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的,
我不能够再和它斗争了,
我知道我自己毁了你的生活,
没有我你就能够工作。
我知道你会的。
我想说的是,
你对我无比耐心,你对我太好了。
我不能再继续摧毁你的生活了。
我觉得
没有哪两个人能比曾经的我们更幸福。
—— 维吉尼亚·伍尔夫遗书摘自《时时刻刻》(The Hours)
写在前面的话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球约超过3亿人口罹患抑郁症,其中我国约至少5千万人口罹患抑郁症。
可对于「抑郁症」这三个字,有不少人却始终抱有一定的偏见,即便是患者自己。
在抑郁症面前,可以说我们是人人平等的。它就像任何一个疾病一样,有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没有贵贱之分,更没有优劣之别。
以下的这篇文字,是以第一人称所描述的,有关于抑郁症患者的一段心路历程。
坦白说,阅读这样的文字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讲述的人,在自我剖析的过程中更是会不时陷入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
但愿它能够给予情绪病患者,尤其是隐性情绪病患者,甚至是陪伴在他们身边的人,一个提醒、一个帮助,或是一个出口。
01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都否认自己有情绪问题,即便自杀的念头总是在我的脑海里出现。因为那在我看来不过是别人眼中无病呻吟的惺惺作态。
与其说我是不屑做一个光打雷不下雨的人,不如说我害怕,甚至是讨厌自己成为别人眼中虚伪、可悲的人。
在我看来,自己并没有实施过任何的自杀方案,我凭什么说自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
更何况,我对于如何诊断抑郁症,简直是再熟悉不过。我甚至懂得怎么让一个心理医生诊断我为抑郁症患者。
这样的我,根本称不上是一个「好的」抑郁症患者,我不过是一个东施效颦的笑话。
我就是这样对自己不停地责怪,我认为自己不配得到任何人的怜悯与关爱,有谁接近我,谁就注定倒霉。
没有谁愿意拿烂掉的橘子招待客人,同理我也没有理由去恋爱,去祸害别人。
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么有能力去爱?
一个连自己都厌恶的人,为何还要去拖累?
我问着自己,再一次地想到了自杀。
如果是跳楼,脑浆迸裂,那样死得会很难看;如果是割腕,可时间太久,我又怕疼;如果是服药,可万一剂量不够,洗胃又是一个极为痛苦的过程;如果撞车,但万一没撞死,落下个半身不遂,岂不更惨……
看吧,我连怎么死都没办法决定,我怎么可能是个抑郁症患者,即便我真的被诊断出有抑郁症,那我也一定是最不称职的那个。
我简直是什么也没有办法做好。
02
可我为什么会陷入情绪的困境?
我明明有爱着自己的家人,疼自己的男朋友,带给自己无限欢乐的猫咪,我凭什么可以这样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知道我有多么的看不起自己,他更懂得在我分裂的精神世界里,总有一把严厉的声音,在无情地抨击着我的一切。
他不止一次地尝试,让我重新找到生活的乐趣,帮我找到能说服我留下的任何理由。
可是,在我看来,如果真正疼爱我的人,怎么会忍心让我这样痛苦地度过每一个不知道何为是尽头的日子?
或许他们根本不是真的爱我,他们都跟我一样是个伪君子。
我们家的猫呢?
它会跟其他人一样不是真的爱我、在乎我,只把当作是一个任何人都可以替代的「喂食者」吗?
我怎么可以这样想我们家的猫咪?
我真的是太坏了!
它根本是无辜的啊,我怎么可以这样说他呢?如果我离开了,它该怎么办?谁来照顾它?
就像我的爸妈一样,一开始也不该把我生下来,这样他们就不用面对一个令他们觉得丢脸的女儿,一个让他们有可能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女儿。
03
可转念间,我又在想,如果我真的不在了,我们家的猫会察觉到我的离开吗?
我的爸妈呢?他们对于我的离开,真的会在乎吗?我的男朋友呢,他对于我的离开,真的会介意吗?
