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7-11-1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的读后感10篇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是一本由马克•克雷默 (Mark Kramer) / 温迪•考尔 (We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8.00,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一):是“哈佛”的吗?

这个暑假开始的时候,一天一章节的速度把这本购置于前年过年的书看完了,很多都是技巧性的东西,干货也不少,有些文章经典,但也有些文章似乎有点“水”。 美国好像特别流行“非虚构”写作,什么叫非虚构呢,窃以为指新闻、报告、专访等文章,一般情况,这些文章中力求真实,不会出现想象、夸张不符合实际的内容。这部书除了标榜“哈佛”之外,还标榜作者都是获得过“普利策奖”“奥斯卡奖”“艾美奖”等新闻传媒界最高奖项的。其实与其说是“课”,不如说是“讲座实录”(全书由51位美国记者、编辑、作家或出版人在‘尼曼叙事新闻会议’上的演讲构成),尽管有编者的整理,但全书九个章节,章节之间逻辑并不是很清楚,章节之内的文章也有概念重复的现象。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这样一个构想,或许称为怀疑,既然是一本讲“技巧”的书,何必如此的拖延,把所有的文章重新整合归类起来,一万字左右的规模就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把“抽象阶梯”“参与式采访”“客观”等概念讲清楚,还可以附录上一大堆的小技巧。如果说要加上细节(即在自己的作品中具体讲演技巧),那3万字也是可以完成的,没有必要出一本书。但这只是我在面对无序甚至有点杂乱的文章的“气愤”之语而已,虽然文本的确需要精简,但杂烩成一篇“技巧”论文,通篇讲概念、新闻名词,那样不仅书无人问津(能不能出还是问题),买了的人也只会搁置更长时间。 抛开一些书本身的问题,有些文章的确精辟或者让人记忆深刻。第一章《故事之重》中的埃塞俄比亚难民营的歌声,《深入私人生活》提出的“建立在调研、信任以及建立关系之上的创造性写作”“写作按人物走”“写‘失败者’”、第二章所讲的如何去寻觅话题、第四章“建立结构”、第六章“伦理”都是非常有价值、有内容的。 最后,对于阅读这本书有这样一个建议:勤做笔记和摘录,把那些精华部分自己提炼出来,可以有空就翻几篇,也可以选择一个时间段看个一章,我是看了超过一章就明显丧失阅读兴趣,索性只看一章的。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二):抽象之梯:写故事和写论文都该用到的工具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里提到了一个很重要但不太好用的写作工具:抽象之梯。意思是所有的语言都存在于阶梯之上,最下面的是例证,展示具体而明确的内容,充满细节。往上走是意义,是通过对具体的事例进行抽象和概括得来的,负责高度。
从写故事的角度来说,写作需要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故事层面,而是观念层面。在故事层面,作者有没有掌握大量详实的材料,能不能提供一份“前后相继的精神情感上的经历”,你所关注的故事有没有很高的情感温度,具不具备一个完整的情节结构(开始、发展、高潮、尾声)都很重要。在观念层面,作者需要在掌控庞杂的材料的基础上,提出强有力的观念。而且这些观念必须具有逻辑性,且能和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步前进。
论文的写作也是如此。在作者灵光一现得到一个idea后,需要大量的research来发现你感兴趣的领域经过了怎样的书写,有哪些未尽之处。同时,做文献综述有助于作者赶得上主题的速度,并找到整篇文章的枢纽点,并找到材料走向理论的通道。
在抽象之梯上攀爬,需要在案例和理论之间来回穿梭,并逐级寻找梯子。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阅读和思考作为支撑,并通过选择关键词的聚焦练习,帮助作者从内容转向意义。
总得来讲,在抽象之梯中,要把握的概念大致有这么几组:具体/抽象;内容/意义;idea/theory。如果没有这部梯子,故事也就仅仅是个故事,找不出普遍意义和价值所在。举个例子,一个妇女生二胎的故事,应该有其故事本身扣人心弦或打动人的地方,同时也要能在二胎政策、医疗资源分配等宏大议题上找到对应之处。这样的写作,才有深度和力量。
灵光一刻:
秘密这事,本身就具有摧毁性。
身临罗马,就过罗马人的日子。
不要陷入历史进化论,事情不总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变得更好。
”十分之七“规则:在十样你最想从老板、生活伴侣、工作或者房子那里得到的东西里,如果你聪明又好运,且为之努力,你可以得到七样。不要悲叹失去的三样,因为交易就是这样:你可以换工作,换伴侣,换房子,从而得到那三样东西。但总得来说你得到的东西还是不会超过七样。
花费时间在你所在意的事情上,这就是收益。
开始写,不停手。
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三):献给想写特稿的年轻

或许你自己也未曾想清楚,自己是如何选定了这一条道路。又或许你还未笃定,聪明地给自己留了另一条后路。不过没关系,至少现在的你正在这一条路上。

你看了看身边的环境,然后开始质疑自己,质疑这一个行业。莫说前路一片黯淡,就连身边也早已布满荆棘。

优秀的前辈,同道的友人在不断地离开,刚刚入行的你迷茫了。你不知道他们的离开对你来说是难得的机会,还是你未来的缩影。

每个人都在谈论技术与风口,每个人也都在谈论故事,他们巴不得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用一个好故事来迎接资本的洗礼,刚刚入行的你迷茫了。在你的眼中,那是两条相去甚远,鲜有交集的路。

你迷茫的时候听到“不管什么时代,内容为王”,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仿佛找到了自己存在的意义。是啊,报纸到广播,广播到电视,电视到电脑,电脑到手机,改变的只是承载内容的工具。

你正是如此安慰自己。

然而,当10万+的文章中图片越来越多,文字越来越少,当短视频的点击量越来越高,长报道的阅读量越来越少,当抖机灵的调侃越来越多,谨慎的事实越来越少,你开始明白,工具也正影响着内容。

行业的变化来得太快,身边的限制来得太多,优秀的导师走得太早,这一切就这样发生在你刚刚入行之时。

当你再一次问自己,为什么想做特稿?

