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写这篇文章之前,先说两句。
第一,本文有些许剧透,介意者请慎重观看。
第二,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只针对剧情设定,就事论事讨论,不喜勿喷。
我想大家这几天都被院线上映的《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这部电影刷屏了吧。
这部电影,堪称是2019年首部催泪电影,甚至,在电影的宣传海报还写着:请带足纸巾。
不得不说,就是因为这样的噱头,即便在豆瓣上的评分低至4.9分,也不影响这部电影的热度。
昨天下班后,带着好奇心买了一张电影票坐下来看,还在电影院花了7块钱的巨款,买了一包纸巾。
男孩张哲凯,女孩郑媛媛,分别在16岁那年,失去了至爱的双亲。
但在这14年期间,两人都是一直以暧昧的关系同居,就是不确认情侣的关系。
原来,是因为男孩在很早的时候,就发现自己感染上了家族遗传的白血病,深知时日不多的他,不想耽误女孩后半辈子幸福。
女孩这时候也很是听话,为了满足他的要求,竟然当着他的面就去勾搭牙科医生杨佑贤。
这个时候,男孩为了让女孩跟牙医在一起,便开始从中作梗调查牙医未婚妻的私生活,破坏两人的婚约。
最后,女孩终于和牙医结了婚,男孩完成心愿后,就在医院静静的等死。
这个时候故事出现了反转。
原来,女孩从一开始通过男孩日常服用的药物就知道他身患绝症,也终于明白男孩让她和牙医结婚的用意。
于是从一开始,她选择了不拆穿,按照男孩既定的路线走下去,满足男孩临死前的愿望。
可是结婚后,她逐渐承受不住这种活在谎言中的痛苦,私自抛弃牙医,去寻找重病的男孩。
在男孩死去的那一刻,女孩也跟着殉情,故事就这么结束了。
或许编剧是想通过男孩得癌症并且和女孩分手来渲染悲伤,没想到比这更悲伤的却是,女孩知道男孩病情后,彼此满足对方心愿无奈的样子。
我不知道,你们看完这部是什么想法。
本来花钱买了一场烂片的票就已经很让人失望,没想到还额外搭进去7块钱的餐巾纸。
02
说到这,有的网友觉得:
这部电影我也去看过,挺好看的,也被他们的爱情感动哭了,你凭什么说它不是一部好电影?
在这我不是在否认大家的情绪流露,只是希望你们好好想想为什么哭?
这部电影是韩国《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翻拍版,延续了老一套韩剧套路。
如果现在把19年前的那部《蓝色生死恋》和《天国的阶梯》再给你看一遍,也许你会哭的更惨。
多画面的去调动观众悲伤的情绪,你以为你是被感动哭了,可实际上,却是惨到不得不哭。
赚足了观众的眼泪,票房上去了,即便评分再低,也丝毫不影响口碑。
十三,那天我和闺蜜一块去看了《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就拉着闺蜜出去喝茶了。
我非常难理解男主和女主的做法,明明有14年时间可以去相爱,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浪费时间去弄出这么多幺蛾子。
仔细想想这位读者的话,不无道理。
世事无常,遇到一段好的爱情本来就很难,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
14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明明有足够的时间让两人去相爱,却要打着相互成全的旗号,在那自我感动。
为何还要在那上演着各自痛苦,各自煎熬,相互作贱对方的戏码呢?
豆瓣网友 @换日线是这么评价这部电影的。
我觉得这部电影根本不应该叫做《比悲伤更悲伤的故事》,应该改成《比遗憾更遗憾的故事》
有一句话说:
这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却不知道我爱你。
可这部电影给人传达的却是,这世界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们站在对方面前,都知道对方爱着自己,却把对方推进无尽的深渊。
一段爱情里,我们都希望对方能过的好点。
影片的结尾,当女孩发现了奄奄一息的男孩时,并没有离开,反而是静静的陪着他死去。
或许,这是男孩生前无论如何都想不到的。
其实在一段爱情里,难免会留下一些遗憾。
但在此之前,明明有一百种好的结局可以减少遗憾的发生,为什么要非得去走最坏的那条路呢?
感情里的绝望并不是爱的人分开,而是当对方站在我们面前时,没有好好的把握。
但这让人看来,却是对爱情最大的亵渎。
03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更让我想不明白的剧情设定就是:
牙医到底做错了什么?
也许在你们看来,男孩女孩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完成彼此最后的心愿。
先是踩着别人的幸福,破坏别人的婚姻。把人得到手后,又再次将人反手抛弃。
这还不是最让人痛恨的。
最让人接受不了的就是,自私自利的两个人死后,还要让人为你们建立墓碑,为你们哭坟?
我想问问,凭什么啊?
“爱情如果能解释,世界上的人就不会因此而痛苦了。”
就像当小三的人,总是有这样的借口为自己狡辩:
如果所谓爱情不能解释,就是破坏别人家庭的理由,那对不起,恕我不能接受,也不敢苟同。
真不是我要求太高。
我不是专业的影评人,不会去深度挖掘某一部电影的内在表达,我只是看我所看,想我所想。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觉得任何一部影片的呈现,最起码给观众的第一直觉就是剧情和人物符合常理设定。
如果一开始,这方面有了瑕疵,那我觉得这就不是一部好电影。
就像之前两部被人吹上神坛的《无名之辈》和《后来的我们》。
《无名之辈》想表达的是生活在底层的人物,不屈服命运的精神,所以想从小人物身上的缺点去体现。
但是这些缺点却变成了,抢劫、绑架、出轨、抛妻弃子、带着小三逃亡的各种狗血戏码。
《后来的我们》想表达的是,有些人一旦错过就真的错过了。
可影片呈现的是,一个已婚男人和前女友开房一起畅聊过去余情未了的剧情,俨然成了一场大型的精神出轨。
倘若这些事情发生在你们身上,你们会选择谅解吗?
有些瑕疵,可以被理解,可以被饶恕。
就像爱情一样。
有的时候,我们抑制不了爱情的念头,但却可以阻止我们跟对方在一起的想法。
包括这部电影,也是一样!
对于这部电影
但事实所呈现的
的确让人没办法去苟同
因为
这届观众没那么好骗
我们的眼泪也非常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