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一位年轻的朋友家做客,顺便聊起了前一段时间做过的培训项目朋友拿出手机,打开项目测评的文件,递给我,让我帮着分析一下
我刚接过手机,朋友四五岁的儿子就跑了过来,一把将手机从我的手里夺了过去:
不许你拿我爸爸的手机!
朋友伸手拽住孩子,把手机夺了回来
朋友大声地对孩子说道
我不,这是爸爸的手机,不是他的
孩子边说边往外挣
你必须向伯伯道歉!
也许是朋友拽孩子胳膊的手用力比较大,孩子突然大哭起来这时孩子的奶奶从里屋奔到客厅,拉起孩子的另一只手,有些生气地说:
他还是个孩子,能懂什么?跟他较什么真儿
我愕然地坐在沙发上,看到朋友满脸涨得通红
这里不探讨朋友的沟通方式是否恰当,但奶奶毫无原则地袒护孩子的话语,的的确确是非常可怕的家庭教育
前段时间去看电影时,看到几个孩子不停踢椅子摇座位,甚至跑来跑去,忍不住轻声提醒旁边的妈妈,结果得到的回答却是:
他还小,不懂事,别和孩子计较
熊孩子虽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袒护熊孩子的家长
家长不让别人指责孩子做错了,自己也不告诉孩子哪里错了,孩子就无法分辨是非
犯了错,意识不到,更不用付出代价,对孩子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认知
他还是孩子,这句话不应是孩子逃避错误和责任的借口正是因为他还是个孩子,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家长的默许和不以为然,甚至公然袒护,很可能成了变相的鼓励;还有家长甚至喜欢用这句话纵容孩子的所作所为,推脱对孩子管教无方的责任
曾经有人总结出中国人著名的四大宽容定律:人都死了来都来了大过年的,第四个就是不少人正在说的孩子还小
而这句话,正在实实在在地毁掉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