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青少年恶性事件频发,独生子女一代的复杂“心魔”如何解?
日期:2018-09-26 06:45:11 作者:约瑟的家 阅读:

青少年恶性事件频发,独生子女一代的复杂“心魔”如何解?

   【良心之光】栏目

  文|王人义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终于被得到纠正。纠正背后真正的原因,是因为该政策已经对社会国家经济文化事业发展,造成重大破坏特别是对家庭个人产生极大伤害。这种伤害是全方位影响深刻的。最近发生在美国的中国留学生对一女生的霸凌事件,就是暴露出来的冰山一角

  他们应该是一群从中国赴美留生的单纯青少年一个女孩子因喜欢一名男生而与另一个女孩争风吃醋,也应该是一件司空见惯事情,然而,其中一女生为了彻底打败另一位竞争对者,竟然邀了一群从中国来的留学生同学朋友,把那一位与她竞争的女孩子骗到公园,扒光对方衣服,对其群体化殴打与羞辱。这还不够,还要用点燃了的烟头烧灼那女孩的皮肤敏感部位,竭尽野蛮恶毒之能事。事成之后,扬长而去,并不以为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还以为花几个小钱就能搞掂。

  的确如他们所想,这件事若发生在中国本土,真的可能不是一件什么大事。因为他们从自幼生活环境亲眼目睹,周围的大人们只要通过走后门、行贿赂上级压力下级红包天大问题都能一笔勾销。可偏偏这群中国的独生子女在美国犯案,最终,所有的参与作案人员都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

  近年来,见诸媒体的关于青少年犯罪的各种案例,可以说比比该是,并且有愈来愈骇人听闻趋势。仔细分析案情,虽然每个案情都有其独特原因,但综合起来,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这些案件肇事者几乎都是这个年代的独生子女,而且作案的动机手法无不表现出来他们的单纯幼稚﹑缺乏理智歇斯底里﹑好走极端﹑不计后果。这些事情虽然发生在孩子们身上,但他们身后隐藏的潜在问题,还是希望充分引起普遍重视反思

  1

  丧与脏:独生子女政策的巨大伤害

  长期以来的独生子女政策,给独生子女群体带来的明显特点可以用两个字来集中概括丧;脏。近年来,“丧文化”的青少年群体中已经开始日渐引发关注,而类似叛逆、自我、偏执、不负责任乃至暴力“脏文化”虽然已经在校园和社会中显现,但人们似乎还没有对之给与足够的重视。

  中国青少年*率居全球第一;

  16%的中国学考虑过*;

  *是中国第五大死因,中国平均*率为23/10万,每年*死亡人数近30万;

  *是中国15至34岁人群第一位重要的死亡原因;

  5~24岁的*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人以上;

  除了*成功者,每年还有约250万的*未遂者。

  有研究者据此分析,实际*人数往往比公布的*数高3~5倍,由此推算,中国*人数可能达每年60万人以上。

  (资料数据来自腾讯网。)

  1、溺爱成为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第一剂毒药

  父母都有溺爱孩子的可能,但当家里所有的直系长辈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把所有对后代期望,都建立在家庭后代唯一的孩子身上时,他们对孩子表现出来的就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溺爱,而转变成一种以爱为包装的像毒药一样的伤害。

  为了怕孩子生病,大家都给孩子创造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得孩子从小就弱不经风;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想方设法给孩子提供最精致贵重食物,反而造成了孩子的营养不良

  为了使孩子高兴,长辈们可以为孩子当牛做马,百依百顺,造成了孩子像太上皇一样暴戾乖张的性格,也培养了他们从言语行为上的强暴趋势,长辈们因为酷爱独生的后代,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多半不会当做一件事情,更多的是听之任之,使孩子破坏型的性格愈演愈烈

  为了在孩子面前争宠,祖父母与外祖父母在孩子面对争风吃醋,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左右逢迎、巧言令色、自利自私

