有什么好的答案,成功在一些人看来是毕生追求的目标,在另一些人看来也不过是附庸潮流的代名词。
这本书让我前半段连连摇头,带着满头的问号进入后半段。后面的场景先让我笑,笑人,笑己。在回答牧师关于婚姻的那段话时,谁又能保证脱口而出的“我愿意”,有效期是永远?那,永远又是多远?
简单的几个字,越看越后背发凉,似身边有一智者的声音响起,如洪钟般,敲响现代人关于“成功”的美梦。梦中醒来,想想我们该做的那些事,陪伴家人,相约朋友,给自己的内心一个空间,安放无处可去的孤独。
我此时此刻,也在追求成功的那条路上奔跑着,这周刚得到一个消息,距离我的梦想又近了一步。在博客上刚刚敲下几句话,激励自己,给自己打气。
这个时候翻看这本书,貌似相悖。既然一切都是浮云,一切都是虚无,那还追求什么?我想,我从这本书里看到的并不只是虚无主义,只要在合上书的那一刻,想清楚,自己在向着成功那方努力的路上,偶尔慢下来,欣赏下沿途风景,照料下花花草草,也算是这本书给我的启示了吧!
书的作者和绘者均来自法国。作者是动画片导演,绘者擅长动画制作和绘图。
三联书店出版,归属于 三联绘本馆。
此文及此书,献给0-99岁内心还有小时候的自己的同类~~~~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七):图文的相互否定或许我们的心态也是如此
37页的插图会一翻而过,但是第一遍翻的时候会发现图和文字是几乎完全对立的,但是想想却又是很有道理的。这反映的不是人生吗?
小时候我们没有认识到外面世界的缤纷异常,甚至现在我们不是还对自己未认知的事物保持着自己的想象么,破落的房屋对于作者来说应该是最好的地方,我们现在是否有很多从农村到城市里的人们已经回不去过去的生活甚至也无法去住住自己童年的地方?
对于年少时候来说,很多东西都是美好的,只要有合适的玩伴,哪怕童年再廉价的物品也是美妙的玩具。年轻时总是有无限的创新精神,但是我们的快乐与对世界无穷的美好憧憬却在不知不觉中被褫夺了。失败的教育既没有培养出人的独立创新之精神,却教会了人们撒谎和适应这个社会,不断的跟随自己的欲望去追求一些东西,而且不停的追求。
当我们有一天发现除了金钱或者地位我们其实异常贫穷,我们身边的爱人或者朋友如果剥离了我们现在的外表还会和我们在一起吗?很难。但是有的时候现实中的阿谀奉承不是伴随你的地位而来的吗?
当你成为万人之上的时候,别人崇拜的不过是你的地位和权势罢了,明天如果你一无所有,依旧不会知道你是谁?毕竟世态炎凉。
一辈子很少有活出自我的时间,我们显然很难抛开这个社会理想化的生存,但是我们还是更多的应该追随自己的内心吧。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八):这本书告诉我的
看了很多不同的评论后,我点击了推荐
原因很简单,只有当你买了他以后你才会悟出一些东西。
我的感悟,三点:
1:这本书是如此的精简以至于只有短短的几行文字和几幅犹如半成品一样的图画,但他给我的感受却是另类的。非要说他在耍弄意识流和哲理化思维的话,不如先听听约翰凯奇那样大音希声的《4分33秒》,相差太多了。而且我觉得如此行文和作图的好处就是,他会让你潜意识的在这一段文字和图画上继续派生你自己的东西,而不是框死你,让你看完就过去了。他把握了你的价值观以后,就能让你进入超主动阅读的状态人这种行为是很奇怪的,我在看第一遍的时候看得特别的精细,甚至到了推敲字眼的程度。这就是他赋予我的一些另类感受。
另:我觉得如果你非要给任何一种行为扔一个装B的帽子戴上的话,你会发现这个帽子扣谁都扣得上。
2:这本书第一遍大家肯定是正着看完的,看第二遍的时候我建议大家从后往前看,那样你会有相当多的所感。我是在第二遍看到中间“可是有一天,我长大了”后,有了一些未曾想过的想法。在此不是给各位读者戴帽子,只是这种方法我建议大家可以试一试。
3:最具有讽刺意味的就是他的价格了,看完这本书以后再看看他的价格。我认为这是一种独立价值观对普遍价值观的嘲讽而不是妥协,呵呵。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九):反讽的背后
这是一本沉重的书
反讽的背后到处都是值得深思的人生之路
