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男神愿意给你长期关系的承诺,但你却觉得忐忑不安,为什么呢?
先看这两个例子。
例子一:小L一直很怕男朋友离开她,无论男朋友要求做什么,小L都会答应,但在一起久了之后,小L不愿意一直这样过日子,开始抱怨对方不懂她。而男朋友呢,确实是奔着结婚的念头和小L谈恋爱的,在发现她变了之后也开始有了怨言。后来矛盾爆发,小L害怕男朋友真的离她而去,又开始对他唯命是从,想让他回心转意。
例子二:小Z前阵子刚订婚,但她并不快乐。男朋友高大帅气却很花心,不过每次出轨之后都会回到小Z身边。小Z在这段关系中没什么秘诀,就是对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管他的花边新闻,对方当然乐意有这样的女朋友。小Z内心深处很担心哪一天会被男朋友嫌弃,到时候她所有的隐忍都会变成无用功,她从来没有对这段感情有过自信。
小L和小Z都以为能得到男朋友的长择,但都建立在自己需要委曲求全、不断退让的基础上,这不是一种正常的长期关系,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只能是伪长择。
在情感中,我们通常会用长短择去判断一段关系的走向。短择顾名思义只是一段短暂的关系,至少有一方不会长时间待在这里,分手是可预见的结果;而长择意味着一段恋爱是以婚姻为结果导向,在恋爱中付出的心血得到回报,可以让爱情有一个圆满的结果。所以从正常的角度来看,长择可以说是大多数成熟的情感关系的必然结果。
但如果不确定他是不是长择怎么办?通常来说,在一段关系中处境越弱势的一方,越渴望将恋爱发展成为长期关系,有时候为了得到长择,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底线去迎合对方,以此换取对方加大投资。
以为可以得到长择、以不断退让的方式延长关系、降低底线换取伴侣长期投资,这种流于表面的长择,就称为伪长择。
怎样判断一段关系是真长择还是伪长择呢?
1.沟通方式
一段正常的关系中,双方的沟通方式应该是自然而且平等的,可能偶尔会有一些矛盾冲突需要解决,但在总体上不影响他们对于这段关系的满意度。
但如果是伪长择,常见的沟通方式是讨好型和指责型。前者在对话中将自己放在很低的位置以讨得伴侣欢心,后者则将自己放在受害者的角度抗拒伴侣,共同点是在潜意识中都想唤起伴侣的愧疚感,作为在这段关系中生存下去的条件。
2.期望值
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定落差。在长期关系中,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一般可以通过期望管理去调适这种落差,让彼此互相视为理想的人生伴侣。当女生遇到伪长择时,很容易发现另一半和心目中的理想伴侣不符合,以及这段关系和自己真正期望的长期关系不一样,但这种落差就很难通过期望管理去调适了。
原因很简单,如果你觉得对方应该有理想男朋友/老公的样子,但他就是给不到你这些,而且他并不想改变,那么你就只能通过降低期望值来调整落差感,由伪长择再降低下去会是什么走向?是短择。
3.匮乏感
长择可以给女生安全感,但伪长择给不了。这就不难解答为什么很多女生以为自己进入了长期关系,却整天生活在焦虑之中,担心伴侣出轨、害怕感情变淡、怀疑自己的魅力、反复索要承诺......简单的说,她们在维护这一段关系时已经感到匮乏。
这种匮乏感通常是由于缺乏关爱,或者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或是不稳定的情绪造成的,造成的影响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对失败的恐惧。但越是这样,越会遇到不想发生的事情:要么委曲求全,要么惨遭抛弃。
4.格局
在一段关系里,到底是你需要他,还是他需要你?有格局的爱情呈现的是两个人互相需要、互相尊重而彼此独立,拥有正常的恋爱观念,对感情的认知是成熟的。
伪长择的关系中,双方的强弱很明显就能分辨出来,弱势一方经常会表现得过于自我牺牲、低自尊、软弱无助,甚至还甘居从属地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留住伴侣。有格局才有底气,如果整天担心他会不会离开,那就肯定处理不好这段关系。
有时候一些女生分析自己的问题,因为对关系界定并不清楚,很容易进行错误的对号入座,比如把长择理解为高攀,把伪长择当成真长择。
其实长择并不是以交往的时间长短来区分,也不是以能否得到长期承诺来判断,它是一种以自愿长期投入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为前提的择偶策略,是需要双方共同维护的亲密关系,而不是靠单方面的付出去支撑。
当你发现你们这段关系和你预料中的进展不一致的时候,你可以思考这几个问题:
“我和他之间的格局对等吗?
格局不对等,我怎么解决?
我的底线在哪里,他知道吗?
这样设置一条底线是否合理?
目前,我有没有能力守住这条底线?
他想长期相伴的那个人,具备哪些特质?
我想长期相伴的那个人,又该具备哪些特质?”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界定你的择偶标准、做一个详尽的长期关系规划,打开你的恋爱格局,才能让你们做到真正的长择。当你拥有一场有格局的爱情,独立意识越强,恋爱观越成熟,你的伴侣就越尊重你。
或者换个角度,当你真正经历过一段有格局的爱情,你筛选优质男的眼光就越精准。
延伸阅读
弄懂格局和框架,恋爱已经成功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