可能一时语塞。

我喜欢故事。”

“我想拓宽生命的宽度。”

“我想一点一点地使社会变得更好。”

这是你内心深处的答案,但是现在却可能会被暂时掩埋起来。

你回首过去,你还清楚地记得当看到一篇优秀特稿时的那种由衷的激动,激动中肯定还夹杂着嫉妒,你渴望着作者那一栏上写着你自己的名字。那是一种最原始的冲动,是对美的真挚的追求

你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有能力写出那样的作品,又或许你年轻气盛,对你的能力并不怀疑,只是忿恨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

等待着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机会,因为你知道毕竟这个行业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看来真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呢。苍鹰走了,留下一堆菜鸟,互相比试着谁的羽毛更加成熟

你甚至也想快一点加入到这一场比试中来。为此你开始去研究特稿的写作,究竟什么是好的稿件,你最近才慢慢清楚。对了,你也是最近才第一次见到采访提纲长什么样子。

但是天赋不算低的你渐渐发现,特稿写作并不是一个百分之百的天赋活儿,而是需要后天不断的训练。

这时你忽然感觉到释然,因为你想起来之前自己的文章都以白描为主,你向别人夸赞这是最高级的技巧,最真实的写法。但是只有你自己知道,你不过是在掩盖写不出旖旎句子的窘态。

现在,你终于可以练习了。

你慢慢地分析着特稿的结构,摸索着其中的规律,仿佛瞬间获得了写作的真谛,这时你对自己更加自信了。

你看着优秀的人不断离去,优秀的稿件不断出于越来越年轻的人之手,你开始慌张,什么时候自己才能成名?自己的满腹才华什么时候有机会得到发挥?

怀才不遇啊。

这时,恰恰又到了每周报选题的时间。

每周的这个时候,你都会变得较往常清醒一点。

因为你会发现自己连一个题也没有。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四):很火的非虚构写作

非虚构写作现在正流行。至于为什么流行,可以归功于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白俄罗斯作家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不过在那之前,非虚构写作已经悄悄火了起来。百度说,广义上说,一切以现实元素为背景的写作行为,均可称之为非虚构文学创作(写作)。所以我们可以理解,非虚构写作之所以这么火,是因为它更接近真相,但是对事实的精准性没有那么苛求;相比虚构文学,它更容易从生活中找到灵感,对于文学爱好者是不错的选择。
我宣称想认真学习写作之后,付出的努力大约就是花更多的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有灵感的时候写篇文章而已。老伴看不下去,咨询多位专业媒体人士,体贴地给我买了这本《怎样讲好一个故事》。老伴是个典型理科思维的人,用电器前一定要先读说明书,吃药前一定要看医生遵医嘱,工作上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喜欢买《21天学会XXX》, 《xxxx实战指南》之类的书给自己指点迷津,效率高,疗效好。
读下来,真真是老伴必读的那一类工具书。里面包括美国51位杰出新闻从业者的心得。有选择主题,描写场景、细节等等的技巧,也有采访时与受访人沟通的方式,还讲了报刊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我觉得对于写作入门者真的是一部不错的指导类书籍。
不过,如果想通过这本书了解怎么写非虚构写作,那绝对是不可能的。首先非叙事文学包括很多种,这里主要针对的是报刊杂志的专栏文章,和一部分的非叙事书籍的写作方法;其次,虽然本书每一章的主题都很鲜明,但是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不同的作者,所以思路并不连贯;更多地,它提供的是写作中的小撇步,仅仅通过看这本书是体会不到也理解不了的,需要结合我们自己的写作来体会。
 
看完这本书,我才觉得写作比我想得要刻苦得多得多。看到一个作者说她的笔记摞起来有60多厘米高,要从这么厚的笔记中整理出千字文章,真的要花好多心血。后来我和老伴交流书中的内容,他说:“估计我们那里的编辑谁都没看这本书,没时间看啊,都在忙自己的事情。”我想,对于真正从事这份工作的成熟从业者来说,这本书并不是必要的,读起来更多地是引起共鸣吧。
这书值得一读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作者本身的文字魅力在文章中都显露出来,在推荐一个人的侦探小说时,那位作者是这么形容的:“当你读他的作品的时候,你几乎能听到一台小型摄影机在嗡嗡转动。”新闻从业者们自身从事写作,文字自然通俗易懂,引人入胜,即使是非传媒科班出身也极好消化。加之其中的文章都来自普利策奖(美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荣誉奖)、国家出版奖得主,写了不少有趣的采访经历,每个篇幅都不算长,当枕边书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除了故事结构,塑造人物等技巧指点,书中字里行间体现了作者们职业性的敏感细微的觉知。他们海底淘沙般把普通人的故事传递,呼唤人类的悲悯心和对生活的热忱----我想,这才是普适性的从业准则,也是在世间做事的终极意义吧。也是我愿意花时间再读一遍此书的原因。
写着写着发现还有一本更早的非虚构写作指南:《开始写吧!非虚构文学创作》。妈蛋!应该先看这本呀!留着读完这本再读吧,革命不分先后。。。
P.S搜索非虚构作品的时候,找到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他96年在四川涪陵当英语老师,从而创作了中国纪实三部曲《江城》(最有名的一部)、《甲骨文》和《纪实中国》,海斯勒本人亦被《华尔街日报》赞为关注现代中国的最具思想性的西方作家之一。值得一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五):非虚构写作必读指南

