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8/5
“
28年前,1990年11月25日是中日友好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从昆明出发的日子。清晨5时,闹钟准时叫醒了父亲。他看了看熟睡中的儿子,最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母亲说:“我走了。”
母亲含泪重复着以往丈夫离家登山时说的话。“你要当心些,早点回来。”
5天后,联合登山队进入大本营,正式开始了登山行动。也就是从这天起,母亲连续给他写了14封信,但是,这14封信终于没有能够寄出。
见字如面
十四封未寄出的信
作者/翁彩琼和儿子 朗诵/沐晨
第一封信
建华:
今天晚饭时收到你的来信,我们都很高兴。得知你们登山存在许多困难,我们都为你担心,也希望你们全队此次登山成功。
今天我也有喜事要告诉你,下午,我申请入党的事,党员们讨论通过了,过几天等党委批准后,就正式算预备党员了。
读了你给儿子的信,我很高兴。但又担心游泳的事不能照你说的去做。因为就是刚才吃饭时,他直流鼻涕,给他吃了感冒药,这下睡着了。
我不知道怎么寄出这信,但只要有空,我都会对着这纸和你说上一阵,有机会寄给的话,我给你寄来,如不行的话等你回家来再看吧!
第五封信
建华:
现在刚看完《渴望》电视连续剧的最后三集。可惜为什么好人没个好结局呢?真想写信叫导演拍个续集。
今天上午9点,在厂大礼堂,我参加了厂庆功大会,又被厂长、书记嘉奖表彰了,发了光荣花和嘉奖令。
这几天,每过一天,你们就是越来越艰苦危险一天,我急也没办法,在这信里说一说可能会轻松一点。每天我尽量找更多的事,把注意力和精力填的满满的。这样日子就会过得快点了,离你们回来还有20多天,是吗?
儿子说,想在电视台给你和其他叔叔们点一首歌,《渴望》的插曲《好人一生平安》。
12月29日
母亲写下第九封信
孩子他爸:
据报上的报道,离你们登顶还有3天。我们的心也随你们一步步登高而一点点缩紧!但愿别跳出意外来!也求老天多加关照!昨天,学校老师说,你上次写的论文,省高教研究会发表了,并邀请你前往参加研讨会。我已经替你准备好所有要带去的材料,等你回来带去开会用。
1月1日
第十封信
建华:
今天是新的一年开始的第一天,一大早我就带着儿子到学校参加元旦赛跑活动。
昨天的年饭,是到母亲他们那里吃的。席间大家还举杯向你祝愿:祝老王,我们的登山英雄,最后攻顶成功!我虽代你谢了大家的好意,可心里老不是味,这种情绪直到现在都还在心里结着。不知为什么?说不出,道不尽,反正时时都想哭一场就痛快了。明天就是你们最后冲刺的日子了,会成功吗?但愿吧!
1月7日
第十二封信
建华:
今天离你们登顶失利已经过了5天了,报纸上都没有什么新的消息,不知你们5号营地建成了吗?天气怎么样呢?何时再突击登顶呢?从这几天报道来看,整个月都会有降雪天气,那还要呆到何时呢?
昨天临睡前,儿子叫我看他的耳朵,他说红的难过,是爸爸在思念他。后来还急得哭了好一阵。你看了是否会觉得儿子挺傻的。看着他睡着了,我心里挺不安的,这是人们所说的第六感官发生作用了吗?还是你有什么预兆告诉我们呢?不得而知,愿天公作美!好人一生平安!
1月8日
第十三封信
建华:
今早收到你的来信,我和儿子都很高兴。但万万没想到,晚上刚下班,学校人事处的人找我有事。顿时我马上预感不好。果真是你们17人失去联系已经6天了。
老王,我们家可不能没有你,你现在在哪里啊!儿子一点也不知道,还一个劲说,他考试数学得了98,语文得了95,还要争取期末考号一点欢迎你的归来。我心里的悲痛向谁说……愿老天保佑……
元月9日是翁彩琼刻骨铭心的日子。这一天国内外各大报刊纷纷刊出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中日友好梅里雪上联合登山队17名队员元月3日夜在3号营地全部失踪……”也恰恰是在这一天,母亲被组织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
人生漫漫,但人一生中的一些巨变却总是不约而同地发生在短暂的同一段时间中。
第十四封信
省体委领导:
我从广播、报刊及亲眼所见里,知道党和政府及 广大群众都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寻找失踪队员。我从内心深处感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到党和政府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所有这些给我带来了极大慰藉。最衷心地感谢大家的关心和帮助。
最使我感到不安的是,从今天报纸上看到,山上地形变化大,积雪深,滚石、流雪较多,大本营附近时有发生冰崩、雪崩的危险,上山路线困难,但救援人员仍在不惜任何代价寻找失踪队员,我于心十分不忍,恳请领导不要在困难极大的情况下派人上山,以免再发生新的损失。即使建华他们现在活着,也决不愿见到别人为救自己而陷入危险。
再次感谢大家!
第十五封信
亲爱的母亲,见字如面:
我参加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在驻地一切安好,你们筹集的三千多份文具和玩具已经送到了。由于连续大雨,这里已经停电第8天了,没有通信讯号,新闻里也播放了我们驻地地质灾害的消息,我怕你联系不上我而担心,特意写下这封信,让送物资的车带出山区到县城寄给你 ,说起来,恐怕有20年没写过信了。
今天是父亲的70冥寿,我没有忘记,我在大山纯净的星空下为他纪念。我是从小在城市里长大的,虽然在别人看来,我们也许是受尽苦难的一家人,但是,我没有挨过饿,没有受过冻,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和良好的教育生活条件,我享受的理所应当。来到这里之后,我才知道,你为此付出了多少艰辛的努力。
当年父亲响应国家号召,去到危险和艰苦的地方,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发展,如今我在这里,也做着同样的事,莫非冥冥中这就是你和父亲传承给我的东西么?
听说你在西安参加马拉松,这是今年第6站了吧,万望量力而行,旅游为主,祝平安
2017年10月10日
朗诵 沐晨 云南省博物馆志愿朗读者,业余从事广播剧配音,也致力于将优秀的文字变成有声读物赠予扶贫点小学,愿时刻与学生一起保持青春活力的心态。
音审:谛听
投稿:73925559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