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落的黄昏》是一本由[日] 江国香织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327,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一):或是夏後清風,或是冬夢暖陽
我不知道看這本書的時候自己是抱著一種怎麼樣的心態來看這本書,以前看過江國香職的東京塔,很討厭那種氣氛,或者說是討厭那種寫作方式吧!跟譯者也許也有點關係,但是這個卻能算得上是一見鍾情。
因為與東京塔有著戛然不同的溫度。
我看書一向很講究感覺和溫度,周圍的人有時也無法理解我為何要用溫度來感受這些東西,溫度鮮明的一般才會吸引到我的吧!或者有著溫暖窩心的感染力,或者滿載着冷風寒徹的衝擊力,而沉落的黃昏卻介於兩者之間,一如大多數日本作品一樣,冰中帶火,火中生冰。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個小三破壞了我多年的愛情生活,但是自己卻一直不知道自己的歸屬,最後終於自殺來結束這一切。這個本來是罪惡深重的女人,卻因為自身的那份真實得過分樸素的性格,讓主人公我跟她同住在一個屋簷下,儘管一開始只是為了多見幾面我曾經的愛人——健吾。
整個過程所有東西都在變化中,我曾經很討厭華子,她那似乎有點任性而為的性格令很多人都不待見她,但是卻又時時刻刻關心她——這是多麼矛盾的對比啊...不過現在想起來,她跑去湘南,跑去香港,無非就是想找到自己真正的歸宿了吧。除了她的弟弟,沒有一個她可以全盤寄託的人,也許正是這種矛盾的心理和打擊,令她走上了亡途絕路。
我很愛那些溫暖中散發著絕望的描寫,比如說健吾和梨果的回憶。常常讓我不自覺地會把自己代入其中,無關生活態度,只是有些東西美好得讓人眩目。眼前的光景始終非我所願,而故事的曾經又是過分美好。
到底,我是梨果還是華子?
像梨果那樣愛上了一個人就會被烙刻進生命中般深刻,還是像華子那樣如浮萍漂流一直追尋自己的植根之處?
我不知道。
在這些溫暖決斷的文字裡,我無意選擇。
因為不是夏後清風,就是東夢暖陽。
遙不可及。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二):城市寂寞症和从未长大的大人
这本小说剧情很散,但作者不断推进的剧情十足吊人胃口,忍不住一口气看完,看完之后还是蛮难过的。梨果对旧爱的留恋,华子不断逃避生活,凉子的洒脱,其余围绕着华子的男人都求而不得。从常理来讲,同前男友的现女友同住一屋,也是太奇葩了的梨果,但同时也牵引出华子的与众不同。可能大家对华子的喜爱正是因为华子的不可捉摸性,看上去又新鲜又有趣的样子。
城市中的人因为太寂寞所以总想要抓住任何一点温暖,但又害怕失去,犹疑之间得失心太重,不愿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苦难,而不愿意成长,哎,总之看完蛮难过的,人生其实不是这样的,虽然有时候这种突如其来的坏情绪的确很难受,但是开心的时候也还是有的。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三):不现实感的状态
这个故事看到一半突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华子这样一个女子的故事像是在哪里读到过一样。这样一个人,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形容她,但是却能轻而易举地记住她并被她影响和撼动。
你知道,就是有那么些像华子一般的女子,像是无所顾虑,胆大无畏,对所有的事都无谓无欲的孩子一样。想到什么做什么,旅行包里装着不多的必需品到处旅行,从不忌讳地说话做事,也从不担心会给别人造成困扰之类的。待在别人房间里也能肆无忌惮地做自己的事,让人觉得她的存在可有可无。可是有她在的时候,感觉这个房间充满了活力和气息,房间里的每一件物品像是连接着她的呼吸和跳动一样活跃而富有生气。这样的感觉与爱情无关,似乎是一种来自于生命的不现实感的状态。
这里的“我”,也就是梨果,是一个胆小谨慎的三十岁左右的普通都市女性。她的那些超乎寻常的举动也只是在遇到华子之后不由自主的做法罢了。之前她的生活平淡无奇却幸福,千篇一律的学生时期和上班族的日子,与交往八年的男友健吾生活安定且温馨。她的生活和大多数人的规常日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来,包括健吾,胜矢,胜矢的妻子还有直人的父亲。
