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书愿 来源:睡前伴读(sv)
-01-
有个段子是这样说的:
从前,我有一个女朋友,
有一天她问我:
“今晚吃什么?”
“随便!”
后来,她就成了前女友。
看来,这“随便”真不是个什么好词,女人讨厌男人说随便,男人听女人说随便也抓狂,不信你看:
男:今天晚上吃什么?
女:随便。
男:那去吃火锅吧。
男:那去吃川菜?
男:要不还吃日料?
女:昨天不是刚吃过吗?又吃……
男:那你说吃什么?
女:随便。
但为了你的前途,我劝你以后别说了。
-02-
正如上面第一个段子中的男女朋友,当男生对于女生的提问说“随便”的时候,女生Get到的信息是:你根本没把我的问题当回事。
那分手也不是什么意外了。
第二,经常说随便,可能暴露一个人不够专业,不愿意动脑筋思考,没有想法。
“随便。”
“随便,都行。”
时间久了,同事、领导中便没有人会买你的账,这样你就距离职场霸凌或者被解雇不远了。
一个人生活太过随便,这也行那也行,表面上看起来很随和,可是跟这样的人过日子真的是后患无穷。
前段时间,周一围被拍到跟女助理有说有笑一起走,而且他们竟然还共用一根吸管喝奶茶;
就算周一围对其他身边的这些异性是真的没什么想法,可是,这样没底线的行为也已经伤害到了自己的妻子。
跟这样一个“随和”的人生活,还不如找一个不懂风情但界限分明的老古董。
第四,总是说随便的人,性格懒惰,什么事情都希望别人去帮他想。
这种人其实就是懒。
他一方面想要好的,并不随便;另一方面却连自己究竟要什么都不愿意去想,幻想别人能猜到自己的心意,并且能够给到自己想要的。
可是你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清楚,让别人怎样猜呢?
前一天晚上征集意见的时候,一家老小都说“随便”,结果第二天餐桌上这个抱怨不爱吃鱼,那个说豆腐这星期都吃三回了。
所以后来很多主妇听到“随便”这个答案的时候,都会怒怼:没有随便这道菜!
我们不说随便,就是不把选择的难题抛给别人,这是对自己也是对他人的双重负责。
-03-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在其自传《活出生命的意义》中提到:
罗振宇在介绍塔勒布的新书《非对称风险》时,说到这样一个现象:
美国超市货架上所有的饮料的外包装上,几乎都印了一个U型的标志。
这个标志的含义是说:这一瓶饮料是符合犹太教教规的,犹太人可以喝,没问题。
换句话说,就是为了照顾这3%的人,所有的美国人都得迁就他们,所有的饮料生产厂家都得改造生产线。
这就是塔勒布说的“非对称性”。
有的人对结果无所谓,有的人对结果特别在意,那在意的人就赢了。
熊太行老师也说过,如果你动不动就说随便(哪怕只是在点菜的时候总说随便),那么释放的信号,其实不是你这个人很随和,很谦让,而是你不在意,你不想对选择的结果负责。
按照塔勒布的说法,你的对称性就差,你就是在放弃你最宝贵的那根放大自己的杠杆。
-04-
如果你之前是一个经常说“随便”的人,没关系,从今天起改变这个习惯还来得及。
很多人害怕冲突,担心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就会跟别人产生分歧甚至矛盾。
而那些会因为我们表达自己而破裂的关系,本身就不牢固,破裂就破裂吧。
“挥别了错的才能和对的相逢”,你不抛却那些垃圾的人际关系,不把真实的自己表现出来,又如何结交到真正的知心的朋友呢?
平时注意学习和钻研,思考各方利弊。这样,当别人来询问建议的时候,你就不至于只能说个“随便”了事。
最后,如果自己真觉得怎样都可以的时候,记得为别人想一想。
有时候自己确实对某件事情无所谓,可是我说出的答案可以让对方减少一点困扰。
比如,当妈妈或者妻子问你“明天吃什么”的时候,如果你觉得都行,那就任意报上几个菜让她们去买吧。
这可比“随便”容易操作多了。
如果你不想做隐形人,那么从现在开始,跟“随便”说再见吧。
- END -
* 作者:张书愿,睡前伴读特邀作者,国际注册心理咨询师,个人公众号:书影闲话(syx)。人生是一场用心的体会,愿你我都能甘之如饴。本文为睡前伴读(sv)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xxx5234170。
* 主播:李凯,愿话筒为媒架起友谊的桥梁,新浪微博@主播李凯
▼
每天晚上陪你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