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是一本由夏志清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一):超人才华,绝世凄凉

  我算不上是“张迷”,在“张爱玲热”之前就喜欢读她的小说,“张爱玲热”之后也没再读她更多的作品,但很多年过去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有才气又有奇气的女子。我总认为有才气的人有很多,要不怎么天底下的好书怎么看也看不完呢?但有才气又有奇气的人少而又少,要不怎么总是有人一直关注这类人才华以外的东西呢?《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就是一本可以让你了解张爱玲才华以外许多东西的书,这本书收录了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一百一十八封信,从一九六三年五月到一九九四年五月,这些信件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一年,从本书中我们尽可以了解到张爱玲在她生命的最后三十一年生活、写作、思想性格等方方面面的情形和状态。因为信件本身是很真实和私密的文字,所以你可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更真实的张爱玲。但我想很多人看完这些真实的文字之后都会如我一样感慨唏嘘,因为我在每一封信中都读到了张爱玲为经济原因不停地翻译和创作,她很少有时间去读自己喜欢的书或做自己爱做的事情,她因为性格和作品风格的原因,很难找到到固定合适工作和愿意为她出版作品的合作者,她因为身体的原因,不断地寻医问药、不断地搬家,把自己搞得连拆看好友来信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有文学创作的时间和精力。也许这三十一年间与她书信往来最多的人就是夏志清,也许如夏志清所说还有其他人,但我想她应该是没有比夏志清更关心她、更能真正帮到她的朋友了。夏志清很珍视与张爱玲的友谊,所以这三十一年来的信保存完好,出版这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时还在几乎每一封信后写了按语,这样读者就可以没有时间、空间语言的障碍去了解一个更真实的张爱玲。我同作者一样叹惋张爱玲为生活所累埋没了旷世的才华,但我也为张爱玲庆幸,她遇到了夏志清这样将她引为知己并尊敬呵护有加的朋友。

  正因为张爱玲有着超人的才华,所以才要遭受这样绝世的凄凉,想到这里,我的心情忽地释然了。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二):一本失望之书

  七月份,《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在大陆出版,由夏志清亲自编注与张爱玲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其实,有苏伟贞《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和庄信正《张爱玲来信笺注》珠玉在前,这本书并非是张爱玲晚年信件的首度曝光,却因其时间跨度之长,信件数量之多,以及夏志清“中国文评第一人”的身份和他“最懂张爱玲”的美誉,格外引人注目,然而读毕全书,我的心情却是失落的,期待了一年有余的张爱玲研究资料,竟是一本失望之书。

  罗兰巴特说过,“如果我作为一名作家逝去,我多么希望我的生命,通过一位善意的、洒脱的传记家之笔,浓缩为几处细节,几种味道,几种曲折。”也有像纪德这样的作者,通过日记与自传,利用人与作品之间的辩证关系,进行与读者的对话。张爱玲则显然是异类,在处女作《我的天才梦》中,她就坦言“在没有人与人交换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远走美国后,她离群索居,以孤岛自喻,到了1988年,她仍在散文集《续集》序言中质疑,“作者借用书刊和读者间接沟通,演员却非直接面对观众不可,为什么作家同样享受不到隐私权?”

  要说夏志清公开发表的118封信,侵犯了作家张爱玲的隐私权,也有些小题大做。在张爱玲八十年代与庄信正的通信中,她就明确表示过“我的信发表没关系,如果有声明请不要告诉别人的,需要涂抹的绝对看不见。”由此可见,虽然依然习惯背对读者,但她早已心知肚明,围绕“作家”身份展开的种种自写与他写,未来都将会随着“张爱玲”这个名字一起,被归入供后世研究的文学档案馆,这是事实,避无可避。

  德勒兹认为,信件“即时写作”的特质,潜伏着书写者的心理状态,而书信“往来”运动形成的流量意义,更在于其路径具有穿透力。可贵的是,这三十年间的百余封信件,的确与张爱玲后半生的生活轨迹与创作关怀具有互文性,读者不仅可以从中温习“张腔”的延续,例如她在1965年第8封信中所言“近来我特别感到时间消逝之快,寒咝咝的”,亦能捕捉到其写作生涯许多鲜为人知的细节,例如,她为《怨女》作序提及《红楼梦》,不料越写越长,最终写出一部《红楼梦魇》,还有,她竟与《清宫秘史》的编剧姚克交情匪浅,写作中碰到方言词等零碎的问题,总要去信给他一问究竟,当然,也少不了胡兰成,除那句著名的“讲我的部分夹缠的奇怪”,还有一句“三十年不见,大家都老了——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之一,大概是报复,因为写过许多信来我没回信。”对其散文集《今生今世》中涉及自己的几个章节,做出了些颇为不屑的澄清。

  所以我将这本书称为“失望之书”,不是因为私人通信的出版不符合一般意义上的“道德正确”,也不是因为张爱玲在书信中所呈现的面目让人大跌眼镜——她还是一如既往字里行间流露出淡漠、孤独焦虑,症结所在,是夏志清为每封信件所附加的“按语”。借用本雅明的观点,评说与文本之间的关系,应当像模仿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用不同方式看待对象的产物。身为与张爱玲鱼雁传书的当事人,按语的作用应当是作为注解,以帮助读者理解信件文本的内容,而纵观书中夏志清的按语,亦不可谓不“夹缠的奇怪”,总有些反客为主,夺人眼球的意思

  大概在夏志清的眼中,自己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在1961年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夏志清深入介绍了张爱玲小说的成就,不仅首开先例地肯定重要地位,更将《金锁记》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好的中篇小说,自此,张爱玲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经典行列,成为炙手可热的名作家。

