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蓝房子》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蓝房子》的读后感10篇

  《蓝房子》是一本由北岛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8.00,页数:183,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蓝房子》读后感(一):漂泊者

  在外面疯玩了几天,花了很长时间才让自己在深夜静下心来再次欣赏这一篇文章。从北岛的文字里,开始试着了解一个诗人,了解诗人的生活
  在我的想象中,诗人都有一个孤独灵魂,他们与现世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微妙距离,在尘世的烟火喧嚣后面透出一双冷静而敏锐的眼睛。北岛的文章写的那样的淡,任何感情
——悲伤亦或是快乐都并不浓烈,在平静的文字背后透出一种疏离感。他无法融入这样的尘世,在现代化的迷宫里东奔西走,在官僚的玻璃上撞得晕头转向。也许托马斯的生活是他所向往的,明媚的阳光幸福平和的生活,与自然亲近,与两三知己为伴,还有那一幢似乎只存在于理想世界的蓝房子。北岛心中的蓝房子也许正是他理想中所向往的生活,然而生活总是现实的,就像再伟大的诗人也逃不脱生老病死,他悲伤而痛苦,却也意识到了这也是生活。
  这个孤独的游子,他在托马斯的生活中看到了他的未来,他是害怕未来会过上这样子的安定生活,还是向往在多年的漂泊之后的停驻呢?我未曾得知。就像每个说自己热爱自由的人最后都难以坚持自由的生活一样,他又能够坚持多久呢?也许这个问题会在他旅途的最后得到答案。
  我与他们之间隔了太多太多,我无法理解那个充斥着愤怒迷茫激情、痛苦的年代,也无法理解那些自由而寂寞的灵魂。他们倔强、坚持,然而我到现在只学会了屈从。他们想要打破规则突破约束,我却在制度内老实的活着,甚至从不挣扎。也许有人觉得他们是叛逆,是无用的反抗,是高高在上事不关己的嘲讽者。我却觉得他们只是说了自己想说的话,想要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没什么不好,只是我从不敢尝试。
  我与他们,隔了一个时代,活在两个世界。

  《蓝房子》读后感(二):蓝房子

       记得中学时期,北岛先生到过我就读的中学演讲,只可惜当时的我孤陋寡闻,除了鲁迅,杜甫就不知道些什么作家、诗人了。所以当时没有去听北岛先生的讲座。想想现在,经常为了听讲座坐公交、打车,跑到其他学校听讲座,就觉得十分可惜。更重要的是,看了他的书之后,北岛先生已经成为少数我喜欢的作家之一了。他把自己比作靠朗诵各处骗吃骗喝的人物。
 
   “蓝房子”,作者提到很多他在各国流浪遇到的朋友,其中不乏影响诗坛的大文豪。和我之前看过的书,不同的是,北岛的记录很真实,很贴切。正如他所言,“回顾往事,大可不必美好青春。”
   
    大概是年纪的缘故,我最喜欢的是北岛先生关于自己年轻时候的记录。那时的他,和朋友一起逃着火车票,四处流浪,吃着朋友明目张胆地偷来的蔬菜。喜欢吹牛,也会不落俗套地忘记了各自的梦想。如果是出国在外的人,或是中年不得志的人,大概能看到其他令人动容的地方。

