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说师(自己篇)
日期:2016-07-26 作者:沙海铁迪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韩愈有名篇《师说》,我沾点光反过来给自己这篇拙文起名,说说自己曾经老师的一些事情,和对当老师的一些感受。

  一元钱读名著和杂志。我当时担任技工学校三个年级的政治老师,学校共有280名学生。我让每个学生一人交一元钱,然后在新华书店买了近20本名著,订了数种适合他们阅读的杂志,开设阅览室,每天下午放学后开放;学生阅读杂志就在阅览室,名著借走看。我相信阅读可以令人开阔视野,增加想象,丰富情感

说师(自己篇)

  丰富图书室图书并对学生开放。我刚到技工学校的时候,学校虽然有图书室,但是图书较少,不对学生开放。工厂搬家,工会大量藏书很便宜处理。我得知此信后,说服了校长,技工学校要了全部图书。当天我就找了几个可靠的学生帮忙转移图书,当时工会图书室和技工学校图书室正好挨着,前者是三楼,后者是二楼,我们就在两个窗口之间拴了根铁丝,用学生从家带来的菜篮子传递图书,一边安排学生装书,另一边安排学生卸篮子倒图书,四、五个人一直忙到天黑。后来,我自己整理数千册图书,分类、登记、编码等。忙完后,我照例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开始对学生开放。

  参与学生的“文学社”活动,推动其进一步发展。在我到技工学校之前,他们就有“山泉”文学社团,我积极参与,建言献策。从收稿、阅稿、选稿到插图、刻板、印刷等,所有的环节都有我的付出。在我参与期间,出了好几期“山泉”。文学社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增加了凝聚力,促进了团结。

  一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互相写信。我这样想,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这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会有许许多多的梦想;但是对于三年级将要毕业的学生来说,这一年将要结束,他们一定会有许多感悟,让他们对新生说远远胜过老师的苦口婆心。于是,我先安排一年级学生写信,然后按学号发给三年级学生,读后回信。

  提“问题”的作业。学习离不开思考,没有思考的学习就是浪费时间。每次给学生留作业,我都额外加一个题,就是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另外提一两个问题,而不是课本一合,万事大吉。然后,多数问题我直接回答在学生的作业本上,针对有代表性的问题,我则带到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解决。我始终认为,一个学生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才是真正的学习。那种所谓没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不是真的没有问题,而是因为根本没有思考,所以不会发现问题。

  大纲外的教学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常识》和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这两本书虽然都很薄,但是深深影响了我的人生。前者教会我如何客观看待问题,后者告诉我怎样做人。我想,它能够影响我,也可以影响年轻的他们。于是,我把这两本书系统地讲给学生们。因为他们没有教材,我需要大量板书,一节课常常需要好几黑板。这在我来说,不叫事,学生们能够得到新知,我不怕自己辛苦

  小说和文章阅读、推荐我喜欢阅读,也希望他们能够喜欢,并从中获益。我给学生们读过一九九二年《人民文学》(忘记第几期了)上的一中篇小说《桂花赤豆藕粉园子》,其语言诙谐幽默,情节有趣,在让人笑的时刻,也深深体察到到人性的真面,从一个所谓“穷鬼”的角度,让人们看到人性的真相;而小说《花瓶》从一个看似非常简单故事阐明了“自欺欺人”的道理;报纸上刊登的十多年前对当时山东省日照市长的采访《技术是手上的金镯子》,强调了技术对于人生的重要意义,对技工学校的学生来说非常实际。其它文章我无需一一赘述,十几年过去也记不那么清楚,我只是觉得这也是一种很好的分享方式。

  政治课上的思考写作。我一直觉得政治课不是一门可无可有的课,而是有关人生修养的重要课程。它之所以常常被多数人忽视,是因为多数人根本上没有认识到它的意义。老师常常把它讲成枯燥乏味的说教,就是因为对人生缺乏深刻感悟,缺乏对课本的钻研。政治课不是记记背背,是学会思考;没有思考的政治课,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的政治课,是完全失败的政治课。于是,我常常拟定题目,让学生思考写作;甚至有时考试我只是让学生写一篇文章。(经典哲理句子 www.wenzhangba.com)