  故而在诸多按语之中,这位比张爱玲还年轻一岁的文学评论家,有意无意间,毫不客气地渲染着自己的地位之重要。在回忆与皇冠出版社社长平鑫涛就张爱玲作品版权问题所做的接洽时,他说“我同平鑫涛的初次会谈,解决了张爱玲下半生的生活问题。”又不无得意地补述“原来我是得到书面嘱托为她(张爱玲)办事的全权代表,此事可能与宋淇无关”。1967年台湾作家於梨华赴纽约,与夏志清一同拜访张爱玲,张未应响应夏去上海餐厅吃点心的提议,选择在自家公寓吃干酪饼干配红酒,夏也在按语中发牢骚“虽知道她脾气怪,爱玲不肯赏光,我仍免不了有些失望。”大概是感到在“外人”面前失了面子,有些过意不去。1972年张爱玲去信表示收到《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选》,却因卧病和“忙得昏天黑地”,没有来及细看自己翻译的《金锁记》,夏志清也大呼“这实在令人感到惊讶,我自己看到副刊、杂志上有我的文章,总是当天看了一遍又一遍的。”就连从宋淇夫人邝文美信中得知张爱玲未曾向他披露的打胎事宜后,他也要指手画脚地品评一番:“一个女人即使不爱孩子,怎舍得把自己的骨肉打掉?我一直认为爱玲的才华晚年没有发挥,是嫁了两个坏丈夫”。我想,面对不善人际交往,在美国过的也并不顺利的张爱玲,为她提供过不少帮助的夏志清自视为其挚友,尽管回信的态度诚恳谦卑,但在按语的措辞中,还是暴露了他作为才子的自负与浮夸,以自己独断的逻辑和习惯,去揣度、想象、评价只与他见过数面的张爱玲,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她多年苦心经营矜持姿态

  反观张爱玲,她给夏志清的信基本都是围绕出版计划、写作进度、文学评论等业务,加上几句颇有些距离感的问候,尽管偶尔也会写“我这些年只对看得起我的人负疚,觉得太对不起人,这种痛苦在我是友谊的代价,也还是觉得值得”,但将夏志清视为“看得起我的人”感到负疚,还是客套居多,比不上与宋淇夫妇告别后一路哭回房间的深情,也没有与小友庄信正在信中家长里短谈天的雅兴,她甚至对夏志清给蒋晓芸写序讲到《倾城之恋》颇有微词,说“我不免觉得是女性作家就要拿我去比”,夏在按语中倒是罕见地未作辩白,只是回应“其实当年崇张最虔诚的小说家朱西宁,也曾大大赞扬过蒋晓芸。”可是赞扬过又如何?环境时代,都已大相径庭,我读来不禁有疑虑,似乎张爱玲确实已经成为夏志清在研究女性文学时最重要的底牌和标尺,他与张爱玲的交往,依旧是功利大于情谊。

  另一方面,或许由于夏志清的自负,抑或是如王德威在代跋《“信”的伦理学》中所言,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来是学界传奇,他在按语之中,不仅反复谈论自己的情史,还毫无顾忌地泄露了不少陈年旧事。最夸张的一桩,是在第44封信里自曝和台湾作家陈若曦的两段婚外情,又用洋洋洒洒数百字逐一列举五点理由,痛斥陈若曦抹黑自己,欺世盗名,其中牵连者众,皆文坛名士,隔了几十年还玩这种低劣的隔空喊话游戏,不免让人哑然失笑更何况凡此种种,皆与全书主题无关,不知热衷冷观热望的小报爱好者张爱玲,若见到这番风波,又会作何感想了。

  掩卷唏嘘,我想起张爱玲早期小说集《传奇》增订本的封面,她自己设计的图画,正中是一副晚清仕女图,另一侧,有个比例夸张的人形倚栏眺望,她曾撰文自白“那是现代人,非常好奇地孜孜往里窥视”。如今想来,我辈读者,就好比那与画面格格不入的现代人,努力窥视,乐此不疲。夏志清新故,张爱玲亦逝世近二十年,《张爱玲给我的信》一书,虽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还是提供了一种观察的独特角度,可一而不可再,沿着这条幽微隐秘的小径,把我们带回半世纪前那华丽或苍凉的文学现场。

  2014 8 2 新京报书评周刊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三):女作家与黄金时代

  抱恙卧床,读一本不需要耗精力的小书,这一本倒真是契合情景

  众人仰止的著名女小说家,文艺中青年一生都在痴迷的“华丽的袍”,汉语白话小说的领袖,张爱玲,在这本书里,持续二三十年来一百多封与友人的书信里所展示的私人生活,紧紧围绕的中心主题,却竟然是贫穷与病痛。这盛装华服的褶皱缝隙里逮不尽的虱子,几曾被人知晓?抓心挠肺痒着的,坐卧不安、彻夜不宁的,大概也只能是迫不得已穿着这件袍子的主人了。

  五十年代初期,张爱玲在大陆眼见形势不好,立即转道香港远赴美国。参照文革的形势来讲,她这一走算是保全了尊严与性命,走得很智慧。不过,一个没有学位、没有积蓄、不太会与人打交道,更没有亲友也没有丈夫、父母兄弟姐妹可以依靠的女子,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艰辛,却真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旅美后,张爱玲好不容易开始第二次婚姻。赖雅虽说年龄偏大,且经济情况并不乐观,但好歹有人相伴。惜婚后几年,赖雅即瘫痪,后又去世。赖雅病重期间,他们的经济就陷入窘迫状况。张爱玲拼命写稿,作品却并不被西方出版市场所接受,呕心沥血之作屡遭退稿;她想找工作,却苦于没有文凭和学位而无从谈起,她甚至辗转求人到港大,想乞得一份曾经入学港大并取得一等奖学金的证明,惜港大未如她愿;她想靠临时的翻译活儿挣点生活费,然英美市场的翻译佣金完全不同于港台,翻译无法让她糊口……在这一百多封信中,夏志清与张爱玲的友谊,一直围绕着前者帮助后者卖稿子、找工作、找临时活计而展开。每一次写信,都听见她淡淡地提及,某笔钱可以让她在某段时间不愁生活,这样就可以专心写作一段时间。——世人只看到她身后的热闹,记得她说过的“出名要趁早”。