  在美国发生的这个事件中的孩子们,多半在这种独生子女的环境中长大,从小不论发生什么事,都是由祖父母或者父母来担当,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后果;更由于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个人家出身好的,自然比别人有了一些更为优越的成长环境,任何事情发生,只要父母出面就可以把事情搞定,所以,在欺凌女生同学的这件事上,他们基本上是有恃无恐,也不认为是多大的事情,所以被捕之后,在公众镜头面前甚至谈笑风生

  2、不珍惜容易得到的一切

  • 不珍惜财物

  独生子女得到的一切都太容易了,从物质需要精神需求。我们知道现在的独生子女几乎没有不穿名牌衣鞋的,穿名牌既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个人价值的集中体现,也是家庭经济背景的直接表现。

  在这个商业化的社会,人们都以貌取人,为了不被别人膲不起,父母也会不管自己买不买得起,尽其所能为子女包装,更何况就只有一个孩子,只要孩子开了口,没有甚么是父母做不到的。对物质的需要不仅表现在衣着,更表现在更为昂贵电子产品,从计算机手机,这些独生子女无不追求最好、最新、最名牌。因为容易得到,而且更新又快,孩子也养成了爱虚荣,乱花钱,不珍惜的坏习惯和坏毛病

  我认识好几个这样的孩子,有几个甚至还来自于单亲家庭,他们的父母在国内有的甚至是普通的工人职员,为了让独生孩子出国读书,甚至卖掉房子筹钱供孩子的需要。可是这些孩子,全然不顾念父母的辛劳付出,在生活和用度上,像有钱家的孩子一样大手大脚,穿戴一定是名牌,智能手机一定要用最时尚款。

  • 不珍惜情感

  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情感的获得,都是自上而下单向浇灌型的。这样的感情来得既沉重廉价,不管孩子怎样伤害长辈,后者都可以忽视和包容,从而养成了孩子不珍惜情感的恶劣性情

  正如这些在美国彼此欺凌的孩子,他们来自于同一个文化,也是相互最接近的一群朋友,在异语言和文化环境之下,这种情感和关系无可替代。但彼此稍微出现了矛盾,就反目为仇;而那些帮凶的同学,与受伤害的女孩并无个人寃仇,却可以在霸凌中大打出手,甚至到了令人发指地步。究其原因,是因为情感的廉价和习惯性的娇纵

  在上海,一个中学女生助跑十米飞踹她的同学;在西安,一个16岁的女中专新生,被七八个同学强行扒光拍裸照;在福州,四女一男在众目睽睽之下爆打一名女生。

  这都是近期真实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暴力犯罪现状的一个缩影。比暴力更可怕的,是他们对暴力的不以为然和对犯罪的麻木

  近年来,青少年暴力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甚至包括学校里的暴力事件也屡见不鲜,轻则伤人、重则致命,而这些斗殴事件多因一些琐碎小事,如感情问题、发生口角引起,或仅仅因为心情不好,甚至出于刺激好玩目的

  (综合自公开媒体报道。)

  3.隔代哺养对孩子造成的心理伤害

  缺乏安全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一对父母只养育一个独生子女,按道理应该比较轻松,也会把孩子照顾得很好,可实际情况是,对房子、车子等各种物质的无止境追求,导致夫妻二人都将全部精力注入工作,以至于必须由老人来替自己养孩子。这样就会产生以下问题。

  •比父母更加宠爱孩子。

  因为祖父母已退休,有大把的时间照顾孩子,所以他们可以把他们的爱表现得过于细腻;其次,帮子女带孩子可以打发他们平淡孤独岁月,这样的心态导致他们将全身心投入孩子身上;再则,祖父母已到老年,身体开始变得虚弱多病,他们以为孩子也会像他们一样容易感染疾病,所以更加小心谨慎,步步惊心,处处为营,只把孩子锁在自己的天地之中,极大地阻碍了孩子的自我开拓意识