在一家新媒体公司写影评一年之后,我越来越觉得,非虚构写作是有技巧的。
非虚构写作,也被称为“叙事新闻”。发源于20世纪前期,那时候,它主要是以《时尚先生》,《滚石》,《纽约客》这些杂志上的文章形式出现。
可以是人物报道,专题报道,游记,历史写作,和调查性深度报道等等。
一般的新闻报道可以就用一个简单的倒金字塔,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最前面,然后逐步递减。
但是非虚构写作需要故事性,要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时时刻刻保持兴趣,是需要花很多时间琢磨的深度新闻精品。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传授技巧的方式,局势找了 51个棒棒哒的作者,把他们的建议放在了一本书里。
最有用的,当然是书中所整理出的写作技巧。
1. 想法(角度)最重要—— 你必须要把你的故事跟某种更大的东西给联系在一起。我觉得《出类拔萃的一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1969年,越南战争显出了败势。这本书的作者不是只在写越南的失败,他想的是,像肯尼迪那么聪明的一代领袖,却做出了悲剧性的决定,事情为什么是这样的? 这样写,无疑是往深处走了一步,找了个好角度。
2。在写作中,语言的华美都是小伎俩。文中的有趣的点,富有洞察力的见识,还有让人能观察这个事件的角度越多,读者才会觉得越爽—— 就是有种跟着作者上了高峰的感觉
怎么做到?
去看尽可能多的观点,听不同人的意见(如果你在采访的话),然后你的灵感会从收集来的很多资料中喷涌而出。
3。作为一个记者,在受访人的 地盘上采访他们是最好的选择(?)。不光听他们讲话,还可以看他们怎么 过日子,细节就出来了。
以系列叙事作品《天使与魔鬼》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托马斯.弗伦奇觉得,结尾最重要。
但对于我个人来说,同样重要的,还有这些作者对于自己写出来的东西的想法。
未审视的生活不值得一过,写作同样最讲究的还是那个内核,而这个内核往往在作者讲一些私事的时候缓缓浮出水面。
盖伊.塔利斯说,在日报中做新闻,做久乐就有挫败感,因为能投入的时间,和纵容自己好奇心的时间是有限的。这一点我深有所感,我认为在追求深度这一点上,也不够过瘾。
他自己在进行非虚构写作的时候,是以菲茨杰拉德这样的小说家为师的。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六):一场大型讲座

• 那么,如何找到那些有展示力的细节,找到那些必须发掘才能获得的事实,然后再把它们传达出去呢?这里面有两套相互对立的技卫首先,在做采访的时候,你必须放弃一切控制,这样你才可能积累起事实可是,当你在写作的时候,你又必须对这些事实进行疯狂的控制。在写作的过程中,开始的时候你得放松、悠着来。你要深深地吸气深到这种程度当你开始呼气的时候,那些出没在你的笔记本里的各种细节,已经能够以一种非常经济、非常富有表现力的方式传达你时:传达的东西。此时,你需要做的京就是把这些细节编织成网,而其中的经纬都是你所需要的硬事实
• 一说到写故事,我们经常把它当成是一个具有两个部分的流程:为报道性的内容做采访,以及写作。实际上,这样一种看待或者谈论叙事性写作的方式,漏掉了第三部分:思考。实际上,在写作过程中,我会花大量的时间把我的主题和场景拿出来反复打量并且问自己这样个问题:这其中(如果把―个主题看成是一个建筑物的话),哪些立面是能引起直觉反应的?又有哪些立面确实说出了点有意义的东西?

• 当我做这样的思考,或者,当我进行这种蒸馏纯化的过程时,我会跟我的朋友们聊很多—不是我的记者朋友,而是做其他行的朋友:画家、诗人或者股票经纪人。我仔细地听取他们的反应,看看他们对哪些部分感兴趣,哪些部分又会激怒他们。我会用两句话总结我这一天做的报道,然后听听他们会追问些什么样的问题。正是在这些问题和反应中,你会愈发地接近于那些你需要在你的故事场景中呈现出来的、最重要的观念和论证。一旦你了解到整个事情的核心所在,你就能够对如何提炼和安排你的故事的各个部分有一种更好的把握。
• 这实际上也是一份能让你的心智得到伸展、生命得到增强,具有超级乐趣的工作。所以,不如走出去,自己看看能在其中找到哪些愉悦。
• 如果你能在一个故事里发现一个带有普适性的真理,哪怕这真理很傻,傻到像“人就是喜欢在酒吧里乐呵一下”这么傻,那也是很重要的。当你在这种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我是说,在这种普适真理的层面上进行思考的时候,你就把你的主题放到了一个框架之中,而有了这个框架,你的主题就不再仅仅是某一个酒吧里的某一个人,而是变成了某种人人都能理解和体会的象征或者符号。而当我找到了这种意义,当我能够把这个意义和一组情节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知道,我已经有了一个故事的讲法。
• 如果你没有路子能让你足够深入地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那么,哪怕是最好的点子,写出来也会变成很糟糕的故事。而要获得这种路子,需要的是魅力、勇气,还有面对任何事情都从容裕如的能力。事实上,当你在一个潜在的受访者带领下进入一个世界的时候,所获得的东西能丰富到哪种程度,其实依赖于你自己到底能带给这个受访者多少东西。如果你自己就头脑简单又笨手笨脚,那你从他那里所能够接收到的,也就不过是那些最基本的、浮在面上的、大家用来应酬的东西。所以,你得事先就在家里做好功课: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能够享受到那种“圈内人”的待遇。
• 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碰触到的以及品尝到的东西,能够让你构建起强烈而感人的场景,而这些场景,转过头来又会让你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具有一种场合感。刚开始写叙事性文字的作者,经常会太过不经心地来设立场景,或者,反过反过来,又在一个场景中堆积太多的细节这里的要点是,要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体积、空间和各向的维但是不要试图在纸面上完成一个立体布景。
• 每一个讲得深的故事,里面都会有一个砰然突入客观世界的主观的人。要想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主观的东观的东西和客观:的东西,都必须要得到理解。

