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手鼓的店都在放《我的小宝贝》,你觉得没有新意,好失望;四方街里没有歌声动人的酒吧,你觉得不太好听,好失望;五星级的酒店没有奢华大吊灯,没有保安来给开车门,你觉得没有逼格,好失望。
但我就觉得还好啊,山美水美风景美,怎么还会失望呢?
这几天我一直在纳闷,为什么同样的旅程,我觉得开心,而你却很失望?于是我问了你,你想象中的旅程是什么样。
你给我生动描绘了想象中的旅程:白云蓝天、热闹的巷子、淳朴的民风,特色的民族乐。咱俩走在人来人往的巷子里,寻觅到唱着原创民谣(得是《成都》级别的)的酒馆,和老板喝酒讲故事——最好老板还能一高兴给免了单。
最后从酒吧出来,回到五星级酒店躺在鹅绒枕上带着微醺的醉意进入梦乡。
听完你的描述我明白了,不是我们遇见的风景不一样,不是我们享受的美食不一样,而是我们的预期不一样。
先生觉得:花了很多钱,飞了大半个中国,就是为了这样的感受,没有这样的感受,就相当于白来了。
相比较之下,我之前已经听朋友说,这里的商业化蛮严重。所以我纯是抱着欣赏美景,换一个环境溜达溜达的心情——反而觉得这里挺好:好山好水好风情。
如果真的听到了好听的民谣、遇到热情的老板、我会很惊喜:毕竟,谁都希望自己的旅行可以更有趣。
但我觉得,“预期”不等于“应该”。
毕竟,“预期”只是一种心理,每个人的预期都不一样。你用你的“预期”去衡量现实,觉得现实不是你“希望”的,你就要失望,这样太流氓了。
我们不应该给生活强加那么多的预期。
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之前我在淘宝上逛到一件超仙的连衣裙,一看价格60块,毫不犹豫地下了单,拿到货之后我就失望了,因为这条连衣裙质量很不好,做工粗糙还扎手。
我又上网仔细看了看卖家秀和其他详情,我发现实物并没有什么和图片出入太大的地方,是我自己的预期太高了:一条60块钱的连衣裙,我居然用600块的标准去期待它。
还有咱俩一起去大众点评上人均好几百的餐厅,就会觉得这家餐厅并不如传闻中那么好:其实它已经很好了,只是预期变高了,所以就会容易失望。
我们经常会处在一种自我催眠中,买的东西都要物美价廉,去到的地方都应该是好山好水,50块钱要花出500块的感觉,谈恋爱时候付出一分就要得到十分回报。
这叫惊喜,我们可以期待,但不应该因此而失望。
想象是好的,高预期也没什么不对,只是我觉得我们要学会接受,接受这个世界和我们的预期不一样。
就好像我几年前我看上了先生你,也没想到你会从130斤的翩翩少年胖成现在的160。但这并不影响我爱你——因为不管是130斤的你还是160斤的你,都很爱我。
这篇文章我写给我的老公,也写给那些经常对生活失望的人。希望我们都可以合理控制自己的预期,让生活多一点惊喜,少一点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