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说话方式,往往能让我们在不违背自己真实内心的前提下,用耐心、尊重和善良,与人相处。
既能让别人舒服,也不会委屈了自己,这不是圆滑虚伪,而是良好的修养。
两种人同时出现时,对熟人要收敛一些,对生人要多问询。
这样会有损他的面子,也失了自己的面子。
2多提问,把话头丢回去
很多人在提问的时候,都会选自己比较擅长的部分,把别人问的问题抛回去,对方很开心,我们也乐得清闲。
其实,只需要加一些,“是吗?”、“啊”、“后来怎么样了”……这个话题估计就会聊很久。
不懂没关系,没有什么比告诉一个不懂,却表现得很有兴趣的人讲你擅长的事,更让人开心的了。
任何时候都别期望在说了直接的话后,用“抱歉,我说话比较直接”就能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人们只会记得你的伤害,与其说重话,短暂的停顿可能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说之前先考虑一下后果,要觉得重就别说。
得了便宜还要卖乖,说了重话还希望对方立刻原谅你,哪有这么轻易的事情。
4每个人都喜欢被夸奖,但是尽量别超过三句
称赞多了不是假,就是显得生分,称赞要发自内心,但也要讲究方法。
有时候“你今天气色特别好”,会比“你穿这件衣服真漂亮”要实用。
因为搞不好你也不记得,她是不是昨天穿了同样一件衣服。
与其这样,不如坦率接受,并直接说声谢谢。
有时候对方称赞我们的服饰或者某样东西,如果你说“这只是便宜货”,反而会让对方尴尬。
6如果不想回答,反问是最好的回答
总会有一些不长心眼儿甚至反射弧比较慢的人,来问一些让你尴尬或者不方便回答的问题。
这个时候你可以直接用原话题反问他,尝试转移一下注意力,也是对对方的一种提醒。
如果对方就是想打破砂锅问到底,你也就不必再留面子。
这个特别适合同事关系:中午在一起吃饭,下午在茶水间遇到,偶尔闲聊几句打发尴尬。
比起聊同事的绯闻、老板的八卦,还不如每天花十分钟浏览一下每天的新闻和八卦消息,这些会成为最基本的谈资。
八小时你属于工作,八小时之外你属于自己,如何丰富自己,是能不能好好聊天的开始。
想变成一个讲话有料的人,请先从丰富自己的生活开始。
9不要把自己的经历和别人比较
任何人的经历,都是独一无二的。
当别人谈起他的经历时,我们需要做的是认真听。
不要急着和自己做比较,也别急着把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他人。
可以互相分享经历,但不必着急,等别人说完,也不必比较,每个人的经历都是最独特的。
10没有人说话时,不必主动提出话题
有的人会有一种强迫症,很怕出现话题空当,感觉几个人面对面干坐着很尴尬,会出现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