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钟为谁而鸣
美国诗人唐尼曾有诗句:“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潮水能淹没的,是整个世界。”人之一生,来去世间都不是孤身一人,我们都如海上风眼,与整个世界息息相关。当风暴袭来,谁也无法置身其外。若真问一名丧钏为谁而鸣,答案是,为每个人调敲响。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山雨欲来之时,需要走出小我,兼济天下。
一张报,一本书,仗之执言为公众。20世纪80年代的台湾,一党专制的恐怖笼罩,此进一篇《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如惊雷,震动着怯懦保守的人心。当所有人都怕因言治罪噤若寒蝉,龙应台的《野火集》针砭时弊,仗义执言,为了公众的利益大胆发声,终使正义的野火燃成燎原之势。当国民党最终消戒严,她不顾小我的义举换来的不仅是自我,更是千百万民众的解放。
一支笔,一封信,挺身而出捍良知。“圆明圆的精美珍宝在浓烟中付之一炬,这可是英吉利与法兰西两个强盗的劫掠”,法国作家雨果在《给巴特勒上慰的信》中为“敌国”中国仗义执言,将自己的祖国斥为强盗。当他为万里之外的中国人的生命奔走呼号时,又何尝不是在维护自身的价值与尊严?他知道,真理与公义是超越国界的普世价值,他不只是“法国的良心”,更是人类的良心。或许正因为如此,当法兰西在二战中备受摧残,才有他国的仁人志士为法国的解放而前仆后继。(美文欣赏 www.wenzhangba.com)
雨果说:“当黑暗来临的时候,没有人能从他的阴影里逃脱。记住,深渊是每个人的深渊。”法国志士为他国利益发声使本国也得保全;反观英美在日本入侵中国之时大行绥靖政策,助长其气焰,最终也深受其害。
污泥之中,欲洁何曾洁?现实社会也如此——当无良厂商肆意生产毒胶囊、皮革奶时,为何不曾想到自己也是罪恶的链条中必将遭受恶报的一环;当民众目睹腐败横行而听之任之甚至被动参与时,为何不曾想到自己正创造着一个制度缺失、信誉破产的社会——一个对所有人都有害无益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