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2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的读后感10篇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是一本由[日] 乙一著作,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页数:148,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一):人之初性难定

人之初性难定
  一般来说,作家的处女作总是会带有些羞涩,语言有点不流畅还有其他瑕疵什么,但乙一的《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起来真的很惊艳呐!
  很赞同这个说法,“没有多少推理元素,故事整体更偏向于悬疑”。但是如果作为一部悬疑作品,已经十分优秀了。该书和绫辻行人的《Another》有一点很像,二者都是将寻常生活中的某些东西放大,使之超出了人们承受的范围。《Another》放大的是生活中的“意外”,将意外主观化常态化,使生活中的小摩擦小碰撞成为一把决定生死的悬剑,这样一来使人生活在恐怖与担忧之中。那些寻常之事一旦放大,生活的节奏就会被打乱。而《夏天烟火我的尸体》呢,则是推翻了小孩子那种天真无邪心理,把人潜意识中的占有借助天真展现出来,细细想来真是让人不自的一惊。
  盛夏,在日本的动漫啊轻小说之中,是一个多么美好的词啊。夏天、烟火、浴衣、冰棒和那若有若无的爱恋,这些原本是多么令人遐想的词语,却没有成为旖旎的气氛,反倒成为了欲望与邪恶的温床。而较之以弥生犯事之后的恐惧和内疚,哥哥阿健那种游戏其中的态度更让人反胃和不适,再加上五月这个小孩子令人心疼的独白,真是让人不禁高呼,这些孩子到底怎么啦?
  细细想来,一切出自于占有。因为想占有阿健,绿姐姐杀害了那么多孩子,并把他们存放在冰柜里,因为占有,弥生把五月推下去,也是源于占有,绿姐姐把帮忙五月的存放起来,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占有,无疑是整个故事的热点。而占有又源于一种怀疑,怀疑终将演化成一种猜忌,成为犯罪的引路人。这是我们真的需要问一问,出此毒手,得到的是最初想要的那个结果吗?也不是吧。无论是绿姐姐,还是五月和弥生,这三个人演的这出“三女争夫”的悬疑剧在最后看起来都是那么的可笑。说是一时冲动,弥生杀害了五月;说是蓄谋已久,绿姐姐为了满足她的欲望,可谓是疯狂至极了。但她们喜欢的真的是真的那个阿健吗?其实她们的恋意有何不是一种镜空水月?看到最后,我也没有发现乙一有明确的写出,阿健这个“小恶魔”对她们三个真的有什么发自内心的喜爱之情啊。
  但整个故事最值得忖度的是乙一行文的节奏。不得不说乙一在《夏天烟火我的尸体》中,对于行文的铺陈可以说是做得好绝,也异常精彩。仅仅是掩埋尸体,就数起波折。每一次五月的尸快要被发现了,读者的心弦都不免被拉得紧一紧。而最吊诡的是这里了。我总是不自觉地被乙一带着走。明知这是一件罪恶,可是每当尸体快要被发现,我都不免捻出一把汗。面对危机,五月手足无措,我总是为她暗暗着急,而阿健总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总是让人定下心来。是啊,现在我打这篇书评时,我会冷静的分析指出各个人物的不是,但当我真正投入小说的文字格局之时。我也不免被“催眠”了,折服在乙一的文字下,为所谓的主角去欢呼。
  我们常常说,人之初性本善。可乙一用这个故事,狠狠地甩出了一巴掌,告诉我们,在这么一个美好的年龄,在这么一个怡人的季节,在田园的乡下,纯洁的孩子们犯下的是一个如此触目惊心的过错。那种感觉,好像有什么根基被动摇了,好像整个世界的立足点被打破,继而丧失了存在的可能性,仅剩虚无,也让人想起了一部电影,是《楚门的世界》。
  故事的最后是“欢喜”的,读者们也松了一口气。但当我们回头再看看,发现,其实一切早已荡然无存了。
2011-11-23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二):感觉这本书还可以写个续集。。。

平静的看完了这本书,说实话,没有过多的震惊,毕竟看过白夜行,濒死之绿,告白之类的小说,早已对日本青少年犯罪题材作品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在看的过程,脑海中一直有萤火之森的画面浮现,夏天,森林,神社,小孩,烟火,简直太像了,只不过一个是唯美纯爱系,一个是唯美暗黑系。但是对于这种界限分明的小说,还蛮爱的!