还是说,如果我真的离开了,对他们来说才是一种解脱?
是的,他们应该是解脱。因为他们终于可以过自己的生活,不必再提心吊胆更无需每天面对一个强颜欢笑的我。
于是,我越是这样想,就越感到自己陷入进去一个无底的黑洞。
在那个黑洞里,我感觉到自己的情感、曾经的欢乐,甚至是悲伤都被它渐渐抽干。我变得像是一个没有任何知觉的行尸走肉。
但凡有感觉的时候,在我心中不是各种憎恨和厌恶自己,就是想着怎样自杀。
终于在一个时刻,我的男朋友对我说道,“你走吧,我不忍心看着你每一天都这么痛苦”。
我望着他,却不知为何泪流满面。
我问他道,“你真的愿意放手吗?”
在他脸上,我看到了他的痛苦、无奈、不舍与心疼,我知道在他的内心深处,是不愿意让我走的,可他更不愿意让我再继续痛苦地挣扎下去。
他答应我,在我离开以后,他会好好替我照顾我的猫。
可就在他点头的那一个瞬间,我的感知似乎渐渐地回来了。
04
我不知道那是怎样的一种力量,我也不知道那股力量是来自他,还是来自我自己。
我只知道,我不再是那个充满自我嫌恶的行尸走肉。每当我的感觉回来一点点,我就离那个黑洞远一点点。
我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我知道自己愿意为了他,去疗愈自己,但我却必须坦白地说,我只敢保证是在这一刻。
因为根据过往的经验,我知道自己会再一次陷入黑洞里。更令我害怕的是,我不知道自己在下一次还有没有勇气或力气,再一次离开那个黑洞。
我甚至根本无法预知自己会在怎样的情形下,将再一次陷入黑洞之中。
它有可能上一则新闻、一个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的话语,一段埋藏已久的回忆,甚至是一场失眠……
明明上一秒对生活充满期待的我,在下一秒就被黑洞吸走。
我知道,每一个游走在自杀边缘的人,都有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与绝望。我也更懂得,每一个陪伴在我们身边的人,总也是有着无以为外人道之的担忧与害怕。
可请你们相信我,尽管我在自杀的边缘游走着,但我却也一直在寻觅着自救的力量。
是的,我不会轻易放手,可我也必须坦白地说,我能保证的却也只有在这一刻。
写在后面的话
对于有的人来说,每一天迎接的都是充满希望的新生活,但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每一天面对的却是永不超生的炼狱。
打个比方来说,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疼痛或是瘙痒的折磨,而罹患情绪病的人,在发作时就像是每时每刻在经历着全身又痛又痒的折磨。
这一刻的痛痒症,可能停止了,但下一刻呢?什么时候会发生?会持续多久?
但未知并不是最痛苦的,最痛苦的是,每个情绪病患者都清楚地知道,这样的痛痒症一旦出现,只能是控制不能根除。
但好也好在,毕竟它是能够控制的。
正如文中的「我」在男友和猫咪的陪伴下,走出了自己的情绪病。
她坦白告诉我,那一人一猫并没有真正地去做什么,他们只是任由她自己去寻觅方法。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因为此她被激发出了求生的本能,她决定去改变自己。
虽然,偶尔她还是会陷入黑暗之中,但经过自我的调节,她却也变得越来越坚信自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病。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无论是家人朋友的支持与帮助,还是去求助心理治疗师、灵性课程、书籍或是药物辅助,只要这些外力能够被内化并转变成自我的能量时,一切就会慢慢变好。
尽管说这需要足够的耐心、时间和陪伴。
所以,如果当你或你身边的人也在经历情绪病的困扰时,请给你自己或他们多一些包容,多一点理解。
请相信,无论是谁都不会是孤军作战。
更重要的是,总有一天每一个人都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力量。
lt;end>
- 黑岛上的猫客 -
个人公众号:黑岛上的猫客 ”
推 荐 阅 读
▼
一键阅读简书上最火的文章
▼
简书一个假装正经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