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2-2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10篇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是一本由桦泽紫苑著作,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3,页数:192,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一):读过记不住,是病得治

  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但是读过却总是记不住。和别人聊起来时只会说:“哎呀那谁写的书啦?书名是什么什么的啦?写的可好啦!故事是一个叫什么的女的去了一个叫什么的地方.......”自己说的异常兴奋,听者却一头雾水。作者姓名记不住,书名勉强记一半,内容就记住梗概,遇到主人公是外国名那简直是头大。整本书读完,只知道那个名是主人公,想记住简直像背单词一样痛苦。文学书尚且如此,更别提教科书专业书啦。读那么多书,想表现一下自己学富五车的内涵,结果却连一个完整的例子都讲不出来。就像喝了几吨的奶,却还是个矮星人一样。反正读了也记不住,就不读啦!

  桦泽紫苑的《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让我意识到,原来这不是不可改变事实。读过记不住,是方法不对。有得治就不可怕!第一部分讲了读书的8种好处。这是我读书重拾信心的一剂救命药:1.百货商场地下试吃理论:我们生活中充斥着太多的信息,而冷落知识。一年之后会过时的是信息。十年之后不过时的是知识。信息是一种现象,一种事实,一种结果。而知识是在累积的现象,事实,结果中汲取的精华。像百货商场地下试吃的一样。信息只能甜甜嘴,能果腹的是知识。而知识存在于书中,网上充斥的大都是信息。2.时间购买理论:书籍中记录的是千万人的智慧经验的总结。在我们摸索新事物时。先从书籍中学习前人用千万小时摸索总结出来的捷径。会为我们节省宝贵的时间。有时间才有健康,有家庭,有知识,有信息,有金钱。所以读书是为我们节省时间最好的方法。3.铁人料理理论:日本东京电视曾经有一档料理节目,邀请嘉宾向道场六三郎,陈建一等料理铁人挑战。每期节目开始时节目当日主要食材,挑战者要在60分钟内制作出4~5道菜。秘诀就在心中的“料理台”。当心中早已有料理台,挑战开始就知道要做什么菜。而不是从去菜市场选菜开始。读书也是在为我们准备自己的料理台,在遇到机会时,我们可能抓出机会,胸有成竹的完成挑战。4.舒缓压力理论:科学研究证明:缓解压力,读书68%,听音乐61%,咖啡54%,散步42%,电视游戏21%。当人们在书中看到应对困难的解决方法时,即使没有行动心理压力也会大大减低:老鼠电击实验。5.使大脑变聪明理论: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读书的量增加IQ值。美国拉什大学:后半生读书的人使精神退化降低34%,相反不读书增加48%。美国凯斯西储大学:读书和智力测试题降低埃尔茨海默症的发生率。日本东北大学川岛隆太教授:读书时,大脑前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区域得到活化,且朗读可增加活化。茂木健一郎:前额叶的DPLFC在影响智力,控制人的注意力。这一部分在读书时得到活化。美国新学院大学:读文学作品可以使人容易从他人的动作表情感受他的内心,同感能力。IQ,EQ,SQ。6.命运之书理论:《脑髓地狱》是桦泽紫苑的命运之书。不一定在那种状况下度过那本书会大大改变我们的命运。7.加速自我成长理论:读书改变自己的内心,改变自己的实际行动,进而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首先是要能记住书中的内容。8.读书娱乐理论:读书会给我们指引,帮我们解决困难。但不快乐的读书是无法带来自我成长。作者每天读书是一种高级享受,《星球大战》栗本薰《豹头王传说》》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二):读一本书打败三只拦路虎

  人从出生开始就在阅读,幼儿园的时候,读的是童话书;上学以后,读的最多的是教科书;工作进入社会,又开始读各种技术、方法、管理类的书籍。很多小伙伴说:“不知道读什么书好?买了书都读不完,或者是即使读完了书,过一阶段就忘记了书中的内容。”这就是我们读书过程中常常遇见的三只拦路虎。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三):老生常谈,没有新意,但仍然有所收获