居然超字数了!那就再啰嗦几句吧!大波剧透来袭⊙∀⊙!

要说这是本悬疑小说,那漏洞就太多了。大夏天,尸体两天就臭了好不好,况且还在稻田里晒了一整天,确定第四天还是一个完整的可以搬来搬去的物体吗?烟火大会当晚,阿健和弥生在灌了水的稻田里找尸体,弥生摔了一跤,难道身上没有泥吗?在一个大家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去看烟火的集会上,两个满身大汗邋遢的小孩不值得注意吗。。。。。。

但是总体来说这本书还蛮有意思的,从一个死者的视角出发,不仅没有恐怖的感觉,反而让人觉得有点可爱。不过最后到了冰淇淋仓库,以五月童稚的口吻说出了绿姐姐的真面目,还是让我觉得有点惊悚,有时一些超越常理的事情越是用平静的方式表达,越是让人感到脊背发凉的寒意。阿健两兄妹应该再也逃不出绿姐姐的手掌了吧!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三):只是因为你是小孩吗?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小孩,虽然我自己也只是刚刚逃离这个阶段。众多的法律保护小孩犯罪,再大的罪行也能够变得不值一提,最多新闻里轮番转几天加上舆论引导思考人性内心,一桩事就可以揭过去。这种情绪似乎被日本文学和外国电影影响的最多,中国大陆人还没有谁有胆量做出这种改变。但是无论是曾经的禁片《发条橙》还是评价很高的《猜火车》,东野圭吾的书《彷徨之刃》和2010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入围的日本电影《告白》,再怎么样也是十几岁的少年,做着或悔改或完蛋的事。这些都是给了我很大触动的作品,毕竟正处于相当的年纪。乙一这部写于十六岁的处女作,描写的却是更小一些完全可以称之为小孩的生物,展露出的自私和冷静。
弥生,我不过是说我喜欢阿健,你怎么就把我推下树呢?
阿健,你看见我的脸上黑色的血,有没有怀疑过弥生说我自己掉下来的话?几次藏匿我的尸体差点被人发现,你有没有一点点后悔
我死的时候是夏天。尸体腐烂的很快吧?阿姨,弥生,阿健,腐烂的气息是不是很难闻?阿姨你早就闻到了吧,弄脏你家的柜子和被子真是不好意思,但是我也没办法控制身上流出的液体。让你忍受那么久来包庇弥生和阿健,真是对不起。
最后,绿姐姐,你为什么不早一点来揭穿,要让我的尸体在夏天腐烂,让阿健看到我那么丑陋恶心的样子?冷库里有那么多可以和我一起玩竹笼眼的伙伴,我腐烂的尸体怎么去面对他们?我生前吃的冰激凌,都是干净的吗?快点把阿健带过来吧,我很想他呢,你最终是想杀了他,不是吗?
绿姐姐,你真是很变态啊。
小孩?你是小孩那又怎样?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四):此后成了乙一迷

乙一的作品无论横看竖看都是适合漫画化的有爱物。最先看的还不是他的小说,而是他的小说改编的漫画,当时在新干线连载的小册子,漫画作者小畑健,原作乙一,名字《初》淡雪体验,这样就被他很惊艳的萌到了。小畑健的扎实画工,要是没有好的剧本,再华丽的画风也是白搭,so,自此之后,开始留意乙一这个名字,凡是发现他的名字,一定要拿来翻两下,但怪的是,居然一直没有遇见他的小说="=无缘吗!!!!后来没多久,在漫画店又惊艳的发现一本漫画,《GOTH异常杀人者的心理探索》,虽然是D版,但毫不犹豫的拿下~~~~~~~
 
