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安:每一篇都有故事
有没有突然一瞬间
他好像都没有在朋友圈里出现了
有次陪闺蜜去吃一家日料,想起第一次带我来这家日料的朋友Y,总觉得好像很久很久没见她的朋友圈了。以前她可是每天都会发状态的,但好像很长时间里,我对她的状态一点儿印象也没有了,脑子一热:不会把我删了吧?
迅速打开手机通讯录,翻到她的名片,点开她的主页,还好,没把我删了,我仔细翻了翻,仍然是每天更新照片,仍然是有很多共友留言,但我好像都没再注意到了。
很多朋友留在微信里,从一开始的热络,每天联系、点赞、评论,到后来只剩下点赞,私聊的只有些节日祝福,到再后来连点赞也省去了,互动渐渐少了,也渐渐淡出了彼此的圈子。
每个人都在不断接触新的人、新的圈子、新的生活,很多旧的爱好和习惯都被遗留在了过去;曾经会和Y一起找那些评分很高的网红日料餐厅的习惯,随着我们变得越来越忙碌被抛诸脑后。
早已经忘了是谁先推掉了约会,仿佛从某一天起,大家都心照不宣地不再重复着以前的习惯,也再没精力主动邀约朋友们出来聚聚。
有些人是因为爱好的偏差走散的;
有些人是因为时间的不搭走散的;
有些人是因为距离的疏远走散的。
社交网络的发展,让人们自觉地被归类成小团体。喜欢日剧的和喜欢美剧的分别站在两个阵营;热衷嘻哈的和热衷蓝调的各自圈地自萌;微博有了分组关注,微信有了分组可见,生活被细归到了极致,你的视野里全都是一群和你有着相同价值观和兴趣爱好的同好。
头条开始频繁出现你在追的热点
各类算法把你的生活轨迹摸了个透
你不感兴趣的东西在逐渐消失
慢慢的朋友圈里只剩下常走动的人
这些人也总是更新换代,通过一段时间的筛选,留在身边的却没有几个,总有一些偶尔才会想起他们名字的人,你会发现:好像很久很久没有在朋友圈看到他们了。
新朋友越来越难认识,觉得出去聚个餐吃个饭都是一件很消耗精力的事:因为你不知道这一次会遇见什么样的妖魔鬼怪。出门一趟,要洗头化妆打扮,要考虑穿什么样的衣服既迷人又得体,饭局上要交流什么样的话题,碰到观点相佐的究竟是据理力争还是佛性聆听。
能在一个陌生的饭局认识一个志同道合相见恨晚的新朋友是走了天大的好运
我看你是傻逼,你看我亦如是。
不是所有人都能聊得来,硬聊出现的尴尬让人恨不得马上买单走人。花花先前被人拉去一个饭局,回来就和我吐槽,饭桌上的几个男生一入座就互相吹嘘给前女友送过多贵的礼物,整个饭局就在各种“这点钱我马上就转给她了”、“又不是限量版,没几个钱”、“没上5位数的礼物我怎么好意思送出手”的牛逼里开始和结束。
整个饭局光听着这些丰功伟绩,连名字都没记清楚几个,身家可能是真的不菲,但话题也是真的没营养,难以想象去每一个饭局前,还得做好互吹捧哏的准备,一场天聊下来,给足了别人面子,失去了自己胃口。
我嫌你张口闭口只谈钱,你嫌我故作矜持装清高,两方人马都觉得交个新朋友真累,怎么都没有懂自己的人呢?
没有共同语言的人几句话就能聊死,时间久了,都懒得再出门认识人了,朋友发消息问你晚上吃不吃饭,你懒洋洋地窝在沙发里觉得还是在家煮泡面看电视机比较轻松。
微信里加的好友越来越多,扫一扫二维码简单方便,但是把人添加进通讯录里以后,好像就懒得有下一步的动作了。就放着吧,偶尔看看朋友圈,看看有哪些共同好友,也不私聊,也不留言,佛性交谈。
认识的人越多,能聊的人越少,一翻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生活,总感觉有一道透明的屏障,把自己和别人硬生生地隔了开来。所以划拉划拉照片,扫一眼新的动态,变成一种不过心、无所谓的日常。
很久没有在朋友圈里看见你了
说实在的,挺想你的
写完这篇文章,我默默地浏览了好多个朋友的朋友圈,看着他们如今过得也很不错的样子,毫不吝啬地给了赞。
经营朋友关系和恋爱关系一样,都在期待别人的主动,都在为自己的被动找借口,最后都以为别人的不主动是因为不想主动,自己的不主动是因为别人不主动且不想主动,然后感情就淡了,联系就断了。
说了这么多
不就想你多给我朋友圈点点赞留留言
多约我出来吃吃饭喝喝酒谈谈心嘛。
-END-
作者:莉莉安
Hey
各位老朋友和新朋友
看到下面的 二维码 了嘛
扫一扫关注我 置顶我
❤️
你在干嘛?
我在想你。
今天你也许还想看的:
为什么说李小璐出轨是意料之内?
你对我的认识还不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