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家有万担,不脱补衣,不丢剩饭。”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当今社会浪费粮食的现象比较普遍。一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000亿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1。28亿人口没有脱贫。因此,要做到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应从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开始。
首先,要狠刹公款浪费之风。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等廉政措施出台,我们在治理公款浪费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可否认目前公款浪费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治理有待进一步深化。公款浪费影响了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只有从严整治公款浪费,铲除觥筹交错之间的腐败,树立餐桌上简朴节约之风,才能找回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廉洁形象。(关于友情的句子 www.wenzhangba.com)
其次,用刚性制度约束和监督浪费现象。公款大吃大喝不是简单的奢侈浪费,其中包含了太多的社会道德导向。因此,必须用刚性的制度进行约束,尽快出台法律,遏制浪费行为。
政府部门在规范公款吃喝时既要严格执行规定,更要做到公开透明,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再次,加强节约意识宣传,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广播电视、标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倡导市民树立起反对浪费、崇尚节约的良好风尚。多宣传“光盘行动”、“半价菜”等做法,坚决对“舌尖上的浪费”说不,让勤俭节约的良好风气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