比起白乙一的题材,吾辈更偏好黑乙一的故事,猎奇杀人者的心理探索什么的实在是很吸引人。虽然大多数都是短篇故事,但节奏紧凑,永远都是意想不到结局,唯美的人物场景,吾辈燃了!!!
说回他的这本小说,《夏天、烟火、我的尸体》。乙一16岁的获奖之作,这个版本里收录了两个故事,一个是这个,另一个短篇是《优子》,这个也很有趣呀,以为是正确的视角,到最后没想到却是错的,但这时,吾辈已经不再轻易相信作者的这个说法,故事中,到底谁才是真相呢。《我的尸体》也很巧妙,整个故事节奏就在“我的尸体”被藏起来准备丢掉和怕被别人发现这一拉锯战中进行。每次都是差一点就被发现,嘛,大BOSS都最后出现,以为结束的时候,他就突然冒出来,颠覆结局,原来是这样啊,脑中立刻转走马灯一样把小说的所有关键点放了一遍,瞬间冰冷的感觉传遍全身,真是疯狂~~~~
乙一的文笔像那种平静的就可以讲出惊天恐怖事件的邻家变态杀人犯一样,结局揭露的真相总是足以击溃你的心理防线,严密的组织能力,细腻的人物、场景描写,短篇短篇短篇~~实在是一拿起书就难以放下的存在,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他。
 
 
记于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11:44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五):迟钝的孩童

  一直觉得乙一起名字很妙。
  夏天在日本文化中往往美丽 虚幻 神秘 幽暗——罪恶,一个祭典不断,百鬼夜游的季节;湿热的空气里植物生长无比茂盛、粘稠汁叶在阴影下鼓动,自然的能力越强,非自然的[那些]越是放肆,暗与恶的味道越是浓烈;而燥热的夏天过后又是寒凉的秋,一如[寒蝉鸣响着,这个夏天就这样结束了]也寓意着纯真的终结…京极夏彦的《姑获鸟之夏》《巷说百物语》【非常好看,众看官有兴趣不妨试读】 道尾秀介的《向日葵不开的夏天》 陵迁行人的《Another》 还有最著名滴《午夜凶铃》~~莫不是发生在油蝉嗡鸣的夏季
  烟火无疑是美丽、炫烂的~~一瞬间照亮夜晚,裹在席子的“我”青色的尸体和绿姊姊妖艳红唇的笑容都倏然从黑暗里浮现出来。乙一对烟火的描写实在太美了,缤纷耀眼、村民们抬头赞叹不已,而矮墙后就是“我的尸体”和三个孩子。
  没有多少推理元素,故事整体更偏向于悬疑。依旧是巧妙的局中局:夏季烟火祭将要到来,小镇频频发生小男孩失踪事件,小学生的“我”(五月)和好友弥生、弥生哥哥阿健在神社的山林里玩耍,吐露了对阿健的爱慕之情的“我”被恋兄的五月从树上推了下去……面对一具尸体,孩子的做法是?《夏天》作为处女作,已初具了乙一的个人风格,有意思的是,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正常人!
