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读一年级的孩子,脸上鲜血淋漓,每一块小小的疤痕都是指甲挠出来的沟糟,大有留痕的趋势,是被同桌给挠的。
同事颇气愤的说,想让他老师帮着换个位置,一直没有换成。儿子被打一次不完,又被打了第二次。
更气愤的是,他的老师反而怪小孩子不太听同桌的话。
那个意思是如果这个孩子乖一些,就不会被同桌打。
打人者没有受到惩罚,被打人者反而要求驯顺。这绝不是个案。几乎所有的学校教育和大多数的家庭教育,都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
坏人是闹事着,哪儿肯息?他要是能够受社会道德或者他人的约束,也就不会成为坏人了。
那么,如何息事?当然是压制好人,让他们“宁”了,乖了,尽着坏人欺侮不吭声,那就皆大欢喜了。
为此,我们发明了一系列的句子来绑架好人:狗咬我们一口,我们还能够再去咬狗吗?
忍一口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
他不懂事儿,你还能不懂事儿吗?
……
如此等等,总而言之一句话——你是好人,你就得忍,就得宽容,就得退步,就得吃亏。
这个原则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被实行的淋漓尽致——
颐和酒店女房客就在自己的房间门口遭拖拽,险被坏人强奸。社会上更多的人不是打击拖人的坏人,反而纷纷指责女房客打扮的太漂亮;
于欢因母亲受辱,在求助于政府部门无果后,于绝望处举起了刀子,却被公证机关指责“处理事情不当”,以“防卫过当罪”被叛处无期徒刑……如果不是网上曝出,引起舆论的哗然,他极有可能是在监狱中度过余生;
公共汽车上,老大爷掌掴没有主动让坐的男青年;
动车上,买了站票的女子逼买了坐票的女子给她的老人让座;
……
这些坏人为什么敢这么理直气壮的提出这样不讲理的要求
说到底就是让社会给惯的。(好文章摘抄 www.wenzhangba.com)
就像那个欺侮同桌的小孩子,如果家长和老师对他只是无能为力,甚至为了安抚他,而给予他特权,那他尝到了做坏人的甜头,以后一定会加倍的运用这种方法的。
我们都知道,“小时候偷根针”不加以节制,“长大了就敢偷金”。很多的坏人并不是天生的就坏,只是社会对他的避让和包容,让他们失去了底限。
然后慢慢的就走向了极端。
或许有的人说:“多行不义必自毙。”可是,一个坏人到了自毙的程度,是踩了多少好人的血泪。
前年的时候,附近一个工厂的女工在下晚班的路上,被坏人拖拽下电车,要拖到地里去强奸,被这女子给拼死相抗,最后逃脱并报了警。
警察把坏人给抓住,一审,他已经做案十二起,前十一起都没有人报案。
警察去那些女人家里录口供,竟然只有四个人肯承认。
这是为什么?
是那些女人傻吗?
这是因为这个社会对那个强奸犯比对那个女人宽容多了。
如果女人报警,坏人被抓,是可以避免后面的女子再受害,可是,这个报警的女人呢,一定会受到周围人的攻击。
到现在为止,只要是女子被侵害,公众最关注的不是如何惩治坏蛋,而是非议受害人。
想起一个故事——
因为下雨,溪水暴涨,冲路为沟。有一个过路人到了此段,看涉水难过,就在路这边的庙里把木头做的阎王的塑像搬过来,横担在沟的两边,踩着过去了。
后来,又来了一个人,一看被横放在水沟上的阎王像,立刻恭恭敬敬的跪下磕头,并把木像给搬起来,擦净了放回庙里。然后自己涉水过河。
到了晚上,阎王就托各种恶梦给第二个人。
小鬼很奇怪的问:“第一个人对您不敬,第二个人对您大敬,不是应该惩罚第一人,奖励第二人吗?”
阎王就说:“第一个人,他既然不信我,不怕我,我就是托给他多少梦,也不管用。可是第二个人,因为信我,我略一暗示,他就会给予我们更多的供奉。”
自古都是鬼怕恶人。再坏的人,在坏之初的时候,如果让他尝到的是为恶的恶果,那么,继续做恶的人就会少了很多。
话又说回来了,是不是我们的孩子在受欺侮之后,就只能寄希望于“上级”“政府”或者他们的主持正义呢?
其实,这就像是,一个人要想走路不硌脚,绝不能寄希望能够把前面所有的路都铲平,更应该穿上厚厚的靴子。
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们所寄寓的所谓的政府和上级,也不过是我们普通人组成的。你自己是懦弱的,又如何能够要求你所工作的部门是勇敢的呢。
我觉得,一个合格的父母,绝不应该是只教孩子们做好人,也需要教他们如何对付坏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期望我们每一个人,对恶人少一点纵容,对好人少一点苛刻;好人多一些的勇敢,坏人多了些的底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