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野山红叶
日期:2015-10-16 作者:天上的街市 来源:天上的街市原创 阅读:

野山红叶

  《香山红叶》是小学六年级的一篇课文,作者杨朔,这篇课文最早给了我红叶的启蒙,让我知道,世界上有种叶子能够变红的神奇树种。那时候渴望亲眼目睹红叶,只是书本里说的香山,远在北京市西北郊,不可能亲往,只能是凭空遐想。

  长大后知道,红叶并不是北京或香山特有的,石家庄附近也能看得到,而且有几处赏红叶不错的景点呢!如果能够代表春天的是桃花,那代表秋天的应该是红叶,不信,你问一下大家,秋天户外活动的首选,十有八九是山里赏红叶。

  一位经常户外活动的朋友,打电话联系我:“周日带你爬山赏红叶,提前准备一下!”口气不容我推辞,像是对我的恩赐,我拿着电话迟疑的功夫,电话那边已经告知我集合地点和时间,他把我的迟疑当成了默认,唉!这位朋友哪里都好,就是有些急性子。

  朋友带我去的是一处野山,在井陉境内,与仙台山仅隔一座山头,可以说在同一地点。仙台山是石家庄有名的红叶观赏地,这里虽不是景区,红叶倒也不少。如果把仙台山比作端庄貌美的大家闺秀,这里就是大家闺秀的贴身丫鬟,样貌自然不会差到哪儿去。

  这里的山脚下,有个小村子,弯弯曲曲的水泥路,仅容一辆大巴车通过,司机小心开进去,停在村东桥头,稍大点儿的空地上。村里见不到年轻人,也许都出去打工了吧,两个老大爷,约莫七十岁年纪,靠在墙根儿晒太阳,眯缝着双眼,盯着我们这一群不速之客

  “大爷!你好,问一下,从那条路上山能看到红叶?”朋友走上前,弯腰问两位老人家,一位老大爷手右手用力撑住身后的墙,站起来,用手指着前边,说:“直走二里地,拐上两个弯儿,见到岔口,捡右边的小路爬上去就是了,路陡,得小心脚底下呀!”大爷怕我们没听明白,撅了根干树枝,竟在地上画起了草图,我其实已经听明白,还是仔细的看着地上,再问上几句,这是对老人的尊重,多么淳朴善良耐心的老人家!( 文章阅读网:www。sanwen。net )

  挥手告别两位老人,一行人逶迤前行,脑海里那张草图,清晰的引领我们前行,到了那个岔口,向右拾级而上,简易的石板路陡峭狭窄,艰难的爬了一段时间,抬头看前方,还没有一丝红色,心里想:红叶在哪儿呢?会不会是走错了路?

  前边探路的朋友,也是头一次到这里,有些迷惑,走走停停,左顾右盼,不像刚开始走的那么坚定,我朝他们喊一声:“继续走吧!老人在这里生活一辈子,说的肯定没错!”于是,脚上加力,继续往上爬。

  大概又过了半小时,刚爬上一道山梁,眼前突然一亮,红叶!前方视野里出现大片的红叶!满山满谷都是,色彩斑斓,令人目眩。由于树种和光照不一,少许叶子依旧是绿色,有的刚开始泛黄,还有的是橙红色,当然,火红色的叶子最多,此刻已是深秋,到了赏红叶的最佳时间。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唐代杜牧的诗,我和这位大诗人,在看到红叶那一刻,感触是一样的。我们驻足在山梁上,眼前是红色的海洋,大片的红色中,掺杂着绿和黄,看上去不太单调,这才是真实、自然的红叶,不会在意观赏者的喜好,只是遵循自身的生长规律,变幻着色彩,瑟瑟秋风中尽显自由洒脱。 (伤感爱情故事 www.wenzhangba.com)

  感觉到腿脚疼痛,才知道站立过久,于是,山梁上找块平整一点的石头,坐在上面歇一歇。深秋的山风饱含凉意,不禁裹紧上衣,没人叫苦,大家舍不得下山。红叶的海洋,在风的作用下,如波浪般起伏,一年才得一见的红叶,观赏期的短暂,更显弥足珍贵!再晚来几天,红叶就该凋落了,这是红叶拼尽最后一丝气力,换来的璀璨;是对一年一轮回,做到功德圆满!

  总有惜别的时候,山梁上留下最后一瞥,夕阳下,红叶更红了,血浸透了似得,缓步走下台阶,原路返回。到山脚下,已是晚饭时间,上山前见到的两位老人家,正端着大瓷碗,蹲在家门口吃饭,一大碗白面条,配着几根绿菜叶。

  他们停下筷子,抬头朝我们憨笑着说:“吃了么?爬这么长时间山,早就饿了吧?”我还以 微笑,咽口唾沫,回答:“是啊,早就饿了。”老人的话,让我更觉饥饿,迫不及待的走进农家院,早就预备好的大锅菜白馒头,很快填满了我的胃。

  肚皮撑得有些涨,出来走走,消化一下,恰巧又看到两位老人家也在溜达,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大爷,身子挺硬朗啊!今年高寿啊?”老人抬起右手紧捏五指:“整七十,这个是我亲哥,七十二啦!”老人拉了一下哥哥衣袖,怪不得两位老人长得连相,原来是亲哥俩。

  “家里还有什么人?”我接着问,“爹妈早就走了,就剩我们哥俩儿”还是那个“弟弟”回答,“哥哥”木讷不言,只会冲人笑,“孩子们呢?不在一起住吗?”见到我问到孩子,俩老人张开豁牙的嘴,都乐了,“弟弟”说:“哈哈——我俩都没讨媳妇儿——哪来的孩子?”

  我倒尴尬起来,自责不该问起这些,看两位老人说的爽快,也没见不悦之色,才放下心来。“弟弟”收起笑容,声音很轻,又像是自言自语:“年轻时,村里穷,家里吃饭都困难,谁愿意嫁到这山沟儿里来?”老人停顿一下,接着说:“习惯了,我俩身子都好,互相照应,能吃能干活儿,这就满足了。”

  两位老人也许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外面的世界几乎与他们隔绝,因为隔绝也避免了尘世的袭扰,遗憾的是两位老人都没成家,提及此事,并没有看到他们的悲伤,反而看到了淡然豁达

  山上的红叶,是春风中萌发的一颗嫩芽,到深秋变成火红的颜色,最终会凋零,叶落归根;两位老人,生在山里,数十次亲眼目睹红叶的轮回,迟暮之年的他们,也定会迎来自己人生轮回,最后葬在山里,生的悄无声息,死的安安静静,也许这是老人与红叶的相同之处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野山红叶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