  那个人就是因为一时的嫉妒而把“我”一一五月,从树上推下去摔死的弥生妹妹。她很害怕、惊惶、懊悔,撒谎时演技僵硬拙劣,每次藏尸胆战心惊草木皆兵,与轻松自如乐在藏尸游戏其中的哥哥阿健对比不能更鲜明。更无论一直侥有趣味地观察他们的绿姐姐了。在乙一的作品里,往往很少出现感情表达这样真实而正常的角色,尤其是小孩子角色有这样设定的就更加稀罕了,大多数是像《小饰与洋子》里的小饰,就算是长期被母亲虐待、同学欺凌也没有爆发过,而是默默忍受或者像橡皮老鼠一样老实谨慎地蜷缩在黑暗中。年龄段更小一点的会像《So far》里的“我”,无论是什么奇妙诡异的事情都照单全收,适应性一等一地高。
  乙一喜欢赋予笔下的角色一种特质——迟钝。对恶的迟钝、对痛的迟钝、对特殊能力的迟钝、对真相的迟钝;任何会让人不愉快的事情,都不必深究,漫不经心地切除掉不想要的部分。这样大开大合地粉碎掉困住思维的枷锁,让故事爆发出无限可能性,但是又无一不符合逻辑与伏笔,让人忍不住想象——写出这些故事的作者一定是个冷静的疯子,也是乙一的作品令人疯狂的魅力
  再说回弥生。
  五月失踪后,漫山寻找五月的大人们,态度却心不在焉,敷衍草率浑似没睡醒;明明镇上已经发生了那么多失踪案,依旧按部就班地准备烟火祭的本地人也实在是淡定得让人心寒;而仅有的两个孩子,绿姐姐和阿健……兴致勃勃地玩着恶魔的藏尸游戏。
  处在其间的弥生,实在是太……太嫩太真了,但是她又是某种意义上最成熟的一个——怯懦、摇摆、瞻前顾后、自私、想象力贫乏,有一份较成熟的奇怪道德观,比起绿姐姐和阿健那种显露出天真的恶行,弥生实在是更像个普通的大人。
  我们说一个人做了亏心事还会害怕,说明这个人还有基本的【良知】。这个良知,除了天性,更多的是人类社会自发形成的道德约束和道德恐吓。每当弥生像秋风里的落叶一样打摆子的时候,就越是衬托出阿健的快活和镇定。阿健越是像个小恶魔一般鬼点子频频,越是衬托出弥生无法心安的良心作祟。
  弥生对于自己的罪行未必有多大的认识,但是她的恐惧、忐忑无不透露出,她的心理已经被【约束】了。她在想,这样做是不应该的,会遭到别人的指责和关注——而阿健和绿姐姐想的估计是,怎么在不触发游戏怪的攻击的前提下,多挑战一下BUG和赢取系统福利。前者考虑的是【该不该】,后者考虑的是【好不好玩】
这不就是,孩子与大人的区别么?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六):一个死者和三个罪犯