  看大神,就推荐立刻购买了,虽说书的整体内容没有新意,但我有所收获。

  整本书偏网红风,什么8种收获,3项原则,2个关键词,5中实践方法,N种选书方法等等。细看下去,每一篇你都感觉在网上看过,没有任何新意。全书两个词可以概括“输出”和“碎片化时间”。

  但即使是篇网文合集,对于阅读方法还在门边徘徊的我依旧有所收获。第一点,强调输出。即使只用荧光笔划一划也是一种输出。以前读书很爱惜书,几乎不舍得划,现在改观了。其他输出方法和大神们介绍的差不多,写书评啊,向别人推荐啊,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等等。

  第二点,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我个人实践感觉碎片化读书根本记不住书里说了什么。但是作者说4个15分钟比1个60分钟读书效果好,碎片化时间读书好,可以试试看。

  总的来说,这本书真的没什么价值,电子版看看就可以了。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四):"过目不忘"的干货归纳

  这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有关读书方法的工具书。作者是一位日本神经科医生,旨在从大脑结构和特性的角度研究"过目不忘"的读书法。 全书共分为八章,真正传授"过目不忘"方法的集中在第二、三章。因此时间不充裕的话完全可以跳读到这两章。实现"过目不忘"的关键词有3:三次输出,碎片时间,兴奋阅读。

  所谓三次输出,即在一周之内将读过的内容用不同的方法输出三次,包括用荧光笔划出重点内容并在下边标注心得;将这书从多个角度推荐给别人;以及摘抄好词好句和写书评并分享到社交平台。

  "碎片时间"就是利用好一天当中零碎的时间,以15分钟为最佳,展开高效阅读。同时,进行睡前阅读,利用睡眠的力量将知识烙在脑海中。

  "兴奋阅读"则是趁着大脑兴奋的时候阅读,因为此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从而增强记忆。将刚买的新书一气呵成地读完,或者在阅读时跳读到自己感兴趣的章节,都是利用大脑兴奋增强记忆的方法。

  这本书条理清晰,通俗易懂,读后受益匪浅。但工具书是教我们该怎么做的,如果不能照着去做,读了再多也没用。这是我的第一篇书评,作为实践书中提到的"三次输出"的一种方式。我会在以后的阅读和学习中综合作用"过目不忘"的多重方法,来提高阅读质量和记忆效果。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五):菜鸟入门篇

  入门书籍吧,只是简单地阐述了几个小方法和小诀窍。可以在地铁或者书城一下子就翻完的书。不过写得倒不是很枯燥。第一章和第五章完全可以走马观花地看完,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感觉最受用的也就是教你怎样快速输出的手段:用文章中写得好的句子,po在微博或微信上,并写出你对这一两句话的评价。从这一小点入手,慢慢写,越写越多,逐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不过,想要深入地了解怎么读一本书,还是得看《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书才是经典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六):针对读前规划,碎片阅读,以及读后温习均有详细的说明

  本书干货较多,主要关于阅读规划,碎片时间进行阅读,以及阅读完成之后的跟进工作。读完之后有了很多新的思路

  读书可以缓解68%的压力、听音乐可以缓解61%的压力,咖啡可以缓解54%的压力,散步可以缓解42%的压力,电视游戏可以缓解21%的压力,其中读书的效果是最明显的。另外,在安静的地方读书,只需要6分钟的时间就可以降低2/3的压力,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有关阅读完成之后的跟进

  平时可以做的3种输出方法:

  1. 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笔在重要的内容下面划线

  2. 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向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

  3. 在豆瓣上分享自己的读书书评及心得

  给别人讲解书评的时候,能做到喝酒的时候就一本书的内容评书10-20分钟,并得到大家的赞同,就算达到了目的

  当看完一本书时,不需要当场写书评,建议搁置1-2日,理顺自己的感情后再写。

  --有关碎片时间进行阅读的提议(有价值

  人可以在15分钟内维持较高的精神注意力。

  维持普通精神注意力的时间界限是45分钟。

  如果在45分钟之间稍作休息,精神注意可以延长到90分钟。

  因此,可以在平时上班时期,在一个番茄未完成然而工作已完成的情况下,安排15分钟碎片阅读时间,也可以以此来放松自己。另外,利用睡前的碎片时间阅读15分钟,也是很不错的做法。

