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切都是因为你
一切都是因为你
嗨,晚上好。
人们总说:一个男人即使再平凡再软弱,也会拼尽全力守护自己的家庭。
活在当下,我们的社会身份更具多样性,这也意味着对于每一种身份都需要负起相应的责任。但忙于应对各样身份转换的同时仍不容忽视的,是传统社会身份赋予我们更深刻、更厚重的责任;就像在家庭当中,男人需要承担起保护者的职责,不容置疑。
也有人说:这种向往,往往是在影视作品里才表现得最直观。就好像人们都喜欢看一家人表现得和和美美亲密无间,而反感纷争不休的一地鸡毛。
这里倒可以拿布鲁斯·威利斯的新片《虎胆追凶》举个例……
故事里的男主人公保罗原本是个好好先生,作为外科医生他救死扶伤,同时又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白天工作时,他拿着手术刀挽救一个又一个生命;晚上回到家,迎接他的是相知相爱的妻子和年轻漂亮的女儿,一切都堪称完美。
可能当厄运开始的时候你才会发现,原来这一切可以那么的不顺利……
几个人的歹念让他妻子惨死、女儿重伤昏迷不醒,他的生活在一夜之间天翻地覆。
迟迟不能带来公义的警察,病床上日渐憔悴的女儿,每一刻对他来说都是无助的煎熬。
或许在今日文明的法治社会中,这被看作是对和平具有危害的行为。但情感上呢?他只是做了一个丈夫、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事。
他……有什么错呢?
就好像此前在社交网络上屡遭热议,类似“地震发生瞬间丈夫用身体保护妻儿”的新闻。
一些人感叹命运无情,一些人感慨当事人的真爱动人,更有不少人从事件的本身抽离出来,大谈“患难见真情”,将唾沫化为一池圣水。
但归根事件的本源,夫妻、亲子之间存在相互扶持的责任和义务,这在家庭关系中是相当重要的环节。
哪怕过后再怎么悔恨,他也没办法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冒着生命危险变身孤胆英雄。其实,也并没人要求他如何,更没人在宣扬以暴制暴。
只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来,活在当下的人们似乎下意识地避开了家庭责任的本质。
岁月静好时,一家人共度平安喜乐,虽然日子平淡,好在温馨顺遂;若灾难和不幸必定要来临,理所应当也应该共同面对;
就好比《虎胆追凶》里,保罗的行为可以看作是一个男人悲愤情绪的行为化表达。
最亲爱的人受到伤害,家庭的底线被挑战,你总该做些什么。不举枪亲手讨伐罪犯,却不能闷头静默像鸵鸟一样当作什么都没发生。
9月21日这部电影就要在全国院线上映。与布鲁斯·威利斯以往的动作片相比,似乎更沉重了些,却并不影响它依旧带给人们酣畅爽快的观影体验,布鲁斯持枪复仇,将罪犯实施的侵害还于其本身,没有多余的纠结,干就对了,爽就对了。因为即便是这样的还击,都远远比不上他亲眼看着妻女遭难的悲愤之万一。
希望现实中的犯罪都能受到应有的制裁,让每一个善待生活的人,同样被生活善待。
今晚我们聊聊
评论区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