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名作家冯唐说如果能做到三点,可以免于得癌症: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脸。
前面两点其实并不难,基本可以交给时间。有了阅历和经验,长了见识和本事,自然而然能够做到坦然自若,气定神闲。
但要做到不要脸,却很难。
本以为以为吃着火锅,唱着歌,说着自己的生活趣事,以后就是姐妹了。
ldquo;来来,以茶代酒,走一个。”我和另外一个同学从小是听话的乖孩子,从不曾喝过酒。
ldquo;都这么大了,还喝什么茶?”东北的同学很鄙视。
ldquo;真的不能喝酒,我们一喝酒脸上就会上火。”。
ldquo;第一次见面,给我个面子。来喝一杯。”
ldquo;这不是面子问题……”
留下我们面面相觑。
在日后的相处中,我们才明白。在她的价值认同中,同她一桌吃饭如果不喝一两杯酒,就是不给她脸面。
而她一直以为生死事小,脸面事大。脸都不要了,还活着干嘛?
其实,有时候如果能不要脸点,不仅能够显得自己比较大气,也能让别人感觉更加自在、惬意。
同宿舍的爱玉出生在偏远的农村,上大学的时候才第一次走出大山,坐上火车。
大学毕业后近十年的时间,她在各大城市之间奔波,交通工具也依然是火车。
听惯了“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吆喝之声。
终于有机会坐飞机。竭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假装老司机。值机、托运行李、过安检、登机……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观察别人怎么做。一定要确定自己完全掌握了每一个细节,才付诸行动。
一切很顺利,装逼很成功。直到空姐来提供饮料。不好意思说什么都不要,那显得很土。那要一杯咖啡吧,比矿泉水显得有档次。但是问题来了,这杯咖啡多少钱?
问吗?太丢人了。
心中暗自得意:让空姐找零总可以吧。
我们挖空心思装逼,最后一秒破功,不仅脸面没有了,底子都掉了个干净。
大大方方承认自己不懂,会死吗?
孔子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不要脸一点,坦然面对自己的无知,就能轻轻松松做自己。
一个朋友今年购买了一款全自动的新车,各项性能都比较好。
有一天,另一个朋友来借车,朋友欣然答应了。但是这个借车的朋友之前却从来没有开过全自动的车。
借车的人因为好面子而不愿意多问,被借的人因为照顾朋友面子而不敢多说。
结果在高速路段行驶的时候,因为操作不当,造成车子严重受损,两个人的友情也由此画上句号。
真正的好朋友之间时常会开口戏谑“不要脸”,那不是责骂,而是爱的表达。
做过咨询的人都深有体会,面对客户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装得像个业内专家一样去高谈阔论,好像客户的一切问题都在一手掌握之中。
其实很多时候自己内心并没有数,好的情况是纸上谈兵,不好的情况是东扯西拉,把客户绕晕了算。
就像武大郎挑着卖炊饼的担子走在大街上,逢人一定要说“我兄弟是景阳冈上打死老虎的武松”一样,不切实际的吹嘘,不仅能够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还能给自己一些安慰。
生活总是会给我们一些和实际相差甚远的虚幻,很多时候期望的并不一定是自己真正的想要的。
如果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妨不要脸一点,做真正的自己,这样既看到自己的优点,也直面自己的缺点,自在而底气十足。
脱去伪装,做一个不要脸的人吧。
不要脸一点,少给别人无谓的负担,让别人多一份轻松和自在。
不要脸一点,朋友之间就会少一些误会,多一份体量和亲密。
不要脸一点,……
不要脸,是一种生活的状态,属于有勇气敢于直面生活和自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