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见
胡适在《道德和规则》里说:“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由此,我想到了最近热播的电影《芳华》中刘峰以及他的善良。当一个社会天天提倡善良而无视规则时,我们社会就会变成一个伪善的社会。
有人说,一个社会的堕落,就是从表扬善良开始的,心中颇有感触。上课的时候总爱跟学生说,人要善良。我希望这个世界多点善意,多点善良。我们社会真的缺乏善良那么多了吗?
今天重看了下驻马店女孩因二次碾压失去生命的视频,看完了后心中特别难受。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么走了,她死前的无助,她亲人的痛苦,我们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那两个肇事的司机,那么多从她身边经过的没有伸出援手的路人,你们用什么来面对自己的良心?只要任何一个人伸出援手,这个年轻的生命就能获救。可是经过的30多个人,各色人等,没有一个。救与不救,不是一个二难的道德绑架,只是一个人基本人性的体现。善良应该成为基本的人性。虽然有的善良被坏人利用,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冷漠的借口。我们有各种担心,怕讹诈,怕麻烦。但这些和生命比起来算什么呢?
想到另一个事例:青岛城西小学崔金华老师,早上七点多清点人数,发现学生石墨研没到校。她先后给其父母打电话均无人接听。报告校方,联系其父母打工工地,也没人。校方高度警觉,崔老师带人赶到学生家,敲门很久没反应。崔老师,一位女教师翻墙进入墨研家,发现一家煤气中毒,马上送医院抢救,一家三口终得救。在这事件中,老师并没有因怕翻墙入室的讹诈,怕跑路的麻烦就放弃。在善良与责任的驱使下,根本没想那么多就自然而然的把该做的事做了。善良应该是一种本能,如果考虑太多,那么有些善良就不能发生,或者变成伪善。
记得有一件我亲身经历的尴尬事。一次和一位同学一起带自家孩子去游泳池游泳。孩子们都不会游泳,他们在浅水区玩水。一位奶奶带自家孙子也在旁边游玩,结果那位奶奶一不小心一仰,仰面倒在水里,我当时想都没想就直接跳入水里,把老奶奶扶了起来。结果,后来才发现,自己没换泳裤,手机也在口袋里。最后只能尴尬地穿着泳裤回家。其实善与不善就在一念之间。
生活中冷漠的人不少,善良的人也不少。一位作家说,“所有人都冷漠,我们才会感觉到冷漠;只要有一个人善良,我们就能感受到善良。”我们要以善良推动善良,这个世界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糟糕。所以,在你感叹这个社会冷漠的时候,请不要忘了,让善良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