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是谁的?
孩子究竟是谁的?这个问题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就有了前奏。
比如我的同事娟子,结婚两三年都不想要孩子,当婆婆的坐不住了,开始来动员她:“你不要顾虑,只管生,我们帮你带,一点也不会耽误你做事业。”
娟子一心想等条件好点了再要孩子,也不愿意让婆婆给带,在她眼里,老公好多坏毛病都是婆婆教出来的,所以还是不生。
婆婆又来谈条件:“你是不是担心经济压力?放心,只要你生了孩子,我把我的养老金都补贴给你。”
婆婆又要出钱,又要出力,在别人眼里是个难得的好婆婆了。可是娟子一想到把个哇哇哭的小娃从自己肚子里拿出来,然后洗干净交给婆婆,心里就特别不是滋味。
就在娟子纠结的时候,娟子的公公突发脑溢血住院了。
这下娟子的老公生气了:“我爸最大的心愿就是抱孙子,你怎么能这么狠心呢?”
娟子想到公公可怜巴巴地躺在床上,眼泪汪汪地盼孙子,确实挺可怜的。
就这样,娟子开始了备孕,为了老公,为了婆婆,偏偏不是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孩子。
无论经历多少次辟谣,关于偷孩子或者抢孩子的谣言都能一次次成功刷爆朋友圈,触碰人们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可是各家各户大门一关,情况可就不一样了。
馨子说,在他们家,“妈妈生,姥姥养,爷爷奶奶来欣赏”这句话绝对是真理。
从她坐月子,孩子奶奶就露了几次面,放下二斤鸡蛋,然后就再也没露面。
孩子爸爸呢,说是为了保证第二天上班的劲头,早早带着铺盖卷躲进了书房。她在夜里给孩子喂奶,手臂痛得连个枕头都拽不过来,却看到书房透出电脑的微光,她猜他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跟网友聊天。
她是一个新妈妈,照顾孩子手忙脚乱,经常连一口热饭都顾不上吃。幸好这时候,孩子姥姥来了,手里拎着两条活蹦乱跳的鲫鱼,又麻利地帮她煲了一锅红豆粥,洗了一大盆尿布。她望着母亲,又看看怀里软软的小婴儿,不禁湿了眼眶。
母亲却笑了,说:“那有什么办法,孩子是女人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谁生的谁疼。”
阿绯的离婚官司打了一年半,主要争议焦点就在孩子的抚养权上。
从一开始,阿绯和老公就同时抱有一种不容置疑的底气:“孩子当然是我的!”
在阿绯看来,孩子是自己没日没夜看大的,和自己寸步不离,自己对孩子当然享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经典语句大全 www.wenzhangba.com)
而在老公看来呢,阿绯的观点简直搞笑,他说:“从孩子出生你就没上过一天班,孩子不是我赚钱养大的吗?”
没有带过孩子的爸爸,以为一堆粉红色的人民币就足以让一个小婴儿长大成人。
最开始,法院考虑到双方的经济条件,把抚养权判给了爸爸。
谁都知道,依照国内的现有情形,抚养权的意义远远大于国外,基本抚养权判给谁,孩子就是谁的了。
那时候,绝望的阿绯甚至向人打听,能不能伪造一份假的亲子鉴定,让对方相信孩子不是亲生的。
只要把孩子还给她,她一分抚养费都不要。
幸好在上诉过程中,阿绯借钱请到了一个有名的律师,帮她打赢了官司,夺回了抚养权。
抱着失而复得的孩子,阿绯心有余悸。在她眼里,孩子的爸爸比人贩子还可怕,因为他是合法的。
单亲妈妈抢到了抚养权,有时候不是问题的结束,反而是问题的开始。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很出色的女强人,自己带着孩子过了很多年。
有一回我在她家做客,电视里出现一个父子相依的镜头,孩子看了很不明白,问:“妈妈,你不是说爸爸是坏人吗,为什么那个人和他爸爸抱在一起?”
只见朋友面不改色,向孩子解释道:“并不是每个爸爸都是坏人,我只是说你爸爸是坏人。”
孩子说:“哦。”
这一声“哦”听得我好心疼。
后来我问朋友,你没打算再结婚吗?
朋友说,结什么婚,我有我儿子呀。
其实,在单亲家庭中,这种“我儿子属于我,我也属于我儿子”的观念非常常见,在潜意识里,母亲已经把自己嫁给了孩子。
这样的孩子几乎是不幸的,因为他们背负了太多的爱恨,小小年纪就活成了母亲的影子。
而从影子里走出来,他们可能要用很多很多年。
要孩子的时候,许多人都跑来寄托希望。
养孩子的时候,许多人都跑开躲避责任。
抢孩子的时候,许多人又回来争取权益。
从出生到成长,关于孩子应该“属于谁”,这个问题一直存在诸多争议。
幸好瑞士人给出了一个不错的答案,他们说,孩子是来自上帝的礼物。
还有一个有趣的说法,叫“上帝让我带着蜗牛去散步。”
蜗牛走路慢吞吞地,会让你觉得好麻烦,但你慢下来之后,也会意外地看到许多美景。
舍不得花时间陪孩子的人,从来就没有真正拥有过孩子,也就没有资格讨论孩子是谁的。
而那些陪伴孩子长大的人,已经从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里,得到了宝贵的馈赠。
或许我们要做的,就是带着一颗充满祝福、谦卑和感恩的心来对待孩子,不附加给他过多的意义,不侵犯他应有的尊严。
别再争论孩子应该是谁的。
孩子终会长大,然后完完全全属于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