生活的步调没有异议或是惊愕,就像精致工作服要搭配高跟鞋一样顺理成章。可是所有的顺理成章碰到了华子就变得不再有根有据,有理可循。她可以同时和好几个男子暧昧纠缠,可以背上包就出去旅行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星期杳无音讯,可以和自己的情敌同住一套房子却平安无事。她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女子,可以把所有无理取闹的事情变得顺理成章无所诟病,似乎所有的男人都喜欢她,所有的人都想要见到她,所有被她伤过的人都无法恨她。最重要的一点,没有人可以成为她生命中的主角。
可是所有卷入她生命中的人都无法置身事外。健吾会穿着工作服在午间来找华子,梨果会在本来有约的情况下故意离开逃避约会,胜矢会在华子死后说出“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华子会和别的男人上床了”之类的话。华子就像一股龙卷风,一直在漂泊一直在逃离,被她卷入的人被风沙蒙住了情感和直觉,蒙住了现实那一扇门。
华子的意义对梨果来说并不仅仅在于告诉他们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活,自由勇敢,无所挂虑,无所顾忌,而是在于让他们明白了自己身上的现实感的顽固性。
生活始终是生活,无法一直都脱离着轨道过活,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活成华子那样,否则这个世界会大乱。梨果终究是无法承受为一次疯狂后的请假埋单,健吾辞职之后还是要从头开始找工作过正常的没有华子的日子。可是被隐瞒了华子自杀事实的直子和直子父亲仍然在等待着华子。而梨果在听完直子给华子的电话留言后一下子明白了一个事实,华子是注定不属于她的生活的,也不属于健吾,或是胜矢。华子是不现实的另一个自己,是一个一直在渴望逃离现实的另一个自己。不管华子是不是真的存在过,她仅仅只是一种不现实感的状态。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四):黄昏沉落
“我的心在黄昏时最澄澈,这一点确凿无疑,所以黄昏时我最冷静。”“我喜欢冷静的东西,喜欢冷静、明晰、宁静、明朗、绝望的东西。”江国香织这样说。
华子总是会抓住死神的手,或早或晚,不必等到死神来抓住她。因为她总是无所事事,整天睡觉。因为她的东西,只有几件衣服、两双鞋、牙刷、牙膏、水果味口香糖、一台收音机、一条毛毯、一本书、一瓶丝瓜护肤水、一支口红这么少。因为她几乎不在乎那些,围着她团团转、太在乎她的人。人,如果将现实中的丝缕层层剥离掉,就会变成一个美丽的肥皂泡,升向天空。
许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北京后海的七月七日晴酒吧,我们看了一张刚买的碟片——《流浪女》。一个叫莫娜的女人,遵循自己的意志,选择过一种肮脏、疲惫、充满暴力和突袭的流浪生活。她哆哆嗦嗦地从刺骨的水中上来,她拒绝他人所谓的“拯救”,她死了。我记住了她。你看,绝决地把生活变得纯粹的不止华子一人。
人们爱华子,为她所吸引。因为每个人都太想摆脱,都想把那缕日复一日的整齐丝线剪得七零八落。可是他们空长了一双目睹“绝望的轻盈”的眼睛,双脚却被现实羁绊,永远飞不起来了。于是,华子死了,他们幸运地幸存下来了。于是,华子死了,他们松了一口气,不用再直面另一种可能。于是,华子死了,抓住现实感是他们能够面对华子死亡的唯一方式。
于是,慢慢背对华子的死亡,被每一个沉落的黄昏触动,他们恢复了正常,日子会过下去的。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五):逢魔时刻
沉落的黄昏——江国香织
江国香织,与村上春树齐名的一位女作家,在这本《沉落的黄昏》里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关于恋情、婚姻的故事。原先看这本书的原因,是编者在推荐中说:清淡、宁静、绝望、无处不在的孤独。清淡和宁静是很好理解的,而我好奇,怎样才能使文字透出绝望和孤独。编辑还说:就是安妮宝贝的感觉。我只读过安妮宝贝的《八月未央》,不是很喜欢,这让我起初犹豫的片刻。其实,编辑完全没必要用这种噱头。说实话,我已经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读一本纸制的文学性作品了,也很久没有想写点什么的冲动。读罢此书,我没有太多网友评论的淡淡的伤感,更没感觉有安妮宝贝的影子。有平静,有怅然,但我觉得更多的是一种温暖和淡然。