  针对地铁上的时间安排,一般上班路上会比较有干劲,可以安排学习内容,而回家途中可能会比较累,因此也需要准备一些轻松的读物阅读。我的经验是,散文随笔最好,这样不会上瘾,看到哪里也可以随时中止等下次再看,不会有断片的感觉。

  --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和阅读规划

  最快完成阅读的实用方法:

  1. 认真思考下“你想从这本书中获得什么”

  2. 浏览目录,看最想了解的部分在哪一章节,然后直接翻到写有结论内容的部分;可以按照感兴趣的优先次序,重复几次,就可以对书中的内容有一个概要的把握。整个过程一般也只需要5分钟左右,但这样一来书中最重要的部分就会深刻地印入大脑中。

  3. 从头开始读,看看有没有漏掉什么重要的内容。

  主题阅读法:如果需要了解某一主题,可以连续阅读5本同一领域的书,这样记忆效果最好。

  书的分类:

  超短期投资--网络信息,报纸,周刊杂志

  短期投资--技能书(可以马上应用的技能)

  中期投资--有关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等的书

  长期投资--有关思想哲学生活方式的书

  和投资一样,读书也需要做好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均衡搭配。因为我的安排是短期安排每天吃早餐时15分钟学习,满足自己的需求;中期在地铁上进行主题学习,如果地铁上不方便,可以晚间进行;而长期来说,每2个月必须安排1-2本相关的书籍进行阅读。

  --书籍推荐

  这本书里面还推荐了很多其他的书籍,以后如果需要补充书目的时候可以选择,我比较感兴趣的如下:

  1. 运动改变大脑

  2. 为什么善良对健康有益?后叶催产素改变人生

  3. 精神科医生告诉你12种熟睡方法:日本最易懂的睡眠手册

  4. 将痛苦变成快乐,消除痛苦的七种方法

  5. 快乐竞争力:赢得优势的7个积极心理学法则

  6. 接受不完美勇气:阿德勒100句人生革命

  7. 当下的幸福:我们并非不快乐

  8. 大局观

  9. 小圈子,大社交

  10. 改变着装习惯,抓住人生机遇

  11. 你了解旧约《圣经》吗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七):一周三分享 读书永不忘

  ——读《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有感

  一天,在网上书店买其他的书的时候,一本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的推荐中,给出了一本《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标题正好击中了自己的痛点,于是买下来。该书作者桦泽紫苑有着多重身份,他是一名精神科医生;他也是社交媒体大V,通过网络为网友提供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知识讲解,并被认为是“日本最懂网络的精神科医生”;他还是一个爱书人,在过去20年间的读书量超过6000册;同时也是一名作家。此外他还每年写3本书,还在医院坐诊,并且每月读30本书,每月在电影院看十场以上的电影,每年还有两次长途旅行……同许多日本人写的书一样,书的内容浅显易懂,很容易阅读,而且介绍的方法很详细,也很有道理

  为何读书哪么多,还是记不住?没有输出!

  这是困扰自己的一个问题。我的阅读量目前与大多数人相比不算小,但是,如果问我读过的一本书中主要讲了什么?这本书给自己带来了哪些改变?我却很难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我在前年的时候从手机中看了一本电子书《把时间当作朋友》,后来,我在当地的图书馆中又借阅了这本书一次,我在实体书店又看到《把时间当作朋友》,随手翻看时,自己简直惊呆了——完全像是本陌生的书啊!怎么会这样呢?这本书我已经看过2遍了,难道自己的记忆力竟然会衰退到这样的地步?于是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就成了自己的一大主攻方向

