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一过,大亲戚基本走完,初五送完祖宗,就可以好好欣赏龙灯了。玩龙灯现在是稀罕物了。
大队从冬月里就得早早计划好,还得专门找人做龙灯。龙头最难做,但村里的一位爷爷巧手,几天就能用竹子编好一个龙头,做好后再上色点睛。喝彩(说吉祥话,还得押韵顺口)一般都是毛呐叔叔,他的喝彩总有滋有味比说书好听。
龙灯一般从三十晚上开始,大人们点上龙灯里的蜡烛,各司其职高举着一节一节的龙骨,在龙珠的带领下,敲锣打鼓,一条红龙就浩荡而行,拿着造型各异吉祥竹灯的少年在前面开路。
路线也是很有讲究的。从村东头进,从西头出。孩子们结伴同行兴高采烈跟在后面吆喝着。
有想接龙灯进家门的,得预先准备好炮仗在龙灯快要到门口时就点上。在一阵鞭炮声中,龙灯就大摇大摆威姿而入。喝彩的人站在堂中央中气十足洪亮喊着:老龙入华府,送财送福……举龙灯的人就摇晃着龙骨大声应答:好。
“龙神头上一点睛,老龙摇龙身”喊出来后,举龙珠的就得带着龙头一节一节盘绕而出。主人家临走都会塞点烟或酒给玩龙灯的图个吉祥。
当然也有例外,有喜欢逗乐的人家,有时会故意出点难题,比如在门口放个凳子,这就要喝彩的人及时应对,应景唱出好词,只有主人满意了才会主动挪开凳子,目送老龙离开。这叫戏龙灯。
还有很多年没生孩子,特别是没生男孩的家都会提前很早专门请龙灯去,龙灯会盘在主人的床上,一通送子喝彩后会从龙嘴里掏出个事先准备好的红鸡蛋。来年指定生个大胖小子!
选一个空旷地,年轻力壮的小伙包裹严实,头戴猪肚帽。炮竹弹龙灯就要登场了,火龙上下翻,龙头龙尾最关键,龙头摇起来很费体力,龙尾的人得跟着节奏左右大幅度跑,差一个鼓点就可能使整个中间的人都拌倒。鞭炮在舞动的龙灯中闪动,火光冲天,一条火龙就腾跃而起。鞭炮声呐喊声锣鼓声把整个村子都包裹住,这是我们小孩最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