第一个故事——沉落的黄昏
我个人不太喜欢这个故事,一个关于第三者的故事。可能是先入为主,我觉得主人公应该是失恋的梨果,而最后我发现,主人公是一直从侧面描写的第三者华子。这似乎是一个提倡第三者无罪的故事。华子是一个很受人喜欢的姑娘,几乎所有和她有接触的人都会被她所吸引,令我不解的是,梨果居然也能和华子亲密相处,没有任何被抢了男友(交往八年,和华子认识仅三天)的愤懑和情敌相见的眼红。但她又是个孤独到骨子里的姑娘。她旅游、离家出走、和男人make love,但她不会爱上任何一个人,她说:我知道他喜欢我,那是他的事,我只是不要别人对我抱有期待。我并不看好这样的女子,或许是出于同时女子的嫉妒或者其他,我觉得这种女子活得太恣意又太沉重,活在虚幻里少了几分真实。
最后,她自杀了,也带走了所有人的现实。
第二个故事——一闪一闪亮晶晶
曾和《挪威的森林》并列评为日本最受欢迎的爱情小说第一名。
我是真的喜欢这个故事,简单又出奇的一个故事。女子是一个情绪不稳定、不算是精神病患者的女酗酒者笑子,男子是个温文尔雅、体贴儒雅的同性恋医生牡月,双方家境都很好,还有一个男子的同性恋恋人阿甘。这个故事在作者笔下,没有透出任何猥琐和亵渎的意味,反而让人读得很自然、很轻松、很温暖。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男女主人公,不仅仅是他们身分的设定,还有他们的性格、相处方式以及故事的叙述方式(男女交替叙述)。最后的结局也是水到渠成,他们三个生活在一起了,没有人需要对现实做出改变,无需向社会伦理道德屈服。
故事里,笑子曾讲过一个有关银狮子的故事:据说世上有一种体貌全白的狮子,一出生就被其他狮子排斥。他们建立了自己的共同体生活。他们是会魔法的狮子,他们还是食草动物,他们脱离群体。最后他们很快死去。
可能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们就是这样的银狮子,不同于世俗,在他们自己的独有群体了生活。未尝不是件好事。
第三个故事集——好想大哭一场
这是由12个短篇故事构成的,讲得最多的就是各色婚姻下的男人和女人们。由婚姻走到尽头的、有出轨的、有婚姻生活一成不变的,有艳遇、有调情,有逢场作戏、有保卫婚姻的。似乎是写出了婚姻和恋爱的百态。
我一直很喜欢日本人把黄昏时刻叫做逢魔时刻,感觉这种白昼消逝、夜幕降临的时刻确实有种魔怔的冲动。据说此时阳气消弱阴气渐强,各种鬼怪最容易出没,迷惑人的心神。我觉得,可能恋爱与婚姻本身并没有太多原因,或许就是那一刻心神的沉沦吧。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六):我也许不能像华子一样轻盈
作为睡前读物看完整本书,大概花了一周的时间,刚开始以为是讲述失恋的故事,想着自己可能以后也是这样,恍恍惚惚,知道很久之后才突然感受到那个痛苦的感觉,直到华子的出现。
思琦和华子很像,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越来越感觉到,后来推荐给她,看完之后,她说华子太轻盈,“轻盈”这个词,真的很妙啊,是长手长脚、纤细瘦弱的代言词,但是又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像跳远时候轻盈地落地,像跑步时候坚持跑到终点。
我也许不能像华子一样轻盈,一个箱子装不完我的所有欲望,看完这本书之后就想做一下整理,从大三开始,每个学期开学我就开始扔扔扔,然后接下来又是一回买买买,但是我想啊,慢慢我会精简自己的行囊,自己的生活啊~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七):《沉落的黄昏》小感
江国香织的文字在大陆最红的那几年,我尚未阅读,书腰的宣传上写着“安妮宝贝的感觉”,给人一种错觉她是中国的安妮宝贝!安妮宝贝在我的青春期,又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那时的我,曾随她的文字旋入深深的忧郁,在那段可以恣情挥霍的岁月里,每日的天光都是灰蒙蒙的,心中积压着难以言说的绝望,懵懂的自己只顾着毫无意义的期期艾艾,尚未学会如何紧抓匆匆逝去的掠影韶光!