  《蓝房子》读后感(三):THIS IS LIFE ——诗人北岛的散文人生和《蓝房子》

THIS IS LIFE
——诗人北岛的散文人生和《蓝房子》
  生活是什么,很多的时候,是一种莫可名状的态度,是一种具有奇特吸引力的时间段落,在有限的长度里,我们各自挥洒自己的欢笑和泪水,在忧伤缱绻中,幸福涌动。
  诗人的生活又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看过太多疯狂的例子,作为醒着的人,他们常常为那些还在沉睡的灵魂而煎熬,太过敏感的个性,自我或者悲天悯人让他们有一种游走在“正常”边缘的沉重感。
  所以读这样一本由诗人,一个会出现在已经开始思考的高中课本里面的诗人写的散文集,会觉得特别有意思,因为你会发现,他和你原先的想象相去甚远事实上,我们可以从这里找到更为真实和闪耀日常灵光的精彩的智慧瞬间。
  书本不是新书,09年出版的,散文就更加老了,1997~1998的作品,但是当你阅读它的时候,你会发现,时间并没有给予它们代沟,穿越河流,你会发现,很多东西,在岁月之外,依然拥有本来的颜色。
  辑一中有很多异乡人:中产生活的愤怒诗人艾伦·金斯堡、被现实收编到大学的盖瑞、纽约人艾略特、不那么“诗人”的诗人克雷顿和卡柔夫妇、“美国叔叔”迈克、心依然疯狂年轻的乔纳森夫妇……每一个都没有说变成“史记体”那种通篇概述的风格,但是,仿佛每一个人的个性与样貌,就这样施施然走到了我们的眼前。他们鲜活而富有个性地在文字间游走,好像是《哈利波特》里面出现的那个会走动的油画和照片,虽然不是真人,但是一颦一笑,都在展现他们原有的特点。
  而第二部分中的那些熟悉的东方客呢?也是这样鲜活,在对话中,他们迷失在属于他们的故乡,却又再回不到原来的地方,这大约是更大的忧伤吧。
  辑三和四,讲自己的故事。儿女的成长、宠物的生死、没完没了的学习——学习开车、搬家、做一个更好的父亲……在这里,诗人首先作为一个生活在地球表面的群居者而存在,融入在茫茫的夜色,却也更添一种真实的背影,是寻常车灯照向的远方,你知道他去哪里,因为,我们的生命中也有或者将会有这样的片段,他用他的笔,说出了我们说不出的那些话和感觉,是我们被压抑已久的心灵火山的出口,我们的愁肠千结,今天得以展现。
  一个被放逐者的声音,应该是这样么?我不知道。但我想心灵的梦碎掉的时候,大约不会是这样,生活把一个诗人拉回到原处,长长的过道,生命赋予的河流拥有更多的波涛,但是爱和难以割舍的情感们,如同牵引的纤绳,把我们的船拉回岸边。在后记中他写道,“写诗写久了,和语言的关系会相当紧张,就像琴弦会越拧越紧,一断,诗人就疯了。而写散文不同,很放松,尤其是在语言上如闲云野鹤,到哪儿算哪儿,用不着跟自己过不去……写散文的诗人是不大容易疯的”。我想,许是因为散文中,更多的是更为生活化的东西,这些东西就像是绳子,让风筝可以飞的高,却也不会落下来,不像孔明灯,飞得远、飞得亮,却终究会坠落,而风筝,却可以再次出发,翱翔在天空中呢。
  喜欢这个集子,也更是因为失意的诗意,或者说,是诗意的失意。大多数的人,都如同那些出现在散文中的人与事,有各种各样的残缺,因为写人,写与人有关的事,我们发现,情感到最后,能够变化的,顶多就是表达的方式而已,大抵那些表达情感的地方,却从来没有消失过。“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你看,读到这里的时候,多少人不是捏起杯子,白水一口,以茶代酒,敬给远方的自己。
  This is life. “生活如此。”
  By 林怿
  2012年7月22日
  20:47
  写于蓝牙小筑

  《蓝房子》读后感(四):蓝房子

        北岛的散文集。文笔很流畅,感觉每个字都很妥当。开头几篇写各个诗人,有趣但也有点沉重,有种自傲但有为诗人被时代冷遇而无奈的情绪在。后面描写国外自己的生活,很有意思,也能感觉到诗人的情绪也很开朗。那几年还是要出去的好吧。
    《朗诵记》里有个桥段印象深刻。写84年的时候,《星星》诗刊到成都来办“星星”诗展。北岛说自己见识了成都人的疯狂——“听众冲上舞台,要求签名,钢笔戳在诗人身上,生疼”。呀,成都人原来还为是个疯狂过。北岛评价说,“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来临前的空白”。他看得很冷静——诗人被误当成:救世主、斗士、牧师、歌星,商业化浪潮以来误会就消失了。他写得不动声色的,看得人却是惊心。
     