• 总的来说,你在心理访谈中所得到的回应,会让你对这个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事实上,很少有成年人会改变他们的本性。成年时期所经历的创伤性事件,确实可能改变―个人,但是,从本质上说,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人,都只不过是变老了的高中生而已。
• 从一开始,写作就是一场难于取胜的赌博。如果我们没写清楚,那我们所有的采访就等于是零。如果我们没有做好采访工作,那它一定会在我们写作中透露出来。如果我们炫耀自己,就会模糊真相。如果我们过分伤春悲秋,就会让整篇文章支离破碎。好的采访是胜利的关键。哪怕是现在,我完成每个故事的时候,也总是磕磕绊绊。尽管如此,我倒也确实学会了一些尝试把事情做对的办法。这些办法不是规律或者规则,只是一些被我在路上顺手抛光的意外而已。
• 不过,不管你如何的投入,如何进入这另外一个世界,作为一个写作者,你永远都是背信弃义的人。
• 最后10%的重写工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这最后的10%,往往就是平庸的作品和好作品之间的差别。
• 每次你重新上演这个被称为“写一本书”的小型剧本,你就必须得在自我批评和自我驱动这两极间得到一个平衡。
• 当我决定了要集中跟访那个小团体之后,我就跟他们说在还没有问题要问。我现在就是想跟着你们,先跟—会”他们这事既奇怪又好笑。我这么做了大概有几个礼拜。期间我变得对我觉其现得中一位年轻人非常感兴趣。我们花时间谈话。我需要让他的母亲知道我在采访她的儿子。我们到了他家,然后我说明了我在做什么。在那之后,他就把自己的嘴封上了。又过了几天,他跟他的朋友都嗑了药他转过来跟我说“你可真假”。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那天我跟他母亲说明我在干的事情的时候,用的是非常成年人的方式。跟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 一般来说,如果能足够长时间闭上自己的嘴,我就会知道更多的事情那种恍然大悟的瞬间,需要时间的积累才可能出现。人总是需要时间,需要大量的时间。而绝大多数人,不管是什么年龄或者什么社会阶层,都很少会被单纯地倾听:不打断、不问问题地倾听,对别人说的话做深思熟虑之后才去回复。
• 人物特写稿需要靠近观察,然后再把镜头拉回来。当你从采访转向写作,你必须将自己与对象拉开距离。当你在桌前坐好,你就要转变拥戴的对象。就好像你笔下的人物正从背后看着你,但你必须背对着他。你对自己的写作对象和他们的故事并不失尊重,但你忠诚的对象却必须是读者。
• 在我编辑完一篇人物特写之后,它必须经过一个测试才能最终定稿。我会要求作者把文章给对报道对象对象一无所知的人看一看那个新的读者必须能够回答,且必须用一句话来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个:你认为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第二个:在读完文章后,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人?如果答案并非作者所期待的,那么这篇人物特稿就没有最终完成。
• 在讲故事时,我们在阶梯顶端创造意义而在底部去做例证。记者更乐于沿着阶梯向下然而,问题在于我们既不能到达高处,也不能恰到好处地抵达底部—用一句亚拉巴马州的老话说,山羊吃矮草。新闻倾向于停留在阶梯的中部,而我从写作教师卡罗琳·马塔莱纳(Carolyn Matalene )那里学来的教训却是,这是最危险的区域,
• 阶梯顶端的写作是言说,它呈现概况;阶梯底部的写作是展示,它呈现细节;而抽象阶梯却可以帮助写作者弄明白如何在顶端表达意义,又如何在底部举出具体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混浊状态。当你在精心布局的叙事中展现细节,它会带领读者向阶梯上方走去,在他或她的脑海中,意义自然就从故事中获得了。如果你给我展现一个14岁的/小女孩在一个大冷天把自己的上衣给了一个流浪者,你无须告诉我她多么富有同情心,她的行动说明了一切。
• 四、你的对象有着史诗般的故事
• 这里说的史诗故事是一种更宏大的故事,而你的对象的生命就和它相匹配。我坚信,无论和谁谈上两个小时,我都能从那个人身上找到一个史诗般的故事一我承认这种信念可能来自于从小天主教万物有灵论的熏陶。所有那些我们在学校学习到的古希腊传奇故事,都变换个方式进入到了我们当下的生活。
• 西绪福斯被惩罚要永无止境地将巨石推上山顶。现代诠释:他的一生就是不变的、痛苦的、永无休止的劳作。
• 火之神普罗米修斯,惹怒了宙斯,结果被缚在岩石上,被恶鹰啄食肝脏―永远不断。现代诠释:他的处境就是一生不断地努力挽回那失去的东西,却只能一再被夺走。
• 弥达斯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所触及到的一切东西都变成黄金。但是这里说的是“一切”也包括他的家人。现代诠释:你最强烈的欲也能毁灭你。
• 同一个主题紧密相关:我作为一个西方人的期待和我在印度所见之间的冲突,以及对陌生世界的些许恐惧。在小吃摊的蜡烛后面寻找安全感的经历,是我释放恐惧的象征。带着这样的认识,我笔记中截然不同的段落,组成了一篇关于我的外在旅程和内在旅程的完整文章。
• 无论是作为作者还是读者,我们都应该寻找外在旅程能够反映内在旅程的方法。这不仅是优秀游记的意义,也是生活本身的意义。
• 第一步就是和自己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对自己缺点的任何审视都感到恐慌,那么你也不可能在个人散文的写作中走得太远。你需要能够从一个高度看自己,知道如何在社交场合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能够准确地知道自己何时最有魅力,又何时看起来固执己见、胆小如鼠或者荒谬不堪。你必须开始给自己做一下清查存货的工作,以便于给读者呈现一个具体的、清晰易辨的自我。
• 从你的怪癖入手―癖好,顽固的性格特征以及恐惧社交的习性,都将你与其他人区分开来。为了建立自己的可信度,就要避免司空见惯。谁愿意去读路人甲的故事呢?很多刚起步的散文家,竭力装作可爱而亲切,竭力去适应,结果读者却觉得很无聊,他们渴望着更猛的料、更权威的语调。控制自己表达的欲望,磨平自己的棱角,或者照顾每个人的感受,这些在纸上行文时全无作用。文学不是一个适合墨守成规者的场域,作为作者,我们必须用演员处理独特的外貌或者声音特质的方式,把自己小小的不同点最大化,并戏剧化地投射出去。我们必须将自己戏剧化,将我们拥有的特点放置在最清晰聚焦、界限分明的灯光下。去掉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只强调能引向最激烈冲突的个性特质。
• 《华盛顿邮报》办公室的大厅里刻着一条建议,要记者尽可能近地去寻找真相。折磨安逸的人,安慰受折磨的人,这对记者提出了挑战每天我走进这座大楼,我都会看看那条题词,并想到记者的使命:安慰受折磨的人,折磨安逸的人。
• 但是”,她开始说话了。而我在她开口之前就清楚地知道她会说什么。“但是”是一把钥匙,这个“但是”悬在昨天和明天之间的某处,悬在我居住的马里兰州和她居住的中西部之间的某处,悬在身为中产阶级的我和身为穷忙族之间的她的某处。悬在姐妹俩之间的某处,她们一个摆脱了贫困,一个还深陷在贫穷的泥淖中。
• 成功的写作需要强烈的竞争感,不是跟别人,而是跟自己。你必须坚韧地做到最佳的自己。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七):读书笔记24条