也许是害怕再被类似冷冽气息的文字所伤害,时至今日,我才有足够的勇气坚信自己可以接受任何孤独绝望的故事,却惊喜的发现两人的文字虽然一样的清淡宁谧,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温度,一个决绝的冰冷刺骨,而江国香织编织的凄清故事中则蕴有一丝淡淡的温存!
这是十分划算的一本书,便宜的价格,却包含着江国香织三本独立的小书!“沉落的黄昏”早已有尚佳的口碑,读完也不觉失落,故事中的女主角以第一人称平淡叙述着关于自己以及情敌华子的“情感”纠葛!
细细想来这是个有趣的故事,名叫华子的女孩,如旋风般所经之处,无不天翻地覆,而她自己处在涡旋中心,安之若素;一切因她引起的灾难,似乎又与她毫不相干,而是每个人甘愿被她卷入人生的是是非非,执意为她改变自己的人生航道!像华子这样的女子,言谈举止优雅柔弱,像一杯温润顺口的好茶,有着沁人心脾的迷人韵味,是每个女人既警惕畏惧又期冀成为的样子!
女主人公梨果同样也是讨人喜欢的角色,她的善良坚韧,冷暖自知也正是吸引华子的特质,所以华子与她一起生活的相得益彰,渐渐竟彼此适应,互为寄托;时而现,有时却隐而不见的华子,对梨果说出了“想念”这样温暖又有质地的词语时,我的心也霎时被温热了!
“一闪一闪亮晶晶”名字读来都如此好听,这个故事对我来说有着极其强大的感人力量,阖上书页,内心久久不能平静!这个其实悲伤又无奈的故事,被江国香织细腻柔软的心绪与平和明丽的语言赋予了生生不息的爱,震撼心弦!爱真的有千百万种形式,而有一种就是即使不曾拥有,却也不能放弃!
爱他,爱他的一切,包括他的情人,包括他的无法给予,如此纯粹的爱在我看来极为动人,甚至伟大;而江国香织的非凡才华就在于,听来如此荒谬的感情(同性恋丈夫配酒精中毒神经质的妻子),在她笔下却极为真实,让人深信不疑世间却可有这种爱,哪怕像星辰一样遥不可及,却试着勇敢,试着闪闪发亮!
谁又能坚定的断言睦月不爱笑子呢,他对笑子的爱不是电光火石的激情,不是崔拉枯朽的爱情,是一种更为深沉醇厚,不可缺失的爱!他诚实善良,英俊出色;对情绪不稳的妻子爱护体贴,宽容乃至纵容!怎么看来他都是温柔尽责的好丈夫!
而当睦月想到80岁的笑子怎样认真要求80岁的自己吃掉80颗的豆子时,我更为之动容,睦月情不自禁地联想两人一起慢慢变老的画面是如此的平静温馨;笑子是睦月想要与其细水长流,一起生活一辈子的女人;他的心在潜意识间已经做出了相守一辈子的无言承诺,只是连他自己还尚不自知!
每片蔚蓝如镜的天空都会有乌云掠过,每段波澜不惊的人生也会遭遇冷风过境;睦月,笑子,阿甘只是需要更大的勇气,更浩瀚的爱与牺牲来守护属于他们的幸福,平淡或绚烂的人生风景,最重要的是同你(你们)一起欣赏!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八):生命的一点情动
或者在旅途,南来北往各异腔调的绿皮火车上,抬眼对面是扑闪清澈眸子害羞的小女孩,或者在寝宿,起个清早在下完雨的周遭慢跑吃完早餐,回来安静枕着叠好的被褥打开书。就这样慢慢开始阅读。就这样,仿佛连同故事,和故事里的一点情动,就成了生命中的一点情动。
我们不止一次地曾经勉励自己,去过一种诗的生活;我们也仍然相信童话,在坚强到顽固的自己面前,泪流满面;我们渴望去流浪,过一种不安定的生活,来见证精神的安定;也尝试了在无人的虚无空旷面前表情丰富,当做了还未显现的整个世界。拿来安慰的总是青春,无法挽回的却是时间,残酷的点滴总是身体先行思维慢了半拍,你总说我们是没有情商的动物,只是不化身冷漠站到情商对面,要怎样看清它本来的面目。
其实我们根本不曾关心所行过的地方和人情,只是关心内心和毫无理由的情绪,然而事实的可悲恰在于,我们只有上路,在并不关心的旅途中,任由浩荡的江风和如织的陌人流涌进知觉,我们所苦苦追索的世界才会在内心露出迷离且让人目眩的一角,我们才得以确认原来自己的内心也丰富着一种灿烂,在世界的箕脚。
