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从《
文摘报》读到清华
大学博导刘奇的《如何留住“APEC蓝”》一文。文中说,“这段
时间大家都在
思考如何留住APEC蓝。我认为应该从
改变社会生态入手解决。”
“APEC蓝”是2014年新的网络词汇,形容2014年APE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

该文非常值得我们每个人一读,所以摘录如下:
“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一直到党的十八大文件,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一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
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其实
中国社会还有一个矛盾不可忽视,这就是不断扩大的生产体系和不断膨胀的
物质欲望同有限的资源和
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当下社会不同程度地显现动力机制失范、平衡机制失缺、社会秩序失谐的状态,很多人是
物欲横流、贪欲无度。社会出现了这样一种乱象:敬畏感缺失、羞耻感淡漠、
价值观混乱、潜规则盛行,不仅破坏了自然生态,更可怕的是破坏了社会生态。社会生态一旦遭到破坏,比自然生态恢复起来更难。
环境问题是一个人人有责的公共问题。每个人都应打造一种品质,前面99个人都闯红灯,我是第100个过路的,我决不随大流去闯这个红灯。我们面临种种
危险,但我们看不见带来危险的敌人,其实敌人就是我们
自己。环境的恶化是自己破坏的。
保住碧水蓝天好环境,就要把扭曲的社会生态扭转过来,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
友好型’社会当成
至高无上的原则,真正落实生态损害
责任终身追究制。”
正如上文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由于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依托,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经济和生态两个规律。
为此,当前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一个矛盾就是,不断扩大的生产体系和不断膨胀的物质
欲望同有限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
励志故事 www.wenzhangba.com)
还记得今年
世界读书日的主题就是“地球与我”。其实,这早已作为公共主题而被世界共同关注。
大家知道,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居所家园。然而,如今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然危及到了你我他
生活乃至生存的安全。
人类的发展,欲望始终相伴而行,几乎无法摆脱,成为永
不满足的原动力。欲望,到
满足欲望,
永无止境。欲望或者
精神是需要大量的物质
财富来满足的,使得开采、挖掘原始原料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工业频繁加工提炼造成的污染,长此以往,终究会有一
天使人类居住的唯一母体——地球,不仅忍受“饥饿”的煎熬,而且还得忍受“呼吸”的
痛苦。如果等到了那一天,人类亲手毁灭自己的日子也就到了。这已经从世界工业革命有所预兆以来,逐步得到了验证。
再说欲望。那么多少物质财富才能满足人的欲望的需求呢?而又何时能够达到物质的极大丰富呢?至于到了物质极大丰富时,恐怕也很难填满某些人欲望的沟壑,
更何况恐怕也还在少数人的手中掌控着。如此欲望,马克思的
理想世界也只能是理想之中的了。
还说欲望。其实,欲望无非是精神和物质两者所要满足的程度,而绝非仅仅
依赖于物质才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说到底,人的欲望,无非是
追求一种幸福,即追求最大的
幸福的满足程度。那么,
健康的
精神世界及其幸福程度的满足,很多时候不是仅仅依赖物质所能左右得了的,当然了,这要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