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爸妈的巅峰对决
-1-
大年初一,是爸妈们的巅峰对决。
年前,玲子发了年终奖,立刻给老妈买了一尊玉佛挂坠,老妈笑得鱼尾纹都出来了,嘴上却埋怨她:“花这钱干嘛,你见我什么时候戴过这种东西?”那不屑的语气,好像打算一转身就把挂坠扔进垃圾桶似的。
当然不会扔进垃圾桶,而是放在梳妆台最高的一层格子里。
大年初一的早晨,玲子妈换了低领的毛衣,戴上挂坠就要往外走。
玲子问她:“妈,你干嘛去?”
“串门儿去。”
“外边冷呢。”玲子担心地看着老妈的脖子。
老妈头也不回地走了,说:“多暖和的天呀!”
玲子哭笑不得,天气预报刚说了,今天零下九度。
隔壁的王阿姨也不甘示弱,借着过年串门儿的风俗,捋着袖子招摇过市,不管到了谁家,茶杯端起来,一对金手镯就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明眼人都看出来了,这哪儿是串门儿,是赤裸裸地炫富。
王阿姨却一脸清高:“闺女给买的,才200g,不值钱。”话音刚落,自己绷不住笑了。
-2-
一种炫富,叫做“爸妈式炫富”。
作为老一辈人,爸妈们爱面子,炫起富来极具特色,就是“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的那种。
在我们家,我爸的笑话很多,其中最经典的一个,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有多久呢?那时候电动剃须刀还不怎么流行。
在部队当兵的哥哥过年回来,孝心大发,给我爸买了一个电动剃须刀。
可想而知,对于这样的奢侈品,我爸自然舍不得用,平日收藏在抽屉里,只有家里来了客人,才舍得拿出来炫耀一番。
爱面子的老爸炫耀的方式很特别,他从来不会得意洋洋地把东西放人家鼻子底下说:“怎么样?我儿子给买的,你没有吧?”而是装出一副发愁的样子,一边抚摸着他的电动剃须刀一边说:“孩子太不懂事了,乱花钱,你瞧,给我买这么件东西回来,我还真用不惯呢。”
一句话,既传达了“我儿子给我买电动剃须刀”的核心内容,又显得低调奢华有内涵,老爸用起来百试不爽。
然而有一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初一工友来串门,老爸照例又拿出来表演一番,可是他忘了,他的工友是个非常非常实在的人,人称“实在人”。
实在人听了老爸的烦恼,哈哈大笑:“兄弟,这种好东西,你用不惯,可以送给我嘛!”(经典哲理句子 www.wenzhangba.com)
就这样,工友揣着老爸“用不惯”的电动剃须刀走了。老爸丧失了装逼的资本,被老妈嘲笑到元宵节。
3-
初一串门儿,爸妈们炫富进入白热化阶段。
自从快递打通了乡村的“最后一里路”,毛细血管四通八达之后,快递事业的发展,给爸妈炫富带来了不容小窥的贡献。
孩子们都在外地忙事业,火车票不是腊月二十七就是腊月二十八,能大包小包代替他们早点回家看看的,就是快递了。
这可忙坏了快递员,各家各户送的东西五花八门,送衣服,送鞋子,送空调,送电视,送零食,送化妆品……
然而快递送的再多,大年初一不摆出来给老姐妹老兄弟看看,也不过瘾。
于是大年初一的对话通常是这样的。
“呦,新买的大电视,啥时候买的?”
“儿子给寄来的,乱花钱。”
“我大侄子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
“瞧,我儿子还给买了台霍尼韦尔的空气净化器呢,说今年雾霾严重,有些地方都爆表了。”
邻居大婶儿的目光被逼格闪闪的净化器吸引过去,当妈的成功转移话题,一点儿也不掉价。
宝宝长大了,爸妈就成了宝宝,稚嫩的身心,格外需要呵护。
有句话说的好:爸妈不炫富,他们只炫你。变成了孩子的爸妈,最得意的事情就是来自子女的牵挂。
不要笑话他们幼稚又虚荣,有一个漂泊在外,却能记得提升家庭生活质量的孩子,对爸妈来说是最有面子的事。
他们炫耀和攀比的,从来不是剃须刀,不是挂坠,不是净化器,而是自家孩子的成就和孝心。
-4-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
小时候吃方便面,集水浒卡片,整个村子里的方便面都被找光了,一百单八将,偏缺一张“宋江”。
老爸骑自行车到镇上,买了一箱方便面回来,说:“吃吧,这里头准有。”
最后依然没吃出宋江,但小孩子的心,在一箱方便面里已经得到极大的满足。
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老爸发微信问我:“你那儿有张多余的敬业福吗?”
此时,我真想跟段子说的那样,发个2亿的红包过去,牛气冲天地回答:“费那劲干嘛,2亿都给你!”
然而我没有2亿,却有一个好主意,于是依旧牛气冲天地回答:“费那劲干嘛,只要一张全家福,红包就给你!”
老爸集五福集得痴迷,竟反应不过来:“全家福是什么福?”
“有你有我有老妈,就是全家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