  夏志清算是张爱玲的贵人,仅仅几面之缘,三十几年来一直利用自己的交际圈子帮助张爱玲想办法在美国勉强有尊严的生活下去。据他自己解释,皇冠出版社为张爱玲出版全集一事,终算解决了张爱玲后半生经济上的大半后顾之忧,而这件事情正是靠他一手介绍、促成的。也有诸多的文献说明,张爱玲第一次进入文学史,正是在夏志清亲手编撰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里。

  在与皇冠签订全集出版合同之前,张爱玲为了生存,去几所机构做过临时工作,都不太顺利。最失败的一次,是在一所华语研究机构努力工作三个月后,被华人同胞解聘。夏志清解释,这可能跟张爱玲不善于逢迎交际有很大关系。夏志清帮助张爱玲四处卖稿子挣稿费,张爱玲数次在信中提出要付给夏一定的佣金。但是,又有一些书信中,张爱玲又再三提醒夏志清,“不要再把稿费添满一百元给我”,“不要再买笔给我”。夏志清在有关佣金的书信后也说明,自己从来没有答应过张爱玲要给付佣金的请求。文人之间,除了如夏志清自己在按语中谈及的才子与佳人风流纠葛,究竟还是有一些彼此相惜的佳话,如他与张爱玲。

  张爱玲在其中一封信中提到,为了获得某项资金的扶持,她准备着手研究丁玲。不得不说,这真是一则冷笑话。所以夏志清在多年以后,仍对此事耿耿于怀。以张的才华,竟然不得不为了生存去研究一位才情远远不及自己的同时代女作家,实在极为讽刺。而就算是屈就如此,后来这个计划亦未能实现。在夏看来,这真是阴差阳错的幸事。

  然即便缺钱到如此地步,张爱玲对自己的创作底线仍然严格坚守。写西方人喜欢看到的中国人的故事,她有何不能?书信中她曾举例某华人的书在西方卖得很好,却也表示她自己不愿意那样写。台湾有人连载她的作品,本算好事,可是她又觉得没有修改好,几次去信紧急叫停。站着把自己养活,虽苦尤乐。

  除了经济上的朝不保夕,病痛和忙碌,也一直是张爱玲在信中对友人常谈的话题。如果说贫穷尚且因为际遇的不同不至于胁迫每一位写作者的话,那么病痛和时间、精力上的危机感,则一定是每一位真正的写作者时时刻刻面临的苦衷。伏案工作致人消瘦,深思熟虑耗尽血气,闭门创作更令写作者的交际范围窄得只剩下自己和笔下的人物……连拆信的时间都没有,连去一趟邮局的时间都显得浪费,亦只有心怀写作理想的人,才能感同身受。不要问他们在忙什么,一辈子太短,历史太长。

  许多人不明白有关萧红的那部电影为什么叫“黄金时代”,或者说,导演为什么偏偏就要引用萧红的那句不明所以的话里的一个词语作为电影名。我看电影的时候,一听就懂了。不久之后与当地的写作者朋友聚会,一位与我父辈年龄相差无几的小说作者见到我的第一句话就说:“小黄,现在就是你的黄金时代。”我当时会心一笑,深深体会到小说写作者之间的心有灵犀。他不知道的是,我当时电影还未看完,就在微信里发了一句纯文字——“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吗?”。

  战乱时期数经流离的萧红,本因感情危机不得不流离日本,却竟然又因为异乡暂时的食住无忧可以安心创作而生出“这不正是我的黄金时代”的感叹,真正的写作者对生活的要求,女写作者对理想的虔诚与知足,一句话道尽。这样的一句话、一个词语,不用来作为电影名,还有什么珠字玉词更为合适呢?

  再想一想张爱玲,她不正是以一种韧如野草的姿态根植在四顾无亲的荒凉贫瘠之原,一次又一次地自我滋养、自我营救,寻求一段又一段地短暂的黄金时代吗?人生如寄,来了终究要走。以个体的生命来抵抗历史的绵延不尽与山河星辰的永恒,不能不说这注定是一场遗憾一场悲剧。但是,写作者却总是在这场遗憾与悲剧的博弈里,竭力想要抓住些什么或者留下一丝什么。以前我从来不以为写作者可以称得上伟大,我总觉得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是自由选择的。可是,不知道为什么,读了这本书信集,想到张爱玲生前的艰辛与坚持,想到她在这份艰辛与坚持中留给后世的大量深厚圆美的文学作品,我内心忽然觉得自己看见了一种闪光的风景,那风景应该被尊为伟大与壮烈。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四):张爱玲晚年信件的曝光 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一场相知相惜

  玫瑰 金锁 沉香屑

  美丽苍凉的告别

  空前绝后的文学典藏

  张爱玲的「信件」夏志清的「按语」

  文学史上最难得的一场相知相惜

  坦坦白白, 鱼雁往返,

  一笔一划,一字一句,

  张爱玲与夏志清以三十余年的往复书简,告诉我们如何思辨、如何质疑、如何哀伤、如何劝慰、如何任性脆弱、如何柴米油盐……

  织造出一幅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独特风景。试着辨识那些字里行间的迹证与致密的人情脉路,然后,终有一天,我们总会懂得人间的真实。