  •老人心理对年幼孩子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

  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下降和大脑记忆力衰退,自我安全意识会逐渐降低,这种安全意识的缺乏会表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无形之中对幼年孩子的安全意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是隐性影响;显性的影响更表现在对孩子安全意识的教育,不让孩子做任何带有冒险因素运动,并不断地进行危机意识的教导提示,使孩子不知不觉地沾染老年意识,怕遇到危险,喜欢过平淡安逸的生活,对自己的将没有挑战意识。由于安全感较差,面对和承受压力的能力也会较低,在压力与挑战面前极容易崩溃。

  •与父母情感的疏远而导致对人的不信任意识

  孩子由祖父母教养必然与祖父母更亲近,而与父母产生不同程度的疏离,孤独的祖父母也因带孙子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和乐趣,拼命与孩子的父母争夺对孩子的感情。其结果是祖父母与他们越近,他们与父母的心灵距离就会越远,而父母离他们越远,他们就会对父母对自己的情感和关系产生怀疑,怀疑父母是否真的爱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可爱。其结果之一,对自己的父母会缺乏信任,更容易缺乏对周围人的信任;结果之二,因为对自己是否可爱的怀疑,从而缺乏自信

  这群在美国被送上法庭的孩子,基本上都具有崩溃型人格,一方面,缺乏足够的自信面对自己的问题;另一方面,问题发生之后也缺乏冷静思维,用智慧方法解决眼前的问题。被女当事人邀请参与霸凌行动的其他孩子,同样在大事非面前缺乏独立的自控意识,大家都被要求参加一件事情,为了怕自己*而盲目加入,这也是没有自信和崩溃性人格的另一种表现。

  4.缺乏社会群体意识。

  · 孤独、孤独,独生子女的一生必然就是孤独!

  社会关系的建立以家庭关系为基础,长辈与子女的关系好像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弟兄姊妹们的关系就好像是同事、同学和朋友关系。独生子女的家庭只有前者,却无后者,他成长过程中就缺乏与弟兄姊妹平行互动中的学习,再加上中国传统观念对父母角色规范化影响,独生子女从小就生活在父亲威严母亲的溺爱,整个人全然透明地活在长辈的监督之下,没有隐私;有了烦恼痛苦也无处分享

  他们自幼就生活在这种生存环境中,人们说三岁看到老,也就是说他们自幼在这样生活环境形成意念,会决定他们今后一生对生命感受,这个最为显著的感受就是孤独。

  · 极端化的性格特点。

  活在长辈的阴影之下,没有其他的兄弟姊妹的交流和分担,孩子在高压之下性格容易走向极端,要么是俯首帖耳的顺服与懦弱,要么是不会转弯的牛脾气;前者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性情的萎缩男孩子女性化,后者的结果就是导致孩子性情的孤癖与狂暴。如果有兄弟姊妹存在,他们自然会学习分享、分担和彼此交流,甚至是在困难与问题到来之前的准备与变通,避免不必要的危机和困境发生。 

  · 人际关系困惑一:不能妥善的与领导处理好关系。

  按道理,长辈像领导,长期生活在与长辈的交往之中,应该比较容易与领导处理好关系,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直系长辈虽然在子女面前是居上而下的,但这种关系中包涵着无限的溺爱和包容,长辈不会计较孩子的缺点过失。在工作单位,领导与下属的关系是雇用与被雇用的关系,除了领导与被领导之外,还包涵着利益关系,亲疏关系,裙带关系。独生子女一般不会迎合长辈的需要,也更不愿迎合领导的需要;他们在家一般不会体会父母的困难,在工作单位也不会有那样的敏感,体会领导的处境和困难。缺乏这些基本素质,他们很难与领导处理好人际关系。

