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音频,即可聆听
在一个视频中看到,年过7旬的奶奶一个人旅行,与年轻人拼车拼房,我不禁感叹:女人的人生第三阶段,这样活才够味嘛
除了一头银发,再也看不出这个满面春风,脚步轻盈的女人已经73岁她是一个退休教师,讲起旅行趣事,她兴奋的说:撒狗粮这些新鲜事,就是接触这些年轻孩子后才知道的
不难想象,在路过的地方,老少之间,你给我传递我不曾见过的岁月,我为你讲述时下的精彩与斑驳这样的碰撞,不就是岁月静好的高配吗?
2017年1月1日启用的最新生命表显示,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9.5岁,而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4.6岁,按照当前的退休机制看,60岁以后,也就是女人的人生第三阶段竟然高达25年甚至更久
想想看,在校学习大约20年,工作35年左右,退休后还有25年甚至更久的自由时间,如此宝贵的时间,哪能轻放过
寿命延长本是好事,但是很多女性为此焦虑,时常感叹哎吆,那会就老了,不行了年纪大了,还折腾啥呀?
的确,行与不行,除了你,谁说的也不算,退休也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结束,而崭新的生活就在眼前等你开启
01
电影 |重返20岁
我问一位阿姨退休后有什么打算,她说:还能怎样呢?看小孙子呀,不都这样吗?平平淡淡,简简单单也挺好
是的,这的确是很多人的人生规划,有点无奈,更多的是理所当然,只是这个阶段里,要面临角色转换生活方式调整并夹杂着感知觉及生理的变化等等,真的是你想要的平平淡淡简简单单吗?
20几岁,有人会说,你应该结婚了,再过几年,就是该要孩子了,然后应该有所取舍,以家庭为重,似乎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应该
慢慢的这些应该内化成一种模式,然后被默认为生活的常态,再去传递给那些需要被应该的女子,其实这就是心理学上常说的不合理信念
等到年纪越来越大,你也要为了应该而活吗?
之前新闻中,看到过一个阿姨,把老头留在老家,她跟着孩子们漂,看完老大的孩子,给老二看,老二家孩子大了,她以为自己解脱了,开心的余温尚在,老大又二胎了,女儿那边也发出了邀请,最后的最后,老人从高楼上一跃而下
应该面前,拒绝比生命还重所以,这个善良的老人,选择压抑自己来成全别人,直到生命之火再也撑不起岁月,悄然熄灭
还好,时代总在慢慢变好,有人开始从生活的催眠中苏醒,像那位奶奶说的那样,很多人都跟着孩子生活,帮她们带孩子,帮她们忙家务,可我还是想过我自己的生活,所以,她一直出发在路上
被评为世界最有影响力的女人摄影师之一的Joyce Tenneson,走访了近300名60岁到100岁女性,来试图探索女人在生命的第三阶段是什么样子?
