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做我的朗读者 我做你的摆渡人
戳蓝字一键关注 摆渡人
☾
每晚21:39
无论你在哪里,请记得打开手机。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安然朗读音频
-1-
“一位刚三十出头的美女,拼喝酒,结果窒息抢救,现在浅反射(指刺激皮肤、黏膜引起的肌肉快速收缩反应)都很差,酒虽好,但不能贪杯。”
这位姑娘叫小李,32岁,跟客户喝酒喝醉了,在洗手间呕吐时突然倒了下去。同事发现情况不对,赶紧把她送到医院。
这时,她早已陷入昏迷。
医生初步诊断是醉酒后呕吐,导致吸入性肺炎并窒息。给小李洗了几次胃,再送进急诊重症监护室。
医生说,小李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目前不清楚酒精将对她的脑部造成多大的损伤,另一个是肺部的感染能否被控制。
“如果这两个难关闯过去了,问题不算大,否则可能留下终身的后遗症。”负责治疗的宗医生说。
看到消息的医生同行留言道:“这两个晚班,我们接诊了两位喝醉、猝死在酒桌上的人,送来急救晚了,很遗憾没有抢救回来,现场也没有人知晓急救技能。一个29岁,一个30岁,如此年轻走了,毁灭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生活。”
-2-
昨天同事们聚会,听到一件很扎心的事。
大家问及缘由。
春节将至,邻居的一些朋友们聚会,酒后大家散场各自回家。
他独自坐出租车返回。
一夜未归。
家里人打爆他电话也无人接听。打电话问相聚的朋友,朋友都说他早回家了。
饮酒过度,意识不清,下车后就倒在路边睡着了。
这一睡,就再也没醒过来。
和他一起聚餐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都觉得很愧疚,每人拿一万块钱给死者的妻子,死者的妻子坚决不要,说要打官司。
逝者已逝,打官司能起死回生吗?
马上过年了,想想这个家庭,还能过得好吗?
-3-
按照她的车次时间,我在出站口左等右等,终不见她出来。眼看着人流稀疏,所有人都已经出来了,还没有看到静的影子。
我一次又一次拨打她的电话,发微信,不是无人接听就是没有回复。
这个臭丫头,见面一定要好好收拾她。
谁知道两个小时以后,接到她打来的电话,她说自己坐过了站已经到苏州了。
当时我一听吓一跳:“你怎么回事啊?”
原来她中午陪客户吃饭,一个客户硬说自己从来没醉过,静向来不信这个邪。
两人就拼了起来。
自己也喝迷糊了。
最后,还是同事把她送上的车。
在车上,睡得跟死猪一样。既没有听到我的电话,更没有看到我发的信息。
等她醒来看看窗外,感觉不对,再看看时间自己也吓了一跳。急忙跑下车买返回的车票。
好在是高铁上,好在是白天;如果是晚上,如果她独自一人……我不敢多想。
尽管我们见面的时候已经快子夜时分,尽管静的酒已经醒了,但我还是收拾了她一顿。
-4-
就要过年了,亲朋好友在这个时候恐怕都很难躲开应酬场合上“劝君更进一杯酒”的场景。
那么如何在无损酒桌氛围的情况下少喝酒、不伤身呢?
1)过年聚会开心为主,不介意喝什么
过年亲朋好友聚会,开心为主,不要介意喝什么。
不要把几种酒混在一起喝,那样混合喝酒最伤人也最容易醉;过年家人团聚好气氛,喝点红酒、饮料,把喝高喝醉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2)敬酒切莫逼酒,逼人家就等于逼自己
所谓“杀敌五百自损一千”,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是宴会的组织者,要想彻底地“逃酒”肯定是不可能的。虽然逃不开,但基本上你对于局面可以有相当程度的控制权。
从选酒、敬酒、劝酒等环节上,你都可以相对安全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尽量将酒桌上的混战降到最低点。
3)少用酒桌套路
不要说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之类的话。
感情深的人,都不会这样说。
如果自己真不能喝,也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人家打上酒,你还打上命不成?
-5-
村上春树:“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
这话同样适合酒桌上的人们。
你有多大的酒量,喝酒后的感受如何,你自己最清楚。
如果真的不能喝,酒桌上可以礼节性地意思一下,有控制地少喝几杯。
如果有人要“置你于死地”,那该翻脸就翻脸吧。毕竟,命比情意重要。
就要过年了,愿大家就算遇到知己,也要适度饮酒都不要太拼。
毕竟,生命不会跟你开玩笑。
-End-
亲爱的
在兵荒马乱的朋友圈
谢谢你不是为我而来,却能为我而留
你的每次分享,就像给摆摆发年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