首先因为读过他的短篇而知道他的名字,又被书名吸引,然后拜读了这个故事。不得不说全程都是以目光舔舐着纸张——无法相信,却又不得不承认这个作者16岁时的才华。
炎热的夏天,“我”、我最好的朋友、我喜欢的人和我崇敬的大姐姐。看上去美好无比的4人组合,在和蔼的阿姨家一起喝果汁,吃冰淇凌,看动画片,度过夏日的时光。转之最好的朋友就推我下树,第一个犯人弥生出现了。小孩子天真烂漫,但是天真烂漫并非善意所致,而是比大人更加直截了当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高兴就会大笑,伤心就会哭泣;嫉妒就会大叫,所以感情高涨到极点就会伤人,会做目前最想做,但是并不考虑后果的事情。弥生也许并不想要我“死”,如果我也确实没有死,那么这件事也许会成为大家小时的回忆。但是弥生的感情,就是那么直接地在瞬间染红了眼睛,伸出手推了最好的朋友的后背。
弥生直接杀掉了五月,可故事这才刚刚开始。目睹了过程的阿健,是弥生的哥哥,弥生和五月都喜欢着的人。弥生因为喜欢阿健,嫉妒导致五月的死,所以撒谎是“五月自己从树上掉下来。”而阿健是一个聪明的,也是登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有心理扭曲的少年:他不知道弥生的罪行,他完全可以去报告大人,但是明显的,他的不正常在希望“挑战”大人,以行动来“证明”自己。这是一个寻常小孩都有的,却在他身上被放大了的特点。所以他却开始了像是真正罪犯的,漫长的抛尸过程。他带着弥生,以一种愉快犯般的心情来开始藏尸与进行抛尸。小孩子如果是锍足了劲要去“挑战”什么,那细腻的思考方式和可进行的方法连大人也望尘莫及。
阿健是第二个犯人。其实他只不过“帮助”弥生来解决五月,但是全篇让我感觉到最心凉的是阿健整个过程的那种不慌不忙。弥生是一幅寻常犯人的嘴脸,暴露的是一般人人性中的阴暗点:她慌,因为害怕被发现;她舒心,因为确信不会被发现。“弥生随时可能情绪崩溃。但是阿健的冷静、细心和应对自如,那些被人夸道的优点此时全部变成了残杀五月的凶器……
最后是关键人物绿姐姐。在之前被狗叼走的花拖鞋使她思考出事实,柜门拉开见到尸体的样子——这些她全部假装没有发生而隐藏起来的真相,在最后的洞口全部摊牌。最后的解决掉尸体的犯人出现。绿姐姐思考出阿健与弥生的罪行,并在最后帮他们进行了最后的藏尸。绿姐姐是第二个心理扭曲的犯人,联系本篇的之前和末尾可以知道,绿姐姐就是开头”绑架犯“的犯人。”她从前喜欢上了邻村的男生,可是没有结果。那个男生长得有点像阿健。“这是五月知道的事情。阿绿从前喜欢的男生也许因为什么拒绝她,所以她杀了人以后把尸体扔进冷冻室的下层——从此也就开始杀长得像这个男生的孩子,全部一样处理。但是当她知道五月失踪的真相以后喜欢上了阿健——因为他们俩的相似。所以她最后处理了五月,包庇了另外两个犯人。
我印象最深的,是在故事末尾那里,黑色的夜空被花火的光亮划破,五月的妈妈神色黯然地转过身问:”阿健,你知道吗?五月喜欢你喔。“
阿健神情变得柔和,轻声回答:”我知道的。“
这无论如何看都应该是个温暖而充满哀伤的情景却让我心底一凉。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一句让我从心底里想害怕地大叫却无从开口的告白。同时,这也是我认为整篇最棒的一个描写:小孩子到达极致的,大人无法表现的狡黠,同时也终于表现出了从开头就死掉的,”我“的悲哀,”我“活着的尸体的凄凉。喜欢橘家家人的五月,把弥生当最好朋友的五月,喜欢阿健的五月,在听弥生说喜欢阿健以后,为了弥生的心情也坦白说自己喜欢阿健的五月,唯一在书中能让人感到那点温暖的五月,这一个死者,被自己的朋友,喜欢的人,憧憬的人联合杀死,藏尸与封印。不得不说乙一如果不具备”白“的特质与心理,那么这个故事,这个残酷又哀伤的故事也不会演到这么登峰造极。整个故事的诡异气氛与哀伤气息,都由”尸体主人公“五月烘托,体现出了以尸体口述的故事的真正意义。
”这样,我就能改掉我的坏习惯了吧……“最后喜欢上阿健的啊绿,不会再杀人。
”我好崇拜绿姐姐。“阿健更加更加喜欢上了绿姐姐。
三人的童年时期所有回忆,终于在这个时候戛然而止,迎接新的开始。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七):关于阿健