  张爱玲与夏志清两人通过持续书信来往成为精神至交,他们的之间的信件,是最真切的身边散文,与读者没有距离。也因此有幸拥有一世的友谊被世人深深地羡慕。不论张爱玲的世界是华丽还是苍凉,张夏之间的友谊有他们的通信作见证,他们的通信也见证了「寒嗞嗞」的人间。

  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夏志清登高一呼,张爱玲神话从此有了精彩的开始……

  下面我针对全书简单清楚的介绍下这本书的内容及精彩之处:

  一、没有夏志清就没有张爱玲精彩、传奇的一生 (关于作者)

  张爱玲,中国女作家。二十岁便惊艳文坛,书写出许多精彩佳作,一生传奇。她不只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小说家,更已经成为一种文化风尚。晚年生活在美国洛杉矶,深居简出的作风更增添了她的神秘色彩。时至今日研究张爱玲的风潮从未止息。

  夏志清,美国耶鲁大学英文系博士。他是学界传奇,我们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就来自于夏志清。没有夏志清的评介,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便少了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这三个闪亮的名字; 也正由于夏志清的极力推崇,让张爱玲、钱钟书、沈从文等作家登上世界文学舞台。

  二、 只有夏志清最懂得张爱玲的凉薄 (夏志清与张爱玲的关系)

  夏志清对张爱玲有“知遇之恩”;张爱玲曾说过,夏志清是他唯一信任的人。没有夏的登高一呼,张爱玲神话不会有如此精彩的开始。由这个观点来阅读张、夏两人的通信,才更让我们觉得弥足珍贵。张爱玲一九七零年代以后逐渐断绝外界联络,张过世之后,与她曾有来往者纷纷披露所持的信件,仿佛片言只字都散发出特殊荣宠。但比起夏先生所收到的上百封信件,无疑都是小巫见大巫了。信中张爱玲将自己晚年凉薄的一面真情吐露给夏志清,坦率,真实。我们都知道张爱玲的苍凉,但只有夏志清最懂得,我们不知晓张爱玲凉薄的一面,但只有夏志清最能理解。(以下一段话摘抄原文)

  信中夏志清交代:“张爱玲晚年精神出现幻想症,认为美洲跳蚤到处跟着她,她不断搬家。根本没有家具,拖着一大堆纸袋不断四处搬家,把自己翻了十几年的英译《海上花》手稿搞丢,把赖雅的信和我给她的信也弄丢了。死时家徒四壁,屋里连一张写字台也没有,只有一个旧床垫,她太苦了!”

  三、“是我把张爱玲从遗忘中挖掘出来的呀,我是张爱玲最信赖人”(本书内容)

  夏志清先生极尽努力,把一九六三年以来所有爱玲寄给他的名片年卡和信札,凭其日期先后排出一个次序来。这些信件按时间排列,按发信的地址分成六组:

  壹、华盛顿,一九六三年五月~六六年九月;

  贰、俄亥俄州牛津,一九六六年十月~六七年三月;

  叁、曼哈顿,一九六七年四月~六月;

  肆、麻州康桥,一九六七年六月~六九年六月;

  伍、加州柏克莱,一九六九年七月~七二年十月;

  陆、洛杉矶,一九七二年十月~九四年五月

  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会加上或短或长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对张迷而言,将更有助于解读张爱玲。

  夏先生的真性情多年来是学界传奇,他对于张爱玲的关怀溢于言表,也仍然不失赤子之心,如揣想张的体质羸弱来自童年生活的不幸,或建议张多作运动等。他更勇于发表自己生活的意见,从健康到养生,从文学到爱情,信笔写来,如话家常。我们可以想象张当年读夏信时或莞尔、或感动的反应。两人之间的互动让书信集有了光彩。

  夏老曾经在一个采访里说过:“是我把张爱玲从遗忘中挖掘出来的呀,我是她最信赖的人。”

  可见两人通过持续书信来往成为精神至交,他们之间的信件真实、真切的身边散文,让读者没有距离感,仿若自己手捧着信笺,感触当时交流的坦诚天真。

  “志清,多谢你来信问候,我这几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所以才有收信不拆看的荒诞行径。直到昨天才看了你一九八五年以来的来信。 ”

  “我这样莫名其妙,望你不会见怪。你来信问我为何不趁目前中国出版界女作家热振作一下,问题在于我得了慢性病。虽然不是大病,但光看牙医就是两年多,目前还在紧急状态。收到信,只看帐单和紧急的业务信,你,还和久不通信的炎樱的信,都是没有看就收起来了。日而久之,我也荒废了日常功课。”

  四、一场相知相惜的癫风传奇,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学典藏 (这本书的特色)

  首先,这本书是张爱玲留给世人的最后的文字记录,是她晚年信件的首次曝光,非常具有收藏纪念价值。

  其次,这是夏志清教授最后的一本书,写完这本书,夏老就离开了我们。他与张爱玲信笺往来上百封,其中包括:张爱玲早期投稿屡受挫败,作品被出版社不认可,在美国生活为什么那么穷?窘迫的情况下她的生活资金来源是什么?感情生活的惆怅与无奈以及她晚年被虫咬搬家无数次,精神上出现了幻想症等。展现一个世人未曾看到,并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最后,这是迄今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收录最完整的张爱玲书信手稿,了解张爱玲文学世界及生活侧影的第一手资料。探寻张爱玲最私密的心灵角落。