  《蓝房子》读后感(五):诗人笔下的诗人

《蓝房子》一书收纳的是北岛的散文,诗人写的散文,遣词造句如诗句一般凝练,里边文章的主角多是一些诗人。北岛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个个个性鲜明,性格丰满的形象,一篇篇翻过去,像在欣赏一幅幅漫画素描。人物的特点刻画得略为夸张,幽默的表现里有作者的漠然、淡然、释然,感怀、感动、感伤……无论是淡漠的嘲讽,抑或冷静的旁观,还是深切的情怀,都在三言两语似笑非笑的描述里表露。由诗人来描述诗人,视角自然不同,他们私下里是朋友,所以呈现的形象是更为贴近生活的。在北岛笔下,我们能看到诗人们的狂热、失落窘迫、辛酸以及单纯的向往与执著
诗人们除了诗歌,也需要面包,也要有遮风挡雨的房庐,甚至可能还要有妻儿的挂念。除了我们在各种附庸风雅的诗歌节、朗诵会上看到的光辉形象外,许多诗人回到家中只是伴着清汤白面,一橱子的书,以及一脑子的梦想——或者冷酷地说,很可能是“幻想”来过日子,而他们的“家”,可能是森林深处自己搭建的木房子,闹市里的一间小阁楼,多人合租的一间单元房。
许多诗歌朗诵会大都是一些不怎么读诗的人组织了诗人聚到一起,以告诉别的不读诗的人“诗歌会让生活更美好”!而诗人站在台上,面对的是一群木然的听众。待诗人把诗念完,听众也不知有没听懂,只随大流给予一些礼貌性的掌声。诗人也不喜欢这样的场合吧!
如今各种名目的会议、论坛太多了!各行各业,有展示,有演讲,有提问,有晚宴,有娱乐活动,举办地点一个比一个豪华,城市一个比一个有特色,节目一个比一个丰富。普通的城市已经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会议地点越来越多的选择在风景名胜区。与会者对会议的准备不过草草,对旅游的准备倒是十分充分!会议本身越来越发展成了主办方与与会者互撑门面的幌子,会议本身却成了娱乐消遣的狂欢。
北岛只是向我们呈现了一个更真实的现状,大家都有无奈。一些词汇,如“务实”,如“专注”,如“心无旁骛”,似乎在渐渐被淡忘。但在这本《蓝房子》里,你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它们的身影。

  《蓝房子》读后感(六):如果生活可以这样散淡下去

今天周四,晴,我醒来喝水,往包里塞饭卡手表水杯,以及《蓝房子》,出门去上课——是这周的第一次课。
政治学,选的人不多,都坐在后排——把老师一个人落远远的讲台上任他唱独角戏——这是最好不过的明亮课堂了——我可以心安理得的翻闲书。
《蓝房子》,从大二到大四,是借了还还掉再借(所以我好像永远是“只读过几本书”),记忆中都是这样静好的课堂,随便翻到哪一页都可以读下去读下去,然后觉得自己是爱上北岛了——该是怎样辽阔的人才可以写出这样辽阔的字来?
我开始特别相信,一个人有了宽广的情怀,深厚的阅历,即使是简单的几个词组拼凑,都可以有力量。
我开始喜欢这样的日子,我翻翻闲书喝喝白开水就一晃而过的散淡时光
每一天,怎么过它都不够。

  《蓝房子》读后感(七):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


白鹭是我转回厦门认识的第一位同学。
当时我正孤独的坐在最后几排,突然一个人靠近来,“让我进去好吗?”
她肤色小麦,有一双深邃的眼睛,像新疆人,高高的颧骨,挺挺的鼻子,嘴边有一颗痣,因为皮肤深色的原因,痣就不太突出。白鹭身材很高挑,偏瘦。穿着在当时打扮的潮流下是比较土渣的。
白鹭和班上的同学走得都不太近,而我又是半路插上班级的。在小团体已经固定的情况下,我很自然地和她走在了一起。
她有个我搞不懂的家庭。我见过她的父母,是在她生日的时候,她和她妈妈非常之像,爸爸是个憨态可掬的模样,是个妻管严。后来在回学校的路上,我给她买了两个小戒指当礼物,才几块钱。
她说她是基督徒,但是个不虔诚的基督徒。我们每次吃饭时,她会祷告,但只限于她记得的时候。她的表姐也是个基督徒,是她带领白鹭走进去的,当时白鹭受到了严重的情伤,她说她以前是个胖子,因为分手,一下子瘦到我看到的样子。她带领我去过基督教的小家,当时,我也处在情伤之中,但是我没有瘦下去。
白鹭的英语口语很流畅,她说英语协会是她创办的。我将信将疑。她是一个享乐派,今朝有酒今朝醉。她是个很大方的朋友,在她有钱的时候。但她也是个健忘者,欠你的钱从来都不会记得。
我本来以为我们能成为很好的朋友。但是她经常性逃课,迟到,挂科。我很讨厌她逃课,因为这就意味着我要突兀自坐着,在至少两人一起的教室里,我觉得孤独。我害怕这种感觉所以我讨厌她逃课。但是,谁都没有办法改变白鹭。
虽然不想承认,但是事实就是如此。挂科大王白鹭却是我们当中能力最好的一个人。
大四的时候,她单枪匹马闯到上海。这是一件在我看来很戏剧性的事情,她为了男友跑到上海找工作。谁知在到上海的第一天就被分手,我一直认为这是他男朋友计划很久的事情。爱情啊,猛于虎。她说她在虹桥候机时接到了上海面试通过的电话。她权衡了一下,决定就呆在上海工作。是她擅长的工作,销售加英语。我有说过白鹭的表达非常好吗?
她拿到了很高的工资,一个月接近一万,在刚出社会的时候,我们全都羡慕不已。我去过上海,上海是一个时尚的小美人,我非常喜欢。所以我很是替白鹭开心,同时,免不了为自己落泪。
后来,白鹭回来了厦门,她说她妈妈不愿意。但是,她拐回来了一个小嫩青年,青年说白鹭去哪,他就去哪。白鹭说,她还是想回上海的。
我和白鹭很久都没有联系了。很遗憾,最后我们还是没能成为知己。
但是如果你问我大学里我最想念的人,那肯定是她。

