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从没有写日记习惯的自己,却习惯了在空间里发发牢骚,找找存在感。只因为我以为自己每一个或软弱或勉强的瞬间没有人来倾诉,借助一个半公开半隐私的场所让自己本想要倾诉的人来了解自己,一直把自己放在一个被动的角落。不论扮演着何种角色,在内心强烈的自卑感体现出的怕嘲笑,怕看透的情绪下,让自己去等待别人的到来,以为这样最安全,而这样的我以为在经过22年的无数验证中并未起效。
我以为父母足够让自己一直依赖,而可以把自己的自卑掩盖在父母的呵护下。某一次察觉到的父亲的白发,某一次母亲的眼泪……我知道我就是我,父母就是父母,作为父母的女儿,我有权利接受他们的呵护,同样我有义务让父母享受我的安慰,照顾,陪伴。他们会一直为你担心,为你忙碌,不是我以为可以一直躲避长大,而是我需要在这呵护下成长的更好。我以为兄弟姐妹间仅仅依靠血缘,就可以满足现状的做好姐姐妹妹的角色。血缘让我们成为亲人,但没有交流,没有沟通,亲人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就是我,兄弟姐妹就是兄弟姐妹,我们有血缘,我们更需要彼此的分享。不是我以为血缘亲情即可满足,而是我需要在这特有的血缘上增加“肉”的成分。亲情需要的更多是陪伴,交流。
我以为学校里同学的满意就可以成为朋友:小学时,我以为什么都好(皮筋跳的好,纸鹤星星叠的好…)小伙伴就喜欢你;初中时,我以为跟随别人的意愿去做就好;高中时,我以为成绩优异就好;大学时,我以为我能做的我都做了就好。把自卑化作努力的动力而得到的满意,仅仅表示我没有错,而不表示喜欢和你成为朋友。我就是我,同学就是同学,作为彼此的同学,我们陪伴彼此某一阶段成长,同学情谊最好的就是能在若干年后的聚会中叙述经历过的彼此喜怒哀乐。我需要的仅仅只是保留住在我这里的那份记忆,而不是我以为深化其作为友情。但同学的情谊让朋友的到来变得更不宜察觉,我以为朋友就要只是彼此的朋友,而加深了自己自卑下对于友情的迷失。一直以同学角色对待着身边其实很多早已成为朋友的朋友,在逐渐将自卑变为自信的过程中,我发现,我就是我,朋友就是朋友,我们是彼此的朋友,我们有彼此的朋友,我们愿意有事没事互相慰问,我们愿意有事没事彼此打扰,我们有偶尔的通话,偶尔的相聚,这让我们不论时隔多久都不会有不说话的尴尬。不是我以为只有彼此的彼此,而是我需要为每一份友谊多添几份“打扰”。友情需要的更多是理解,关心。 (友情文章 www.wenzhangba.com)
我以为感情需要“门当户对”,“日久生情”,而让自己误把该珍惜的拒之门外,该拒绝的犹豫不决。感情中的自卑情绪,虽然造成了伤害,但也让自己成熟,还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出自己对于爱情的态度,我只能说我现在只需要去照顾好自己,守护好我所拥有的亲情,友情。
自卑是我的软肋,我在克服改变。感谢一直以来包容我任性,不懂事的你们!
一直想写些东西,算是给自己踏入社会的一个礼物,回顾自己的过去,为了最想成为的自己去努力,我就是我,你就是你,我以为是什么样那就会是什么样,把我以为变成我需要的样子:健康,快乐。相信努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