最后,她说:我看到所有女性在岁月洗礼下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与智慧,在与她们的交谈中,我不再害怕变老
事实证明,美好和智慧人人都有,应该的生活也不是常态,有些人就足够精彩,所以,放开它,才能自然绽放属于这个阶段的美
02
生命一场,就是猎奇的一生
生命的精彩离不开一个又一个好奇,就像七旬奶奶说:和年轻人一起,听到很多新鲜事,所以每天很开心
发展心理学表明:人际交往增多会减轻老年人的不安感其中毕生发展观认为可以采取某些干预措施来改善老年的心理状态甚至延缓心理衰退
而猎奇就是一种主动性探索,心理学家佩克认为积极参加新活动培养新的乐趣及对他人生活贡献的新鲜感可以提升人生第三阶段的幸福感,克服心理社会危机
有学者就在敬老院做过一次测试,让一组的老人自主活动,包括梳头吃饭,还要负责养几颗植物,另一组老人全程由工作人员照顾,结果显示,自主活动多的一组,老人的幸福指数更高,且健康水平更高
事实证明:保持点猎奇心,主动的去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延缓心理衰老的
回头看,也不难发现,我们就是在探索中一路走来的,因为猎奇,去认识不同的人,做很多的事,人生才丰富多彩
所以,人生一场,很多东西都可以放下,但是猎奇心不行
03
价值感,可以拓宽生命的广度
价值是每个生命存在的意义,人生的第三阶段更是如此,突然停止工作,难免心里空洞,价值感降低但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个阶段,更有自由去做想做的事,可能是年少时不得已放下的爱好,可能是多年未见的老友,可能是心里一直向往的某个地方
珍妮·古道尔就是一个无限拓宽生命广度的人,她是一个动物学家,年轻时,为了研究黑猩猩,走访众多地区,甚至选择与黑猩猩同住,一般情况下,这样的工作随着老年的到来就会停止
但她80岁还一直在旅行,为公益为动物保护而奔波,她变换着形式做爱的事,她在Wise Woman里说:尽管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我仍然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抱着强烈的希望
生命就是这样,你越是不屈服,它越是给你锦上添花
教育家Maya Angelou在被问到生活带给你什么感受时,说:旅程,如果不在旅程中,你就没有活着
她有着不幸的过去,八岁被妈妈的男朋友强奸,长期饱受种族歧视一度将她带到失语般的世界,可是2013年,85岁的她出版第七本自传Mom & Me & Mom
人生的第三阶段,比年龄残酷的是价值感,有人不停讲述着过往的不幸,可是与无力改变的过去相比,更重要的是眼前这个还有机会创造的世界,积淀是岁月馈赠给每一个人的价值,不偏不倚
有的老人开始静下来创作,有人去做公益,有人约上老友或者老伴去体验年轻人的生活,也有人选择创业....这个时代就是如此包容,奖赏每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个体的价值标准有两个,一个是行为标准,一个是存在标准,可能体力不再如从前,但是存在的价值永远都在
其实,你的存在就是很多人的幸事,当然,只要你肯,你也可以拥有更精彩的人生
04
美国芝加哥大学对来自80个国家的200万人进行为期30年的联合调研发现,人一生的幸福感呈现U型趋势,年轻人的异想天开和老年人的自由支配使得两个群体的幸福指数最高
老年如同少年,越任性越幸福
有个朋友,家里还有个哥哥,父母退休后,卖掉老家的房子,在云南重新买房,然后老两口一直在路上,大半个中国已经走完,在喜欢的地方就会住个几个月甚至半年,每每父亲用摄影换来稿酬都会请母亲吃一顿并晒给孩子们,那种快乐,就像小孩
他们并没有因为父母不帮忙带孩子而生气,反而每每收到父母寄来的贺卡和特产,内心就无比骄傲连她的孩子都说好想和姥姥姥爷一样,看,这就是人生的神奇之处,越是活出自己,越是被敬仰尊重
曾经刷遍朋友圈的摩西奶奶,70几岁才拾起画笔,80岁举办个人画展,像她所说: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有人说,没有健康,谈什么老年幸福?一位居住在避难所里无家可归的老人说:如果我没有爱,那我才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那个七旬的老奶奶说年轻时旅游,更多是印象,年老时旅游,更多的是感悟,所以,幸福不在于拥有的多,而在于你想怎么看诗人刘禹锡曾说: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个时代对于年龄的限制越来越少,好的人生态度就更显得弥足珍贵愿我们在尽头回望时可说:岁月不饶人,我又何曾轻饶过岁月
···
作者:微奢糖
一个爱折腾的85后天蝎女,应用心理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工作8年,辞职读研,专注于将心理学更好的应用于生活公众号:WE社(weshe99)
主播 | 精灵,电台主持人,yy情感咨询师公众号:精灵的格格巫
今日话题
亲爱的,你觉得自己的人生第三阶段要怎么过,才不会后悔呢?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
测测你最害怕的是什么恐惧有许多种类型,有的人害怕死亡,有的人害怕被拒绝失去遭受背叛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恐惧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它的存在让我们本能地对一些可能受到伤害的情况提前进行规避,以保护生命
而有时候,恐惧会成为我们保护自己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