有些过往原本可以不那么可悲,有些快乐却更像一场悲情的琉璃戏,在自由面前,爱情像极了一个抽把的苹果,而在爱情面前,自由却又可鄙地不堪一击,他们总逃不出的是时间和遗忘,在身体的回忆里头团团转圈陷入熟悉的陷阱,仿佛每一个午后,等待沉落的黄昏。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九):黄昏终究会沉落
情人节前一天,某种原因很早就上床睡觉了,9点多吧。可是一直睡不着,书就放在床头,每晚都会睡前看上几段,或几页。随手把灯开了,翻到之前看到那页,第十章,华子约了她的弟弟和梨果见面。一切都如之前的节奏,梨果的生活虽因华子而蒙上了一层阴影,同时也正是华子让这层阴影变得明朗变得让人怀念变得不忍挥去。我一直,从一开始,到结束,都认为梨果对华子的感情超出了同性感情的范畴,即便华子是那个一夜之间抢走她一起生活八年的男朋友的女子。
忽然的那么一句话,“华子自杀了。”让我手足无措,往下的任何一行都看不下去了,合上书,打算继续睡。可我原本就睡意不浓,现在更是心神不宁,转了几回身,心想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吧,还是一口气看完吧。果然,故事以梨果强行和健吾做爱结束了。若以村上在《风》里的话说,好的小说,免不了死亡和性,《黄昏》在结尾高潮了,此刻我也明白她为何沉落了。翻回之前的章节,若要深究华子自杀的蛛丝马迹,也就是那句她前一晚在别墅所说的话“我总是在逃。这就是我的人生,逃来逃去,逃来逃去,可最终还是逃不掉。”或者也可以说,与弟弟的见面也算是死前的愿望,人死前不总也会做些一直想做或喜欢做的事么。
梨果哼的那首歌让我总想着该有着什么暗喻。
如果你去不捉狐狸
请你带上幸运之神
捕捉狐狸那么美妙
只要你能活着回来
可惜一直未有参透。
华子的死对健吾来说似乎更像是解脱,而梨果,若要说解脱,那也是在和健吾那次做爱之后。“‘做爱吧。’我重复。‘不管你愿不愿意。’”这句梨果来到健吾家所说的第二句话,第一句是“我们做爱吧”,这样的单刀直入只能被理解为它来源于心灵的需求,而非肉体的,何况对方只是她的前度,却是一个爱着华子的前度,一个被自己喜欢的刚死去的女子抢走的前度。正如《挪》中最后渡边和玲子的那次交合,那是一个仪式,一个告别过去,重新开始的仪式,渡边和玲子都需要她来告别直子,回到现实,正如小说结尾健吾送华子回家时她所想,“我决定生活在现实之中”。
小说在华子死前一直很明快,起码我认为明快,在华子死后也没有让阴郁过于拖沓,正如沉落的黄昏,消失于地平线上只是一瞬间的事。
《沉落的黄昏》读后感(十):成为一个别人
2011年9月29日星期四写:
我是不懂日本女人的,也或许我只是不懂日本文学里面的女人。
她们的生活、状态、情感、思想都与文学里的中国女人那么不同。
你不得不承认这世上是由各种各样的女人的,每一个都那么不同。
江国香织,她是不是真的认识或想成为她笔下的那些女子呢?
爱情又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我们都如此彷徨和迷茫,故意的放大或缩小一切可能不可能的情感,用填满来证实自己的生活。
我为什么也不肯承认我也是无聊呢?
我不想再思考,再受干扰,再盯着一切种种或只一味的忽略,不想再有区别,不想再惊奇,也不想再相信。
我是有道理的,却也是最无尽顽固的。
我是会去读《东京塔》的。
我不知道该或不该去想念那些难分真假的故事。
就算我无法经历,也让我看听个遍吧。我想成为一个别人,不是不像自己的,也不是像任何其他个体的别人,只是别人而已。
你会是的,对不对?
找个人恋爱,分手后老死不相往来,这也是件美好的事吧。
可惜的是,或许没人配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