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有人输有人老
文摄:罗西
看了一段可能是模拟埃航坠机的视频,最后几秒,飞机失控俯冲而下,听到机舱内集体发出的“啊啊”惨叫、惊呼……
生命总是输给命。
下一秒与意外都不知道是哪个先来。
其中那位遇难的女大学生,更是让人唏嘘,她与在美国留学的男友共同约定去非洲旅游、看长颈鹿,想不到,她永远失约了。
她的男友抵达出事现场,搜寻不到女友任何遗物,最后带走一捧焦土作为纪念……看哭。
另外一遇难者的两个发小专程从中国赶去非洲,他们对着远山喊:“兄弟,请放心,你的父母我们会帮着你照顾!”
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的导演胡波在家上吊自杀,朋友通知了主演章宇。
等他赶到胡波家,尸体被抬走了,他默默地把胡导上吊的绳子收起来。
后来,章宇和朋友去内蒙古散心,朋友认识内蒙古的萨满,他们请萨满为胡波超度,烧掉了那根绳子……
这位被人形容为“一脸荷尔蒙”的男人,仿佛有点玩世不恭,想不到如此不动声色地深情。
我一直觉得,一个有情有义的人,一个温柔细腻的人,一个慈悲深情的人……一定是个对生命特别敬畏的人,其思想一定比较高级,在其心目里,生命是至高无上的。
大连一场灭火战斗结束后,一位年轻的消防员发现一只全身结冰的猫,他及时解救还一直安慰着小猫:“没事儿,没事儿啊!”
一个敬畏生命的人,对万物会温柔以待。
生命最美的绽放与闪亮,就是爱,就是慈悲。
《朋友别哭》里唱道: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
这就是活着:有人来有人去,有人哭有人笑,有人输有人老。
生老病死,谁也逃不过。
生命逃不过难。
生命逃不过命。
活着,是绽放是飞翔是贪生是怕死……
同时,生命不是一场赛跑,我们跑不过老去,生命是一趟旅行,别跟自己过不去。
老、病、死亡……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接纳这一切。
一位肿瘤医生安慰一个病人:为什么要忧心忡忡呢?为什么不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来拥抱生活,每天看着早晨升起的太阳,我们都应该感谢每一天……
一位妇产科住院值班医生后来调到康宁病科,主要给病危老人做“临终关怀”,从迎接生命的诞生,到面对生命的终结,她的工作地点从3楼升到了8楼,“心情却跌入了谷底”。
“同样的一坨便便,婴儿的和老人的,给你的感觉会不同吗?”她认真地说。
但是,临终关怀更多的是让生命归于平静、自然一点尊严一点地离去。
活着是偶然,死去是必然。
在这位医生看来,临终关怀的最大意义,是把死亡看成是理所当然,把死亡当做生命的一种完成。
给生命一个体面的结尾。
一位家世优越、留洋后回国创业的公司总裁,事业红红火火,家庭幸福,有志同道合的太太和一双可爱的儿女。
命运却在这时急转直下,患者突然腹痛两周,影像学检查竟已是胰腺癌晚期,肝、骨、肺多发转移,而且在进一步扩散。
一个月后医生再见到他时,他消瘦了很多,眼窝深陷,却兴奋地说,“我终于把所有的事情都为老婆、孩子安排好了,这一生我没有遗憾了,我希望安静等待生命终点的到来。”
活着已够沉重了,所以,其他的,尽量看淡。
从中,我看到两个神一样的字:“安排”。
公园里,听到一个60多岁的女士说:“我50岁时,就把存折等各种密码告诉给儿子。”
另外一个则说,“我40多岁就把密码给了儿子……”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每次出远门前,我都会在自己的抽屉里留一张纸条给家人,交代一些东西、信息,最后一句是“我爱你们”。
我抽屉里的那些保险单子,都分别用信袋装着,信封上面写明保单的主要内容……我不想我死后,我的孩子们手忙脚乱地悲伤。
家里有一套老房子,有两条进屋水管、两个水表、两个总闸,那天修水龙头时我才发现的,或者说我才记起的……
我就想,等儿子一回家,就要把这情况告诉他,免得哪天水龙头坏了,需要维修时,他找不到总闸。
活着的时候,好好活着,凡事尽量不拖延,交代清楚,安排妥当,那么,生命就可以更从容,就不会那么害怕死亡。
用“安排”来抵御“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