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同心电图,无论波形高低,还是频率快慢,最后终将是一条平静的直线结束一切。
〔生辰〕
很小的时候,母亲告诉我,我在冬天夜里十二点出生。
据说刚出生的时候差点死掉,没日没夜不停的哭,而且不断的呕吐。当所有人认为我没救的时候,我奇迹般的活了过来。后来,一位长辈给我起了个特别俗气的外号叫“死不了”。
我一直都觉得自己的出生是个错误。如果生命是上帝的赐予,那我们都违背了神的意愿。 所以,早该把我放弃。
不可逆转的出生。
注定与命运抗争到底。
我还是将错就错的活到了今天。
〔听歌〕
只是很多事情都是过眼云烟。而且无数次的怀念之后,旋律变的苍白无感。
让我厌倦。
听歌,对我是一种隐私。
坐在车里,或者走在人群中。我都习惯带着耳机听歌。没有人,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会安静的坐在角落里听歌,无所谓旋律怎样。总之我不想别人靠近。到了晚上,在枕边放一段轻柔略有一丝伤感的钢琴曲,然后把身体卷缩起来,平静的一点一点的沉入梦中。
那些听起来柔和平淡的音符隐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会穿破深深的黑夜,可以让我坚强的孤独下去。
曾日日夜夜反反复复的听着一首歌,那段旋律被深深的刻在心里,带着疼痛。
那时的自己是病态的,任何旋律都会被腐蚀。
总有一些事停在相聚与分离并存的光阴里。
“黑暗中漫舞,远方谁在生火,人生漫漫的长路,时狂喜时伤悲,再喝一杯酒,乾一杯各走各的路,天地仍然不回答,昙花一现忘了她,不看她 不看她,不看昙花看着她,静静的 傻傻的,什么不能忘了啊……”
〔家〕
对家的感觉比较模糊。家里一共三个人——父亲,母亲,还有我。 用“天下无不散的宴席”这句话去形容也许不恰当,但它让我知道,以前我也有过家。
可以怀念的东西实在太少,少到连一张全家福都是一种奢望。 (哲理小故事 www.wenzhangba.com)
虽然它历经多年,可是并不值得留恋。
前面说过对家的感觉模糊。而且没有什么难忘的印记。所以,也就没什么叙述的内容。唯一留下的是一条在空旷的夜里无限延伸的裂痕。仅此而已。
对于我来说,它平淡的几乎可以忽略掉。
如果硬要我写下去,那么只能去虚构了。虚构的家,简单,平凡,甚至败落,不过始终还是三个人——父亲,母亲,还有我。
为什么苦恼人生的短暂,人生其实很长很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听起来都可怕。
岁月无声,无论相聚和分离。有开始,有过程,有结束,总归是一段完整的路途。
人生如此。
婚姻亦如此。
〔书〕
看过的书不多,但大多都很极端。书里与我产生共鸣的都是一些看似不幸而又是幸福的人。
他们善良,坚强,专一,执着。 只是这些人大多是以喜剧的形式出现,以悲剧结束。或者以悲剧的形式出现,以死亡结束。
看看我的出生,寒冬腊月夜里十二点,差点夭折。再看看我混乱的生命线,我想我在劫难逃。
不过我会逆流而进,或者逆流而止。
抑或回到生命的起点,哪怕真的夭折。抑或毁灭在世界的尽头,抑或倒在道路的中央。
站在城市的顶端,展开双臂,抑或纵身而跃。抑或心若冰清的观望。
总之,不会逆流而退。
〔逆流而止〕
我常用孤魂野鬼四个字形容自己。因为我过了太久流离失所的生活。这让我感到疲惫和不安。 那个黑暗而深邃的天空,月光勾勒出房间昏暗的轮廓,安静的坐在窗前沉默的孤独身影,那个站在操场中央展开双臂仰望夜空的孩子,那个被抛弃后狂言不依不靠的少年,以及那些不离不弃的旋律,义无反顾的执着,不顾一切的离开,一切都将定格在人生的某个起点或者终点。当记忆被透支,遗忘过后,我的心里是大片不为人知的荒芜。站在川流不息的街头,感到眼泪又被风吹出,阳光照射进来,从泪光中看到五彩斑斓的破碎世界,我最终选择逆流而止。
注定错误的出生。
注定平凡的死亡。
前一秒的用力呼吸。
下一秒的瞬间停顿。
生命无常。
人生苦久。
万念俱寂。
心如止水。
一切终将归于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