  《蓝房子》读后感(八):诗人的蓝房子

我被这个名字吸引。买书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是北岛的散文集。管它呢,光是想象一下蓝房子,就觉得美。更何况在我的印象里,北岛的书品就是他的人品——认真严谨,不随意苟同——这样的人品折射在书籍中,自然会给予读者一次美好的阅读体验。这个结论来自于另一套书,是北岛主编的推荐给孩子们的古诗、现代诗和散文,我给两岁的儿子买了一套,常常读给他听。
    我以前喜欢看推荐人写的序,现在不怎么看了,因为不好的序言往往就是狗尾续貂。李先生为这本书写的序,同样不怎么有吸引力,再努力也读不完,干脆跳过去直接看内容。或许是文学的门外汉吧,对诗歌和诗人的世界更是一无所知,对长篇大论的褒扬丝毫不感兴趣。
    说是散文,更像是人物传记,前两辑每篇写一个人,短短两千字差不多记载了长长的一生。作者的文字把这些人生的惊涛骇浪变得柔和了很多,但读着读着就会生出很多感慨,时代的弱小与强大,生命的无力与坚韧,艺术的没用与魅力,等等。
    诗,大概和音乐一样,都是不朽的艺术。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学会读诗,尤其是现代诗。课本里的《致橡树》、《青纱帐》,小抄本上的《热爱生命》、《一代人》,只能看懂字面意思。但我知道,诗和音乐一样,有强烈的节奏感。读《蓝房子》的时候,我在字里行间读出了节奏感。也许这就是诗人写散文的独特之处。
    最近比较关注修辞。这本书中,有些比喻用得很巧妙,例如在《诗人之死》里面说,艾伦金斯堡“病倒了,死亡没收了他的计划”;在《纽约骑士》中说“艾略特一直劝我搬到纽约,就像牧师劝人搬到天堂”;在《盖瑞施耐德》中说“这顿饭得在他排得满满的小记事本上挤出一道缝来”。
    也有一些比喻很糟糕。例如《帕斯》中这样写:“夜里没睡好,我一路昏昏沉沉的,像只被雷电震晕了的鸟。一下飞机就转了向,得亏有路标指引。汽车站,旅客动作缓慢,鱼一般游来游去。”我见过被炸雷惊吓到的鸟咻的一下飞起来,也见过被棒子打晕的鸡在地上转了两圈后跌倒,但无法想象“被雷电震晕的鸟”是怎样的形象。每当看到“游来游去”的鱼,它们身子光滑,姿态优雅,摇曳着美丽的S形水波,我只有羡慕的份儿,但从未羡慕过车站那些“动作缓慢”的旅客。
    但瑕不掩瑜。诗人的散文,对文字的把握恰到好处。正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言:“写诗写久了,和语言的关系会相当紧张,就像琴弦越拧越紧,一断,诗人就疯了。而写散文不同,很放松,尤其是在语言上如闲云野鹤,到哪儿算哪儿,用不着跟自己过不去。”
    一本书写了二三十个人,几十上百个小故事,最深刻的场景竟是诗歌朗诵会。认识甲是在A朗诵会,到乙家喝小酒前还要去B朗诵会,和丙和丁的交际也离不开C、D、E朗诵会……
    这本书写于1997年前后的美国。20年前,孤独的诗人们有独特的狂欢仪式,哪怕台下只有一二十个听众,他们仍然用生命去朗诵。作者在《朗诵记》中写到:“朗诵给诗人提供了证明自己不聋不哑、免费旅行和被世界认知的机会”。但朗诵本身并不永远那么美好,“有时面对听众,我会突然心生倦意”。
    我却羡慕诗人的生活:写诗,朗诵,写诗,朗诵。转而想想自己,能不能也如此心无旁骛做一件事?蓝房子