其实这部书里出现的人几乎都喜欢阿健。
  
  五月、弥生、绿姐姐和妈妈
  
  首先
  
  五月因为知道了弥生的秘密,所以也说出了自己的秘密。
  
  可是,却没想到会因为弥生的害怕自己的阿健被抢走,推了她下去。
  
  后来
  
  把五月搬回了家,妈妈却没有发现。
  
  大概,绿姐姐就是在这时发现的,
  
  看见了五月的脚,被吓了一跳。
  
  却假装是不小心绊倒了。
  
  
  在最后结尾,
  
  说明了原来最近的一系列绑架案是绿姐姐做的。
  
  原因是因为她也喜欢阿健,才绑架了这么多像阿健的男孩子。
  
  或许
  
  她只是因为未得到阿健,内心的占有欲,所以才绑架了这么多男孩。
  
  帮阿健处理尸体也是因为想和阿健在一起。
  
  或许
  
  她永远都不会杀了阿健
  
  因为
  
  书中最后----
  
  “绿姊姊既感动又高兴地搂过他的身子。让阿健几乎无法呼吸地,把他的脸按进自己的胸口。
    绿姊姊自己也知道体内的深处热了起来,然後她思考。
    ——这样一来,我也能跟我的坏习惯说再见了吧……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八):以罪为名的游戏

       我想当看到封面上写着“16岁惊世处女作”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不感到震惊。但我始终反对以“天才”的名号去定义一个人。
    虽然以前没怎么接触过推理小说,乙一的名字在我读这本书之前已经听说了。在我翻开书之前,书的题目就提前展开了一副想象。夏日的夜晚,看烟火的节日,还有带着恐怖意味的我的尸体。小说的基调非常清晰。
    “在与死亡的游戏中,孩子们的表现究竟是更加单纯,还是更加狡黠?”题目旁边的一行字展示的一个疑问,其实就是解读这部作品的一个很重要的视角。我们至始至终都能看见,在处理尸体的过程中阿健的冷静与弥生的胆怯之间的强烈对比。这样的强烈对比更给我们带出一个不难理解的信息:阿健在享受,而弥生只想尽快结束。
    当然我们可以这样指出,弥生的恐惧来源于她的罪——杀死弥生的罪,还有想要欺瞒下去的罪。罪恶感在弥生心理造成的反应是很有趣且真实的,就像是我们小时候总会有成功欺骗过父母那样的经历一样。成功欺骗过后可能伴随着更大的谎言,后续的每一步都令人胆战心惊,但同时每一次的成功欺骗之后的巨大放心感,我们称之为“落差的放心感”,是前所未有的快感。
    如果从这样的视角去解读,不难看出,其实弥生也在游戏当中,但相对于阿健,她或许玩的更加肉紧。
    相比于弥生,阿健是更加有趣的存在。我们看到他的冷静,是不符合年龄特性的,至少是不符合我们印象中孩童的反应。“他才5年级!”这是我感到这部作品极其不和谐的一处,就像是为了剧情服务似的。直到后来我重新整理解读,我才发现我遗漏了很重要的一点,没错,就是封面上的那行字,“游戏!”对于阿健来说这是一场游戏,他如此轻易地相信弥生的话,并帮助弥生消除恐惧而隐藏尸体的行为不只是出于爱,他缺乏恐惧的行为恰恰说明了这一点。他在游戏,而缘由是什么一点也不重要;他没有弥生的罪,这让他游戏的更为轻松,更享受。阿健让我想起以前的一本书:汤祯兆(香港学者)曾经指出暴走族的心理构成,就是孩童做游戏的心理的模仿。他们在做着越界的事,却不是犯罪的事。他们在不破坏社会规则的前提下,游戏人生。
     “我的尸体”暗示着两个主人公对待眼前死亡的态度。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弥生是“我杀了她”和“我撒了谎”,阿健是“如何掩人耳目的藏好尸体”。然而“我死了”这样的概念却始终没有在他们心中定型。这是我觉得乙一这部作品最为成功的刻画。谁死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罪,和我该如何掩罪。罪感的来源只是对揭露的恐惧。
    《菊与刀》里曾经阐述过日本的耻感文化,里面就有提到,耻需要观众,不仅表现在约束行为方面,更表现在对罪的态度上。罪只要不被揭露,那它就不算什么,也不会造成耻。而在这样的社会里,只有耻是最重要。
    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视角。
    结局对绿姐姐的安排其实我不想说太多,对于我来说那样的情节印象是比较弱的。我认为,那只是作为一个悬疑小说所必须具有的,有爆炸性的结尾,但那对我来说不重要。
    作为一个作家,这部作品中的乙一的写法异常干净直接,没有多余的交代和反复的论述,人物的极端突出,情节简单,以及非常客观的视角。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文风。但同时乙一以这种客观写法所营造出的奇异气氛,也是让人赞叹的。另外还有一些个人的不认同之处,例如情节中“我的母亲”对绿姐姐感情的揭露感觉是多余的,这样的铺垫不需要。还有对阿健的描述过于客观,让人难以理解他真正的心理。
    总体来说,无论作品也好作家也罢还是很优秀的,更难以相信是出自于一个16岁的少年之手。相信以后还会继续阅读乙一的作品。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九):纯真之邪

