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六十年来的婚礼
日期:2016-09-16 作者:冀原 来源:冀原投稿 阅读:

六十年来的婚礼

  六十年来的婚礼

  刘述涛

  大堂哥结婚的那天,正是1949年的正月初八,没有鞭炮,没有吹鼓手,只有桌子一大盘的“红烧肉”,红烧肉被红曲染得红彤彤的,看着就叫人嘴馋,多少上门来看新娘子的人,都禁不住多朝桌子上的红烧肉多看两眼,最后一位同族的婆婆,终于忍不住了,问我的奶奶:“大婶,你说没钱办好事,没钱办事,可现在肉却是一大碗!”

  奶奶一听,马上拿起筷子,对来看新人的婆婆、大婶,小孩说:“来,大家来吃肉,不够还有一大脚盆呢。”这些人一听,一点也不客气拿起筷子就吃,可是嚼到嘴里的不是肉,而是萝卜。

  大堂哥就用一碗鲜红的萝卜做成的“红烧肉”说把大堂嫂给娶回了家。

  正是这碗婚宴上的红萝卜让大堂哥记住了一生,每每在我们这些堂弟、堂侄结婚的时候,他就会说到自己结婚时候的萝卜当肉,每每说起的时候,就是感叹不断。

  其实和大堂哥一样发出感叹的还大有人在,因为我的家庭,就爷爷名下的孙子辈的就有二十四个,十二个孙子,十二个孙女,然后孙子、孙女再结婚生子,就如大树分叉一样,在我爷爷这根主干上发起,到我的父辈分叉,再到今天孙辈、曾孙辈、玄孙辈已经枝枝节节、大大小小一百多号人。这一百多号人人从大堂哥四九年结婚那年算起,就婚事不断。但凡过三五年就有结婚的唢呐声在我家祖屋里响起,延绵不断。

  直到今天我还是不能忘记我三哥的婚礼,那是在七十年代初,婚礼开始讲究财礼,女方一开口就要什么家具、电器,还需要什么多少斤肉,多少只鸡。我记得县里曾传出一个笑话,说是女方的爹对上门提亲的媒人说,你回去告诉男方,我不要什么财礼钱,女儿养到今年二十二岁,每天算一个鸡蛋钱给我就行。

  一天一个鸡蛋,在今天说起来谁也不会认为多,可那是七十年代初,一天一个鸡蛋都愁白了做父母的头。

  这还不是最痛的,最痛的是女方需要什么永久牌自行车、中山牌手表,要知道这本身就是个物质奇缺的年代。这让一生都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找谁才能够买到永久牌自行车、蝴蝶牌缝纫机。那个年代经常能够见到一脸愁容的老人坐在百货公司的门口,身边还跟着一位年轻小伙,一看就知道是奔嫁妆来的。(爱情日志大全 www.wenzhangba.com)

  我的三嫂也不例外,她在定亲之后,说什么也要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我们家那时刚刚建起房子,房子已经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积蓄,而且还欠了一屁股的饥荒。可是三嫂对三哥说了,如果没有缝纫机,她就不嫁。为了能够买到三嫂所要的缝纫机,我的父亲急得嘴角起泡,先是四处借钱,然后又把他所能够想到的亲戚都想了个遍,最后终于在三哥结婚的前三天,买到了三嫂所有要蝴蝶牌缝纫机。

  现在,我的大脑中还经常会出现一个画面,那是在我家的猪栏里,我的母亲对着一头倒在地上瘟死的大猪痛哭流涕,因为那口猪是准备为三哥结婚时而准备了,可是猪却没有等到三哥结婚的那天,我的母亲一边哭,一边骂老天爷,怎么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这么难。

  好在这样的日子说过去说过去了,在四哥结婚的时候,家里的条件好了许多,再不用为了一口猪而痛哭流涕。等到我大侄儿结婚的时候,小汽车已经排满了一条街,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张扬着灿烂的笑脸。

  可就在去年,我的另一个侄儿结婚,他却删繁就简,两夫妻手捧着鲜花,以行走的方式就把婚结了。我想想也是不错,一路走来,一路鲜花。

  最近在我网上看到研究中国婚礼的人说中国的婚礼是:“五十年代一张床,六十年代一包糖,七十年代红宝书,八十年代三转一响,九十年代星级宾馆讲排场,二十一世纪个性张扬”。的确是这样,社会的发展、变革,人生活的圈子越来越大,所接触的新生事物越来越多,物质更是层出不穷。什么样的婚礼,什么样的形式真的已经不再重要,只要自己高兴就是最好,只要不再让自己的父母成为负担,就是最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六十年来的婚礼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