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导语:人生每一步,只有走过去才能看清是什么样,你的人生是否也是这样呢?来看看本文吧!
人生有许多奇遇,总是让我
遇见,这可是上天的安排?
大约是六年前吧,我开完郑和航海研讨会,从昆明返回武汉。
我没有乘飞机。虽说在海拔八千米的高度尽可以云中漫步,可除了云彩还是云彩,未免单调了些。
我喜欢坐火车的
感觉,
喜欢坐或躺在敞亮的车窗前,欣赏大地的
风景。如果开着窗,它们还会挟带着旷野的风
扑面而来。
那趟列车的软卧车厢里,乘客不多。我坐的这间,除了我,只有一个陌生的
男人。他和我一样,自上车就出神地望着窗外,直到列车员进来送开水,我和他才有了开车两小时以来的第一次谈话,当时已是黄昏。
很巧,他说他也在武汉下车,还说想在武汉开一家做窗帘的小店,并向我打听这方面的行情(他不知道我的职业是记者)。我对做生意完全是个外行,只是提醒他,武汉这类窗帘店太多了,问他以前干没干过这一行。
他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年初才从监狱里放出来,犯的是刑事案,因为在家乡镇上参与团伙斗殴杀死一个人,被判了十五年。我听到这里,低头喝了一口水,掩饰
自己的紧张。
忽然,列车员在走廊上喊他出去验票。这时我才发现,门不知什么时候在列车的晃荡中被关上了,任他怎么使劲也扳不开。门外两个列车员也忙活了半天,才将门打开。她们笑嘻嘻地解释说,这个门的确有些问题,好在路上仅两天,让我们将就一点,有事就喊她们,万一听不见,就敲墙板。列车员的工作间在隔壁。一会儿他验完票回来了,我却满怀
心思地出去了。虽说我平日不是个太
胆小的
女人,可想到要和一个杀过人的男人待上整整一夜,还是很不安,想悄悄找列车员调换个房间。
已经走到列车员工作间门口了,我又停了下来,站在走廊里,
内心挣扎了很久:素昧平生的他向我道出了实情,我却因此
不信任他,他肯定会猜测到我中途调换房间的原因,这显然对人家是种
伤害。我还能想象到列车员听了我道出的缘由后看
他的眼神。
我艰难地中止了调换房间的计划,
若无其事地回到了原来的铺位。他拿出一个红红的苹果,削得很干净,递给了我,继续说他做生意的事儿。这次到武汉是他多年前的一位狱友出的路费,那个
朋友出狱后自然是找不到工作,从小本买卖做起,后来主要经营窗帘,现在生意做得很大。他还告诉我,当年被判刑之时,
女朋友已怀孕,后来她从乡下独自去了广东,留下一个
女儿,由他
生活在乡村的
父母照管。被抓进去的时候,他刚满二十岁,父母节省下钱经常坐长途汽车到省城附近的那座监狱探监,
希望他好好改造,出狱后
重新做人。因为他表现较好,十五年的刑期被减成了十年。这十年来,
他的父母不算年迈但已是满头银发,还因为他,他们在村里不能抬头
做人。十年里,在他被抓走那年诞生的女婴,也长成了一个梳小辫的四年级
女孩。(
qq空间哲理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他说,重新做人就从一个儿子做起,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从一个
父亲做起,让女儿在学校里找回
尊严。他还要去广东找到那个据说跟人开了发廊、下落不明的女朋友,当面向她道歉。他说最对不住的还是那个被他和同伙
一气之下杀死的
年轻人,那个人吭都没吭一声就倒在一大摊血水里。十年的牢狱
生活中他脑海里经常浮现那个画面,对他来说,最大的
惩罚是它将伴随他一生,让他的
灵魂永世不安。黑夜替代了黄昏,整条走廊只有我们这间房的门一直开着,月光洒在走廊上像铺了一层白银。他躺下了,将一只黑色的提包紧紧地搂在胸前。
我将门咔嗒关上了。
他翻过身,有
泪水细细地从眼角渗出来。
列车在夜行,房间里渐渐响起他的鼾声。我在夜色中睁着眼睛,没有一丝的
恐惧,眼前闪现着人生各色风景。
第二天,他仍然出神地望着窗外,忽然
自言自语地说了句“花开了”。我向窗外看去,漫山的梨树,一片粉白。
终点站武汉到了,下了火车,我们都没说“再见”,他单薄的身影很快就被出站的人流裹挟着走远了。
也不知道他最终是否留在了这座城市开窗帘店,但这些年,当我经过那些窗帘店时,偶尔会想到他。
编后语:短暂几十年,能有多少机会重头再来,很钦佩作者,不清楚自己遇到这样的人,会如何去做,我想我至少也会要求换卧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