       那年夏天,我九岁,然后,我死了。幼小的凶手惊恐地、沉着地奔忙于藏匿 我的尸体在与 死亡的游戏中,孩子们究竟是更加狡黠,还是更加天真?
    这是本书的简介.
    
   我承认当初曾因为,这太过哗众取宠的书名,差点放弃.
    但一直以来,都偏爱关于小孩的故事.
    简单的,深沉的,欢乐的,悲哀的.
    尤其,更偏爱矛盾和冲击力强的东西.
    纯真之邪...又怎么能抗拒呢
 
    小孩子是天真的。他们会对你摆出纯真的微笑说出逗乐你的童稚话语。他们没 有大人那些的惺惺作态,他们是最真实的自己。
 是的,真实到,把善良和恶毒,都表现得无比直接而又淋漓尽致。他们也会因为一点小事去恶意地对待自己身边的同伴,抛弃了是非观念,他们因为心里天真的恶意而做出来的事情,因为那种懵懂和直接,会比成人更令人可怕。
 
     夏天的水田,树林,花火...都是童真和美丽.因为想要独占哥哥的爱而杀死五月的弥生,对死亡毫无惊惧,冷静的处理尸体的阿健,还有通身环绕着治愈与黑暗的阿绿...单说故事情节,未必惊艳...用小孩子的视角,用甜美少女的口吻,用阳光少年的口吻平平淡淡,喃喃私语讲述一个仿佛美丽的童话...才是动人之处.11岁和9岁....不过一群孩子,没有黑白之分,亦无对错之别的孩子.
 
    前几天,看到一则新闻,几个孩子相约去河里游泳,其中一个孩子被水淹死了,剩下的几个孩子却一哄而散跑了,回家也不谋而合的不提这件事情,任凭死去的孩子的家人四处寻找...当下就想起这本书来.那时心惊啊,简直背脊发凉.才越发觉得这书的骇人之处.
    后来,有个孩子在连续几天的噩梦后,才告诉了父母.新闻还附了他的一张相片,哭得异常天真...还好,故事毕竟是故事...孩子也是会害怕的.
 
     恩,听说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才16岁.很好奇,他拥有的是怎样的童年呢...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读后感(十):惊艳作【剧透慎】

夏天
夹脚拖鞋 蝉鸣 酷热难耐
烟火
夏季浴衣 扑扇 缤纷炫丽
我的尸体
温馨美好之下的毛骨悚然和面目狰狞
我以为阿健年纪不小 因为他的成熟稳重处变不惊 却愕然发现他只是个五年级的孩子
面对小伙伴的死亡和妹妹的眼泪和不安 他竟能如此天衣无缝地应对所有危机
一直很佩服这样的人
阿健的妹妹弥生 相信很多人都能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
做错事之后的慌张和掩饰 即使到了最后的最后依然无法说出真相 希望平和的生活就这么继续下去
被杀死的“我” 一直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陈述着故事
有时候你觉得她活着 但你又分明知道她死了
和式小说一向充斥着这种变态的美丽 用平常的语气诉说着不平常的故事
好人终有好报之类的结尾好像与这类小说无缘
生活就是这样 残酷而又现实
——记《夏天·烟火·我的尸体》by乙一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夏天·烟火·我的尸体》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