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我都是梦中人,虽有美梦噩梦之别,身处梦中皆不觉是梦。
梦中尽是种种烦恼是非、忧愁恐怖。若了知一切梦境都是虚幻不实,
便能生起出离心和菩提心 。
于梦中境相不怖、不迷,就已醒了一半。弃恶扬善,精进修行,
感化有缘,则决定会从大梦中醒来。
普通人因从来不知道这人生便是一场梦,而不断在梦游,颠倒迷惑,
受尽苦难。
可是,却还不愿醒来。为何?是‘我’根本不知眼前世界是虚幻不实,
而实相只有于心灵真正觉醒后才能明白。
在迷梦之中‘这个我’自然惟恐失去梦中的一切,而反复执着沉沦下去。
所以已经彻底觉醒的诸佛菩萨,由于大慈大悲,不忍心尚于噩梦中迷转的大众有情,所以不辞疲倦无数次化身到我们的‘梦中世界’来,为我们宣说事实真相、觉醒的方法,这些便是佛法、佛理。(好文章推荐 www.wenzhangba.com)
般若智就是知梦智,佛法即是醒梦法,所以《大智度论》说“一切譬喻中,梦喻最胜”。如果不知道或不觉察此理,修行便难有长进。
古代祖师说:
来时无迹去无踪,去与来时体相同。
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人生本就是春梦一场,当下我们就在梦中,此刻考虑如何清醒、如何觉醒,恢复本来面目,找回真实之我,才是头等大事。
佛法正是醒梦法。觉醒生死大梦的基本办法大体有三类,
即佛经上所说的:
奢摩他——万(妄)念归于一念,让心念集于一处,
所以通常翻译为“止”或“定”。
三摩地—— 是在奢摩他定心中,对于所缘的境相进行正思惟 ,所以通常翻译为“观”。
禅那——简称“禅”,其意译为“思维修”或“静虑”,静即定,虑即观,定慧均等之妙体曰“禅那”。
就汉传佛教法门来讲净土法门属奢摩他的一种。禅宗属禅那的一种。各种法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决不矛盾。对此,《圆觉经》、《楞严经》中有详细的宣说。
修学佛法就是修学醒梦的方法,最终醒来是‘自在人’,如同佛陀般觉悟,而沉迷梦境中的永远是烦恼凡夫。
人间梦,苦不堪言,何不当下‘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