  五、向中国文学评论巨擘 夏志清先生致敬

  夏先生出这个东西,是希望能增进对张爱玲的了解,对张爱玲有兴趣的人,从信里能够看出她是怎么样的奋斗,怎样生不逢时。通过夏志清老师的眼光,真正而长久地注视张爱玲谜样的人生,让痛苦与喜悦所包覆的真相,从一笔一画写出来的信件中浮现。”

  他把张爱玲在过去几十年来跟他的通信,他们互相来往书信,收成一本书,然后还加了很多注解说明,当然还有图片,里面有张爱玲的手稿,有他们的通信,比方说圣诞卡上面的字,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的,让我们看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面两个很重要的人,一个是作家,一个是教授、学者,他们之间的交往,还有反映出来当时文坛的一些状况。

  夏先生倾其一生积累之信件,与千万“张迷”共享了文学史上一场精神盛宴。 感谢夏先生临终之前给了“张迷”一次窥探文学女神内心世界的机会,希望藉此芸芸众生更懂她的文字,她的世界。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五):永远的张爱玲

  张爱玲,一个时代的神秘,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人喜欢她,即使她生命后期默默无闻,还是让我们对她多有崇拜。崇拜她的才气,崇拜她的大度,更崇拜她的无以伦比的文学造诣。她好像被隔离了,远离尘世,不食人间烟火。所以她越发神秘!当人们得知她死在自己的公寓里,已经好几天了,心里就有一份辛酸。如果她有亲人在身边,不至于如此啊!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平平常常的张爱玲。她就是一介平凡的女子,为了生存,她需要赚钱,为了存活,她需要友谊。她懂得自己不善于交际,所以在信件中,多次提到自己这方面的问题。她的不善于交流,让她在人群中鹤立鸡群,越发显得高贵。这封信里,我能感受到她的平实。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都是普通的,她需要爱,需要关怀,需要生存,需要钱……一个女人,我们给予了她太多的神秘,所以,张爱玲,让很多人喜欢,敬仰。不过,当你真正走进她的时候,那副光环就坏掉了。胡兰成就是卸掉她光环的一个人。

  夏志清,在张爱玲离开尘世之后,公布他与爱玲的信件,我想一是想证明他与爱玲的友谊吧。比较能往复如此多的信件,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张爱玲还是比较信任他的。那么出来想证明他与张爱玲友谊之外,是否还有其他目的?应该有。就如胡兰成出版他与张爱玲的爱情故事一样,利用人们对张爱玲的喜欢,让自己赚得钵满。也许我们是小人之心。

  这些信件其实没有什么可读性,就是日常琐事,出版啊,写作啊等,作者在后面的注释也不甚明了。一段时间的信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对想了解张爱玲的人来说,这些信件会有一定作用吗?人已经离去,或者是孤独寂寞的,是离群索居的,死了就让她安然地闭目吧,我们别再骚扰她的灵魂了。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六):这不是颠沛流离,这是傲骨铮铮

  有许多人,一提起张爱玲的晚年就唏嘘不已,不知是真的喟叹天才与残酷现实的狭路相逢,还是在庆幸自己虽为一己凡人晚年也可享儿孙绕膝的安逸日子。

  你管呢?哪怕她穿着爬满蚤子的华丽长袍孤独离世,可那一抹剪影早已切入时代的心扉,她不仅是沪上闻名的天才女子,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作家,所谓作家,就是为了写不惜一切的疯子。

  其实,很喜欢中晚年的张爱玲,见信如见人,正如周汝昌所说“虽隔千秋,欣如晤面”,张爱玲过世虽是一个世纪内的事,可当年的风情却已是上个朝代的秘辛。有些人常年遭人误会,如张爱玲这般文字大家,犀利透顶之人,却常年被人批“言情作者”,又因为【色戒】与胡兰成之故,时不时还得背负一些骂名,不如鲁迅般参与政治,则被说成是丧了作家的良心。

  文章有十八样写法,通的是人性,政治是手段,不是必须,张爱玲对政治并非没有见解,匆忙逃离大陆,甚至被士兵拦下来时笑叹自己模样如村妇,她的时代嗅觉远超常人,去美国或者离开大陆算被迫之举,但流离的大时代,谁都是一叶扁舟上的小小蝼蚁而已。

  没什么可怜的,即使是张爱玲自己也深知,保持身体健康和好状态用来写作比什么都重要,她从来不是个顾影自怜的人,早说过,小团圆里的苍凉就是她自己的一生写照,永永远远一副置身事外的态度。

  当然,更敬佩的是,她一个人去国离家,颠沛流离,虽在研究所做着不喜欢的工作,不懂得人际交往,却也兢兢业业,她对自己每一篇稿子,每一个字都负责,她是那样的人,觉得自己写出来的字会跟自己一辈子,即使是英文译文翻得不好她也会苦恼许久。

  可怜她倒是污了她的名声,书里写她得到一份写丁玲研究的差事,旁的人遇见这种事或许会叹息自己怎么落魄到如此地步,但爱玲却喜滋滋,总归是赚钱的营生又比做别的研究有趣许多。

  她是书呆子,一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疯魔着迷,如此,她才是一代文豪,她有作家的风度与不俗气质,就像胡兰成书中所言,不过仙子就是仙子,偶尔堕落凡尘一阵子,总归还是会人归原处。

  有些人精于探讨张爱玲的婚姻与爱情却视其文学成就而不见,仿佛这个女子除了被物化的幸福标准外没有任何可研究价值,这可能是眼界过低造成的,可能妇科医学泰斗林巧稚在他们眼中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张爱玲对自己的文字出版异常严谨,她过世后,这些书信与【小团圆】相继问世,虽不能说夏志清等人有错,可总归有些不厚道,我们这些读者见到八卦自然没羞没臊地扑过去,但想来九泉之下的张爱玲可能会无可奈何。

