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女士是个急性子,面对女儿有时她会咄咄逼人。但原先生是个慢性子,面对被妈妈姜女士逼哭的女儿,他总会花各种心思去哄、去宠。
妈妈本来有的急脾气,让爸爸和女儿抱团取暖,而两方在不自觉划定界线时,缺乏其他连接,妈妈就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被“孤立”的失落感。一直游离在心头的失落感加上一些其他理由,火药桶就容易爆发。所以,这样的格局就总是会出现。
是在于每次划定界线时的那个连接。
在这个案例中,爸爸对妈妈情绪、情感的完全不负责、不承担,就是双方对于孩子教育问题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
精彩视频 柏老师说我不知道妈妈您在担心什么,你们家女儿现在显然是一个五岁半版的您了,说话着急、主动去抢话、主动去挑话头,就说明她自己内在的表达欲其实是很着急的,这跟您不是一样的吗?
然后我觉得妈妈,您真的要注意一个问题:教育也好,养育也好,一定不是驯养。
有一个真理:孩子在家庭当中,如果没有得到自由,她一定会以暴力的方式,在她的社会环境当中去获得自由。
我觉得啊,作为女性,我们在孩子面前是妈妈,在父母面前是女儿,所以,我们只有在丈夫面前,是真真正正的女人。
那么,先生,我想问您一个问题,作为女人,她内心的这种情绪、家庭等一切繁杂事物带给她的焦虑,由谁来滋养呢?
您把您为数不多的剩余时间全都给了女儿时,您的妻子不妒忌,那您也太把她当成神仙了。所以,这就是刚才为什么所有的老师都说“您是家庭现在的那个转折点”。
另外,我请您注意的是,您嘴上会说:对对对,是是是。但您有发现吗?所有老师说的话,您一定会在现场说:对不起,我没有;对不起,我不是;对不起,我不同意……
我告诉您先生,如果夫妻之间没有能够达成情感上的一个和谐,最后一定会沉淀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我跟您谈的就是教育。
在场上观察了一下,我给你们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以后在孩子面前,一定要互相捧着走,爸爸对妈妈的夸奖越多,孩子对于妈妈的认同度、信任度、尊重也就会多。
我要给你们提的第二个建议是,要记住:好孩子一定是夸出来的。为什么?你看孩子怎么看自己?她一定是通过外在的评价。
所以,如果你告诉她:你真的是特别有爱心、特别的爱妈妈、特别的懂事……她就会对她的优点去完成一个认同。只有这样,她内在的优越感、自信才会真的去呈现出来。
第三个建议就是:你要想让孩子不成为什么样,你得先不是什么样。
妈妈要注意控制自己的焦虑情绪,爸爸也要给妈妈更多的情感上的认同和支持。
欢迎参加
即可进行线上答疑
-END-
- 柏燕谊 -
心理咨询热线
15911014499(微信同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