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和理想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以我的智商,我都是按字面理解的,或许是我太肤浅,没办法如专家般深入浅出呢。
梦想和理想,在我看来就是第一个字不一样。那就是“梦”和“理”。都是想法,但是前一个注重梦,后一个则注重理。总感觉梦是那么的虚无缥缈,让人捉摸不透。而理就很现实,就是家长和老师平实的说教,大道理。但是这两个字一加上后面的字“想”,那就似乎都变成了奋斗目标!
其实,这两个词语我们平时经常能听到。在学校,老师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有理想,在互联网时代,也听到有人说要有梦想。我也说不出两者有什么不一样,总觉得怪怪的,自己会更青睐于梦想这个词,但也离不开理想这个词。
晚上睡觉,总感觉自己睡得很不安稳的时候,就是做了不好的梦。朦朦胧胧的,隐隐约约,但又不是很清晰。每当做太多这种梦使我睡得很累,很沉,但是又懒得起身。有时也会做些美梦,觉得睡得很香甜,很舒服,特别轻松的感觉。渴望每天都能睡得轻松安然自在,可细细想来,平实的生活,工作,与人相处,都会有不顺意的时候。自此也不敢奢望梦都是美好的了!主要是心要去适应和调节,即便是噩梦那也会觉得开心而不至于平日里意志消沉,心情不快。
有时候总劝自己现实点吧,别总做些不现实的白日梦。别和那些迷妹那样,那样的梦填不了自己的肚子,裹不住自己的身躯。生活总要衣食住行,然后才能去考虑高于衣食住行的梦。甚至去幻想遥不可及的梦。
每一次,自己给设立了一些目标,也会当成梦想去完成。或许目标相对于梦想那是如尘埃般细微,可是我却愿意拼尽全力的去完成,哪怕是看一本书或买一件衣服。不同的是书我会慢慢的去理解,去体会,太快我会忙不过来,没办法理解作者在讲些什么。每一个词,每一句,每一段是什么意思。还有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和思绪。
很多时候,带着很多疑惑和不解,一开会误会作者,阅读到后面才能慢慢理解一点,意外而惊喜的发现和一开始自己想的不一样?
最近,在看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看得很慢,一开始看前三章的时候,我觉得内容挺直白的,有点只是在理解文字的意思,而且也没觉得像别人说的那么好看。可当我看到第四章,我觉得很有兴致的想去认真的融入作者的思路和情感,就好似自己活在那个年代的那些人的画面里。觉得很有趣,看着三毛和他丈夫的平日生活,聊天,我也不自觉的开心笑了。真像别人所说三毛能使周围的人开心和快乐,就像个孩子般的开心果,让人忘忧!
我渐渐发现阅读能让我快乐,使我不会再去在意周围的嘈杂声,甚至不想理会别人对我的看法,也不怕声音了。仿佛周围人的活动和说话声已不能影响我的一举一动和美好的心情了。
我只管着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好,把想学的都学好,该完成去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