  张爱玲惨么?我不觉得,命运对天才从来不公,活够了,写够了,尽了自己的本分,也就足矣,至于旁的幸福美满都是镜花水月,你要的那么辛辛苦苦,她不见得真的稀罕。

  张爱玲是一个傲骨铮铮的作家,不是一个颠沛流离的小女子。

  .S. 夏志清的话真的真的很多余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七):每个人的每一面

  一些人可能总活在他人的眼中,尽管和真实的他/她谬以千里。

  譬如张爱玲。

  在我看来,张爱玲作为一名才女,尤其是一名海内瞩目身世显赫情路曲折很堪一说的才女,大家对她的印象是绝不等同于那幢豪宅中的大小姐张瑛。尽管那个大家庭中孤独的小女孩其实一直活在张爱玲的体内。

  作为文艺青年,看到的是张爱玲坎坷的情路历程,她与汪伪政府文化部要员胡兰成的那段婚姻传奇,为很多人津津乐道,仿佛这就是红颜多舛的最精彩的注解。

  作为文学青年,看到的是张爱玲苍凉冷峻的文字,富有个人特质的文字,本人不凡的气度,文字背后透出的对人生和世态的注解,这会迅速让一名文艺文学青年沦陷于其中。

  作为大部分生在80后的人,看到的是她的离群索居,一名大作家在异乡隐姓埋名的凄凉,曾经特立独行的才女晚年默默离世……一段民国传奇的最具象征性的闭幕人。

  可是,一生是这么复杂,生活是这样多维度,以上不会是张爱玲的全部,作为众生中的一员,她定不会是飘如天上人。

  还好,这本书提供了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看一名为大家所“熟知”的“公众人物”。

  夏志清与张爱玲的信件来往中,作为友人的张爱玲平日的一面在普通通信中,她对搬家的诉苦,她的日常文学活动,她的《红楼梦魇》考据性的研究,渐渐清晰起来。一千个读者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眼中会读出一千种张爱玲吧!

  感谢这本书,给大家带来了解一个人的另一面。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八):当女神走下神坛成为女屌丝时——张爱玲不为人知且让人心疼的下半生

  当女神走下神坛成为女屌丝时

  ——张爱玲不为人知且让人心疼的下半生

  文/Sofia

  1944年的夏天,张爱玲在《传奇》再版序中潇洒地写道:“呵,出名要趁早呀!来得太晚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

  上个世纪40年代,是张爱玲的鼎盛时期,彼时的张爱玲的确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但是,不得而知的是,当时光流转20年后,张爱玲去国离乡,漂泊在华盛顿时,是否会忆起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是否会感慨幼稚嚣张的过往?

  倘若一个人的人生注定要遭遇风浪、承受起落,那么,挫折打击究竟是来得早一些为好还是先享受过人生的甜蜜而后再去慢慢舔舐伤痛为佳?

  如果可以选择,我相信很多人会选择先苦后甜,用后半生的荣光来抹去前半生的辛酸。成名趁早,那么年轻,未曾经历过波折,便爬到了泰山之巅,一旦跌落下来,前后对比鲜明,境况又该是何等凄惶,让人情何以堪。

  张爱玲的人生恰是后者,她成名极早,刚出道便名扬上海滩的十里洋场,成为一颗耀眼的文坛新星。1943年、1944年的张爱玲如日中天、光芒万丈。然而又有谁会想到当年备受多位成名作家赏识、一年发表七八篇小说的张爱玲有朝一日会在给朋友的信中无奈地写道:“近来我生活很安静,想把写了一小半的长篇写完它,另外有几个短篇小说迟早要写。至于它们的出路,只好走着瞧。”

  曾经洛阳纸贵的张爱玲也会遭遇写作事业的滑铁卢,空有满腹才华却无处售卖。这时的张爱玲焦虑不安地在华盛顿为生活发愁。

  这个时期张爱玲写给夏志清的信件,每一句读来都让人心酸不已,有一种英雄落魄的悲凉之感。张爱玲对自己在美国不吃香的处境心知肚明,她知道文学也有其植根之土,“对东方特别喜爱的人,他们所喜欢的往往正是我想拆穿的”,这种不合时宜、不肯屈服的性格生生地将张爱玲的生活逼到了窘境。

  可张爱玲偏偏又是倔强的,倔强中带着清高,在“固定收入是从来没有过”的情况下她依然坚持改写自己的小说,“那部小说改写不是为了能不能出版的问题,因为改了之后也不见得有人要,不过总要自己这一关先通过。”

  我不知道命运这件事是否也会遗传,但是,我却从张爱玲的人生轨迹中看见了其祖张佩纶的身影。

  张迷们都知道张爱玲生于官宦之家,祖父张佩纶是清末重臣,祖母李菊耦是李鸿章的长女。但是很少有张迷会深挖到原来张佩纶的风光却是昙花一现,后半生却是一直不得志的,是张爱玲笔下“不肯出来做官,就肯也未见得有的做”的落魄官宦。不得志的张佩纶想学王维寄情山水,以淡泊的出尘生活来掩盖自己坎坷的宦途,却因为没有一颗王维的那种看破红尘的明净心而导致“身在尘世之外心却在红尘之中”,以至于郁郁而终。

  张爱玲的身上也有着这样的与世俗格格不入、却又落入尘埃之中的清高。

  她是“临水照花人”,明知稿子没人要,还依然一改再改,甚至打字时发现不妥之处,依然要改,哪怕耽搁了时间也在所不惜。自恋的人也往往是自我要求极其严格的人。

  她不屑于谈钱,每当不得不谈到钱的问题时,她总是下意识地用英文来取代中文。在俄亥俄州居住的时候,张爱玲给夏志清的信中多用“commission”一词来替代中文“钱”字。

  她被人误解也不求人谅解,只是在给朋友的信中说上那么一两句,末了还要嘱咐朋友不必替她澄清。

  这样性格的张爱玲其实只适合做女神,高立于云端,被人仰视,受人景仰。女神一旦从云端走下来,跌落到凡间,那情形又岂是一个“惨”字可以形容的?

