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时代,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做笔记,随手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重点、难点,用胶水沾一下边缘,然后粘贴于书页之中。一本书阅读下来,笔记成了亮丽的风景,里面的一张张便笺纸独领风骚。
一叠A4纸不过20余元,作为便笺可以使用很长时间,不过我并不喜欢,我乐于用一些单位的便条纸作为笔记用纸。每当“馈赠”到一挞便笺纸,或者是公司的,或者是厂家的,或者是银行、电信部门的,只要便笺上有抬头,便奉为至宝。当一页笔记做完,书本的圈圈点点加上便笺内容的井井有条、便笺抬头的冠冕堂皇,让我的阅读之旅平添了几分生趣。
小时候母亲是教师,为了满足我的书写需要,她总是帮我多订一些本子,因此我在这方面是无忧的。而班上的其它同学家长或者是干部,或者是厂里的工人,抑或是医生等等,同学们的草稿纸无花八门,抬头有食品站的,有供销社的,有党委政府的,有仪表厂的,甚至有医院的病历、出院小结……看着他们的草稿纸,觉得很官方,很神气,有时候要到几张,还舍不得一下子写完。
有一次,同学给了我好大一叠有一大串红色抬头的便笺纸,我喜欢极了,星期天也带着到处显摆。一位姨妈,我母亲的表妹让我们几个小孩子坐上拖车去玩,因为拖车的扶手上面锈迹斑斑,姨妈拿过我手中的便笺纸,分给几个孩子作为垫手的材料,当时觉得真有点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