  教育机智。在教学教育中,发挥重大作用的往往不是课堂上长篇大论的谆谆教诲,而是能够抓住教育机会,发挥教育机智;它常常可能只是一件小事,稍纵即逝,处理得好,往往能够事半功倍,加深师生情谊,促进教育效果;处理不当,则事倍功半,损害教师形象,恶化教育效果。

  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上课铃响了,老师走进教室,学生喊起立,全体学生起立。老师怒气冲冲地走上讲台,让学生坐下后,老师大声质问刚才谁喊起立。喊起立的学生噌的一下就站起来了理直气壮地回答我。老师问,谁让你喊的?学生答,我们班主任!老师说,去找你们班主任!学生不动。老师又说,好,你不去我去!老师怒气冲冲地来办公室找到时任班主任的我。我问明白情况,原来老师只是嫌学生喊起立嗓门太大了。我给老师倒了杯水,劝他消气;然后又叫出学生,请老师回去上课,我慢慢做学生的思想工作。

  那个学生比较调皮捣蛋,嗓门大,我特意安排他喊起立的。实际上,我认为那根本不是什么事,老师一句话就可以解决,比方老师可以说,刚才喊起立的声音太洪亮了,大家听到就行了,要注意保护嗓子;或者干脆不理论,一切视为正常。

  我曾经听到很多师生之间发生矛盾的事情,一直纳闷为什么会那样,想必多是因为老师处理问题不当造成的。

  记得我读高中时,政治老师年纪轻轻,整天端着个架子,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学生们很瞧不起他。有学生故意在他的课上捣乱找茬,惹他生气,常常把他气得不能好好上课。而学生们看到他生气就很高兴,仿佛他们阴谋得逞。与政治老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同样年轻的英语老师,他不摆架子,真心实意地对待学生,学生们很买他的账,有人说不为别的,冲着智老师(英语老师)也得把英语学好。

  教育机智虽然看似在偶然的突发事件中表现出来,实际上是老师平日素养的必然结果。

  身体锻炼。“体者,载知识之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其实,不要说知识,不要说革命,身体是一切的根本。有时,一个人失去健康,别说不能正常工作了,连正常生活都失去,玩乐享受都成为妄想。现在的我更是有深刻体会。

  当年,我很重视身体锻炼。读大学期间,别人早晨睡懒觉,我一个人一直坚持晨跑。技工学校时,我当班主任后,学校虽然并不统一安排和要求学生晨练,我每天都和学生一起跑步做操,从无间断,更没有迟到。

  野炊。一个人不仅会读书,有好身体,懂得生活才更重要。一个人慢慢就会体会到,有趣才是做人的硬道理。学习有兴趣,工作有乐趣,说话很风趣,生活有情趣,这样的人别人才会觉得有趣,才愿意与之交往。如果一个人凡事没有兴趣,刻板僵化,枯燥乏味,谁愿与他交往呢?所以一个人应该培养自己学习工作之外多方面的兴趣,而不是像个呆子。

  春天踏青的时节,我让学生们自由结组,自己到菜市场买菜,择洗切好;星期天我和他们一起带着锅碗瓢盆、加工好的生菜和油盐酱醋,骑着单车,来到郊外的小山下,分头埋锅搭灶,捡柴生火,支锅炒菜。然后,小组几个人情同一家,一起大快朵颐。二〇一三年我生病了他们来看我,期间还有人提起近二十年前的那次野炊,大家都满脸怀念。

  幸好那时技工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不把政治课当回事,使我得以“放肆地为所欲为”。当时我也还年轻,有很多思考与尝试,能够与学生一起探索人生的方方面面。十几年后,他们很多人虽然年龄和我差不多,但是,依然把我看做老师,在人生某些重要的时刻会想起我,会因为我考大学,会因为我喜欢读书,会因为我喜欢思考。我不能说我很成功,但在早已离开教师岗位十几年后,教师节的时候依然能够收到节日祝福,我还是很欣慰。

  我教会了他们什么?那可能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他们青春的日子,我和他们一起走过。由此看来,老师不过是与学生分享其间接或直接的人生经验,不是刻板的说教。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说师(自己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