  张爱玲除了写作没有任何谋生技能,偏偏她的作品在彼时彼处又不受大众欢迎,而她又不会和颜悦色去讨人喜欢、不会做人,偏偏她又极需要钱,因为赖雅卧病在床。

  所以,居住在华盛顿时,张爱玲的信件中很明显地透露出焦虑和不安,为生计而烦恼。

  好在,命运又给了张爱玲一次机会。平鑫涛要给张爱玲出全集,这一笔稿费可以让张爱玲下半生衣食无忧。这时张爱玲搬到了俄亥俄州,这个时期的信件内容明显有了变化。张爱玲不再纠缠于稿件和生存问题,她会有闲心和夏志清谈论明星的美貌和魅力。

  但是生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张爱玲的后半生虽然衣食无忧,却不足以养活一个孩子,何况她还有一个卧病在床的丈夫。

  张爱玲并没有写信告诉夏志清自己要去纽约打胎,但是夏志清却从字里行间猜到46周岁的张爱玲来纽约正是为了打胎。夏志清在信后的注释中说,张爱玲高龄打胎是因为经济不许可,照顾多病的丈夫已经很不容易,她自己又必须工作,哪有余力养孩子?打胎后的张爱玲缺乏调养,又要翻译《海上花》,导致日后身体更坏,影响了工作成绩和创作力。夏志清更认为,张爱玲的才华,晚年没有发挥,是因为嫁了两个坏丈夫。

  写尽世家悲欢女性情感的张爱玲却没有一双慧眼来识别男人,这不能不令人遗憾。

  赖雅去世后,张爱玲的生活轻松了许多。彼时,张爱玲住在麻州康桥,那个时期,张爱玲会在信件中和夏志清谈论烹调艺术,也会讨论《红楼梦》以及翻译《海上花》时遇到的问题。

  张爱玲去加州在加大中国研究中心工作后,生活还算平静无事,除了最终因为不会做人而被解雇,但是生活倒是无忧的,这些可以从她这个阶段的信件中看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爱玲的生活渐渐上了正轨。被解雇后,张爱玲从加州柏克莱搬去了洛杉矶。

  这时的张爱玲处于一种“无事忙”的状态:既无公事要办,又不必进行无聊的研究。但是“无事忙”并不代表张爱玲的生活是空虚的,相反,张爱玲生活得很充实。她看了很多的书,涉猎广泛,可以称得上“博学”;她依然在翻译《海上花》;她自己的作品被翻译成外文,在日本以及欧洲国家得到出版。

  这时的张爱玲,虽然不再有20世纪40年代的风光无限,但也不再明珠蒙尘。

  张爱玲在信件中几次提及胡兰成借用她的名字做广告,胡兰成需要旧人的声誉为自己拓展销路,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张爱玲再次享誉文坛。

  但是,张爱玲的身体状况让她“心有余而力不足”。1984年10月至1988年4月这三年中,张爱玲因躲“虫患”,时常搬家,没有固定的地址,极少和朋友通信,即便和朋友通信,信中频频出现的亦是“牙医”“生病”“感冒”“虫患”“搬家”这几个词。甚至因为忙于看病搬家,每日累得筋疲力尽,以至于发生收信不拆看的荒唐行径。

  张爱玲的后半生受尽了颠沛流离之苦。这让我想起茨威格在《断头王后》中所写的那句名言:“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却原来,张爱玲出道时的天才般的盛世辉煌竟然要用半生的漂泊无依作为代价,这一场人生初始的流星雨的璀璨竟然要用流星划过后留下的寂寞的黑色夜幕作为注解。

  成名趁早,成就了女神,却也成就了女神与女屌丝的鲜明对比。张爱玲所有的幸运,仿佛都在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滩燃烧殆尽。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九):才华&病痛与磨难

  如果说张因小说而得名,那对她的了解除了她所建构的文学蓝图之外,就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张照片,而照片又是静止的。所以这本书,道出了这位上世纪风华绝代作家的日常生活及工作。

  对于作家这样一个职业,除了每个人的思想和才华千差万别之外,每天所做的事情基本是很雷同的,不断的写作,简单的应酬甚至不应酬,与外界的联系基本都靠书信,而联系的对象也不外故友同行,出版编辑之类。

  而这本书,真切的道出了张一贯高冷背后的真实状况,多年身体的羸弱与对生活的坚强。就像她说的,别人的情意绝了会自杀,而她不会,她只会觉得像是生命的火萎了。

  她成名太早,几乎我们最熟知的那些作品都出自二十多岁,而后半生的作品,又几乎都是在她身后出版,或者在大陆都不能出版。但是不论怎样,她的才华依然压倒了她的立场,被众多张迷追捧。

  通信的开始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张爱玲四十多岁,一直到去世前一年的七十四岁,贯穿三十多年,通过这些信,我们几乎都能真切的感受到她独身一人面对生活的孤独与无助。我们可能都想着,这么有才华的作家,应该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每天只需要潜心创作就可以,可是事实是她需要不断的打零工挣钱来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然后在零散的时间来写作。我们想象,这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可是换种想法,如果她真的过着优越的生活,那么估计就不会成为这么有才华的作家了吧?