  《蓝房子》读后感(九):我喉咙里的果核,变成了温暖的石头

汽车驶过桥洞,一把自由的爬山虎窗帘挂在阳光里,灿烂的手掌挥挥挥哪怕打你你也要笑笑笑。我听你唱着妈妈唱过的歌谣,孤独的水分渗向大海,变成了云朵、大地。
给花朵与蝴蝶安排一场殉情,害怕别人看到我感动的泪痕,自导自演真可笑。
岛屿来信,很久不敢打开的澎湃,想给你回信,可是亲爱的三个字总写得不好看。
一根双螺旋结构腐烂的香蕉,牙齿与馥郁的堕落斡旋,峰回路转,做人好难。
你有蓝房子和蝴蝶博物馆,我安静地剥一个橙子。
桥梁中央的墩子被五花大绑,我猜他休息的方式是劝河流瘦身。
爷爷的礼帽里有一只小象,不过我没告诉他帽子的本体是什么。妈妈在钓鱼的时候打水漂,把石子隐去,小鱼亲了水面啾啾啾啾啾,五下。
大楼有个包容的胃,他让爱烧糊菜小姐挨在我隔壁,哎哎能get防串味技能吗,楼先生。
做笨拙的绅士,单膝点地给你穿高跟鞋,也知道了你的鞋垫上印有一个“旺”字的小秘密。
未来的第一根白发是射线,像极了虔诚的祈祷。
你看动漫,打牌,闲聊不属于我圈子的梦想,这种感情里,彼此都很安全。
月有阴晴胖瘦,太阳会打高光。
我的名字对于他太难,他甚至不想让舌头尝试一小次地滚动。他给我选择了“尸”的姓氏。

  《蓝房子》读后感(十):你的温暖,存在心间

不可否认这是近来读得能让我忘情大笑的第二本书了,上一本是《法兰西的忧郁法兰的美好》
 “那是由于时间差——意识形态解体和商业化浪潮到来前的空白。诗人戴错了面具:救世主、斗士、牧师、歌星,撞上因压力和热度而变形的镜子。我们还险些以为那真是自己呢。没两天,商业化浪潮一来,卷走面具,打碎镜子,这误会再也不会有了。”
  
  “诗人多跟社会过不去,又无生存能力,免不了待业受穷有神经病嫌疑,被划入另类。不管怎么着,朗诵给诗人提供了证明自己不聋不哑、免费旅行和被世界认知的机会。”
  
  (《朗诵记》北岛)
  
  “对当代的资本主义世界来说,特别是对作为这个是中的‘大多数’和‘大众’的中产阶级来说,诗已经不再是一种重要或必要的东西,诗已经成了一种多余之物,可有,亦可无。自六十时代以来,资本主义为了安抚中产阶级大众,利用二十世纪提供的新科学技术手段,建构了从摇滚乐到电脑网络的一整套新的文化,而这建构过程,也正是诗被从艺术金字塔的顶尖上拽下来,变成当代文化景观中的行吟乞丐的粗暴过程。……至二十世纪末,一种新的中产阶级文化已经成熟,他们有自己值得追随模仿的英雄,有自己百听不厌的故事,还有电脑这个能把各种游戏都集于一本的百宝箱,他们要诗干什么?”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蓝房子〉序言,作者:李陀)
  
  “行人被红灯挡住了。他们肤色年龄性别不同,但眼睛极其相像:焦躁、空洞、不斜视。偶尔有几个东张西望的,没错,准是外地人,如我。绿灯亮了,他们急匆匆的连狗都得跟上那步调。艾伦的诗用的正是纽约的节奏,他像个疯狂的梭子,把一切流动的、转瞬即逝的都织成诗行。现在终于歇了。人们把梭子收进抽屉,再钉上。这是个不再需要诗歌的年代。很多年了,他的愤怒显得多余。”
  
  “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观瞻,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沙砾暗中影响那庞大机器的正常运转。”
  
  (《诗人之死》北岛)
 “老刘的两次婚姻都失败了。现任妻子和他在一起开饭馆,仅仅因为在国外手续复杂,离婚一拖再拖,拖的两人都没脾气,只能将就。情人节快到了,我女儿偷偷问我:“为什么六叔叔买了两张情人卡?”我怎么解释?一张给妻子,处于习俗和生活惯性,另一张是给波兰房东的女儿,那是真情。老柳青我把他的题词译成英文,在抄到情人卡上,但他连情人的名字都拼不准。我为他感到悲哀:除了有限的波兰饭馆用语,他用什么来表达?但这毕竟是他仅有的阳光,在烟熏火燎的异地他乡。”——波兰来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蓝房子》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