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横跨阳历3、4月份。这不,清明节也在二月。早春二月,是一年最乱的季节。有道是二八月乱穿衣。前两天气温一窜上来,最高29摄氏度,大街上有不少年轻人已经烧的受不了,穿上了T恤短袖。而在人行道上步履缓慢的老年人,有的还架着厚棉祆。
昨天,也就是清明节的前一天,风头一来,温度一下杀到了6度,紧接着傍晚飘起了大雪片。早晨起来,这就是不多见的美丽风景,前几天碧绿的柳树冬青树,镶了白边,树挂玉枝,晶莹剔透。
早春二月第一次踏青是三天前。
那几天阳光明媚,龙哥约了我们几位,一起到太原正北的原平市看望李本深先生。
沿路向北,荒野仍是一片土色。两边的树倒是绿的嫩翠,地上的草也努力冒尖争春。这个季节没有饱眼的风光,却是特别引发愉悦的心情。一年一度的春天,这是熬过了懒冬之后充满希望的舒展。
过了市区一路往西没多远,就是我们的目的地。军营。
李本深先生就在这座军营内做文化。李先生是军旅作家,写过小学生5年级语文教科书的“丰碑”。他还有许多出色的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作品。他住在军营的招待所,在潜心播种新的精神产品。
李老师是很好的人。我们不过认识了几个月时间,也从没有做过潜心的交流。但我认为他是好人是有理由的。李老师举手投足,处处谨小慎微,言谈低调,微笑基本定格在脸上。君子温润如玉,大概就是说他这类人。他的行为,让我想起春秋曾子的一段警言:人善待自己,一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一日三省思过,怎么会做不成好人?人一辈子都梦想混成个人物,聚焦多少人的目光,体面的享受特殊的尊荣。老李没这样,大雅若俗了。有些名人咱也见过的,老想装逼,与众不同,呵,自己找累。
李老师的书法是很有造诣的,术道深厚,行云流水。部队的领导赵政委说,战士们很喜欢李老师的字,无论谁张嘴,李老师都会好好地送一幅墨宝。我们一行人有龙哥,闫会长,马老师,以及市场报社“农业周刊”的弓总。李老师要大家各自拟岀喜欢的词条,一一诉诸于书法艺术。他站在桌边,气定神闲,运墨若舞,真乃书法奇人。随后,大伙围在茶台,品茗谈笑,认师交友,其乐融融。
部队住在山沟里,幽静之地,有独特的风光。二月的春风,已把两山逐渐拂绿,粉红的,晶白的桃杏花树漫山开来。营房的树木很多,顺坡层叠延伸到山顶,道路,硬地,花墙,护坡,一切都井然条理,战士们看来都是能工巧匠。生活在哪里都一样,只要勤奋,心有诗意,春光无处不在。
赵政委40出头,看出来,他和李老师嘻嘻哈哈,相处的很融洽的。头次和赵政委吃过饭,部队都是剃短发的,英武气自带。这次军营里见他,一身迷彩训练装,更有一股逼人的军人气势。赵政委的书法据说也有功底,有李老师这个高人指点,也是他的运气。常年生活在这处几乎与世隔离的地方,没有责任,没有文化的修为,诗情画意面壁几日犹可,一天一天扛过来熬过去不容易。油然对军人产生出内心的敬爱。
中午了,赵政委知我是个酒人,军营里有纪律不可,说可否和战士们一起就餐?正中下怀了。于是我们一行下坡几百米,到了部队的食堂。整齐6人桌,几十个着作训装的战士已经正襟齐坐,就为迎候我们几位外来客。自助餐6菜一汤,有三种主食,营养搭配,色香味俱佳。心情大好,胃口自然开。作为神经兮兮的文者,更是有滋味的体验了军营生活。饭厅敞亮洁净,四壁文化墙生动,特别注意了一块列表的墙版,分别写明每个战士的出生年日,这天大家都当节日去庆贺祝福。
饭后,赵政委已安排好一辆中巴车,拉我们到整个营区做了参观。阳光当头,春意盎然,途中山鸟跳飞,野鸡奔跑,远山苍松杉柏,天蓝的如洗。营区管理花园一般静好,路牙,绿植,库门,防护设施等,细处都做足了功夫。虽然不似景区一样的池水奇树,这种与山坡融合于自然的妆点,野性放纵,有着特别阳刚的美感。
午后还在营区招待所眯了一小觉。握别了李老师和赵政委,踏上归途。
这天天很热,坐在车里有夏天的感觉。弓总打开了空调也闷。当日最高温度的预报是26度。车窗外,从冬天醒来的田野,还在土下酿绿,扑鼻冲过来的都是希望的信息,努力着兴奋着,春天的骚动。
才两天过去,哈,清明前一晚,大雪,狂风,高温狂降20度,暖洋洋重温冷冰冰。许多家又把压在箱底的羽绒服,皮毛领衣翻出来,大街上的男女基本都裹上了冬天的棉衣。冬天的冷煞神又杀了回马枪。人们又在惊呼,今年的天气怎么了。没怎么。看过了吗,雪冰之后,不经冻的草木夭折了,短寿而终。大风后路边的树下,都是掉落的枯枝衰叶,泣泪而亡。
人们大都是记吃不记打的。其实年年如此。早春二月,可知道人生一世,草生一秋。草木的幼稚期,是要经过风霜雪雨历练的,经受的结实了,枝壮叶肥,经不起的及早谢凋了。人尚且不是如此,千金难买少年苦。有担当有志气有骨头的人,大部分少年是受过苦受过罪的。草木一生写着春天的影子,人的一生都是童年故事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