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那些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曾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乙
日期:2018-05-23 12:16:33 作者:moji 来源:山河小岁月 阅读:

那些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曾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乙

  “你喜欢英雄还活着吗?”

  看完《复仇者联盟 3:无限战争》之后,大家招呼的开场白变成了这个。

  这么多超级英雄居然还是干不过一个灭霸。最终,带着无限手套的灭霸打了个响指,宇宙生灵灰飞烟灭了一半,连超级英雄也未能幸免。

  心目拥有不死之身的英雄被“拍死”后,粉丝哭天抢地,喊着要给差评。尽管粉丝们的留言大多是“为什么要把我爱的XX拍死?”但相比起某个自己爱的角色死去,我想大家其实接受不了的是:原来超级英雄也不过是凡人,而凡人皆有一死。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总觉得,英雄带着主角光环,炮弹打不到,坏人揍不死,像奥特曼一样,哪怕电池快要耗尽,也一定可以打败怪兽

  可《复联3》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

  可这恰恰是《复联3》带给我们最大的收获

  我们好像总是无法接受,英雄是一个凡人。如果把你放在角色的位置,你又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也许你会辩解:“我就是个凡夫俗子啊!”这或许就是漫威真正想通过打破超级英雄不死之身而告诉观众的:他们是人,不是神。记得《复联2》的导演乔斯•韦登在接受采访时说:“超级英雄是人类完美存在。但同时,他们身上也有人类最为愚蠢糟糕品质”。

  这个主旨其实始终贯穿在漫威的超级英雄电影中,在《复联3》里尤其明显

  本该没有感情机器人“幻视”在复仇者联盟中逐渐学会更像一个“人”,甚至爱上了绯红女巫;在《复联2》中还自信满满地说“我是神”的雷神索尔在经历好朋友海姆达尔和弟弟洛基死去、阿斯加德被毁后心酸地说道“我已经一无所有”;奇异博士嘴硬着说不会为了救钢铁侠而放弃守护时间宝石,却还是在最后关头用宝石换回钢铁侠一命……

  在《复联3》里,超级英雄们有了更多人的爱恨贪嗔痴,正如参与创作超过80%的漫威经典角色的斯坦•李所说:“我努力表现他们尽管有超人力量,但生活并不完美的状态”。

  对于“转变成英雄的平凡人”这一命题,最佳注解也许是漫威自己。

  1939年,一家名为“时代漫画”的出版社在纽约成立,这是漫威的前身。此时的时代漫画还没有足以支撑起超级英雄的钢铁武器和超能力出版内容从科幻到言情,什么好卖就出什么。

  出版社的第一个春天是伴随二战而来的。1941年,为了鼓舞士气,时代漫画创作了《美国队长》。一个原本羸弱的年轻人在被注射血清后成了拥有金刚身材的美国队长,带领团队纳粹斗争。这个形象无疑是给美国士兵的一剂强力鸡血,一度成为美国人精神象征

  二战结束人们不再需要美国队长——在电影中,他被冰冻了。紧接而来的漫画有害论更是对漫威造成了致命打击。为了生存下去,漫威一度需要借助竞争对手的发售渠道。但漫威依然坚持出版更多的英雄人物——跟其他漫画那些完美的英雄不同,漫威的英雄常常有不少缺点,甚至看起来有些糟糕。

  ▲  1941年漫威推出的第一期《美国队长》

  之后的数十年中,漫威几经易手,靠卖版权勉强生存。眼看着自己的超级英雄IP被潦草拍成电影,漫威坐不住了,决定勒紧裤腰带成立自己的电影工作室。2008年拍摄第一部由漫威主控的电影《钢铁侠》时,为了筹措资金,漫威抵押了12个角色的电影权利,举债开机。也是从这里开始,漫威开始布下一个长达10年的局,用18部电影行草蛇灰线法。直到《复联3》上映,漫威粉们才恍然,这个看起来只会轰炸打怪的英雄王国其实从未忘记自己埋下的梗。

  花费几十年的耐心、细心和初心,漫威让自己一步步成为了超级英雄大本营。而一个平凡人倘若也能如此,未必不能成为生活中的英雄。

  凡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这是我最喜欢《复联3》的地方

  在我们身边,也有不少这样的英雄。

  讲一个moji酱采访中得到的故事

  这是一个老先生的故事。

  ▲  给客人量体的褚宏生

  百岁的褚宏生现在住在长乐路上的一家养老院。他有些瘦,说话也不利索,但满头白发还是要打理得干净衣衫也要清爽。乍一眼看去,就是个体面的上海老先生。仔细打量他的双手,却有着和外表不太相称的粗糙指头上有交错的针痕,关节处的皮肤磨得透白。

  这是一双干了80多年量体裁衣活儿的手,裁剪过5000多件旗袍曾经在影星胡蝶、青帮大佬杜月笙和大将军粟裕身上比划测量。

  20世纪30年代,16岁的褚宏生从老家苏州吴江来到了上海爱文义路(现在的北京西路)485号。这里是当时上海最好的裁缝店“朱顺兴裁缝店”,当家的是裁缝朱汉章。

  ▲  上海街头穿旗袍的女性

  朱师傅徒弟有数十个,有人专做西式服装,被称为“奉帮裁缝”,有人专做中式服装,其中尤以旗袍最擅长,这些裁缝是“本帮裁缝”,做的服装也叫“软货”。褚宏生便是其中之一。

