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学校或者专业,都会把大四上学期的一部分时间,专门用来做实习实训。
到现在为止,我参加大大小小的面试不下五十次,并从中获得感悟。
2.
第一个,是大学入学后的面试。
当时我有两个备选目标,A组织较为年轻,B组织资历更老,发展也更好。
面完A组织之后,我就觉得基本上稳了。
所以我之后有点飘,想着要是同时被两大组织选上,我是不是成了开天辟地头一个。
假如,我被他们选上的同时也被其他组织选上。
我会怎么选择,只能做单选。
结果就是,我也被他们慎重考虑,没有进入下一轮。
3.
同时还得暗自庆幸,还好他们没有问这样一个题目。
在投简历参加面试之前,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弄清楚你到底要什么。
清楚自己的能力特长,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去找那样一个最合适的TA。
这说起来就像谈恋爱。
4.
用人单位在上海,而我身处武汉。
其实也没报太大希望,毕竟对方作为魔都互联网教育的头部公司,实在没必要屈就我这样一个实习生。
哪知道,对方却答应了。
于是我用我的手机前置摄像头,在教室里面找了面白墙,参加了那场面试。
5.
我一点也不紧张。
我着重介绍了平时在学校所做的相关工作,对方对我的专业背景也很感兴趣。
就这样过了这场面试。
让我一度怀疑,对方是不是个假公司。
后来我去上海入职,签了一大堆用人合同甚至还有保密协议书,才知道对方给了我多大的包容。
虽然这种面试在以后不会再有。
但这次经历也让我明白,面试官看重的是你的能力与经历。
6.
面试的时候和主管沟通的不错,在和HR沟通的时候,出了点问题。
本来快定下来发offer了,HR向我确认是否可以接受六个月的劳动合同。
我当时合计了一下,现在找实习对自己来说只是过渡。
我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打算。
接着,对方问了我更多细节。
虽然我临场发挥瞎编了些,但对方阅人无数一眼就能看出来,只不过没有当场拆穿。
随便说了几句以后,就让我回去等消息了。
结果当然是没有录取。
7.
给朋友讲了我的经历之后,他告诉我要吸取教训,以后要学会诓骗HR。
该隐瞒的要隐瞒,该夸张的要夸张。
我可能真不会那样。
一直以来,我都觉得,真诚会是打动别人。
最近的路,也是最难走的路。
下次面对这样的问题,我可能还是会如实的讲自己的打算。
面试作为入职前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还不能获得真实的信息的话,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了。
以上经历与各位共勉,希望你能不辜负自己,也不辜负对方。
王思聪怒怼大V:还在吹读书无用论?
混不好大学的人,都有这4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