  一周三分享,读书永不忘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认为,我们容易忘记书中的内容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有效的输出。作者桦泽紫苑为什么读书的效率这么高,他将其归结为他独特的读书法,核心是有效地将输入转变为输出,高效地实现工作、生活、学习的平衡。

  这里的关键其实就是输入与输出的平衡。我们平时所谓的读书、学习都可算作为输入,但是我们没有重视输出。什么算是输出呢?本书作者认为加强记忆,有四种输出方法:

  1、 一边读书一边做笔记,用笔在重要的内容下面画线。

  2、 给别人讲解书中的内容,向别人推荐你读过的书;

  3、 将读书时的感想、发现和名言名句写到网络上与别人分享;

  4、 在网络上写书评或摘要。

  其实这四种输出方式中,最有用的还是分享!只是在书上划线是不够的,一定要做2、3、4条的内容,这些就是分享,就是要将书中的内容讲出来或是写出来,当然,最好是讲出来,才会将书中的内容形成长期记忆。比如上次我的课中需要讲一下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的故事,于是自己就看了一遍《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通过做读书笔记,将自己的目标、需要给大家讲明的观点,还是案例与故事,都记录到读书笔记中,然后讲给了学员听,这本书的关键内容目前已经牢牢的记在了我的头脑中。

  对于上述四种推出方法,如果你能在一周内做了三种,与之前相比就可以极大的强化自己读书后的记忆。可以在平时通过吃饭、喝酒的时候,将自己看过的书能够给别人讲10-20分钟,达到这样的水平其实不容易,这需要在阅读的时候要求自己;还可以读完一本书后,隔天再写书评,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更客观。

  为什么要一周三次呢?作者举了个例子。作者上初中和高中的时候,经常需要背诵英语单词。怎样背才更有效呢?先背诵一遍,第二天回过头来复习一遍,然后过三天再复习一遍,一周后再复习一遍。这样,背诵过的单词基本上就不会忘了,会长时间的留在脑海中。其实原理就是艾滨浩斯记忆法。

  受了这本书的影响,我看完书之后,马上写了一个简单的读后感,分享给大家!让其他人受益的同时,自己也不容易忘掉其中的内容,双赢的读书模式! 2016年6月20日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八):“守破离阅读法”在技能学习中的运用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是日本作家桦泽紫苑的著作,书的内容是一些关于如何阅读的方法论,作者主要从“输出”和“碎片时间”两种方法展开讨论。较适合入门阶段的阅读者。 书中我最喜欢的阅读法称为——“守破离阅读法”。 “守”—就是追随自己的师父学习其流派,并深入钻研; “破”—就是穷尽师父的流派之后再对其他流派加以研究; “离”—就是自己的研究集大成,其后开拓自己的境界,独创新流派。

  也就是说,学习基础、认真模仿的阶段就是初级阶段—“守”;研究别人的方法,进而促进自己成长的阶段即中级阶段—“破”;探索自己的流派,取得新层次造诣的高级阶段就是—“离”。 虽说是在讲阅读的方法,但是我认为在技能学习中同样适用,这也应了那句话:知识是相通的。 技能学习到一定时期人就会产生焦虑,知识经济时代,课程推陈出新的速度比我们学一门课程都快。选择太多,等于没有选择。学习资料和渠道越多,又开始思考如何用更短的时间学会更多的课程,于是掉转车头跑去学时间管理,精力管理...这与最初的目的南辕北辙,反而使得我们变得愈发焦虑。 我认为读书就是要从中学到某些知识,这时就要考虑自己正处在“学习”的哪个阶段——“守”?“破”?还是“离”?并且,还要了解书中的内容主要针对守、破、离的哪个阶段。 了解自己在该领域处于“守破离”的哪个阶段,下一步的目标是什么。在此基础之上,再了解自己要买的书籍主要是针对“守破离”的哪个阶段进行。这样的话,对你来说“最需要的图书”自然就明朗了。 对于PPT的学习来说,秋叶老师的课程比较偏向于初学PPT的人群,该类人群基础薄弱,或对其应用仅限于美观即可,相当于“守”阶段;一宏老师的课程自成体系,主要针对想在PPT领域有所造诣的演示设计群体学习,类似于中级阶段的“破”。 技能学习同样如此,比如我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一宏老师的课程体系,便应该学好他的看家本领并融会贯通之后再想着其他学派的“武功”。而不是像猴子掰玉米,原本很喜欢玉米,但是看到了桃子心里又发生了变化,却又能力有限,只能拿一样东西。做事不专一,落得个一无所获的结局。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九):务实真诚的读书法则