  · 人际关系的困惑二:不能*地与同事同学处理好人际关系。

  群体意识是一个人产生安全感的重要因素。虽然说一个家庭是一个群,这个群体会因父母的爱和保护给孩子带来安全意识;但细分起来,这个家庭中又可以分祖父母群和父母群,唯有子女没有自己的群体,面对长辈居高临下强势,一个孩子在父母的权威面前显得单薄无力;面对来自外部的压力,他们没有由兄弟姐妹组成的群体可以为共同需要和感受抗争,更没有与自己处在同一环境中的兄弟姐妹彼此倾诉、相互安慰。因为从小在这样的环境长大,习惯了这样独往独来的生活,很难在人群中如鱼得水般地适应群众生活,结交多位朋友,享受群体之间的快乐

  这件发生在美国的欺凌事件也是一个例子。本来大家都在一个群体之中,两个女孩能为一个男生产嫉妒证明被欺凌的女生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事情发生到这个程度,如果大家有较强的群体意识,就会有相应的群体危机的化解能力,就会有人因为彼此的感情而在中间做和事佬;或者因为有人大义凛然软弱一方打报不平;又或者为保护弱者而承担责任,化解危机;不管如何,总会有人出面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样的事情在任何时代、任何环境、任何地方都可能发生,有可能发展成个人的极端化报复行为,但最终发展成一群无赖共同失去理性的野蛮行为,实属罕见,但也提醒我们这类行为在这样的独生子女群体中可能会越来越多。

  2

  回到上帝视角来关注并医治堕落人性

  在一个时代大背景下反思,我们却不能一味指责独生子女这个群体的问题,也不会一味控诉以往不堪的制度,而要一起来寻求帮助他们未来健康成长的路径,并探索相应的矫正机制。这就必须回归人的本性,从世界认知的层面,我们会从性格、爱好、品行等诸方面来探讨人性,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只是像试图从黑色染缸里找到白水滴一样徒劳。

  我们必须从更高更长远的视野里看见人的本性中的两个要素,其一是神性;其二是罪性。

  看见前者,我们会在发现一个孩子的优点时甚至会惊叹:“天哪!你可以这么棒!”这是本能地对神的创造的赞叹,我们却忽视了太久。

  看见后者,我们会在一个孩子顽劣不堪的一面爆发出来后头疼叹息,想尽办法也无能为力,殊不知,罪性唯独有一条道路可以解决,就是救赎,它没有补救措施,就像只有将染缸中的黑色墨汁彻底倒掉,才能换来清水一样,一个人只有在圣灵里重生,才能从罪中得自由。

  世人常怀疑圣经的真理性,但圣经的真理性就在于其定义并维系着宇宙的法则和规律。回到孩子生养的问题,圣经中记载了神对宇宙万物以及人类的创造,其中清楚地制定出人类生养与发展的原则:“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

  神创造人的时候,就藉着对男女的创造制定了人类自然生养的法则,就是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与管理神在地上的一切创造。神在拣选以色列人为自己选民的时候,特别赐给他们多个律法,其中许多的律法规条,从道义到卫生,都是在保障人类的生养,使神对人的心意如江河流淌。中华民族同样也在“生养众多,遍满全地”这一命令之下,并世代相传。不仅中国人知道,全世界人都知道这是不可改变的自然法则。

  所幸的是,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在造成了各种危害之后,终于被丢进了历史。但要彻底修复这些危害,尚需时日,并且惟有回到神的创造法则中来才能实现。人类可能会像顽劣的孩子一样一直悖逆,但我们要相信神的宽容之爱和审判之公义,终究不会让任何一个人失望。为此,我们要时刻举起圣洁的手,祷告不止。

  唯愿神的真道在中华流行,愿神的恩典覆庇这片土地!

  更多阅读

✟ 我们的目标远不是反对一纸文书✟ 朋霍费尔:幡然大悟的人应是我们而非*✟ 你们为何要苦苦地撕毁这个社会的底盘呢?✟ *制度,胎儿生意?✟ 我愿你忧伤

  阅读往期精彩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青少年恶性事件频发,独生子女一代的复杂“心魔”如何解?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