  有句话说,前半生富贵,后半生潦倒的人才是成就作家的最佳潜质。而张爱玲就是如此,她钟爱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如此。出身名门,却家道中落,而后颠沛流离,才有了那么多丰富的创作。可是,人们看到她的作品是幸运的,而作家本人却是悲戚的。

  通过三十多年的信,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平凡的女人。年轻时情感受挫,然后独身一人远去大洋彼岸,无亲无故。每每被缺乏金钱所困扰,被身体的疾病所折磨。但是,上帝总是公平的,在赐予她才华的同时,也将病痛与磨难一并奉上。

  我们在她的生活里,看到了对抗命运的坚强!虽然总是在说着病痛让自己多么的倦怠疲惫与消沉,可她从未想过放弃,每每都是在创作,在翻译,在编辑自己的文字,直至生命尽头。所以说,有些人的生命就是来制造传奇的,张爱玲算一个。

  如果没有这些信,她只有更传奇的被传说,而有了这些信,我们不仅看到了传奇的过程,还被个中艰辛感动。感触天才生命的顽强与对生命终结的豁达,虽然结局悲戚,但对于她自己,人生的完整就是将她的作品全部完成。虽然在生前没有被全部出版,可是时间给了她最完满的答案。都在一步步按照她所预想的样子进行着。

  还能有谁,在故去多年之后,还能陆续有“新作”问世?我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还有好几部“新作”将在国内问世。这就像她这位天才和我们凡人玩的一个游戏,虽然她的肉身终结了,可她的棋还没有下完,一步一步,都按照她的想法在走,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甚至更久。

  我们期待着张的文学命运能够按照她的预想愈来愈影响到更多人。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十):荒凉的底色

  读者认识张爱玲是通过她的文字,掩藏在小说后面的她,冷静又冷酷,任那些看文字的人唏嘘不己、悲痛欲绝。现实中的她又是如何?看过其弟张子静眼中的她,看过好友炎樱眼中的她,看过她笔下的她,还有胡兰成眼中的她,但那就是现实的她吗?

  是,或许又不是。

  她给好友夏志清的信,从上世纪60年代写到90年代,断断续续,共计108篇,这108篇或长或短的信件,或许能让我们看到一些现实中的张爱玲的剪影。

  夏先生把这些信编注成一本文集,文集里不光有张爱玲写给他的信,还有16篇半夏先生的回信。

  通过阅读这些信件,看到了别样的张爱玲。她是外冷内热的人,写给夏志清的信,几乎每次都在信的末尾代问他的家人好,如知夏先生病了,也会关切问候;她还是那种不愿麻烦人的人,她请夏志清寄文件,怕给对方增加经济负担,说不要“不要挂号保险等等“;她也说常在信中说,如果夏先生忙不必特意复信,她体谅对方的不便;她也并非不懂人情事故,在信中也能看出她的体贴与周到,夏志清曾帮忙张爱玲出版《怨女》,张爱玲在信中希望给他及平鑫涛各一份抽成,她说“知道你不用赚外快,但是也可以给令媛买点小东西“;她也常把感谢之情表达,对于夏的一次帮助,她复信“从底里感激到极点“,无以回报,只好用极点表达感谢;她又是个有心人,在给夏志清最后一封信,“在超市看到洋芋色就想起是自珍唯一爱吃的“,她还记得夏先生“只爱吃西瓜“。在世俗的生活里,她笨拙的生活着,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众所周知,张爱玲赴美后生活并不如意,与赖雅婚后不久,丈夫瘫痪,她与赖雅的儿女相处也不愉快,所以这些现实生活的磨砺都不得不让张爱玲放低对生活的姿态。她的创作一度停滞,但又这是她的唯一生活来源,当时的窘迫可想而知。在给夏的信里,她极少写到经济的艰难,她经常生病,感冒由开始的一周不愈到后来拖得更久,刚刚病愈,接着又感冒,身体的不适,加上经济的拮据,或许这是张爱玲在美国创造力下降的原因。

  她也试图改变生活,不得不为了生计去研究中心工作,这些都是她不擅长和不喜事的的事,再加上与同事相处不睦,不太懂得与人相处,最后也只好以辞职收场。

  张爱玲的文字是冷峻的,就连作品附的画像,我们最熟悉的那张,是她单手插腰,目光清冷,让人近不得半步。她似乎参透人生,把人生的百转千回写尽在作品中。

  把文字写到极致的人,却不太会做人——她可能知道自己的弱项,所以每每搬了家或换了电话,总嘱咐夏志清要保密,她怕处理不好,再得得罪来访的人。所以,她宁愿躲在居所里,极少外出、极少与外界打交道。她去逝,也是几天后才被发现,在异乡,独自一人与世界告别。她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她自己做了最好的诠释。

  在信中,张爱玲还经常与夏志清探讨作品的写作进展,其中包括对《惘然记》(又名《半生缘》《十八春》)的后半部分的改写,这是我最爱的张爱玲的作品之一,怎样安排世钧、曼桢的结局,张爱玲也费了些周折。也提到了《小团圆》的创作情况,几次放下,这部作品直到2007年才出版,出版后即引起许多争议。

  这些信,现在显得弥足珍贵。两位通信人都已仙逝,却留下一段人间佳话。据说有一位张迷,一心想得到张爱玲的真迹,就搬到张爱玲的对面居住,时刻关注张爱玲的起居,对她扔出的垃圾更是要分拣一遍,以望得到意想不到的文字。不知这件事的结果如何,倒是张爱玲给夏志清的信中讲了一件事,有次生病家中堆满了垃圾一共12袋之多,还不小心把一些信件放到了垃圾中——或许这些信就被那位张迷捡了去也说不定。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