  偶然买了这本书;或许也是因为买书和读书有点累了;但是看完后觉得很多地方能够的到共鸣;

  了解一个作者写书还是要稍微关注下文化背景、工作背景、教育背景,此书也是充分体现了作为在此背景下作者的相应观点和水平;

  务实的基础是因为作者是网络红人,所以观点相对要朴素和有说服力,所以作者谈到读书益处、选书方法两个章节的时候都是从自己的一些感受和经验写出来,对比收获较多。

  真诚来说:作者努力的进行全面系统的努力,匹配与作者的经验和水平,有些地方为了成体系有点求全之外,大部分可以受启发吧;作者表达算是朴素的

  毕竟是日本的快销品,所以第六、第八章略去

  有益的观点:

  1、网络信息比喻为试吃品,书是体系,是知识 (信息--知识)

  2、输出记忆法(作者出书以及写网志,有说服力),能够形成长期记忆;同时为了保证输出内容,输入(读书量)需要保证

  3、读书(守、破、离)和选书按照自己的水平,不妨从“入门书”开始,比较符合认知和从自我出发,不要追求高大上,不要脱离自我实际水平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十):过目不忘就是用心

  之前读过《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如何阅读一本书》,所以觉得这本书可以作为前面两本书的补充。《如何阅读一本书》谈如何阅读书,特别细致。《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用故事告诉你如何能一天一本书的阅读。我乍看这本书《过目不忘的读书法》是技巧,其实是一些习惯。

  第一章 读书的收获

  在垃圾信息充斥着的今天,本人以为在网络上获得信息(微博、微信)简直是扯谈。微信上各种伪科学论。微博上面各种段子。真的可以学习到受用一生的知识么?其实互联网我们已经沦为了娱乐(打发时间)的工具。一看各种大V说的各种段子,还觉得挺有道理觉得学习到了什么沾沾自喜,殊不知是浪费时间记住来了短时记忆的信息,并没有什么用。

  作者强调“输出”也就是把读过的书的内容复述、笔记等记在脑海里,这样才能对自己有所收获。

  既要收获,那收获有什么用呢?

  1.作者提到“时间买时间”从书中获得的东西若转化成自己的知识那么之后做任何事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2.神经细胞树突部位是不断产生的,应该是《一万小时天才理论》中的髓鞘质。髓鞘质是根据精深练习而不断变厚,变厚后思维更加敏捷。这也是为什么爱读书的人大多数都比没有读书的人有钱、有文化(这个是本书的统计)

  3.改变自己的未来。我是因为读了村上春树小说然后学的日语。又因为喜欢动漫、日系文学小说再慢慢考证。由于小学、初中、高中几乎没学,但是不断读书之后,大专的时候才开始努力。也把该考的证考了。人生的确会因为读书多改变,至少现在我不会在一些电视节目浪费时间。所以这还是很有说服力的。

  第二章

  一、过目不忘的原则

  两个字概括就是:用心

  1.艾宾浩斯读书法。就是一、三、七天的时候复习。

  2.输出。就像我现在这样给这本书写书评。

  3.后叶催产素的作用。也就是引发自己内心共鸣的书籍。

  二、高效读书

  1.碎片时间阅读,特别是坐车。我在小城市坐车最多二十分钟。之前去成都上班的时候坐车得半个多小时,有的两个小时。如果能控制自己不玩手机看书的话,的确长年累月下来会收获很多。(打个KINDLE广告,真的比书方便)这一点在《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里面也提到过。

