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咖FM
陪伴你的第310个夜晚
/
2018/07/20 周五
配图:Internet
撰文:不会吐丝的蜘蛛侠
♡
曾经提到“社恐”,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如今再提“社恐”,变成了一群人的狂欢。甚至还衍生了“肥宅”等颇具调侃意味的网络新词。
不懂社交和恋爱似乎已变成当下年轻人的主流问题,而《最终幻想女孩》就是在探讨这两个话题。
有人评论这是一部适合都市青年一个人看的电影,因为人都有不想被人知道的小秘密,超过一个人看的话,真怕大家承受不住现实。
这部电影首先厉害在两点。
一是原著作者,其改编自绵矢莉莎的同名小说。绵矢莉莎高中时就在杂志连载作品,还获得了当时的日本文艺奖。刚过两年,她又获得了日本最知名的文学奖——芥川龙之介奖。同时,绵矢莉莎也是这一奖项最年轻的获奖者(19岁)。
电影厉害的第二点,是女主松冈茉优。这部电影是松冈茉优第一次挑大梁担当主演。第一次担当主演,就获得了东京影展演员特别奖。同时,今年戛纳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的《小偷家族》,她也是主角之一。
去年,《最终幻想女孩》在日本本土28块银幕同时上映,首周登场就创造观众满意度第二名的好成绩。这部影片同时受邀参加当年的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观众奖。
这样一个,冲突不强,悬念不多,近乎于独角戏的平凡故事,这样一部卡斯不多,不,是演员都不多的小体量电影能够获得那么多观众的喜爱,原因之一,大概是因为“生而孤独”的普世情感吧。
电影从一个独特的视角切入,准确剖析了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下,人们的心理症结。在幻想和现实中间,有时你会自我保护,免受外界侵扰,可是内心又渴望融入其中。
虽说“勇敢走出去”有些鸡汤的味道,但是电影还是为每一个靠幻想过活的观众制造了一种:成功走出去的快感。
更何况,在电影长达两小时的时间里,一个甜美可人,符合大众审美的超级美少女陪你一起度过疲惫生活,还说不算“宅系福利”?
电影中的良香是个典型肥宅,也是社恐晚期患者。作为一个普通的“东京飘”,自己一个人住在公租房里,一个人吃饭。
在家里刷碗,也要听歌蹦迪。
她对这些早已灭绝的生物痴迷,甚至网购了一个鹦鹉螺化石。每天傍晚回家,都要抱着它,用手在上面画圈圈,露出心满意足的笑容。
虽然没有男朋友,但有幻想中的阿一,她就满足了。躺在床上,双手一伸,两腿并拢——良香就能迅速沉浸在自己的幻想恋爱里。
良香,深爱同学小一,她为这个人创造了一个能力叫【外视】,即用视野的边缘来看东西。良香的外视大概是自以为以爱之名诞生的浪漫能力。
在小一表示自己根本不记得良香后,终于将良香多年的情感幻想打回原形。
在逃亡路上,她发现曾经的“倾听者”们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素不相识的脸。
所以在电影中发出了灵魂拷问——“我应该就此灭绝吗?”
电影的前半部分,有着喜剧爱情般的轻松,看着松冈茉优甜美的脸,再搭配上清新出奇的画风,让人有一种步入童话的美感。
但后半部分童话的戳穿,才惊觉,这是一部包着爱情外衣在探讨当代社会人心理的电影。良香的幡然醒悟,是带着疼痛的脱茧而出,面对“陌生”的世界,她需要一边舔舐伤口,一边触碰适应新生活。
其实,良香代表的是一类人:她们不敢活在现实世界中,所以会悄悄申请社交账号换上马甲,每天发心情只与陌生人交流。和身边的同事只是工作关系,不会跟人交心,反而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更聊得来。比如,地铁站保安,便利店售货员还有隔壁大妈。
日本人很擅长描写 " 宅 " 文化,这是独属于现代人的 " 心理疾病 ",而现在这种文化在中国也比比皆是,尤其是一线城市。
工作时很能应酬,下班后回到家一头扎进沙发,只想做自己。说什么我有女朋友,家里有条狗,事实上只有你自己。
《最终幻想女孩》将这种宅丧文化演绎到极致,但在影片结尾良香最终选择接受现实,接受了长相普通的小二,不是因为他情话说得漂亮。
《最终幻想女孩》又译名【随你肆意颤抖】,生活是抓不住的,爱情也控制不了,没有梦想混沌的过一生又有什么问题?
一小时五十七分钟的电影,将社恐女孩的日常描摹入骨,导演用多种手段,放大展现普通人无法掌控人生的失衡感。
无关紧要的地方,可能会让你哭得脑壳痛,成年人也有放声痛哭的权利。
生活偶尔任性一次,也无碍。
最终幻想女孩走出幻想,轻念:随你肆意颤抖。
CLICK WORDS
?
每一句"不如分手吧",都是"你再哄哄我"
三心二意真的太容易了,一心一意才值得炫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