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在白露节之后,寒露节之前。
这个节气,白天的温度比白露节低,夜间的温度,也比白露节低。
甚至,还会有霜冻出现。
寒冷的空气,没有摧毁茶树,反而锻炼了它的意志——为了御寒,它的叶片长得细窄,不复白露时节的阔大,蜡质层增厚,胶质也丰富了许多。
当丰沛的果胶遭遇了白天尚算温热的阳光照拂之后,采下来晒干的叶片里,充满了被阳光充分氧化过的茶多酚和茶氨酸,它们共同的作用下,高沸点的果香醇转化得比其它季节的白茶更加多而丰盛。
独特的气候条件,赋予了这个节气特殊的茶香——散茶花香浓烈奔放,饼茶果香浓郁甜美。
秋分茶,产量少,通常归到白露茶中。
今年天气热,秋分茶多了些,茶农单独分了一批出来,试压成饼。如今圣诞,饼初成,香未聚,试喝,果香惊艳,于是述文记之。
2017秋分茶饼
《 彩云归 》品鉴笔记
干茶:叶片窄长,色呈黄绿,芽头细小,白毫短。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者居多,但茶梗较长,梗较白露茶细,却比春茶粗壮。
香气:前调是馥郁的花香,中调是甜美的果香,尾调是草药香。
滋味:香气新雅而汤水清冽,带着年轻美人的韵致。水感空灵、柔软,有高山茶的风骨。
1、入口清甜,冷香幽然,花香清雅,微带丝丝果香。茶汤秋香色,微有绿意。第一冲只为唤醒茶叶,其余表现,尽在后手。
2、花香尽情地释放了出来,在盖子上,热热的茶汤出水后,留在盖上的是浓郁的、热情的花香。
果香在盖碗温度高时,仍然只透出细细的一点,而温度降下来后,细细闻去,悠悠如那只躲在屋里的顽皮猫,闻到人声,便躲在了门后。
汤水稠了一点,内含物质明显增多。汤色变为赤金色。
3、汤水中的丝丝甜意,如甘蔗水般,质感清爽,不粘不腻。汤色继续加深,与橙色极为接近。因是新茶新压饼,香气尚浮在汤里,并未达到沉入水底的力度。盖碗降温后闻之,香气清甜,像村姑陈曾经在太姥山上拔到的白萝卜,汁液丰沛,咬一口,清甜爽口。
4、香氛多变,热闻,花香在前,果香隐在后。凉了嗅之,果香大大咧咧地呈现出温柔甜美的样貌,将花香隐在了身后。
花香与果香在这饼彩云归里的关系,犹如白娘子与小青,早先出来行走江湖,武功高强的白素贞保护只有三脚猫功夫的小青。直到白素贞被镇雷峰塔,轮到小青四处打怪保护她的孩儿。
祸兮福兮,因果轮回。花香果香,织就好茶汤。
5、第5冲的口感,极像吃一颗福安水蜜桃,鲜嫩多汁、甜香四溢。盖香转变为浓郁的果香,花香成为隐在后面的底调。鲜甜的果香,闻之食指大动,直想去树上摘个鲜果大口啃下,体会那脆嫩的果肉在味蕾间爆炸的感觉。
然,它又不是单纯的果香,在果香之后,还拥有花香的基底和木本植物的气息。果香、花香和木香,交融在一处,形成《彩云归》的口感识别密码。
6、果香盖过了花香,汤感清冽,有小清新的即视感。也许是压饼日子尚近,低沸点的芳香物质和果胶等蒸发后尚未聚集,汤水微微薄一些。等转过年去,汤水的表现当更加稠与滑,更加醇与厚,更加完美。
7、揭起盖子,清甜又清纯的果香扑面袭鼻,果香之后,木质香和粽叶香如傍晚太姥山间的山雾一般,袅绕而来,迤逦不绝。花香几乎消失了。汤水一如既往的清新,有灵动之韵。喝后舌面清爽舒适,无涩重和粘腻感。
8、果香犹存,犹如图穷匕现,粽叶香变得浓烈。在温度高的时候闻盖香,清甜的果香极快散去,草药类的粽叶香现出迷人的身姿。汤水愈发清淡了,有人淡如菊的美感。
秋分之后,天气一日凉似一日,白茶树发芽放缓,能采的茶叶愈发少了。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喝完这泡茶,已经是黄昏。
整个下午,沐浴在冬日的暖阳下,喝了一泡充盈着果香与花香的茶,实在是幸福。
小晏说,“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
也许不久,这饼秋分茶的香气和口感,就会发生变化,转化出更加别致的滋味来。
然而,无论如何变化,村姑陈只记得,今日初见时,她美好的样子。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以上图片、文字均归小陈茶事所有,未经允许媒体不许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到朋友圈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关注小陈姑娘吧▽
村姑陈,专栏写手。
曾在纸媒开设“才子佳人”、“吃喝玩乐”专栏。
平日就爱两件事,吃肉和喝茶。
相关阅读
干货丨新做好的白茶里有青草味,是茶不好吗?
趣谈丨煮茶,是一件很风雅的事!
扫盲丨干度是判断一款白茶适合存成老白茶的硬性指标!
讨论 | 您喝的是不是纯日晒白露茶,这里有答案!
品读丨农妇、山泉、有点田,做一个真正的村姑!
小陈茶事.2017《彩云归》白露之后,寒露之前,是秋分,秋分时节,半夜凉初透,身处南方的福鼎茶山,白天温热犹存,光合作用强烈,
造就了茶叶芬芳的花香,夜里霜冻齐集,茶树生出丰富胶质,
赋予了白茶甜美的果香,在当年压的饼里,果香是极少见的,
这也是这饼茶的稀罕之处。
《彩云归》首批压饼100饼
目前仅剩最后43席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枣香,是对一个白茶饼极高的评价!
▼ 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参与2017《彩云归》抢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