  2.读书就是时间管理。其实我觉得读书和健身一样。是一种高自控力的表现。我在报健身房之后,便开始减少聚会、活动等。聚会的钱剩下来还可以买书。唯一的缺点是与朋友的接触减少。不过在健身三个月后的感触是,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聚会的次数而离你越远。离你越远的也只是酒肉朋友吧。这样训练出的高自控力。用一句调侃的话,你连健身房都能天天去瘦身,还有什么事情是坚持不了的,简直可怕。

  3.深读不速读。作者强调理解高于数量。读书不应该像陶渊明不求甚解。而是应该把每一本书所讲的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样才会在大脑里发生变化,让自己变的优质。作者提出一个简单的方法测试,就是你看完整本书之后,能复述内容么?知道这本书好在什么地方么。

  第三章 “过目不忘”读书法

  1.荧光笔读书法。

  2.电视购物读书法。就是向朋友推荐看过的书,和跟朋友说书的内容。

  3.社交网站分享想法。

  4.写书评读书法。(就像我这样)

  5.西柚鸡尾酒读书法。简而言之就是不想写书评,也写一篇。。久而久之就习惯了,也就提升了。

  6.碎片时间记忆强化读书法。五分钟、15分钟、45分钟、90分钟。其实时间越短,注意力越集中。(所以在公交上读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7.熟睡读书法。睡觉前阅读一些重要的东西,睡觉的时候让大脑自己动。

  第四章 “过目不忘”读书法实践篇

  1.读书方法分为:浏览读书法、跳读法、挑战读书法、兴奋读书法、趁热打铁读书法、百闻不如一见读书法(表示不赞同,像迷妹一样啊。我还是觉得读书会靠谱一些)。

  第五章.选书方法。

  总结来说就是不要在乎钱,也别老看排行榜,买自己喜欢的。也不要自己初学水平买高级书籍来装样子。把握自己水平。但这个见仁见智了吧,不过我的确觉得排行榜很垃圾,有一些书的确被炒的很高评分和人气(我不点名,说不定那些书你喜欢我不喜欢)的确找书可以看书评啊,看各种讯息,作者还推荐看每本书后面的引用书籍。这个主意也不错,只是我觉得有些书国内还没有出版。

  第六章 电子书读书法。

  吐槽的话,就是收了亚马逊钱。推销KINDLE。

  其实对于喜欢读书的来说,KINDLE真的很方便。我就有个日版KINDLE,看日文原版书和一些感兴趣的书。

  第七章 怎样买书

  1.作者提到犹太人的话:金钱可以被夺走,知识不会被夺走。

  知识就是最好的储蓄。这个是一个定论了,把钱拿去花天酒地,或者把钱拿去大吃大喝,未来是没有的,除非你家不缺钱。当然投资的话,也是要随着自己的知识越多,投资行为才越稳健。(除非狗屎运爆表,这里不辩)

  2.把钱存进亚马逊账户专用买书。(作者的意思)

  其实我觉得可以办一张银行卡,每月存一些钱买书。把心动的书存进收藏。然后买买买。

  3.书的分类和整理。

  作者把书分成三类。

  一是与工作相关的书

  二是需要阅读两次以上的书

  三是阅读一次就够了的书

  把第三类书送给朋友或者卖掉买其他书。

  第八章 推荐的31本书。

  感觉有些书没有。

  看上了一本《写作这回事》打算买。

  —————————————————后记————————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就是培养阅读习惯。

  你或许买了这本书觉得后悔,说什么狗屁,我早就知道要这样读。但是你行动过么?

  这类方法书籍最缺的就是行动。

  想起前几天看知乎的提问。有个问题说道,我上大学应该在学校外卖鱿鱼赚钱还是怎么样好。某答主回答:还是卖鱿鱼好啊,反正不卖鱿鱼你也不会好好学习。

  其实你根本没有努力过,却对什么都不屑。

  最后这本书我给推荐。是因为它的的确确告诉我一些我该运用的一些习惯。

  以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过目不忘的读书法》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