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档名为《偶像练习生》的节目走红,热度居高不下,捧红了不少人气偶像。
C位出道的蔡徐坤,微博粉丝超过700万,位列微博明星势力榜新兴榜第一位。
“从0到170万,他花了六年;从170万到700万他只花了三个月”。
当年错过加入TFboys组合出道机会的他,在偶像练习生的舞台上正式出道,一跃进入流量小鲜肉队列。
与很多靠网剧火起来的小生相比,人气暴涨的蔡徐坤简直是逆天的存在。
2017年,蔡徐坤还不被很多人知道,那时他接拍了漫改校园网络剧《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
长期占据微博网剧排行榜榜首,不仅打败了同档期、同平台播出的话题性极强的《北京女子图鉴》,力压有广泛读者基础的《三国》。
这部糅合青涩爱情热血青春的喜剧,即使有男主颜值加持,粉丝支持帮衬,也逃不过豆瓣4.4的评分。
这部剧围绕高中生叶麟展开。
讲述自称“孤狼”的他一直遭受三位女同学——小霸王任小芹、班长舒莎、大明星艾蜜儿“欺负”的日常,以及他为达成已故哥哥的遗愿,和朋友一起努力的热血故事。
如果说剧情简介乏善可陈,那么具体的故事展开绝对让人大吃一斤……
首先是男主叶麟和女主任小芹不清不楚的故事线。
欺负男主的“小霸王”女主,不知所以然地变成了温柔的邻家少女。
时刻对男主犯花痴。
男主叶麟和男二沈少宜之间的“基情”也相当怪异。
富二代男二,总在男主需要时提供各种帮助:让私人司机做男主的专车司机,为男主掏钱买慰问女生的食物,用水管给男主洗澡。
人气偶像疯狂追求普通的中二高中生;贵族学校的未来精英无端犯上校外小混混……
这不是无厘头的搞笑,而是没头脑的胡闹。
有病的人物设定
首先是蔡徐坤饰演的叶麟。
一下变成金刚狼,一下变成李小龙,一下又变成了柯南。
女主“小霸王”的脑回路格外清奇。
有性别认知障碍的她,会沉溺在对叶麟无限的花痴中,单方面疯狂地发射爱心。
就连男主往她头上泼脏水,也会被她认为是爱的回应。
男二长相一般、喜欢炫富,自带油腻气质,却受到所有女生的喜爱。
20块钱算一卦塔罗牌的不一定是路边的骗子,也可能是贵族学校的女同学。
人气偶像艾蜜儿不但不“睡粉”,反而会给屌丝送上留有香吻的签名照。
浮夸的布景特效和道具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漫改剧的风格,别带脑看就好了。
开头的亮相,梦幻的背景特效让人瞬间进入“蔡徐坤漫游奇境记”。
好不容易从男主的幻想世界中逃离出来,却发现自己进入了假花遍地的艾利斯顿商学院2.0。
酒红的扶椅配上油绿的靠垫,姜黄色的书桌,再配上课室后面大型蓝紫色梦幻水族箱,豪华的装修让人叹为观止。
浮夸风还蔓延到了老师的办公室,这个色调,这个烟雾缭绕,大概住的不是白浅就是花千骨?
原来贵族的作业本也要像哈利波特的魔法书,“古典”的气质扑面而来。
交作业垒得比人高。
教室上空掠过的无人机,违和得直叫人错入《南方有乔木》的片场。
尬气十足的演技
说实话,这部剧里蔡徐坤的表演还是很努力的,无论是翻烂的剧本页脚,还是相比面瘫小生而言丰富的表情。
但努力归努力,也许是表演新人的原因,又或是剧本设定的限制,剧里几位主演的表演,叫人尴尬。
蔡徐坤的刻意卖萌,与他在偶像练习生舞台上的沉稳淡定判若两人。
女主为了吸引叶麟注意用尽心机,小女生的青涩娇羞,都变成戏精上身。
IP剧=“挨批”剧?
经不起推敲的剧情,不走心的拍摄以及尴尬的演技,这些不仅是《我才不会被女孩子欺负呢》遭诟病的原因,也是很多国产IP剧的通病。
“IP”这个概念最早在2010年左右出现,是以《甄嬛传》为代表的一系列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剧作品大卖后,衍生的话题现象。随后IP剧的星星之火逐渐点燃整个国产剧市场。
市场红火,水分也多。
近些年来,像《琅琊榜》《人民的名义》这样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
相反,以“越发雷人”姿态呈现、引得观众吐槽一片的烂片层出不穷。
“优秀的作品各有各的优秀之处,而烂片栽跟头的原因大多相似。”反观这些年来受到广泛抨击的IP作品,变成众矢之的的症结都差不多。
IP剧市场异常火爆,但可以进行影视化改编的文学作品却异常匮乏。
“僧多粥少”,为了赚热钱,只好“以次充好”,选用一些本身作品就存在缺陷,甚至涉嫌“抄袭”的作品。
其次,拍摄过程与精良两个字完全无关。
IP剧市场不成熟,投资者、改编者、制作方为了快速攫取利益,很难走心。
这种不走心,体现在整个拍摄过程中。
从古装剧背景里各种槽点满满的假树假花,到让观众不知所以然的镜头语言,再到演员不到场靠替身靠抠图的演绎,最后出来的也只能是“垃圾快餐”。
《花谢花飞花满天》中假树假花多次出现
此外,对原著的瞎改也成为了观众们想要给剧组寄刀片的一大理由。
《花千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百多万字的情节复杂,人物众多,感情纠结的原著生生被拍成了内容简单,处处穿帮的玛丽苏神剧。
灌水也是制作方常用的技巧,为了凑集数赚钱,紧凑的剧情变得无限拖沓,硬生生把两集内容剪成三集。
刚刚结束的《南方有乔木》,回忆情节就占了一半时长。
当然,演员的尴尬演技也是IP剧无法入眼的一大原因。
但近年来多个扑街的IP剧,已经昭示着:随便去起点、晋江买个网文IP,就能忽悠一大帮观众的时代,也许就要过去了。
“网文+流量明星”的万能定律,经常会失效。
这不仅需要制作方把精力多放在内容的打磨上,更需要演员潜心打磨演技,重新审视自己的表演。
时间花在哪儿,观众看得到。别让给中国影视屏幕一个正常审美,成了奢望。
轻轻给文章点个赞,让我知道,你也在期待更对得起观众的影视剧。
推 荐 阅 读
▼
网易新闻沸点工作室《槽值》栏目长期招聘正职编辑/坐班实习生/线上作者,单篇稿费300元-1500元。在公众号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