1、要想将一个好故事,就需要有一个好的设想,一个关于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行的好想法。……简单说,你必须把你的故事跟某种更大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2、每次采访结束的时候,你一定要问这个问题:我还应该去找谁?「不管是什么主题,你到手的观点越多,就越好。
你找到的人越多,收集的视角越多,做的采访越多,效果也就会越好。
3、你可以用这样一个问题开场:你最初的记忆是什么?对于一个人来说,最初的记忆是一个故事,它有时间、地点、主题、任务以及情绪基调。当你提问的时候,要问这个人的经历和想法,而不要问他们的感觉和意见。
4、对于一个故事来说,它的「为什么」可以说是整个宇宙。重要的东西,是那些当你做采访的时候,在你面前展现出来的细小的、被你观察到的细节。
5、努力写下可见、可触、可闻的事实以及那些我所听到的东西。
6、一个作者必须学会如何刻画人物和地点:把握住个性,从外在进行描述,对他们的动机作出解释。做人物特写报道的关键是弄明白一些问题,你的问题必须要深入:
这个人的特征是什么?这个人的动机是什么?价值体系是什么?生活方式又是什么?这个人是谁?
想要达到这种深度,你必须问一些相当抽象的问题。抽象问题问完要问一些具体的问题,以引出详细的逸闻趣事。
7、所谓采访者的任务是把采访对象变成一个讲故事的人。要问有层次、有深度和奇特的问题,以引出不寻常的答案来。问一些需要描述才能回答的问题。人物特写最重要的是生动的细节。
8、所有人物特写都必须回答的问题:这个人是谁?对记者来说很容易在自己的故事中描绘出一个单向度的人物。
每个人都有阴暗面,对阴暗面的审视给任务特写增加了复杂性。探讨一个具体的人的阴暗面也许并不合适,但是我可以经常探讨环境的阴暗面。
9、人物特写应该多些社会学的东西,少些心理学的东西。很多描写个人的人物特写应该描写亚文化,个人是检验一个人省会与其中的世界的一种方式。当我们将自己局限于对个人的认知,我们也就失去了对社会和亚文化提出更具有价值问题的机会。
10、作为记者,我们的工作是重塑群体对另一组群体的看法。
不要告诉我某某说了什么,某某感受到什么。告诉我某某真正想要说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是什么使他达到了生活的这个点让他说了这些。
编辑是说:创造多维度的故事和任务,要深入。
11、通过引用和观察来间接地描写行动。技巧成熟的许是作家直接将读者放到那里,让他自己目击、经历、感受。引述要节制,引述越少就越让我成为一个训练有素、深思熟虑的写作者。
要寻找的是他们说的较少雕饰的东西。
最好的引述不是鼓励的引用,而是对话。比起直接叙述,对话更容易为读者阅读,因为这就是我们倾听世界和相互沟通的方式。对话在文章中打开了一小片天地,给股市一些喘息的空间。
在我的一些文章中,没有引述的文本,很多也来自于对象的讲述。我拿掉了引号,但不是重写一遍,我只是把它浓缩一下,我尽可能保留对象说话方式的那种精神气。
我不认为引语应该被打磨的很顺畅,引号就意味着在引号内的话应该一字不差的。
12、让人们说出有意思的事情的一个方法,是问愚蠢的问题;激怒一个人是获得真相的好方法。为了一个好故事,我情愿被人大声责骂或者被人厌恶。精心构架和用心呈现的真实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
13、意义是故事的本质。
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下一个层次是主要任务对时间的感受。如果作者能够成功地让读者抛下怀疑,用人物的眼睛来观看,那么人物和读者的感情就合而为一了。在事实和情感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它就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
每个人都有三个脑:一个理解节奏,一个负责情感,一个负责认知。
故事的节奏存在于小到句子大到段落之中。我们喜欢故事是因为我们在故事中思考,因为这是我们从世界获得意义的方式。
大多数叙事性的文章都在概述和戏剧性叙事之间不断切换。场景通常是用戏剧性的叙事写出来,标准的新闻故事是用概述性叙事来写的。
叙事主义者倾向于将大部分注意力集中在提高自己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上,一边写出一个戏剧性的故事。这是错的,叙事和分析的结合,才是做新闻的基本思路。
14、一个好的结尾可以是:
a.一个生动的场景;
b.阐明文章主要观点的、令人难忘的奇闻逸事;
c.一个生动的细节,它象征着比他自身更大的东西或者暗示故事可能发展的方向;
d.一个用心安排的令人信服的结论。
当你写故事时,先写结尾。结尾是你的目的地。
15、上乘的写作是无数构成的集合:动作、人物、场景、语言、洞察力、调查以及叙事结构。所有的非虚构作者都是译者。而译者是完美的新闻人。
16、一个故事吸引作者的第一要素是情节,是已发生的行为。做出行动的人物是第二位的。如果作者更多考虑人物,尤其是情节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故事会变得更加丰富。
作者必须描摹出人物的真实的样子,报道者最终往往只选择一个人生活中的某一面向,作者要选择最重要的事。
17、只有解释动机的信息才可以写入稿件,「为什么」、人物的动机,是次要的信息。
18、以人物为中心的故事,最有效的开篇往往从人物即将要开展的一个决定性行动写起,再及时回溯,解释他如何走到了这一点。
19、我们可以写出两种场景:我们自己观察到的,以及我们必须借助别人的观察来重建的。无论是作者观察到的或是重新建构的,都必须包含几个关键元素:
a.精确
b.气氛 声音、气味、温度,甚至其他事物的质地,都非常重要。
c.对话 场景中的任务必须有对话或互动,不然描述就会没有生气
d.情绪 你必须知道人们对你所描述场景中的事件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在那儿,看到那些事,你会怎么想?你采访当事人时,一定要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以及当时他们有何感受。
只要在报道中尽可能关注细节、细节、细节,故事就会得以提升。
20、个人化和私人化不一样。
21、写出好看的风格——语言注意质感、音调、意向、音乐性和语词间的呼应:语言要如水般清澈。
23、谁-什么-哪里-何时-为何
24、叙事必须清晰,绝不能勉强为之。有主人公吗?有矛盾吗?有一串引起某种戏剧张力的事件吗?那种张力解决了吗?你爱语言吗?你好奇心强吗?你有点控制狂吗?把孩子的那种兴奋感和探索感带进你的工作。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八):阅读和写作——无法停止的焦虑