1、小时候的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肆意成长
小小的破败房子也是我们心灵里巨大测城堡,因为有爱
2、工业的发展带动城市经济的飞跃,而代价就是我们失去了清新的空气
明媚的蓝天和璀璨的星光,很小,我们就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最后变得对这种环境习惯和麻木。
3、我们都曾有过美好的童年,美好的一天,虽然下着雨,虽然没有人陪伴,发自内心的喜悦让我们打着伞,也觉得是个艳阳天。
4、不知道何时起我们不再合群,在ktv里习惯玩手机,一群人的聚会时一堆人的孤独吗。那在这个群体之外的我,是不是不孤独了。
5、我们都会高估自己拥有的,就算再价值再低,因为我们付诸了爱。他已经不再简单的只是他。就算别人说他是垃圾,我依然觉得他是我的宝贝。
6、自信的人最英俊,正视自己的人最有魅力,我们知道自己是谁,不会盲目的攀附和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
7、创意生活就是要打破常规,虽然会不被理解,被世人嘲笑,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他的价值存在。
8、当我们长大,达到人生的顶峰,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天空,不一样的城市。人生开始变得复杂,人生的轨迹开始发生了改变,儿时的玩伴也渐渐离开了,我们失去了纯真,变得虚伪,人们看见的不再是真实的我。
9、知识改变了我们的一生。
10、婚姻让我们喜欢了谎言,谎言成了我们人生最擅长的语言
11、我们开始在意别人眼里的我们,在意镜头前的人生,我们不再真实。我们虚伪的为别人活着
12、我们开始了庸俗的生活,我们终于和大多人一样,追求表面的满足。
13、我们一贫如洗,穷的只剩下金钱,灵魂上匮乏让我们不断的掩盖人生,在虚假的高潮中YY着剩下的人生
14、我们不再正视自己,我们变得不自信,我们开始盲目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我们的东西。光鲜的外表我们变得很丑陋不堪
15、渐渐的我们不会爱了,不再追求真爱,虚假的人生,肉欲的满足让我们丧失了爱的能力
16、我们变得虚伪,不再付出真心,我们有很多的朋友,但是我们却是孤独的。
17、就这样,我们毁了自己人生
18,、再次遇见儿时的玩伴,我们已经变得苍老,唏嘘不已,我们想再次回到从前,正视自己,但时光不能倒流。带着遗憾,我们上了天堂。
《我怎样毁了我的一生》读后感(十):我就这样毁了自己的一生
绘本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弥补文字的缺失,提供一种无限的想象力。
这个绘本异常简单,加起来只不过十六个绘画页,而另十六页的文字也只不过是言简意赅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词语。
“小时候,我住在一座巨大的城堡里,”
“城堡坐落在一片奇妙的森林中,”
“每一天都是阳光明媚。”
“我从来不会感到孤独,”
“我有数不清的宝贝。”
“我很英俊。”
“我很聪明。”
“可是有一天,我长大了……”
“我变得愚蠢,”
“说谎,”
“庸俗,”
“我一贫如洗,”
“丑陋不堪,”
“没有人爱,”
“没有朋友。”
“我就是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单独看这些文字,感觉像是一个失去世界宠爱的人的满腹牢骚,可是配上那些绘图,会让人产生深刻的思考。
小时候,或许我们贫穷无比,然而把一块小石子当成玩具我们也会快乐无比,有朋友在身边,就会觉得世界充满阳光;我们或许会把“2+2”算成“22”,然后这会成为有趣的笑谈。
长大了,我们获得了硕士甚至博士学位,可是为了这样那样的理由,
弄虚作假,阿谀逢迎,就算拥有巨大财富,可是没有一个知心朋友,哪还有什么快乐和感动?
人就是这样毁灭了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