  学徒生涯漫长而难熬,最低门槛也要“学三年,做三年”,平时跟在师傅身边,那点微薄零花钱,每日要做的事情就是钉直角扣、划线、刮浆、开滚条……随后还要学习缝纫、盘扣、量体、打样。一个盘扣要做3个小时,裙摆的滚边要做三四遍。

  6年时间就这么被密密缝进旗袍的针脚。

  褚宏生是幸运的,1936年夏夜,他得到一个机会——胡蝶做旗袍。见面这天,他印象深刻,胡蝶没有化妆,但那件淡蓝旗袍让他一眼看出,这是行家的出品。做什么能让旗袍专家胡蝶眼前一亮?他想到了用法进口的蕾丝,既有中国的身段又有法式的浪漫。这个点子师父一顿批评,在当时这可算不上是正统旗袍。

  但褚宏生坚持,并且最终,成功了。这件旗袍引发了当时的上海滩时尚,半个多世纪后,我们还可以在纽约大都会艺术馆看到这件蕾丝旗袍的风采

  ▲  褚宏生给胡蝶做的蕾丝旗袍

  褚宏生会把所有顾客喜好都记在心里,他记得陈香梅喜欢真丝面料,王光美喜欢大方古典的花色。他也会记得,1940年代的一天,一辆黑色雪弗兰轿车把他接到上海杜美路70号,他跟着仆人迷宫样的大宅子里行走,见到那瘦削的罩着黑色开衫的中年人,有人嘱咐他:“给杜先生做衣服,务必要用心”。

  杜先生就是杜月笙。

  ▲  杜月笙和孟小冬

  一直到95岁,褚宏生仍然坚持每天10点半到店里,7点离开。没有客人的时候,他就像大多数容易陷入回忆发呆的老先生一样,坐在一把木椅上,思绪不知道落在哪块旗袍布料上。只要听到有客人进门,就立即回神,起身道一句“侬好”,然后亲手给客人们量尺寸,软尺在身上滑过,36个数字就记在心里,他甚至不需要老花镜。近百岁的老人为自己量体裁衣,一般人只道是“一位上了年纪的裁缝师傅”,很少有人能想到,那双有老年斑的手曾经在胡蝶和杜月笙身上比划。

  人们喜欢称褚宏生为“上海最后一位裁缝”,而褚宏生对自己的介绍始终是“做旗袍的”。他甚至不觉得会做旗袍是件多么不得了的事,只是常常会在抚过布料的时候想起师父跟他说的话:“做裁缝就是伺候的功夫,先得把客人伺候好,然后还得把布料、针、剪刀伺候好,学了这一行就是一辈子的伺候命。”他对这样的“命”甘之如饴:“我不辛苦、不忐忑、不亏欠我的这么多年,这就是我最好的人生状态。”

  埋头剪裁一辈子的褚宏生,一直到年过90才被更多人熟知。但更多的手艺人,则隐匿着在世界各地,他们也许是还在坚持用原始方式造纸的工人,最后一捆材料用完这门手艺也就失传了,也许是深藏寺庙佛像画师,也许是每天在火与铁中流汗的铁匠……

  他们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凡人,但他们也是英雄。

  为了让更多人看到这些藏在物件背后的手艺人微信和漫威影业共同发起的跨界合作项目WeHeroes,将镜头对准那些幕后的手艺人,因为他们尽管没有拯救世界,但用匠心守住了一门手艺。

  WeHeroes相信,即使是没有超能力、高科技武器,只有一双手的平凡人也能创造非凡,让这些“平凡英雄”来诠释“超级英雄”再恰当不过。项目邀请传统文化领域艺术家意见领袖和手艺人以复联英雄为灵感作品。在微信和迪士尼共同拍摄的视频中,你能看到年老或年轻的手艺传人,他们一面把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一面又将全新的艺术元素加入其中。《复联3》中,奇异博士对付灭霸时常用的护身符“阿戈摩托之眼”脱去耀眼的橘色光芒,成了笔墨书写的文字作品,而力大无比的浩克给艺术家带来了一块铜艺浮雕,玲珑美丽的广彩瓷盒也正好可以拿来诠释黑寡妇的绕指柔情……

  在WeHeroes小程序中,观众能找到很多平凡面目下不凡的手艺人。他们中有风筝魏第五代传承人魏博文、余杭纸伞代表性传承人刘伟学、西关打铜工艺传承人苏广伟、苏英敏父子

  这样一群守护手艺的平凡人演绎的是怎样的英雄故事?

  这个要靠你来讲述

  每一位通过WeHeroes近距离欣赏作品的用户都能为作品录制语音导览词。你就是那个塑造英雄的人。

  《复联3》中让人印象很深的一幕是钢铁侠问奇异博士,复仇者联盟打败灭霸的可能性有多少?回答是,在一千四百多万结果中,只有一个成功的结局。即便如此,没人想要放弃,这也许就是让凡人成为英雄的关键。只要坚持尝试,把每一次战斗中受过的伤牢牢记得,将每一回实战训练中流下的汗水好好积攒,才能拥有成就非凡的力量。

  英雄和神,是不一样的。神是天生,而英雄,都不是凭空成为的。

  END 

  ▼

  *本公众号图文消息为 「山河岁月」独家创作,欢迎分享朋友圈, 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

  *本平台使用图片音乐、视频属于相关权利人所有,因客观原因部分作品如存在不当使用的情况,请相关权利人随时与我们联系以协商相关事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那些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曾是我们身边的路人甲乙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