写作就是一件很难很难的事。
各种媒体经常能见到“写作鸡汤”,为什么叫写作鸡汤呢,因为那些文章让人读完如打了鸡血一样,觉得别人可以,我也一定可以。
于是,打开微博写段子,新建简书闷头码字,不管到家已经半夜,还是累了一周身心具疲。管他外面是情人节、植树节、学习雷锋好榜样,关闭所有群,推掉一切同学聚会,顾不上苦苦追求几年的男生求吃饭,甚至男友都能不见,你有一亿资产也比不上我“每天写1000字”重要。一开电脑深似海,从此人人皆路人。
鸡汤告诉你,写作很简单“你要做的就是把你要说的写下来”(好吧,这话在两个月前我也说过。)
有写作教程的主人说,自己每天不管半夜几点到家都会坐下来写文章。(多么励志)
还有人说如果你写长篇小说,那么你将是“整个世界的国王”,在你的小说里,你可以做任何事,设定角色,安排人物关系,让他们说话,对话,复杂对话,复杂关系。你就是国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你也一定看到过写作方法文告诉你说,简单几个步骤你就能创造出侦探小说。
还有,或许你从事文字相关工作难免要和写作打交道,如今天这样一个愚人节,大部分苟延残喘在互联网时代讨生活的公众号文字工作者们,谁也不敢不写“张国荣”或者“抑郁症”。为大家都要写我不得不写而写作。写作的意义何在了?
在写作这件自然的事情里,人类常常是“不自然的”。
即便是为了爱好而写作,也没有多少人,敢真正的说,自己纯粹出于不写会死,写了就开心而写作。被编辑退稿会难受,写了文章发布了就牵挂着阅读量,发了公众号就担心“不发也不掉粉,发了反而掉粉”。
畅销书作家担心自己的文章阅读量小了,粉丝少了。业余写作爱好者,写了500万字小说依然没有人愿意帮他出书,在简书上,也有人为几次投首页被拒绝垂头丧气。
写作那么辛苦,不要写了
写作,不是个赚钱的好职业。千万不要以为有些人写写专栏就很多粉丝,成了大V飞黄腾达,那绝对是想多了。
写作,是个体力活。一旦开始,你坐在书桌前,打开电脑,光标在你面前闪烁,不管你用什么软件,这个光标就永远在你眼前以相同的节奏闪动,他只会嘲笑你的一片空白,空白的页面,空白的大脑。你需要交出接下来所有的时间,交给这个眨眼的怪物,交换文字。你精疲力尽,3小时没有上厕所,甚至晚饭都顾不上吃,你交不出稿,睡不好觉,寝食难安,身体越来越差。
写作,还是个由不得你的事。你以为你是国王?并不是。写作大多数时候由不得你,文字不过是借你之手来到这个世界,你以为你写的就是你要的?
在安静的时候,也能写作
上周因为工作上的一些事,接受了Financial Times一位专栏作家的采访,采访结束后,我主动和这位62岁却如少女般青春优雅的美国作家讨论写作这件事,作为一个业内经验丰富的女作家,她告诉我,写作是非常艰难的,即便是她写了那么多年,依然——很困难。
“要如何能保持长期写作呢?”我用不流利的英语问。
“那就是写喽,开始写,坐下来,开始写。”她的用词简单到,需要靠重复说两遍来让回答不因为太短而显得敷衍。
“很多作者说没有灵感怎么办?真的要靠寻找不断的刺激来找到激情吗?”
她笑着说,“不不不,我们要安静的时候也可以创作。”
在几分钟关于写作的交谈里,出现最多的词,就是“很难”,时间上很难安排,写作总难免被打扰,那为什么还是要写作呢?
写作对谁都不容易
写作对谁都不容易,美国人、欧洲人、中国人都一样。
作家不容易,业余写作爱好者困难也不见的少。但我们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写作?或许因为人类本能的情感就需要这些创作联系彼此。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通向美好世界的钥匙,那就是“然后呢?”
当你试着回答“然后”,你就开始讲“你的故事。”
不论你是编辑、记者、编剧、作家、撰稿人,甚至摄影工作者。只要你想把你的故事讲好,你都要面对无休无止的焦虑和各种计划内外的困难。
“如何保持长期写作?”
“如何能把故事讲好?”
“究竟是把时间留给阅读还是把时间留给写作?”
接下来你或者可以拿出一张纸,试着回答下列的问题,有些看似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你甚至懒得回答或者思考,如果你试着用纸和笔来回答这些问题,或许会和我一样,如临崎岖山路,难以落笔。
1. 你为什么要写作?
2. 你想要写的是什么?
3. 故事的情感是什么?
4. 故事的核心是什么?
5. 对于你正在创作的文字,你的真正想法是什么?
6. 想要得到什么?
7.你是否热爱语言?
8.你是否是个好奇的人?
9.你是否有点控制狂,准备好控制一切?
10.你觉得世界和世界里的人是一个奇迹吗?
这些问题分散在51位美国最有经验的杰出新闻从业者对非虚构写作的经典心得内,并被收录进了一本值得推荐给所有正在从事深度报道,和叙事写作工作者和学生的书。
而作为一本书,它所凝聚的却不仅仅是经验和感悟。他们似乎在书桌对面或者你的左边,陪你看着闪动的光标,传递给你写作的勇气、智慧、博学、见识、执着、耐心、谦卑和感受力。
我偷了一周的时光,读完了整本《哈佛非虚构写作课》,并立刻重读了其中几篇的英文版,非常感激我最爱的老师给了我这本书,虽然他没法回答我“是该把时间留给读书还是写作”这样一个问题。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九):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写作

