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我们都渴望能够成功,但是在很多人心中,最想要的反而是成功之后所带来的一切。

心理学鄙视成功学,不是因为
心灵鸡汤的书卖得没有成功学的书好。
心灵鸡汤可以看作是“一旦没有成功学”,跟成功学
差不多。成功学可恶,是因为它跟
心理治疗抢病人。一个人心理有病,本来应该来看医生,结果被成功学这个跳大神的给忽悠了,结果就不来了。跳得好了倒也罢,跳不好再来看病就更难治了。
你是在说成功人士都有心理问题吗?不,我说的是大部分成功人士是因为有心理问题而导致成功的。如果你觉得
自己有心理问题,不要自卑,你有可能成为成功人士;如果你老也成功不了,不要自责,你有可能只是心理比较
健康而已。
这
世界上大部分的成功属于要求自己必须成功的人。这样的
信念才能赐予他们
坚韧不拔的
意志力,以及自虐的
勇气。什么人才会要求自己必须成功呢?是那些不成功就没办法自处的人。偌大的世界,仅以成功作为自身存在的理由,这不是有病又是什么?对于那些自杀了的高官、企业家、公众人物,如果你知道他们给自己留的生路是多么窄,或许就
理解了。几年前,国内一个顶尖高校里曾有一起预备自杀事件,那个学生已经站在楼顶准备跳下去,被解救后问他跳楼的原因,他说估计GRE考试不能得满分了。什么东西一和生存联系起来,可就了
不得了。饿了三天的原始人如果发现面前站了个大熊,会噌地一下爬到树上去,这个就是由死亡
恐惧激发的能量。
焦虑可以看作是轻一点的、慢性的恐惧。对那些把成功和存在的
意义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来说,在强烈的存在焦虑下,是可以把全身都调成兴奋状的,就像有大熊追着的原始人。他在
一段时间内果然比别人蹿得快。
谁会要求自己必须要成功呢?缺乏
父母接纳的会是首当其冲,还有干脆被父母抛弃的。比如乔布斯,
人人皆知他活着就是为了
改变世界。然而,作为世界的我们,有没有拜托他来帮忙改变呢?在心理学看来,他拼命想要改变而又
绝望地发现根本无法改变的只有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的身世。他在这个事实面前的暴怒促使他去改变除了这个之外所有的东西。他说了
一句话:
爸爸你当初抛弃我是个错误。
中国学校里的阴盛阳衰也可以用这个解释。不是
男生普遍比
女生蠢笨,而是女生普遍不是她们父母想要的
孩子。为了告诉父母,你生我是对的,女生就得要逼自己成功,就跟乔布斯一样。(
好文章推荐 www.wenzhangba.com)
成功还源于自卑。由于家贫、貌丑,或力弱,不是父母不接纳他们,是他们自己不接纳自己。“自卑与
超越”理论的创始人阿德勒,本身就是个残障人士,老是超不过他那高能健美的大哥,结果他一怒成为心理学一派之祖。因幼时家贫而
奋斗成富豪的,个案更多。还有那些因为长得丑而多看的书,最终也会变成
才华甚至金钱。你看那些仪表堂堂、父疼
母爱的北京本地的哥,因为起小就没有什么可自卑的,甭管是不
是的士之星都心中洒满
阳光。
在高校给学生咨询的时候,听到不止一个
男孩子说,只要能成功,他们不在乎成为变态人士。当他们这么说,咨询师会在心里画一个凉凉的笑。因为在
社会机构给职人做咨询的时候,见过很多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有两种人格障碍是心理界公认最容易发财和成功的,一种是强迫,一种是自恋。在极端成功的人士里,这两种特质几乎必居其一。前者自己会
非常痛苦,后者会害得周围人非常
痛苦。前者痛苦到,他们愿意用所有的成功去换取症状的消除。对于后者,由于他们让别人痛苦而导致的不利事件对他们的成功也会造成损害。
对于大部分想要成功的人来说,他们所要的其实不是成功本身,而是成功许诺的爱。他们潜意识上想要爱,但是意识上
告诉自己他们只想要成功,或者用爱标价成功。这是因为,其实他们潜意识里也
不相信成功真能解决爱的问题。带给一个人成功的某些东西,比如把自己和他人都当作机器使、
放弃有滋有味的
真实生活、权诈、
情感隔离等等,很可能会让一个人在爱的方面变成废人。他以为在自己和爱之间挡着名叫成功的这座山,他
千辛万苦地翻过去了,却发现山后边只是一团白雾。
到底有没有心理健康的成功者?有的。那是些自我实现的人。他们只是怀着对世界和自我的好奇,想知道这世界的糖罐里到底藏着多少蜜,想知道自己这粒种子最后会长成一个什么样的植物。他们也
期待成功,但并非真的在乎结果。就像在烈日下
挥汗如雨玩泥巴的孩子,他们专注地玩泥,也会丢下铲子去扑打飞过的蝴蝶,最后他们建了一座
辉煌的泥巴城堡,这个就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