自上学以来都不属于会写的人,小时候写作文编不出来,总被妈妈戏说为“老鼠生水牛”。高中时曾昙花一现,因为遇到一位比较纵容我们的从外地调来的语文老师,带我们重拾唐诗宋词,也可以随意写,记得那时正迷古龙,所以恨不得把每篇作文都写成小李飞刀一瞬间,或者像小马的拳头一句话怎么也得分三段。
九月十一日。
重阳后二日。
晴。
之后高考结束后回归老法,也没怎么再写过,工作写的多是“八股”,包括各系统设计文档,好在唯一的长处是老妈夸我大致能把事情说得能让她听懂。这几年写公众号“父与女”(fuyunv),大致就做到把自己知道的写清楚罢。不过写着写着,也体会到无论做什么,能把思路和观点清晰地写下来是必要的,写作应该也算是一项基本技能。
4月份看了一本有趣的书《哈佛非虚构写作课 - 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怎样讲好一个故事》是由全球久负盛名的哈佛大学尼曼基金会集聚全美杰出新闻记者和非虚构作者,分享他们独到的创作经验。涵盖各个方面,从寻找一个好的主题、搭建故事的叙事结构、塑造作品品质,到撰写和出版你的第一本书,是新闻、电视、广播、纪录片等从业人员,以及自由撰稿人的必读参考。
又正好参加了朋友的“湖畔读书一百天行动”,每天二、三十分钟的阅读以及简单记录,简单整理书中的摘要和每日的记录,一窥书旨,也算是给朋友做个推荐。
第1天,“身临现场”和“别一直身临现场”,两篇不同标题的文章,但并不矛盾。
观察,像摄影师一样思考。
身临罗马,就过罗马人的日子。隔着代理人来感受痛苦,这不是什么好事。
“别一直身临现场”则说的是不要造成太大的压迫感,需要腾出一定的空间。
第2天,“跨文化采访”和“报道自己人”,非常有趣,又是两个看起来不同立场的话题,但其实都契合书名《怎样讲好一个故事》。
“跨文化采访”说的是要进入“场所”,找到“侦听哨位”,好好听,并且要学习跨文化技巧。要让自己“走进陌生,强迫自己去学习”。
“报道自己人”则是让一个记者在报道相同社群的时候,需要忘记自己知道的东西,要讲出受访对象的故事,而不是自己的故事。
根本上就是说不熟悉的要学习进入那个领域;熟悉的则要忘掉自己。
第3天,“从现场笔记到完整底稿”很有意思,觉得说出了自己写公众号时的苦闷。
从“一开始笔记里记得都是自己的想法和感觉,而缺少有关想法和感觉的来源信息”到“努力写下所有可见、可触、可闻的事实以及那些所听的东西”。
从“一开始觉得不把第一句话写对了就根本无法写下去”到“写那种糟糕的超长的粗略草稿,然后不断地改写”。
只不过自己虽然也开始倾向于先写粗略草稿再改,但仍是苦于没有细节。更不用说有“写到要吐”的时候,因为那是好事,说明都想明白了。
第5天,“故事:从想法到发表”。写故事可以看作一个漏斗,你把一些未成形的模糊的想法扔进去,出来的是一个集中起来,有中心有意图的故事。经过微光-初期探索-漏斗中的探索-写草稿四个阶段,萌生想法,值不值得去做(注意别过头,成为领域专家),提纯故事的中心,开始写。
第6天,“人物特写”和“抽象阶梯”。所有的语言都存在于阶梯上。最概括或抽象的语言和概念在阶梯的顶端,而最具体、最明确的话语则在阶梯的底部。在讲故事时,我们在阶梯顶端创造意义,而在底部去做例证。阶梯的中部是最危险的区域。阶梯顶端的写作是言说,它呈现概况;阶梯底部的写作是展示,它呈现细节;而抽象阶梯却可以帮助写作者弄明白如何在顶端表达意义,又如何在底部举出具体例子,并且避免中部的混浊状态。
人物特写提供以小见大的个案,问题要深入。
把采访对象变成讲故事的人,做一些假设,让采访对象印证你的假设,或与你辩论。
最重要的是生动的细节,注意细节的相关性。
经过一个测试才定稿。让对报道一无所知的人看一看,是否能回答:你认为这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在读完文章后,你是否知道自己是不是喜欢这个人。答案是否如你所期。
第7天,“所有的特写都是史诗”。其实是说写作者要有同理心,能多角度地去看你的对象,挖掘他内心的故事。
你的对象和你一样复杂。
你的对象背负着和你一样沉重的负担。
你的对象有所求。
你的对象有着史诗般的故事。
第8天,“第一人称,有时就是写你自己”。刻在《华盛顿邮报》大厅的建议,“折磨安逸的人,安慰受折磨的人”。记者的工作就是要重塑一组群体对另一组群体的看法。
第9天,“叙事作家能从编剧身上学到什么”,说什么结构是叙事的关键,开局/中间/结尾,经典的三幕剧式结构。
《丝克伍事件》中的凯伦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自由派为她粉饰,右翼将她写成恶魔。
人是个复杂的混合体,有时总想表现的完美,包括让身边的人,但这样反而不真实,自己的生活也会很累。那需要苛求吗?
第10天,“倾听对象的声音:保证事实和真实”,我不认为引语应该被打磨得很顺畅,引号就意味着在引号内的话应该是一字不差的。这里说的是让“真实的人说真实的话”。“即使有错误、不通顺、口语化,我想也都是真实。”记录上次妈妈对外婆的回忆,我也想尽量保持如此。
“故事结构”,所有的故事都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叙事。下一个层次是主要人物对事件的感受。在事实和情感之下还有另外一个层次,它是文章的节奏,用以唤起故事的普遍意义:爱的持久,智慧的盛行,孩子的成长,战争的残酷,以及偏见的歪曲。从这个角度来说,乐妈记录的“小升初”,从“事件 - 感受 - 成长”,不正契合了这三个层次,无论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过程中的领悟是最重要的,也是成长的收获。或许还无法能完全领悟,那正因为我们还都是普通人。
“专栏:私密的公开对话”提到两个目标:“让人们了解我是谁,以及在报纸中夹藏点乐观主义的私货”。似乎和写公众号很像,其实就是一个专栏。
第11天,“结尾”,当你写故事时,先写结尾。记住,结尾是你的目的地。当你已经知道去往何处,剩下的文章就好写多了。
第12天,“排序:线性文字”,“如果你在第一幕中展示了一把枪,那它必须开火。”换句话说:如果第二幕中有一把要开火的枪,那你最好在第一幕里就介绍它。也就是说在上饭之前必须先摆好桌子,但也别无缘无故摆个桌子,细节应该帮助你传达故事的主题。
第13天,“故事的情感内核”,是情感而非事实,最能吸引和振奋读者,这是大部分故事最终的内核。新闻报道一成不变地告诉你,多少东西被偷,或者攻击者带了什么武器,但这不成其为武器。这里的故事是恐惧,受害人的恐惧,或者有时是,攻击者的恐惧,或者是他们在成功控制并羞辱了受害者之后得意洋洋地哼唱。
第14天,“应对危险:保护你的对象与你的故事”,“浸入式新闻的两难境地”,都谈到了一个问题,在面对调查对象处于困境时,是否该介入,何时介入?这真是个伦理问题。必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你的调查对象:“我只是到这里来观察的。我会尽可能地待在背景之中。”
《最后的耍猴人》面临的也是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原作者似乎较多地介入了耍猴人的生活。
第15天,“出处的伦理”,我们都知道老外写一篇文章会有一堆的出处,可没想过这也涉及伦理的问题。托马斯·弗伦奇有关“天使和魔鬼”的报道描写葬礼所涉及备注的内容还是让人震惊,这种负责任的叙事性的报道不由不让人佩服。
第16天,“一次作者和编辑的对谈”,“修改复修改”,能不能用六个词描述故事。三个词?一个词?聚焦练习帮助作者从内容转向意义。改掉陈词滥调,删掉多余的词,尽量贴近血肉。避开太熟悉的词语,写初稿时不得不先往前走,过后可以搜寻正确的词。我自己现在写文章改两边是必须的。
第17天,“系列叙事”,系列文章必须好读,欲罢不能。
创造一个读者真心在乎的人物。
把所有事件列在时间线上。
为故事找到框架。
用电影的方式思考。把故事重要事件转化为场景。
不要直奔最终结果。
故事的结尾必须带来补偿。
每个故事包含一个引擎,引擎总是一个简单问题,“后来呢”的变种。
故事慢慢展开,系列叙事就像生活。
第18天,“两种视角,一个系列:作者与编辑的讨论”,“无论事件多么巨大,悲伤是个人的”,这句话瞬间震撼了我。就像@Fenng 最近写的《青年魏则西之死》,“这个世界每天都有人死亡。魏则西的死对于家人来说是莫大的悲痛,但对于旁人来说,不过是这个世界随机发生的一件事情而已。”所以百度该咋的还是咋的,媒体该咋的咋的,而我对照看着书中的新闻记者、非虚构作者和编辑,心痛。
第19天,“不停手,作者的时间管理”,所有的初稿都是狗屎。过去当工程师时,我每天上班时都对自己说,“今天我要写一句话。”这需要践行。
这些记录不涉及书中所有章节,我是在每天阅读后随手摘抄和插入自己体会的,刚编辑时略作了调整,抱歉没有能区分原文和个人体会。但确实是一本好书,每个人都应该学一点写作。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读后感(十):为什么你写不出好文章?

首先声明,这里的文章,不是指的哗众取宠靠小道消息博人眼球的文字堆积,而是对人有益且历经数年仍不乏读者的非虚构作品。
      好的内容,我称之为“作品”,这个名词的含义有二:首先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作者本人实际经历过;二是有品位,让人咀嚼之后,口有余香,数年之后,仍能秀其芳华。
      在《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一书中,诸多优秀的作者们提到作品的几个要素:
      一、人物
      “作者必须描摹出人物的真实样子 ,但这永远不可能是完整的-没有作者能捕捉到一个完整的人。我们每一个人都身处众多平行、连续的故事之中。比如我同时是一位作家、老师、园丁、父亲、养狗的人,还是一位丈夫。一个关于我的故事不可能囊括所有这些方面。报道者最终往往只选择一个人生活中的某一面向。如果故事是关于一位音乐老师及她对学生的教导,那么这位老师的个人生活在这里就不是那么重要。”
       对人物的描写,不宜求全,找到和主题相关的方面,比如描述一位父亲,具体呈现行为细节,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特点。有时候,描述人物无意义,人物的行为最具价值。
      二、场景
      “强有力的场景,包含几个关键要素:
        1. 精确。所有细节必须百分百精确。要么你亲眼看到鬼魂从走廊下来,要门你至少有一个目击者-如果不是好几个。
        2. 气氛。要让读者感受到场景,你要做的不单是描述事物的样子。声音、气味、温度,甚至事物的质地,都非常重要。
        3. 对话。场景中的人物必须有对话或互动,不然描述就会没有生气。想想你是如何跟朋友聊天的。
        4. 情绪。你必须知道人们对你所描述场景中的事件是怎么想的。如果你在那儿,看到那些事,你会怎么想?当你采访当事人时,一定要问他们发生了什么,以及当时他们有何感受”
      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带入到作者构造的场域之中。我们平时看美国大片,为什么会津津有味?每个场景都在讲故事,置身场景之中,我们此刻成为了电影的主角。大片中刻画了英雄,而成为英雄,是每一个普通人物从小的梦想。
      三、对话
      “场景中的人物必须有对话或互动,不然描述就会没有生气。想想你是如何跟朋友聊天的。”
      对话是日常的,朴实的。没有对话的文字描述,是二维的,需要读者在大脑中建构出人物的形象。有了对话,大脑中闪现三维的场景,我们知道人物的背景、性格、喜好,从而在其中学到东西。
      四、排序
      “原则一:研究自然顺序。问自己"事情的自然顺序是什么?"
      原则二:沿着一条清晰、简单的线采访与写作。
      原则三:放大。
      原则四:有力开篇,走向高潮。
      原则五:摆好桌子。想了解顺序,不妨研究一下笑话-最依赖排序的讲故事方式。
      原则六:慢下来
      原则七:学会创造高潮。”
      故事的情节打动我们的感性脑,故事的逻辑则是让左脑感受自然。就像一幕好的话剧,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进入高潮,什么时候打动听众,什么时候紧张,什么时候平缓,什么时候结尾,每一部分都需要设计。
      最后,作者提到如何开始写作的历程,“约瑟夫.科纳尔是一位多产作家。他说写作只有两件难事:开始写,不停手。要成功,你必须找到时间、挤出时间,甚至偷得时间。”
      以往写东西,码了几千字,放到一边,后来忘掉了。写作如学英语,捷径不多,每天不断地练习,不断地修改,最后才有可能成为优秀作家。有作者列了十七条规则,这里不一一赘述,但是我读了之后,启发很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哈佛非虚构写作课》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